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寧夏兩地文藝界熱議電視劇《山海情》:一部現實主義精品勵志劇

2021-01-21 騰訊網

孫永明(省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

馬克思在他的著作裡,簡述了人類生存的兩種狀態,即富裕與貧困。這是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大課題。至今依然是個問題。時間在上世紀的九十年代。中國共產黨本著初心,本著使命開始用中國的方式探索和解決這一世界性的難題。福建對口幫扶西部寧夏就在那個時期拉開序幕,也由此開始在中國解決絕對貧困的歷史性的問題。電視劇《山海情》就是演繹了這個宏大的歷史事件。

藝術的真實是作品責任。《山海情》隨著播出的時間在觀眾群中產生巨大而積極的社會影響。一部成功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能夠走進觀眾的心靈,真實性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上世紀90年代。寧夏西海固地區貧困的不只是人,不只是貧瘠的土地,更傷痛的應該是文化與文化的絕望。主人翁馬得福的世界從一個個悲傷痛苦開始讓觀眾看到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西部。人們的傷痛深深地印刻在他們一家人,一群人的生活、生存與教育、生存與愛情,生存與創業。被動離開故土到主動走出貧困,各種人生百態如實地呈現給觀眾。以每一個生命的環節來組成一部動人心弦的劇作。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在真實的故事情節中表達了他們的悲歡離合,傳遞了那個時代的聲音。他們也曾經用自己的方式來改變,但由於歷史的原因,被破壞的生態沒有讓他們看到希望,於是開始逃離貧困,逃離愛情,逃離絕望。他們走出故土,希望靠自己的奮鬥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帶著傳統文化的精神開墾另一個可以維繫生存的空間。劇中的吊莊工程就是由政府支持,群眾自願組成的移民工程。為了擺脫絕對貧困的處境,黨和政府以及當地群眾做出探索,做出努力與奉獻。福建省對口幫扶派出的幹部歷經20餘年的努力,矢志不渝。我和我的同事是福建對口幫扶寧夏的第一批考察團成員,在省扶貧辦林月嬋的帶領下進入寧夏。因此,劇中所有的情景與人物至今歷歷在目。包括第一批來閩的女工故事我都曾目睹過她們適應的過程。大膽地喊出她們的心聲:賺錢!故事沒有讓觀眾感到世俗,而感到震撼和覺醒。因為,只有這條路才能讓她們擺脫貧困與落後,表達出她們生存意識的覺醒。時間就此證明了她們的選擇與福建的決策是正確的,英明的,成功的。她們寄回去的不只是錢,是一個理念,一個可以影響家人的理念。這個理念就是星火可以燎原。當然,生命存在的地方必然有情感。情感就在這創業的過程中點燃,萌生出新的生活形態。這就是《山海情》具有人性的美感,也就是這美麗的情感故事隨著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觸碰到觀眾的內心世界。在愉悅中看到故事所要證明的歷史,以及意義。他們從貧窮的西海固走到銀川,從銀川的閩寧鎮走到福建,再從福建回到寧夏。他們的精神世界改變了,他們開始再次選擇自己的命運。那些讓他們感動的也被他們感動過的人就這麼永遠地留在他們生命的記憶裡。那個操著濃濃福建音的幹部,沒有高大的形象,憑藉著樸實的情感,甚至還因語言的差異鬧出笑話。但他的每一個行為都在講述著福建人的真誠與務實。電視劇真實再現了那個時代的西海固文化,還原了那個中國西部貧困地區的生存狀態。當我們被沉重的故事帶入那個時空時,我們沒有看到悲觀的情緒,每一個人物都從不同的角度向他們生存的空間做出挑戰。他們在貧瘠的土地上呼喚著希望,同時也為了希望努力並付出代價。當福建幹部金山走進故事,走進西海固時,人們就看到希望。這個人物的「符號」不只是代表著福建,同樣也代表著遍布在全國各地的幫扶幹部,代表著那個年代東西部協作的群體,這個被載入史冊的群體。

該劇的社會影響隨著播出的繼續被越來越多的觀眾讚賞,其成功的元素是創作者用紀錄的手法完善故事,增強了作品的美學力量,以劇情的視覺真實較為完美地展現人物的真實情感,動態表現了環境與人物的命運。

