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科主任:腦梗「到訪」,身體2個月前就有提醒,別不在意

2021-01-20 健康和營養

腦梗,被稱之為「隱形的血管健康殺手」,在我國,每年都有很多人因腦梗離世,大約達到200萬人之多,可以說位於死亡原因的「榜首」了。

最重要的是,腦梗有一個十分令人害怕的特點,就是致殘率高,一旦患病,很容易留下手腳不協調、偏癱等後遺症,而如果沒有在最佳時間內得到救治,甚至會導致患者失去生命。

說起腦梗,不少人認為是突發性的,平時根本沒有辦法預防,但其實腦梗並不是突然到來的,其實在來臨的兩個月前身體就有提醒。

神經內科主任:腦梗「到訪」,身體2個月前就有提醒,別不在意

●哈欠增多

休息充足,可是還是出現哈欠增多的現象,很有可能是腦梗即將來臨的信號。

當腦部血管缺氧、缺血後,可能會出現腦部血管缺氧以及缺血的情況,這時候大腦可能會向人體發送缺氧的信號。

肺部接受到來自大腦的缺氧信號後,便會做出回應,以擴張肺部、哈欠增多的形式獲取更多的氧氣,為大腦供氧。

●眼前發黑

視力正常,可還是出現視物模糊以及眼前發黑的情況,要及時檢查腦部血管。

當血管堵塞後,不僅會影響到腦部的供氧及供血,同時還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對眼部的供氧以及供血,影響到視神經的正常功能,可能會出現視神經受損的情況。

導致視力減弱,並且出現眼前發黑的情況。

若不及時控制,很有可能會引起人體出現短暫性失明的情況。

●頭暈

在腦梗到來前,其中最為明顯的一種現象就是頻繁性的頭暈,持續的時間也比較長。

這是大腦缺氧的一種主要表現。

當腦部血管堵塞後,供給到腦部的氧氣量便會有所減少,這時腦部大部分組織以及血管便會處在一個缺氧的狀態,致使人體出現經常頭暈的現象出現。

發生時,往往是突發性的,人體會感覺到天旋地轉、站不穩。

●四肢麻木

平白無故最近一段時間常常出現四肢麻木的情況,對手腳的控制能力也下降了很多,出現這種情況,一定不要忽視,或是腦部血管已堵塞,腦梗即將來臨。

腦部中有一根重要的神經,名為中樞神經,它可以控制四肢的活動,但前提是腦部的氧氣以及血液供給充足。

若腦部血管堵塞,則會影響到中樞神經對四肢的控制能力,導致四肢出現控制能力減弱的情況。

想要避免腦梗的出現,應重視對血管的養護,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首先,要常鍛鍊

養成經常運動的好習慣,對於人體來說好處是非常多的,因為在運動的時候,人體的各項機能都會處在高速運轉的模式,此時對於脂肪的消耗也起到了一定的加速作用,可以幫助血管減輕壓力,並且保證血液能夠正常流動。

但三高人群平時要以有氧運動為主,避免做過於劇烈的運動,因為有氧運動能夠很好的鍛鍊血管的彈性,可以降低血管病變的機率。

其次,要常喝水

水,是人體正常運轉中不可缺少的物質,被稱作生命的源泉,常飲水,不僅可以保證血液能夠正常流動,並且還可以促進血液中毒素的排出,保護血管。

在喝水的時候加點有益血管的小食材——雲臺冰菊,對血管會更好的。

雲臺冰菊中所含有的硒元素、類黃酮、水蘇鹼等元素比較豐富,這些元素對血管均有一定的益處。

類黃酮可以很好的延緩血管老化的速度,並且在抑制血管硬化、氧化方面也有一定的幫助;

水蘇鹼的分解能力比較好,常補充,可以幫助減少血液中一部分脂類物質,避免血管出現堵塞的情況;

硒元素具有一定的修復能力,可以修復已受損的血管壁,並且降低斑塊形成的機率,保護血管。

熱水衝泡,其中所含有的元素更容易被吸收。

最後,少熬夜,早睡早起

熬夜,是傷害血管的一大「元兇」,並且還會增加腦梗、心梗發病的機率。

在熬夜的時候,大腦會處在工作的狀態,這時受損的腦部血管沒有辦法進行自我修復,同時會增加交感神經的興奮度,刺激到腎上腺素的分泌,給血壓帶來較大的波動,容易增加患腦梗的機率。

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平時更應少熬夜,因為休息時間不足容易引起第二天晨起血壓驟升,增肌心腦血管疾病出現的機率。

