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上的新留守青年:他們花10年走出鄉村,如今又走回了鄉村

2021-01-11 天下網商
淘寶上的新留守青年:他們花10年走出鄉村,如今又走回了鄉村

iwangshang / 網商君 / 2020-09-02

摘要:淘寶上的「新留守青年」成為新趨勢。

網商君

「城市套路深,不如回農村」,這句話不是玩笑。

在淘寶上,很多年輕人這麼做了。最近,淘寶商家信心報告顯示,在淘寶開店的商家中,40%創業者來自鄉鎮,他們中的大多數,是25-35歲的年輕人。

他們是一群「新留守青年」:大多出生於鄉村,並花了至少10年走出鄉村,曾承擔著改寫家庭命運的期望,在城市的縫隙中,堅韌紮根、生長。他們輾轉於城鄉之間,最終通過淘寶,找到了一條回家的路,在解決自身就業問題的同時,甚至還能為家鄉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數據顯示,淘寶上的新留守青年們為他人提供就業崗位的超過了三分之一。還有三成以上的商家因為產品的季節性因素,會在旺季招聘兼職員工,為更多人提供靈活就業的機會。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各級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和返鄉就業創業的政策。據中國青年報調研報告,41.8%的畢業生希望返鄉就業;僅山東曹縣,就有12000名返鄉大學生。

在曹縣大集鎮「淘寶村」,生於1986年的博士胡春青,成了當地人的創業榜樣。當同齡人還在為房貸辛苦打拼、為是否逃離北上廣猶豫不決時,胡春青身上的標籤早已是「年入千萬」、「電商班老師」、「青年創業帶頭人」。

博士胡春青返鄉做淘寶

2018年底,在瀋陽讀材料加工工程專業的博士胡春青回到家鄉大集鎮,開起了淘寶店,當然也遇到了很多不理解。這是一個以做演出服聞名的鄉鎮:全國80%的演出服都來自這裡,鎮上光淘寶店就有上萬家。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線下演出少了,戲服的銷量下降90%,作為鎮上最高學歷的人,胡春青決定先做一點改變。高學歷讓他比村民有更敏銳的商業嗅覺:他把目光投向了和演出服接近、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漢服,試著做起了改良漢服,不出所料,淘寶店生意比疫情前更好了。如今他的淘寶店訂單帶動了附近十幾家工廠,給四五百人提供了就業機會,戲服村搖身一變成了時尚的「漢服村」。

和胡春青一樣,福建女孩葉婧也從大城市回到了家鄉東山島。葉婧從小吃著奶奶親手做的魚丸長大,她18歲離開家鄉,為了記憶中的味道,從大公司離職回到海島開淘寶店「魚丸奶奶」。2017年底奶奶去世,葉婧很崩潰,但慶幸的是回鄉這個決定,陪伴奶奶走過了最後的日子,而魚丸就是奶奶留給她最大的念想。

葉婧和留守奶奶一起挑魚

如今,魚丸奶奶一年銷售額超過400萬,還開了線下店,因為生意好,她帶動了島上的留守奶奶幫她做魚丸,其中不少是70多歲的奶奶。

商業基礎設施的完善讓年輕人在職業選擇上的多元化趨勢更面明顯。淘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隨著物流體系的下沉,淘寶愈發彌補了城鄉差距,讓年輕人返鄉創業成為可能。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每天有4萬人來淘寶開店,找到了另一種人生選擇。

 


