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發現唐名將郭子儀曾孫墓 壁畫仙鶴形態逼真

2021-01-09 中國文明網

  記者從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在西安城南發現一座晚唐古墓,墓主人為唐朝名將郭子儀的曾孫,墓內10隻壁畫仙鶴形態逼真,十分珍貴。

  這處古墓是2010年到2011年的跨年發掘項目。西安市文物考古人員在長安區東兆餘村村北發掘了一座規模較大的唐代壁畫墓。墓葬遭到嚴重盜擾,考古人員無法斷定其棺具結構。墓主骨架已朽成黃色粉末,僅出土塔式罐、玉劍格、石器蓋及墓誌等隨葬品。

  墓誌顯示,這處古墓主人名叫郭仲文,字翊周,是唐名將郭子儀的曾孫,他官從三品,任的多為虛職。

  令人驚喜的是,這座古墓雖然被盜,但眾多壁畫保存較好,對研究唐代壁畫的內容及發展演變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壁畫不僅有文吏、仕女形象,還有10隻仙鶴,形態各異,栩栩如生,顯示出晚唐時期,達官貴人流行的「賞鶴」之風。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考古專家郭永淇說,這些單筆勾繪的仙鶴身披潔白羽毛,特別是朱紅頂、黑喙和黑腿,正是中國古代描繪為仙鶴的「丹頂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長壽、吉祥和高雅的象徵。(陳鋼)