《山海情》的價值與意義不只是在講述這段驚天地泣鬼神的扶貧脫貧的歷史事件,更多的是在傳遞今天和明天的希望。對時間而言,留下的一定是文化。即,新的人與人的關係。閩寧鎮。吊莊、移民,車間裡的寧夏。還有那些第三代的西海固人。福建人,福建的商人,企業家。東西部的協作不只是建造一座新城鎮,也是東西部文化的融合,同時也構建了一個時代的文化,一個承載著發展與奮鬥的文化。這些奮鬥者不只是一個得福,而是一群得福,還有得福的子女們。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已經不是絕望,不是眼前的3分土地,而是帶著他們枸杞和自製的葡萄酒和世界對話,仿佛是以壯麗的宣言告訴世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解決了一個人類的問題,擺脫了絕對貧困的中國。

閩寧鎮已經不只是福建人和寧夏人,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家和商人,以及文人,甚至是世界各國的商人。用經濟推動社會發展,構建和諧,構建文化的模式所產生的新生化的文化正在這片土地上形成。《山海情》將留在觀眾的心裡,留會在影視劇史上接受文化的檢驗。

練暑生(閩江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副院長)

黃土、飛沙、簡陋的土屋、灰突突的村莊,跟陽光一樣焦紅的臉,《山海情》一開頭呈現出了充滿著地域和年代氣息的畫面。從開頭的場景和人物裝扮,就可以看出整部劇是經過精心設計和打磨的。現實主義創作需要反映出特定時代的精神面貌、時代精神,這些看似抽象的東西,其實就展現在一個小細節當中,劇中從茶杯餐具、房子道路、服飾妝容,每一個細節都經得起考究。《山海情》的矛盾設置也非常集中,一開場就把衝突展現在觀眾面前,緊密圍繞村民牴觸移民搬遷這個焦點展開。一部連續劇,一開場就有了舞臺衝突的緊張感,顯示了編劇良好的創作自信。這種創作自信保證了劇的可觀看性。開場的幾個主要人物,吊莊辦主任、幹事,村主任、老支書和幾個牴觸搬遷的村民,人物功能有比較強的區分度,也有自己相對獨特的戲劇作用,確保了衝突能夠在不同層面深入展開。

黃軒飾演的年輕幹部馬得福,學校畢業後投身到移民這個困難和棘手的工作當中去,體現了年輕幹部的擔當、理想和情懷,具有相當良好的正面引導效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村主任馬喊水這個角色,有理想情懷、又懂現實世故,在上級的要求遭遇現實困難的時候,內心有猶豫徘徊,但是最後都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決斷,體現了一個現實主義典型人物的豐富性。張嘉益沉穩而又富有張力的表演,讓這個人物增色不少。作為一部現實主義大作,不僅要把握住表層的問題,還應該在諸多現實的困難面前表現出一條時代的主線。這部劇向我們展現了一條如何走出貧困的路,這條路漫長、艱難,但是陽光總是灑在這條路上。

謝梅李(網絡作家)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中進行無愧於時代的文藝創造」,他還強調要「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在寄語青年時他曾說過,「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同人民一起夢想,青春才能無悔」。由正午陽光出品,黃軒、張嘉益、閆妮、姚晨、郭京飛、王凱、黃覺、熱依扎等一大批深受觀眾喜愛的新老演員聯袂出演的電視劇《山海情》正是這樣一部平衡藝術性和傳播性,兼顧平民視角、國家敘事、國際表達的標準,能夠引領青年人的無愧於國家和人民的優秀作品。

該劇已於2021年1月12日在各大衛視盛大開播。相比習慣於蹲守電視機前觀劇的中老年觀眾,青年觀眾則更偏愛在各大視頻網站追劇的模式,網絡追劇的一大裨益就是可以直觀、實時地發出觀後感,用時下年輕人們喜歡的語言來說就是「彈幕吐槽」。在各大視頻網站的網播情況中,我們看到無數年輕人通過「彈幕」的形式留下了他們對該劇的第一觀感——「我是90後我被看哭了」、「我是00後居然看懂了」、「95後發現良心劇一部」、「精品!00後鑑定完畢」等等類似的留言刷屏,讓人不能不欣喜地感受到來自年輕一代觀眾對該劇的深深喜愛,他們用年輕人特有的蓬勃熱情、敏感真誠為該劇送出了滿滿的好評。