相關焦點

  • 夫妻紮根鄉村支教13年:為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13年來,於小平和妻子伍輯燕紮根鄉村,先後在廣東、廣西、湖北等地支教,為鄉村教育獻出自己的青春。於小平今年36歲,和妻子伍輯燕都是重慶人。夫妻倆都是廣東省佛山市華國光學器材有限公司的員工,2007年,公司發出倡議,號召員工自願前往農村學校義務支教,工資由企業按月支付,於小平和妻子一起報了名,走上了鄉村支教路。
  • 讓文化反哺鄉村,一個張家界青年的別樣民宿
    但二三十年來,村民們卻還沒擺脫貧困,直到國家提倡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當地的狀況才得以改觀。如今的龍尾巴村依託自然資源和生態優勢,平價的農家樂與高端民宿共同發展,吸引了一批目光敏銳、思維超前、敢於開拓創新的年輕人。返鄉創業大學生李平就是其中之一,他懷揣鄉村情懷,放棄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回村創建高端民宿——「璞舍」。2019年,僅有13間客房的「璞舍」吸引了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人。
  • 2020年德州市「新農青年示範帶頭人」20人、「鄉村好青年」100人...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5日訊 1月5日,2020年德州市鄉村「好青年」評選結果公布,2020年德州市「新農青年示範帶頭人」20人, 2020年德州市「鄉村好青年」100人。德州市「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工作經過兩年的實踐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成為共青團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凝聚農村青年人才的有力載體,成為大抓團的基層建設、提升團的組織力的牽動性舉措。
  • 把愛帶給孩子,編程貓為鄉村留守兒童帶去「一堂編程課」
    來源:時刻頭條12月23日,2020共青團「童心港灣」·文化下鄉活動走進河北灤平縣兩間房中心校,少兒編程頭部品牌編程貓向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支持的117所「童心港灣」捐贈價值133萬元的少兒編程課程及圖書,同時為兩間房中心校的留守兒童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編程課,助力鄉村青少年編程教育發展
  • 鄉賢「雁歸」 激活象西小鎮鄉村振興新動能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我們開啟了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新徵程。省委書記車俊指出,我省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特質發展,奮力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前列,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 讓「土貨」變「尖貨」,村播在淘寶上原來還能這麼玩?
    一是新職業,貧困縣土產今年上半年淘寶總銷量同比增長80%的背後,農民主播的興起亦有貢獻。僅三個月時間,村播項目就覆蓋了全國270個縣,村播開了近5萬場,超過2億人次網友觀看了直播。據了解,江西尋烏百香姐潘秋霞就是一名在淘寶上直播了近兩年的「村紅」,不僅自家實現了月入近7萬,還幫助村裡人賣出了10萬多斤百香果。
  • 用新體驗回應當下鄉村(解碼文學空間)
    對於鄉村的書寫也是如此,譬如魯迅筆下的故鄉,沈從文筆下的湘西,史鐵生筆下的陝北……沒錯兒,對於小說家而言,他所寫下的鄉村生活可能會有「滯後」,是他童年時的樣子甚至是他經歷了內心改造之後的童年時的樣子,從這點上來說,寫作大約是面向過去的。但是,小說也是面向今天的,它不會滿足於只留下記憶的印影——它要對我們今天的日常提出見解和警告。
  • 結業192名「種子教師」,「寧波鄉村教師專業發展支持計劃」四年成績單來了
    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如何做一名優秀的鄉村教師?結業式上,宣讀結業學員、優秀團隊、優秀學員名單,並給他們頒發證書。接受培訓的學員代表相繼從名師帶徒、聯片指導和網上名師工作室等不同視角談了心得體會。「可以自豪地說,我市鄉村青年骨幹教師成長有力,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成績喜人!」
  • 我的駐村故事:鄉村「美容師」王晉瓊「心心念」的羅坳村
    2018年10月11日,在福泉市陸坪鎮羅坳村亂巖坪組晚8點召開的院壩會上,大家正在熱烈的討論著如何進行該組文化廣場建設,當一個青年男子提出因組上都是留守老人和婦女,出不了什麼力,建議由他帶領組上幾個有手藝的人進行建設,然後用組上集資修建的錢適當開些工資時,負責包保該網格的駐村隊員王晉瓊一聽這個提議,突然激動的提高了聲音,打斷了大家的討論。「我不同意這麼做!
  • 【地評線】飛天網評:為鄉村振興蓄積青年才俊