相關焦點

  • 《健康青島》預告|1月12日本周二神經內科主任楊延芳做客FM95.2...
    1月12日本周二下午15:00-16:00,城陽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延芳醫生將做客青島廣播電視臺FM95.2《健康青島》節目錄製,與聽眾交流腦血管疾病的防治等相關健康科普知識,歡迎廣大市民朋友收聽。
  • 神經內科主任:失眠多夢睡不好?喝水時加1點,睡得香甜氣色好
    網友2:我是一名網絡工程師,經常加班,說實話我是真的不想,但是看到同事們下班都不走,我也不好意思做第一個走的人,想想每天回家也沒事幹,不如晚飯吃公司的一頓免費餐。但是常常回家就感到身心疲憊,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時間玩會手機,一玩就到了凌晨,錯過睡眠的時間點是真的睡不著,非常難受。但是每天一直這樣循環,想要突破但是很難啊。
  • 腦梗問題越來越多發?腦梗來臨前或許有三個表現,多多留意下
    這幾年腦梗呈現越來越年輕化的態勢,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產生了嚴重的威脅,很多腦梗之所以出現,和我們平時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分不開關係,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一下,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習慣可以引發腦梗?」案例:女子56歲半夜腦梗去世張大姐今年56歲,下班後回到家就開始做飯。
  • 70歲婆婆頻繁頭暈不重視 住院期間再發腦梗塞
    病情稍有好轉,李婆婆就盤算著出院,不料,住院第四天再發大面積腦梗塞,醫務人員緊急開展血管內取栓術撿回一命。家住二七路的李婆婆,患有高血壓、冠心病、腦梗死等多種疾病。一周前,婆婆頻繁頭暈乏力,覺得自己身體本就不好,並沒太在意認為休息就可好轉。女兒得知後非常不放心,將李婆婆送到武漢市漢口醫院神經內科住院治療。經過管床醫生的精心治療,李婆婆頭暈症狀明顯改善,心裡樂開了花,盤算著出院調理。
  • 身體頻繁有這5個表現,或是腦梗前兆,不要大意
    腦梗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疾病,又稱為缺血性腦猝中。局部循環受阻,血液無法及時提供,會導致局部腦組織壞死、軟化。發現腦梗這種現象需要馬上治療,疏通血管之後維持大腦健康狀態,這樣才能防止疾病威脅健康。那麼,腦梗來臨時會有哪些信號出現呢?
  • 腦梗發作前,身體會亮起5個紅燈,需警惕,腦梗或離你不遠了
    那麼,腦梗發生前都有哪些徵兆呢?  1、頭暈、頭痛  不少腦梗患者都有頭暈、頭痛的症狀,隨著病情的加重,頭痛症狀會越加明顯,嚴重時不僅有頭暈頭痛的症狀,還可伴隨噁心、嘔吐等感覺。  這是由於腦血管狹窄,血液受阻,大腦缺血、缺氧而造成的。
  • 身體2處「發麻」,或是腦梗「前兆」,別不當回事,趁早檢查
    腦梗是一種較為多見的病症,主要是腦部組織供血出現了異常,導致腦部缺氧、缺血、腦組織壞死後出現了腦功能缺損。腦梗還被稱為腦卒中,具有死亡率高、治癒率低、復發率高的特點,近年來,腦梗患者人數也是逐年增多。腦梗在病發前多數患者身體會表現出一些症狀,來提醒我們,可惜多數人缺乏相關健康知識,導致未能及時發現腦梗前兆。
  • 腦梗發病前,身體會出現這5個症狀,若你有,及時就醫
    但是,一般在腦梗發作前,都會出現一些身體徵兆,就像預警信號一樣。生活中一定要引起重視,提早發覺,及時進行預防和治療。腦梗前,身體會發出的5個信號1、劇烈的頭痛眩暈一般從腦組織損傷到形成腦梗塞,會有一個發展過程,期間會出現頭痛或是眩暈的症狀。
  • 神經內科主任:3個習慣或誘發失眠,若你也有,趁早改掉
    若是不注意這些細節方面的控制,就會很容易導致失眠病發,睡眠障礙狀況加重。3個習慣或誘發失眠,若你也有,趁早改掉1、睡前愛玩手機玩手機也會破壞睡眠。手機屏幕發出的藍光會減少褪黑激素的產生,使人保持清醒的狀態。手機也會佔用太多的時間,很多人熬夜玩手機,這會影響睡眠的時間。睡前可以嘗試其他的活動,比如聽讓人放鬆的音樂,閱讀等。
  • 提醒:4個部位發麻常暗示血栓,別拖出了腦梗
    血液明顯粘稠的人很容易在血管壁形成血栓,血栓大量堆積容易脫落,脫落之後身體某些部位的血管堵塞,狹窄會影響血液的運輸,長時間處於缺血,缺氧的狀態中,可能還會有疼痛,麻木的感覺。如果耽誤了治療,某些部位經常麻木卻不重視,還有可能會讓腦梗的發生率增加。
