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那麼多愛貓愛狗人士,為何生活中卻少見?

2020-12-05 苬如

如今抖音成為每個人消遣必備的軟體,閒來無事在上面可以看到很多自己感興趣的視頻。我個人比較喜愛動物,所以在抖音上看了不少動物的視頻。這些視頻大致分為兩類,一種是介紹自家寵物的聰明靈性或者好動搞笑,另一種講述的是收養流浪貓或者流浪狗,讓它們有一個安穩的生活環境,特別是第二種,讓人感動。

這樣的視頻往往播放量和點讚的人很多,評論也很多,評論裡都是一些有愛心的人,他們感謝那些視頻中主人公的好心,心疼視頻中的貓貓狗狗,他們倡導這種美德。

看著那些評論,我有所觸動,覺得好心人太多太多,似乎身邊隨便找一個人都是善良的。

可是,今天的一件事卻讓我頗為意外。

在工作的地方遇到一隻流浪貓,未成年,起初很害怕我,餵了一次麵包,吃完以後便不見蹤跡,之後好幾天沒見過。沒成想幾天後它可能餓了,主動來找我,喵喵的叫著,似乎和我對話,我又餵了些餅乾,它便開始和我親近,隨便怎麼摸都可以,舒服的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肉乎乎的爪子在地板上做著踩奶的動作,可愛的很。

它太瘦了,明明還是一隻沒有成年的年輕貓咪,毛皮卻暗沉無光,那是一直缺乏營養導致的,並且它是一隻母貓,我擔心著它成年後一窩一窩的生小貓使它的生活更加艱難。於是我想給它一個安穩的家,可是住在公寓裡的我已經有了一隻貓,沒法再養第二隻,思考很久後,我決定讓一位朋友幫忙。

這位朋友微信好友很多,五千人,她平時發朋友圈很多人會點讚評論,於是,我讓她幫忙發布了有關於這隻貓的朋友圈,召集朋友圈裡的愛貓人士收養這隻小可憐,一直認為好心人遍地的我覺得最起碼會有三四個人來收養,可是,結果總是那麼出人意料。

過了半天時間,朋友聯繫我,很震驚的告訴我:「你知道嗎,這是我朋友圈點讚人數最少的一次,沒有一個人點讚,安靜的像是從來沒有人看過這條朋友圈,更別說收養了,一個評論的人都沒有!」

我頓時愣住了,我想,難道是朋友的好友人數太少了?還是抖音上看到的滿大街的愛貓人士都不在本地,亦或者是我看到的那些都是騙人的呢?