    隨著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對青年人才需求的加大,多地返鄉大學生數量呈增多趨勢。這些富有幹勁、擁有新知的大學生或紮根山村創業帶富,或投身村級組織擔任脫貧專幹、村「兩委」成員,正成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生力軍。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局之年 城鄉關係進入新階段
    鄉村產業全面開花   甘肅省定西市馬鈴薯交易中心,一場冬雪剛剛飄落,氣溫降至零下10攝氏度。美團快驢的工作人員正緊張有序地把一袋袋土豆搬運上車。「一旦春節前賣不出去,意味著來年要廉價賣給澱粉廠。」回想起往年土豆收穫後卻賣不掉的情況,定西的土豆種植戶仍心有餘悸。每年秋收後,是種植戶最心急的日子。
  • 現實版《三十而已》:山西女白領辭職做淘寶主播,收入翻了10倍
    2012年,學播音主持的薇薇進入山西的電視臺工作,很快成為臺裡最被看好的出境記者之一。2016年,傳統媒體受到網際網路衝擊,電視臺收入銳減,薇薇覺得前途迷茫。這一年她過得很焦慮,「聽說杭州是網際網路矽谷,我想到最前沿的地方看一看。」年底,她頂著家人反對的壓力,從山西來到杭州。
  • 2020年馬雲鄉村教師計劃提名教師丨徐萍:為孩子們找一條通往山外的路
    與徐萍生活在一起的貧困留守兒童寫下了20餘萬字的教育教學心得在很長的時間裡,徐萍老師一邊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將每一個留守孩子送出大山,一邊開始瘋狂地尋找山外的世界的聯繫。「接觸到外面的大千世界後,我遇到了很多關心鄉村教育的人,時常向他們請教一些教育中的問題。」
  • 山東臨沭:青雲鎮文旅大發展引領鄉村振興
    總面積164.11平方公裡,轄36個行政村82個自然村,常駐人口10萬人。近年來,青雲鎮依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堅持文化引領,深度挖掘青雲的鄉土文化旅遊資源稟賦,系統推進文旅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條文旅引領鄉村振興的新路子。文旅新坐標,讓青雲美譽度更高臨沭縣作為臨沂市後花園、東部經濟發展新高地,已逐步融入臨沂「一小時通勤圈」。
  • 【百縣奔小康】寧鄉: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小康》 中國小康網記者 劉建華 長沙寧鄉報導  多年來,寧鄉一直在積極探索鄉村振興該走怎樣的路,如何才能讓老百姓真正地過上「小康」生活。
  • 恩施打造200個鄉村振興示範村
    發動村民,科學規劃 深山小村兩年巨變穿梭在盤山公路上,洞下槽村風景別樣。山上,雲霧繚繞,茶園遍布,3座現代化的茶葉加工廠矗立「雲端」;山下,青瓦白牆的特色民宿錯落有致,古色古香的街道,水上樂園、步道、自行車道、燈戲樓等一應俱全。洞下槽,恩施市白楊鎮一個貧困村,如今是全市重點打造的鄉村振興示範村。「兩年不見,變化真大!」
  • 《鄉村愛情10》謝大腳結婚嫁給了誰? 全集分集劇情介紹
    於月仙在網上轉發了一組《鄉村愛情》中與搭檔長貴的合照,她表示:「10年了《鄉村愛情》……我依然還是那個謝大腳」,引網友集體回憶。對此,網友紛紛表示:「鄉春愛情拍的好, 十年九部收視高」、「我一直覺得大腳姐姐最好看」、「鄉九,長貴又活了」、「這兩張照片看的想起我小時候了」。
  • 小桔燈鄉村小學圖書館計劃志願者招募
    如果給予那些缺少閱讀條件的鄉村兒童提供圖書資源和基本的閱讀引導,那就等於為他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2012年8月1日-6日,由《21世紀經濟報導》發起、攜手東風標緻508共同主辦的「2012年東風標緻-小桔燈鄉村小學圖書館計劃」,將走進山西省靜樂縣汾河以西大山中的西馬坊小學,捐兩千本新書建一所小桔燈圖書館,並開展閱讀支教;活動志願者招募正在進行。
  • 山東農婦大山裡開淘寶店,留守農村15年成全國勞模
    沂蒙山區蒙陰縣留守婦女牛慶花,用她十餘年艱苦卓絕的勤奮,給出了響亮的肯定答案。2020年,因為在農村電商領域的傑出探索及幫助鄉鄰增收脫貧的貢獻,牛慶花當選為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她帶領當地百戶貧困家庭脫貧致富,每年最高增收過萬。牛慶花十六歲後的人生,並非全由自己選擇。2000年左右,因家庭困難,成績優異的牛慶花選擇了輟學,去城市打工拼搏未來,卻只能做最累、最差的活。
  • 關愛留守兒童|鄉村學生努力默寫單詞只為老師獎勵一個包子
    關愛留守兒童|鄉村學生努力默寫單詞只為老師獎勵一個包子大家看到這個題目,大家感到有可能不可思議。這是真的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我們班一共有七位同學,因為是鄉村學校,鄉村的學生大部分都進城讀書了,或者隨父母去父母打工所在地讀書了,能留在鄉村讀書的大都是留守兒童,父母不在家,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我們班的英語老師因為有病請假了,我就暫時代我們班的英語課,其實鄉村學生雖然不多,但是老師並不是很輕鬆,比如我,本來兩個班的數學,後來又接兩個班的英語,最後只能分出去一班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