相關焦點

  • 再興大唐的名將郭子儀,年逾80仍縱情酒色,如履薄冰活到85歲
    唐高祖李淵為李家打江山,建立了唐朝,直到李世民繼位,便壯大了唐朝,李世民在位期間,勵精圖治,為國為民,終於使國家呈現了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但是好景不長,國家發展太好,就有人眼紅。在古代,謀反是兵家常事,很多將領位高權重的時候,就開始策劃謀反,不過歷史上很少有成功的,雖然李世民也是通過不正當的手段上位,但是畢竟是他自己的事情。
  • 陝西考古發掘大批唐墓壁畫 胡人馴馬牽駝引人關注
    央廣網西安1月9日消息(記者雷愷)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該院在陝西西鹹新區空港新城發掘了兩座唐代紀年墓葬,其中胡人馴馬圖和胡人牽駝圖等唐墓壁畫題材引人關注。這兩座墓葬形制完整,紀年明確,壁畫精美,具有重要的藝術和考古價值。
  • 西安唐代貴婦墓出土驢骨 研究發現:唐代婦女騎驢打馬球
    日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西安一座唐代貴婦墓進行研究,發現該墓葬裡竟存在不知用途的驢骨!此問題曾困擾學者許久,如今通過科學研究分析,終於找到解答。這座唐代墓葬,為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於2012年,在西安市南郊的一處工地所發現。
  • 在唐代就完成了集五福的一代名將
    一代名將郭子儀有再造大唐之功,被譽為中興名將,是歷史上少有能有善終的大將,更是被稱為五福本人。五福基本指的是壽比南山、恭喜發財、健康安寧、品德高尚、善始善終。《尚書·洪範》。所記載的五福是:「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終命)」。
  • 名將郭子儀為什麼要對一個小中丞敬畏有加?只因此人面相不一般
    唐朝名將郭子儀看出了盧杞性格上的缺陷。雖然他當時已經鎮壓了唐朝叛軍,已經名滿天下,在朝廷中威望相當高,盧杞在他面前還只是一個晚輩。但是郭子儀做事相當謹慎,閱人無數的郭子儀從不小看盧杞,對他一直是「敬而遠之」。晚年的郭子儀多病。有一年,郭子儀又病了。消息傳出,滿朝重臣都來看望。來的人,郭子儀都在正堂接待,家人都不迴避。唯獨盧杞例外。
  • 陝西發現初唐弼馬溫官員墓葬 西安唐壁畫首現精美胡人馴馬圖
    陝西發現初唐弼馬溫官員墓葬 西安唐壁畫首現精美胡人馴馬圖 時間:2021-01-08 17:54:59  來源:陝視新聞
  • 山西一墓地元代金剛杵,墓主人是個金剛大師?
    ,考古人員在隰(xí)縣五裡後墓地發現元代隰州刺史韓昇墓碑,在出土的隨葬品中有一隻金剛杵,為中國元代考古中首次發現。86年之後,其曾孫韓忠於奉敕立碑。隰縣看守所及警犬基地新建工程所佔五裡後墓地範圍內進行勘探後,發現古代墓葬、灰坑等遺蹟。2019年春夏,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臨汾市文物局、隰縣文物局聯合對五裡後墓地展開發掘,發掘面積為1280平方米。其中,發掘唐墓3座,元墓4座,及北宋、明墓各1座。
  • 南京將軍山發現兩座明代黔國公大墓(圖)
    記者近日從市文物部門獲悉,將軍山東南麓此前又發現了兩座明代高等級貴族墓葬,現場出土的兩合墓誌,則為人們揭開了兩位墓主人的真實身份:原來,兩座墓葬都是沐氏家族墓,兩位墓主不但等級很高,還是一對父子,分別是明代第六任黔國公沐崑和第七任黔國公沐紹勳。
  • 郭子儀正與妻妾聊天,管家說盧杞到訪,郭子儀聽後臉色突變
    郭子儀就是這樣的人。01 郭子儀隆重接待盧杞郭子儀平定了安史之亂,直接救下了唐朝,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唐朝的救星。郭子儀被朝廷看成國家柱石,一般人他都是不害怕的。有一天,郭子儀正在內室與妻妾們聊天。忽然管家來報,說有個叫盧杞的醜陋男人來訪,問老爺要不要見。
  • 莆田發現唐代媽祖先祖墓:內有石雞1隻石犬9隻
    經市文物專家吳天鶴考察,認為是莆田迄今發現的林姓最早的古墓葬,不僅是研究莆田姓氏中原南遷的有力證據,而且也是研究媽祖淵源世系的重要載體之一。目前,莆田林氏族人正著手修墓,並將為古墓申報文物保護單位。  族人苦尋得古墓  莆田市姓氏研究會秘書長林春德說,莆田林氏在海內外都具有廣泛的影響,媽祖是莆田望族九牧林氏的後裔。
  • 僕固懷恩叛變,郭子儀單槍匹馬勇闖回紇大營,重定邊疆
    唐廷雖然平定了安史叛亂,但是,以唐代宗為首的朝廷,不但沒有從事變中吸取教訓,改弦更張,恰恰相反,在宦官支配之下,當時的政治更加腐敗。少數民族奴隸主集團,看到唐朝的虛弱,便得寸進尺,步步進逼。 早在安史叛亂的時候,安西北庭的部隊調到中原平叛,西北邊防空虛。唐肅宗時期,吐蕃主政的娑悉籠措贊派兵攻陷威戎河源軍,並且佔領廓、岷等州。
  • 陝西發現5座宋墓 墓中竟有「喵星人」磚雕 專家:墓主生前可能是...
    12月18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發布了寧強縣高家河5座宋墓的考古成果,發現了很多精美的磚雕,裡面竟然還有雕刻的「喵星人」。此次發掘位於漢中市寧強縣代家壩鎮高家河村西,2019年初進行扶貧修路工作時發現了這批墓葬。
  • 關於郭子儀初授官職「左衛長史」的史料記載有誤
    關於郭子儀武舉奪魁入仕後的初授官職,有言「以武舉高等補左衛長史」的,有言「以武舉異等補左衛長史」的,那麼,究竟是「高等」還是「異等」?中國唐史學會郭子儀研究學者賈祝文就郭子儀武舉所獲等級名稱及初授官職作出如下解析。其實,「武舉高等」與「武舉異等」沒什麼根本區別。
  • 為何能與郭子儀和李光弼齊名?
    僕固懷恩劇照僕固懷恩自幼便在朔方節度使麾下效力,安史之亂爆發後,由郭子儀掛帥的朔方兵馬,逐漸成為抗擊叛軍的絕對主力,僕固懷恩也一步步走向了事業的巔峰。安史之亂可分為三個階段:初期由郭子儀領銜,順利光復了兩京;中期由李光弼掛帥,與叛軍對峙與洛陽一線,使叛亂挺過了最為難熬的一段;後期則在僕固懷恩的帶領下發動了反擊,取下了匪首史朝義的項上人頭,取得了平叛戰爭的勝利。
  • 還差點讓唐王朝覆滅
    在唐朝安史之亂的平叛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優秀的將領,僕固懷恩作為少數民族將領,跟隨郭子儀四處徵戰,獲得赫赫戰功,最終卻帶兵造反,進入到《叛臣傳》當中。在唐朝時期有很多少數民族的將軍,僕固懷恩是唐朝一個少數民族部落的首領,由於先輩跟隨李績四處作戰,僕固家族獲得朝廷重視。
  • 古往歷朝歷代名將武廟榜,一聖、一亞、十哲、六十一將
    主要功績:西漢開國功臣、垓下之戰擊敗項羽李靖雍州三原人(今陝西三原縣)隋末唐初傑出軍事家,名將,善於用兵和謀略。晉陽起兵後,開始效力唐朝,為唐王朝立下赫赫戰功。歷任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尚書右僕射,冊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貞觀二十三年李靖病逝,陪葬昭陵。著作《李衛公兵法》《六軍鏡》。
  • 郭子儀為何70歲向皇帝討賞歌姬?又為何害怕6名美女見書生盧杞?
    陝西華州人郭子儀(697-781年),於唐玄宗時期入仕從軍,儘管屢有升遷,但他仍然在寂寂無聞中度過了三十多年的戎馬生涯,直至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年底,安祿山史思明安史之亂爆發,官至九原太守的郭子儀也已58歲。所謂時勢造英雄。為避難,唐玄宗逃走成都。
  • 探索一千年前的公主墓:17歲少女離奇死亡,墓制規格與帝王相等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作為中國最神秘的帝陵之一,它不僅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也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個。
  • 渭南發現宋元平民墓 室頂鑲銅鏡牆上刻"二十四孝"
    4月11日,臨渭區豐原鎮閔家村一村民在該村村委會後挖土時,發現了一座古墓,村民立即向臨渭區文物旅遊局反映。該局文物科工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對事發現場進行了保護,經過現場勘查,初步斷定為宋元時期一盧姓男子的墓葬。墓室頂部中心鑲有銅鏡據臨渭區文物旅遊局文物科工作人員介紹,該墓南北走向,是一座長方形單室仿木式青磚墓。
  • 「醉拂菻」在中國:從西安隋墓出土駝囊外來造型藝術說起
    一 西安隋墓出土「醉拂菻」駝囊俑的特徵近年西安考古發掘的三件「醉拂菻」駝囊,都出土於隋墓之中,時間為開皇、大業年間,墓葬中還有其他眾多的陪葬陶俑,融匯了北齊與北周兩種地域藝術風格,但是其中出土的隋代駱駝俑懸掛駝囊上出現有「醉拂菻」藝術造型圖案,著實令人驚訝欣喜又心馳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