具體如何我無從得知,只覺得心靈上受到了打擊,這條小可憐讓我回到現實,讓我看清這個世界終究還是這般冷酷無情的,善良的人總在視頻中,而不在生活中。

相關焦點

  • 愛狗人士如過街老鼠,愛貓人士卻為何沒引起大家反感?
    現在養寵物的家庭可以說越來越多,作為大眾最喜歡的兩種寵物:一種是狗狗,一種是貓咪。同樣是養寵物,某些愛狗人士如過街老鼠,愛貓人士卻為何沒有引起大家反感呢?網絡評論裡辱罵人,惡毒詛咒人,給人扣帽子,拉黑人,在惡犬傷人新聞中,為惡犬詭辯,倒打一耙誣賴人。
  • 愛狗人士和愛貓人士之間令人驚訝的差異
    作者:Becker 醫生根據一項新的研究,「愛狗人士」和「愛貓人士」在性格上確實存在很大不同
  • 「愛狗人士」和「愛貓人士」有什麼不同
    那麼,「愛狗人士」和「愛貓人士」這兩個陣營的人究竟有什麼區別呢?首先,由於城市人口密度的越來越大,我們的生活空間也不可避免的遭到了擠壓,特別是身處大城市的年輕人,他們大部分人居住在狹小的房子裡,每天可能說話最多的人是外賣小哥,最好的朋友可能是自己的手機。
  • 愛狗人士明明愛狗,卻為何飽受爭議?
    愛狗本沒有錯,但是很多愛狗人士之所以飽受爭議,根本原因是因為他們強行把愛心和愛狗綁架在一起。養狗愛狗本來是一件簡簡單單的事情,很多愛狗人士非要給它賦予特殊的屬性,天天在網絡上推銷所謂的「養狗有愛心」、「養狗得福報」、「養狗光榮」之類的謬論。
  • 「愛貓人士」到底是貶義詞還是褒義詞?與「愛狗人士」有區別嗎?
    今天小康跟大家分享的是愛貓人士到底是「貶義詞」還是「褒義詞」呢?愛貓人士與愛狗人士的區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吧!網上有人愛貓人士好,也有人說愛貓人士不好,今天小康就給大家分享小康我自己的想法吧(個人想法僅供參考),有想法的可以在評論區留下跟小康討論這個話題,小康我感覺愛貓人士肯定是褒義詞下面給大家看幾張愛貓人士幫助流浪貓的照片
  • 養狗人士養貓嗎?愛狗人士愛貓嗎?
    養狗人士的愛好是養狗,而一般人的愛好都很有可能是多元化,多樣化的,不要說養貓,甚至乎愛好花草樹木也有可能。但在頭條裡看到的,所謂愛狗人士就不同了,他們非常專一,專注而執著的只愛狗,更要是自家養的寵物狗。特別是流浪貓狗們,對他們的小寵狗來說,簡直就如魔鬼般的存在,不單遠遠看到它們,急忙躲避,那怕稍微靠近一點點,不管是貓,還是狗,一律敬而遠之。
  • 極端愛狗人士,別與「愛」背道而馳
    經過這次經歷之後,我是不敢再和那種自詡「愛狗人士」的人打交道了,也不會再多管那些可憐的閒事了,畢竟我也只是個普通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實力,也沒有救治能力。荔枝網 李勤餘  極端愛狗群體在此次風波中的「表演」,將自己拋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表面上看,他們是在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價值觀,實質上卻是在肆意踐踏他人的生活,又一次給自己招了黑。
  • 對部分愛貓愛狗人士的無奈
    但這個問題就是沒得到解決,其實想想也是自己小區裡的人養起來的,不然繁殖速度不會那麼快,經常讓它們衣食無憂的,它們肯定就愛集中待在這塊了。說到愛貓愛狗人士,本來有愛心是件好事;但真的是好事沒做到底,尾都處理好,好事變相也打折,甚至惹人厭惡。
  • 《愛狗人士的「公敵」》
    我之前還是一臉倦怠,見它奔向我,我瞬間困意全無,立即用手中的雨傘阻攔它的「攻擊」,一邊讓女孩制止狗的行為…… 在我的大腦裡閃過在前幾天抖音中的兩個視頻:「狗咬小女孩被保安揮起棍子打死」和「美國一家鄰居的狗正準備「攻擊」鄰家的一名中年男子,被男子鋒瞬間掏出的手槍擊斃」。
  • 近年來,「愛狗人士」這個稱呼為何變味了?
    理智的愛狗人士分得清權利義務,人權狗權,值得大家尊敬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見一些人不栓繩子遛狗,使得狗狗大搖大擺的走出去,嚇到小孩,孕婦,老人等等,嚴重的甚至咬傷人,(狗傷人的例子也不少見),狗狗傷了人闖下禍的時候,他反而會責怪被傷者不應該去招惹它,反正就是不承認是自己的錯
  • 愛狗人士的黑白論