總局指導,正午出品,《山海情》值得青年觀眾買帳

年輕觀眾的喜好總是走在時尚前沿,青春偶像劇、古裝言情劇等通常是年輕人追劇首選。一些文藝工作者一面批評年輕人審美情趣不高,一面又迎合「年輕人口味」創作出品位不太高的影視劇作品,在名利場中讓自己的創作水平有失水準,模糊了文藝創作者本該葆有的擔當與思考。青年觀眾在觀看《山海情》後能夠精準地給出「良心劇」「精品」的評價,正說明青年觀眾有著敏銳而成熟的審美評判能力。文藝創作者們不應將自己對年輕人審美的刻板印象,當作年輕人審美的普遍現象,在不能奉獻給青年觀眾更多優秀影視作品的同時,還批判青年觀眾只喜歡膚淺的偶像劇、言情劇。

當個體的文藝工作者、創作者對文藝創作使命擔當不夠堅定的時候,由國家層面進行宏觀指導和科學引領就非常必要,《山海情》的創作過程就起了非常成功的典範作用。《山海情》是國家廣電總局重點電視劇,是「理想照耀中國——國家廣電總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電視劇展播」劇目之一,由國家廣電總局策劃組織指導,福建省廣播電視局申報立項,寧夏回族自治區廣播電視局支持拍攝,正午陽光出品。正午陽光近年來推出了《琅琊榜》《偽裝者》《都挺好》《歡樂頌》《大江大河》等一系列精良的電視劇,讓它在業界樹立了標杆,在觀眾中更形成了「正午出品,必出精品」的口碑,因此,《山海情》的孵化過程在最初就定下了「精品」的基調。從播出後,觀眾們,尤其是青年觀眾的反響來看,國家廣電總局對這部電視劇的創作指導獲得了巨大成功。

點燃青春,飛揚夢想,《山海情》照亮青年人奮鬥方向

該劇以閩寧鎮發展歷程為原型,講述的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西海固移民在國家政策號召中,在福建對口幫扶下,不斷克服困難,通過勞動創造價值,將飛沙走石的「幹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故事。這是黨扶貧事業中的滄海一粟,正是千千萬萬個這樣的「扶貧一粟」匯聚成了浩浩蕩蕩的遼闊稻田。不過,如果不是通過電視劇《山海情》的播出,全國觀眾,尤其是青年觀眾,又有幾人會了解這段艱難的歷史?《山海情》通過電視劇的手法,用演員的精彩演繹、一波三折的劇情走向、直觀震撼的畫面,將觀眾帶入扶貧事業一隅,通過視聽形式一起見證了閩寧鎮艱難的奮鬥歷程,從而窺一斑而知全豹,對黨中央長達30餘年的扶貧事業有了更為強烈的感受,對「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黨的事業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不少青年觀眾在劇中看到西海固貧困地區老百姓的艱難日子時都很震驚,又因演員精彩的表演而感同身受,也就理解了政府實施「吊莊移民」政策,動員村民從山裡頭搬到銀川附近的平原發展生產,再建新家園的意義。當村民從寧夏貧瘠的西海固地區搬遷到玉泉營地區途中遭遇沙塵暴時,許多年輕觀眾發彈幕表示自己揪心落淚,從而體會到國家在西北地區植樹造林「治沙」的良苦用心,理解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是黨和國家永遠的心願。劇中,黃軒飾演的年輕村幹部馬得福動員村民移民,操心著移民區老百姓通電、灌溉用水等樁樁件件生活困難,對移民前景充滿不自信,在國家大動作出臺新的扶貧政策,敲定福建對寧夏進行對口幫扶等措施後,他終于堅定了未來的方向;郭京飛飾演的陳金山、黃覺飾演的凌一農等一批優秀的福建幹部、技術人員背井離鄉,遠赴寧夏,為閩寧鎮灑下奮鬥的汗水……這些鮮活的黨員形象,讓觀眾對和平年代的共產黨員有了更為具象的認識,他們為人民服務,他們奮鬥拼搏的精神為青年人樹立了榜樣,不少大學生觀眾表示看了該劇,產生了入黨的想法,想要將自己的熱血青春奉獻給黨和人民。

立足現實,精打細磨,《山海情》為未來電視劇創作提供成功範本

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能夠「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勇於回答時代課題,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山海情》的創作真正領會並貫徹了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在選材上,從「扶貧」這項偉大事業中擇取創作素材,讓觀眾,尤其是生在幸福年代的青少年觀眾了解了祖輩艱難的過去,從而對黨帶領人民群眾通過努力奮鬥創造出的來之不易的新生活倍感珍惜。有年輕觀眾指出,剛看到《山海情》這個劇名時是抗拒的,但是點進去看了一會兒後,發現「真香」;還有年輕觀眾表示很久沒有遇到這樣捨不得快進一分一秒的電視劇了,連加快倍速播放也捨不得開啟,他們用最真誠的觀劇態度來回饋這部精品之作,並不吝褒獎,這些都充分證明年輕觀眾是「識貨」的,只要你拋出的是「好貨」,他們就能慧眼識珠。

