2億歲爬行動物有恐龍樣前肢—新聞—科學網

2020-12-05 科學網

 

一隻生活在約2億年前的像變色龍一樣的爬行動物,有難以置信的獨特前肢,而這些前肢似乎主要用來進行挖掘。研究人員日前將相關論文發表於《當代生物學》期刊。化石顯示,該動物的前肢有一個巨大的彎鉤狀爪子。

美國石溪大學的Adam Pritchard指出,這種爬行動物屬於鐮龍屬,顯示出四足動物的進化過程。四足動物的前肢具有多樣功能。不同的物種也進化出不同類型的前肢,例如用於行走、挖掘、抓握和飛行等。即便如此,Pritchard和同事指出,在該物種長達3.75億年的歷史中,其前肢的骨骼結構關聯幾乎沒有改變。

之前研究其他鐮龍化石的團隊也意識到該物種有奇特的前肢,但由於化石被壓碎,因此很難證實該結論。在新研究中,Pritchard團隊檢查了十幾片鐮龍前肢化石。他們重構了這些骨骼的三維模型,並附上肌肉。他們還推測了這種動物前肢的運動模式。

研究人員報告稱,鐮龍有非常大的肌肉麵,能彎曲和延展爪子及掌部。而前肢骨骼也顯示出具有向前後牽引的巨大能力。新發現證實了之前認為的鐮龍前肢與現代食蟻獸相似的推斷。

另外,儘管鐮龍前肢十分奇特,但研究人員表示可能已經找到其進化的線索。該物種的近親巨爪蜥就具有不對稱的尺骨和略細長的腕骨。換句話說,鐮龍前肢的變化是為爪子的變化做準備的。