    請不要誤會,以為我在誇某些所謂的愛狗人士,是非黑白能分辨得清清楚楚,反而我是在說這些愛狗人士,對與狗有關的一切,只能分得出黑與白,而沒有其它的可能,其它的顏色。像他們經常會說,只有愛狗的人,才懂得愛護小動物,才會有愛心,才是善良的人,而不愛狗的人,是陰暗的,殘酷的,不懂愛而且不善良的等等。但這種非黑即白的言論,同時亦被他們另一高見,狠狠地自行打臉了一回。
  • 愛狗人士說,養狗者都有愛心而且都善良,為什麼丟棄那麼多狗?
    愛狗人士說,養狗者都有愛心而且都善良,為什麼丟棄那麼多狗?狗狗是人類最早用來訓練家畜的動物,除了警犬、軍犬和其他受過專業訓練的犬類,都是用來玩樂的家畜,由於對社會有幹擾所以現在許多城市都有養犬條例。因此愛犬者,你愛狗我沒意見,但不可侵犯公共利益,侵犯公共利益就會招致仇恨。其實養狗與愛並無多大關係,如果養狗的人有愛,那麼看到觸目驚心的狗咬人事件就會悔恨,會為滿街的狗屎感到羞恥,會為影響每個人的生活感到不安。
  • 愛狗人士說,為何一有事,總有人聯想到父母
    愛狗人士說:為什麼一有事,總有人聯想到父母?這兩句話會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筆者不用做過多的解釋,想必讀者都很清楚。而我作為一個普通人,看到這兩句話都忍不住想要加入一方陣營,與另一方展開激烈的辯駁,只能說這兩句話的殺傷力實在太大。筆者這次也是陣營分明地站在反對者一方,來討論一下「愛狗人士」的所作所為有何不妥。
  • 孩子被咬父親摔死泰迪遭死亡威脅,為何在愛狗人士眼裡人不如狗?
    目前童先生的飯店已經停止營業,在面對愛狗人士的瘋狂攻擊下,童先生只能考慮離開南京這個賴以生存的城市。小編不知道各位看完這起事件是什麼感受,為何在新時代的中國,在某些人眼裡,人的生命竟然還不如一條寵物狗?某些愛狗人士在為寵物爭取權利時,就沒想到人也有基本的生存權利嗎?
  • 貓狗同為伴侶動物,愛貓趨於理性,愛狗則步入痴迷,內在原因如此
    在現實生活中,愛狗人士從寵物狗進入城市家庭那時起,就在對飼養寵物狗的認同上與廣大社會公眾產生了嚴重對立,這樣的說法毫不為過。相較於不養寵物的人群數量而言,養狗人群體是不成比例的,但愛狗人對社會的影響卻是不容小覷的。而寵物狗能夠得到愛狗人的摯愛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可以說,寵物狗以其自己的個狗魅力,從內心徹底徵服了養狗人,使其自願把它們當作家人一般的對待。
  • 愛狗人士分幾種,所謂的愛狗人士被眾人討厭的內在原因
    愛狗本沒有錯,只是有很多的所謂愛狗人士或極端愛狗人士讓人噁心,相信不少人都曾經在視頻上看過,有兩個名氣很大的愛狗人士,在電視採訪現場二人,就互相質疑對方關於流浪狗數量、管理及社會捐款的使用情況,使公眾對他們愛狗動機產生了疑問。
  • 宋徽宗統治時期,為何在全國禁止殺狗?他也是愛狗人士?
    前兩天,有一則關於愛狗人士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5月23日起,四川涼山州冕寧縣有四五十名愛狗人士圍堵了當地的一個狗場,他們要從商販手中解救300多條狗。但比較尷尬的是,這些狗都是狗場主人花錢買來的,並不是偷來或者騙來的,他全家都靠賣狗的收入來維持生活。
  • 為什麼「愛狗人士」被黑化了?
    現在,愛狗人士依然在做這樣的事,但是,大家對他們的態度卻漸漸變了。尤其是近兩年,「愛狗人士」已經近乎成了貶義詞,網絡上對他們鋪天蓋地的謾罵聲不斷,他們就這樣慢慢被黑化。那麼,這樣善良、愛小動物的一群人,究竟做錯了什麼?鏟屎哥想了很久才明白,「愛狗人士」並沒有錯,錯的是那些「偽愛狗人士」!
  • 當下, 社會上為什麼會產生極端愛狗人士? 真相令人超出想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也有了更高的追求,關愛自己、關愛他人的同時,還能照顧到自然環境,促進人與動物和諧共處,這都是好事,愛狗或者說愛動物應該提倡。關鍵的問題是要明確自己的位置,不管多愛狗,狗多麼忠誠,這個社會還是人類社會,愛狗必須在這個社會能包容的範圍內。
  • 極端愛狗人士愛的不是狗 狗不背這個鍋
    作者:賓語 離狗年還有一個多月,這還是雞年呢,一些極端愛狗人士就鬧得雞狗不寧了 在「愛狗人士」前面加上「極端」兩個字,是要把愛狗人士和極端愛狗人士分開。就如同我們將愛酒人士與「鬧酒」人士分開一樣。 親人團聚,朋友聚會,少不了把酒言歡。適度、適量喝酒,既能助興,又有益健康。但飲酒要有節制,酒後鬧事、行兇、家暴、酒駕,或者幹出其他的出格事,就成了「酒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