《山海情》打破了年輕觀眾不待見鄉土題材、現實題材作品的僵局,向其他電視劇創作團隊做了很好的示範,只要態度足夠虔誠,抱著做精品的初衷,從劇本到拍攝,腳踏實地,精打細磨,一定能得到回報。該劇拍攝之初,整個劇組就紮根寧夏,演員們從衣食住行等方面沉浸式體驗當地生活,為了展現自然環境惡劣的西北大地,拍攝時連一棵讓演職人員可以納涼的樹都沒有。主創團隊對精品劇的打磨,就連一個細節都不放過,比如語言。當年,福建人支援寧夏時聽不懂當地話,當地人也聽不懂福建話,所以,主創在籌備時充分考慮西北地區地域遼闊,「十裡不同音」的語言特點,最終參考了寧夏和西安等各地方言,組合形成了劇中的泛西北話,福建方言採用的是福建普通話。東南衛視和寧夏衛視播出的是演員原生版,觀眾聽到演員都說著一口流利的西北話,覺得又新奇又親切,而郭京飛的「福建普通話」更讓該劇產生了強烈的喜劇效果,讓觀眾在觀看這種現實題材電視劇時,少了沉重感,多了接地氣的歡樂感覺。

珠玉在前,相信未來影視行業一定能夠呈現出更多看齊《山海情》、超越《山海情》的精品力作,讓廣大青年人能從優秀的現實題材影視作品中汲取強而有力的力量,從而指引他們向充滿奮鬥精神的未來人生方向前進。證明歷史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山海情》演員為了演好劇,與以往角色反差是真的大!
    正午陽光又出了一部好劇,那就是23集的獻禮扶貧劇《山海情》,由上世紀九十年代福建幫扶寧夏脫貧致富的真實故事改編。為了儘可能還原真實的生活,《山海情》劇組還未正式拍攝就紮根寧夏,帶領劇組主演們感受當地人的衣食住行、生產生活,以便儘快融入劇情。
  • 電視劇《閩寧鎮》更名《山海情》 即將在6家衛視同播
    銀川新聞網訊(記者 鮑淑玲)1月4日,記者獲悉,電視劇《山海情》(原名《閩寧鎮》)發布「志高情深」版片花和「山海相會」版海報。該劇將於近期在浙江衛視、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東南衛視、寧夏衛視黃金檔首播,深圳衛視黃金檔跟播,並將於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三家網絡平臺播出。
  • 細膩故事、實力陣容、黃金班底,《山海情》開拓主旋律劇集新疆土
    作為「理想照耀中國——國家廣電總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電視劇展播」劇目,《山海情》延承了正午陽光一貫以來對主旋律電視劇生活化表達的創作理念,通過樁樁件件融匯在生活中的扶貧故事,以小見大地展現脫貧攻堅的中國智慧。細膩故事增色扶貧主題生活化表達展現溫暖情懷在發布的宣傳片中,《山海情》的故事已經被描摹出輪廓。
  • 《山海情》是我看過最搞笑最土味的扶貧劇
    原創 包大人 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編輯:判官《山海情》是我2021年最期待的電視劇之一。整部劇最先以「吊莊」來吊人胃口。農村是什麼樣?上個世紀90年代的農村又是什麼樣?很多年沒有國產劇能夠再現。
  • 《山海情》原型地:過去是戈壁灘,如今成了「金沙灘」
    最近,我正在追一部新劇,新劇的名字,叫做:《山海情》。講真,不看不知道,一看竟然迷上了這部新劇。沒想到這樣一部看似不出奇的新劇,竟然藏著那麼多亮點。電視劇《山海情》,就是根據上個世紀90年代,西海固移民群眾,與福建援寧幹部們一起,肝膽相照,患難與共,在賀蘭山下的戈壁灘,艱苦奮鬥,建設閩寧鎮的感人故事改編的。《山海情》原型地,就是現在的寧夏銀川永寧縣閩寧鎮。而《山海情》在正式放映之前,原名就叫做:《閩寧鎮》。之所以改名為《山海情》,可謂意味深長,更加耐人尋味。
  • 《山海情》播出時間在哪裡可以看 主要演員陣容表有什麼