相關焦點

  • 2億歲爬行動物有恐龍樣前肢
    一隻生活在約2億年前的像變色龍一樣的爬行動物,有難以置信的獨特前肢,而這些前肢似乎主要用來進行挖掘。
  • 巨型爬行動物曾統治古海洋—新聞—科學網
    Esther Van Hulsen製圖 Valentin Fischer一直都想研究化石,比如恐龍化石或是已滅絕的哺乳動物化石。然而,當他讀研究生期間,卻被布置給一堆被稱作「魚龍」的古代海洋爬行動物骨骼歸類,這種動物群體被大多數現代古生物學家忽視。這絕對不是他理想中的工作。 「我說『魚龍嗎?如此枯燥。』」
  • 古代海洋爬行動物吞食巨大獵物—新聞—科學網
    據《新科學人》報導,這隻5米長的海洋爬行動物的胃裡有一隻4米長的動物的屍體——但顯然在吃這頓大餐的過程中它的脖子受傷了,隨後不久就死了。這是在化石的胃區發現的迄今為止最大的獵物。 「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Ryosuke Motani說。 魚龍類似於海豚,大約在2.5億到9000萬年前繁衍生息。
  • 揭秘恐龍同期爬行動物:鱷魚和犰狳混合體(圖)
    考古學家發現與恐龍同期存在的爬行物種正體龍是「鱷魚、母牛和犰狳的混合體」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考古學家最新研究揭開了與恐龍同時期存在爬行動物恩吐龍(aetosaurs)物種的真實面目,
  • 揭秘恐龍同期爬行動物:鱷魚和犰狳混合體
    考古學家發現與恐龍同期存在的爬行物種正體龍是「鱷魚、
  • 科學家發現史上最小恐龍—新聞—科學網
    眼齒鳥生境復原圖 圖片來源:韓志信 3月12日,中美加科學家團隊在北京宣布,他們在緬甸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隻有史以來最小的恐龍(廣義恐龍包括鳥類)。研究論文《緬甸白堊紀蜂鳥大的恐龍》發表於《自然》雜誌。
  • 科學家最新研究推測遠古恐龍睡覺時會做夢—新聞—科學網
    科學家最新研究指出,如果現代蜥蜴會做夢,很可能遠古爬行動物恐龍也會做夢。
  • 2.5億年前,三疊紀的「蜥蜴王」統治著南極洲,還是恐龍之王!
    2.5億年前,三疊紀的「蜥蜴王」統治著南極洲,還是恐龍之王!數百萬年前,在被稱為「恐龍之王」的雷克斯霸王龍腳下,大地還在顫抖。而在此之前,南極洲的森林中曾棲息著一隻鬣蜥大小的「蜥蜴王」。這種古老的爬行動物是一種古蜥,屬於後來包括恐龍、翼龍和鱷魚在內的同一類群。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了一具蜥蜴的部分骨架,其年代可追溯到2.5億年前,當時南極洲動植物繁盛。科學家在一項新的研究報告中稱,這位前「國王」的化石不僅為很久以前的南極洲森林景觀提供了更清晰的圖像,還有助於解釋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物種滅絕之後的進化景觀。
  • 恐龍和鳥類屬於爬行動物嗎?鳥類是恐龍嗎?
    人類對恐龍這種從未謀面的史前動物的研究並不充分,恐龍最早給人的印象是和蜥蜴類似的動物,以現代的生物學角度分析恐龍到底屬於哪種動物嗎?恐龍和鳥類屬於爬行動物嗎?是的,恐龍傳統上被認為是「爬行動物」。由於是恐龍的後裔,因此有人認為鳥類也應該被歸類為「爬行動物」,就像非鳥類恐龍、魚龍、翼龍、蛇頸龍、鱷魚、烏龜、蜥蜴等一樣被認為是爬行動物。傳統的分類法沒有這樣做,這意味著該方法存在固有的缺陷,我們可以說所有恐龍和鳥類都是從爬行動物祖先演化而來的,鱷魚也是如此。這已經涉及到了複雜的分類學。
  • 恐龍爬行動物,真的有羽毛嗎?專家證實猜測
    在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鼎盛時期,恐龍進化填補大多數生態系統中的生態位。有些大,有些小,有些在陸地上行走,有些是兩棲的,有些恐龍甚至具備飛行的能力。他們有真正羽毛嗎?多年以來,科學界一直知道,恐龍譜系中僅存的後代就是鳥類。近年來,古生物學最令人驚訝的發現了像鳥類一樣的鳥類。實際上很多恐龍都擁有羽毛。
  • 恐龍的習性和特徵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恐龍龍龍,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恐龍的習性和特徵。恐龍到底是什麼呢?從英文名字的字面意義來看,恐龍是「可怕的蜥蜴」。恐龍是爬行動物的有鱗後裔,會產下有著硬殼的蛋。站立的時候,恐龍是將雙腿從身體下方垂直伸出的,而不是像鱷魚那樣從身體兩側伸出。更令人感到驚訝的是,有一些恐龍身上還長著羽毛。此外,有些恐龍身上的特徵,在鳥類身上也能找到。事實上,根據某些定義,鳥類也可以歸為恐龍。恐龍的種類很多,體型和習性也差別較大。從體型來說,大個頭的恐龍,可能會有幾十頭大象加在一起那麼大;小個頭的恐龍,卻只有一隻公雞那麼大。