  • 內科主任7年收230多萬元回扣 稱拜金主義思想嚴重
    (原標題:湖北一內科主任7年收230多萬元回扣,受審時稱拜金主義思想嚴重)9月27日上午,湖北襄陽老河口市法院開庭審理襄陽市中心醫院原神經內科主任周某受賄一案。檢方指控稱,周某在2010年至2017年期間,收受某醫療器械公司控制人邱某給予的回扣230多萬元。
  • 身上3個地方突然「發硬」,別硬扛,或許腦梗已經離你很近
    腦梗的危害不言而喻,很多中老年人成為重點關注的人群,腦梗是由於血管疾病導致。發病的時候,患者一般會感覺自己的大腦突然出現不適反應,所以要多多注意。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是相互聯繫的,當腦梗來臨時,身體的3個地方會突然出現「發硬」,別硬扛,或許腦梗離你很近了。
  • 西京醫院神經內科醫生凌晨三點的朋友圈
    11月26日凌晨3時04分,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魏東發了一條朋友圈:72歲,突發意識障礙3小時,既往多次梗死、出血病史,高血壓,房顫。11月27日上午,記者在西京醫院神經內科住院部見到魏東時,他剛剛從重症監護室查房出來。他對記者說,26日晚搶救的患者,目前意識完全清楚,語言功能、上肢和下肢功能都已恢復,氣管插管已經拔除,再有兩一天就可以轉入普通病房。11月25日晚上8時40分,72歲的楊先生以突發意識障礙3小時,被送入西京醫院急診科。
  • 專家提醒:此病快到高發期,年輕人也易中招
    記者在哈爾濱市第四醫院急診科 和神經內科門診看到 有急症突發的患者 也有去諮詢病情的…… 9月16日 是中國腦健康日 在即將進入發病高峰期前 醫生提醒
  • 從腦梗到死亡,身體可能出現哪些症狀?不只是頭暈頭痛,早知道
    腦梗作為一種現代人中非常常見的疾病,如果在發病後沒得到及時治療,那麼會導致患者出現死亡的可能。所以說能及時發現腦梗的「潛在暗示」,便能降低腦梗帶來的傷害。那麼,從腦梗到死亡身體會出現哪些症狀?1、頭暈頭痛出現腦梗前,人體或有各種不良表現,頭暈頭痛就是腦梗的代表症狀之一。
  • 識別腦梗前兆,不用記太多:5個症狀或是腦梗的「前鋒」
    眾所周知,腦梗的出現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因此平時應該注意腦梗的預防,通過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維持大腦血管健康狀態。否則大腦血管形成了血栓,局部的血管堵塞之後可能會發展成腦梗,身體就容易受到損傷。另外,出現了腦梗,許多不良症狀會找上門來。那麼,腦梗發生前會有哪些標誌出現呢?
  • 雞骨頭「誤入歧途」 「潛伏」老漢支氣管1個月
    3月初,67歲的姚大爺因大面積腦梗來到安醫大四附院神經內科就診,檢查時發現姚大爺同時患有右側大葉性肺炎,氣道內可能存在異物。據家人回憶,2月中旬,姚大爺吃過雞肉,可能吃飯的時候有點著急,當時還嗆了一下。「那幾天,他的身體也沒有什麼異常,吃飯喝水都正常,有點輕微的咳嗽。」
  • 有這些症狀小心神經白塞氏病
    原標題:有這些症狀小心神經白塞氏病金陽醫院神經內科一病房主任葛美。圖/文本報記者 王迪前不久,金陽醫院神經內科一病房葛美主任的辦公室來了一位特殊的病人,說她特殊,是因為之前由於身體出現了很多器官部位的疾病,分別治療後一直不見成效,無奈之下她只好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想法找到葛主任,希望她能給自己看看,究竟是得了什麼病。然而,這一次,連她都沒有想到,困擾自己3年之久的疑難雜症竟然被葛美主任治斷了根。
  • 身體漸漸凍住,全身肌肉跳動 國際罕見病日關注「漸凍人」
    2月28日是國際罕見病日。
  • 闢謠:腦梗最佳恢復期是6個月?醫生為什麼不建議依靠這6個月
    目前普遍認為在腦梗後6個月是最佳恢復期!但我們也總能遇到坐輪椅的患者,各個年齡階段的腦梗後遺症患者。 腦梗死後,人的好多功能就會減退,甚至喪失,因為我們身體活動大部分都要靠大腦指揮,大腦不同部位,管理不同的動作和功能,梗死的部位不同,影響的功能不同,恢復起來也不一樣。比如運動功能靈活性、協調性、感覺、語言、理解、記憶、吞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