  • 貴州發現一隻龜,有2.28億歲
    :研究團隊在中國西南部的貴州省關嶺地區發現了2.28億年前的原始龜,保存於三疊紀晚期海相泥灰巖中,這隻體長超過2米的巨型龜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一隻開始出現喙的龜,且無甲殼。李淳略顯激動地說,「如果龜和恐龍一樣現在滅絕了,我們現在只能看到化石,那麼有人說它是外星動物而不是地球產物,可能都不為過。」「龜之前的龜」長什麼樣?龜的演化長久以來是一個巨大的謎團。2.1億年前晚三疊紀中期德國的原顎龜(Proganochelys)曾向人們展示出,在超過2億年的時間裡,龜類的身體模式基本沒有發生變化。
  • 中外科學家發現2.4億年前海生爬行動物足跡
    2.4億年前,一群四足海生動物途經一片淺海地區,海底溼潤的泥土上,留下了一串深淺不一的腳印……水波帶動泥沙,腳印漸漸封存海底。滄海桑田。當年的淺海,如今已成山區。最近,科學家們揭開了這串腳印的秘密。腳印是怎麼發現的?
  • 《神奇的恐龍世界》:比一比,恐龍世界裡誰最厲害
    你知道什麼是恐龍嗎?你知道恐龍在哪裡生活?恐龍又有哪些種類?當你用這些問題去問一個小孩子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比你知道的還要多。,地球上生活著,一群名為恐龍的大型的爬行動物,它們曾經統治了地球長達1.6億多年的時間,是那個特定環境下的頂級掠食者。
  • 龍鳥王國丨長毛的恐龍王國
    我們大家都知道恐龍,可是恐龍的定義是什麼呢?什麼樣的爬行動物才能稱得上是恐龍呢?恐龍是高度異化的陸生爬行動物,四肢位於身體正下方,後肢(或四肢)行走,前肢捕食。只有鳥臀類和蜥臀類兩大類爬行動物,才能叫作恐龍。所以,我們在上一趟《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四足時代》的旅程中,看到的特別像恐龍的動物都不是真正的恐龍。
  • 馬達加斯加出土化石顯示袖珍爬行動物或為恐龍祖先
    【新華社微特稿】馬達加斯加出土化石顯示,一種體型小巧、以昆蟲為食的爬行動物可能是恐龍和翼龍等龐大生物的祖先。美國研究人員在6日出版的《國家科學院學報》雜誌上載文報告,這種三疊紀爬行動物體長40釐米、身高10釐米,2.37億年前生活在如今馬達加斯加西南部的一片衝積平原上。研究推測,這可能是一種雙足行走的食肉動物,雙腿修長。
  • 恐龍是鱷魚的祖先嗎?為什麼地球「霸主」大都是兩足行走的動物?
    恐龍和鱷魚的關係恐龍和鱷魚從根本上看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都是爬行動物,而且它們都屬於雙孔亞綱下的成員。所以,要想知道鱷魚和恐龍的關係,我們還是要從最早的雙孔亞綱生物說起。因為始鱷類早在距今約2.9億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那個時候既沒有恐龍也沒有鱷魚。始鱷類是一種小型的爬行動物,它們的體型與現在的小型蜥蜴差不多,靠四肢行走,而且移動速度飛快。到了距今約2.5億年前的石炭紀,一部分始鱷類成功演化成為了中生代的「霸主」槽齒類。相比較它的前身始鱷類,槽齒類擁有更加尖長的吻部,體型也更大。
  • 蜥蜴揭示人類睡眠奧秘—新聞—科學網
    通過追蹤蜥蜴大腦特定區域釋放的與睡眠相關的神經信號,並將該區域與哺乳動物大腦的一個神秘區域進行關聯,科學家發現,在脊椎動物進化過程中,睡眠的出現比之前想像得要早。 據《科學》報導,這項研究工作最終將揭示睡眠背後的機制,為幫助人類獲得更好睡眠鋪平道路。
  • 2.4億年前化石揭示大型海洋食肉爬行動物最後的晚餐
    2.4億年前化石揭示大型海洋食肉爬行動物最後的晚餐(Credit: Da-YongJiang, et al, iScience)(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具2.4億年前巨大爬行動物的骨架,它的胃裡還能看到它最後一餐的內容物,一種幾乎同樣巨大的海洋生物。
  • 喜馬拉雅魚龍:遺骸裡的滄海桑田—新聞—科學網
    魚龍是一種2.45億年前早三疊紀晚期出現的非常著名的海生爬行動物,早在恐龍稱霸陸地之前,魚龍已經成為了海上霸主。 法國古生物學家居維葉形容這類奇特的生物,有著海豚的吻部、鱷魚的牙齒、蜥蜴的頭和胸骨、鯨的四肢和魚類的脊椎。 1.6億年前的喜馬拉雅魚龍就有著這樣的特點。它的身體整體呈流線型,長度可達10~20米,四肢已經進化成槳狀鰭,非常適合遊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