    這是一部脫貧攻堅劇,劇中主人公馬得福帶領村民將風沙走石的「幹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金沙灘」,實現了脫貧。那麼《山海情》的故事背景是怎樣的?《山海情》共多少集在哪看?下面小編帶來介紹。1996年,黨中央作出推進東西部對口協作的戰略部署,其中確定福建對口幫扶寧夏,共同推進寧夏扶貧工作。  福建專家來到村裡教村民們種蘑菇,讓大家掙到了第一桶金,又想盡辦法為蘑菇尋找銷路。福建的幹部們鼓勵、帶動寧夏的勞務輸出,為村裡人去福建打工積極創造條件。扶貧政策四面開花,閩寧鎮初具規模。
  • 《山海情》翻車了,只因這個原因,本以為是錦上添花,沒想到是畫蛇添足
    最近,有兩部非常火的電視劇在播出,兩個片子的主題都是一樣的,都是脫貧攻堅。一個叫《江山如此多嬌》一個叫《山海情》,一個講述的是湖南貧困縣脫貧,一個講的是寧夏固原脫貧的故事。
  • 《山海情》:為什麼有方言和普通話兩個版本,真實原因竟是這個!
    最近,《山海情》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第一,豪華的陣容讓外界期待。然後觀眾對其磅礴的背景和演員高超的演技印象深刻。服務真的很棒。另外,所有演員都值得表揚。畢竟拍攝環境確實還原了西海固過去的狀況,所以其實演員的工作環境也是這樣一個艱難的環境。黃軒沒得說,徹底擺脫了固有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山海情》主要講的是黃軒飾演的馬德福,所以只有黃軒一個人領銜主演。
  • 五大衛視黃金檔首播,1月12日起,跟著《山海情》看「幹沙灘」變「金...
    五大衛視黃金檔首播,1月12日起,跟著《山海情》看「幹沙灘」變「金沙灘」!《山海情》講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西海固的移民們在國家扶貧政策的號召下,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攻堅克難,通過勞動創造價值,將飛沙走石的「幹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事跡。
  • 《山海情》遭質疑:李水花徒步400多公裡,張嘉譯顯胖不像農民
    電視劇《山海情》開播,由於張嘉譯、黃軒、尤勇智、熱依扎等演員演技到位、方言很有親切感、劇組細節滿分、劇情紮實,受到觀眾的認可。這是一部很接地氣的劇,但有一部分人提出了他們的質疑。他們覺得劇中李水花徒步400多公裡,才用了7天7夜,這是不可能的。張嘉譯雖然演技很好,但他本身體型太胖,看著不像農民。
  • 看《山海情》就像玩連連看,湊齊了五個優秀劇組,你看過哪幾部?
    #五臺聯播的電視劇《山海情》,進入了劇情發展的第一個小高潮。從福建千裡迢迢趕過來做扶貧工作的幹部陳金山(由郭京飛飾演),在火車上被一群年輕人偷了包,濃重的南方口音讓西北腹地的老鄉們個個頭都大了,找了會說普通話的馬得福過來做翻譯。兩個人雞同鴨講的樣子十分鮮活有趣,像是在玩起了你畫我猜的遊戲,最後,以郭京飛滿臉都是「我累了」的表情收場。郭京飛飾演的陳金山作為福建過來的第一批先行者來探探路,而緊跟著,作為領導的姚晨,也趕赴到了西北荒漠。
  • 寧夏諸多景點,為何只對福建人免費?看完背景故事我沉默了
    說起2016年,寧夏就舉辦了一次非常有吸引力的活動!這一年,寧夏針對福建遊客,開展了「金五月免費遊寧夏」活動。此次活動規定:五月份福建省遊客憑身份證到寧夏4A級以上景區旅遊,門票全免!與2016年剩下月份相比,對於福建省遊客,寧夏的4A級以上景區門票5折以上。它只是開始,類似的活動在2017年仍在繼續進行。像是2018年,當年五月和六月,福建人遊寧夏,23個景區免門票!
  • 張嘉譯、黃軒新劇《山海情》強勢來襲!驚豔了
    張嘉譯、黃軒新劇《山海情》強勢來襲,再續《裝臺》前緣真正的重磅巨製電視劇來了:《已海情》將於1月12日強勢來襲!就看這明星陣容:黃軒、王凱、張嘉譯、閆妮、尤勇、姚晨、黃覺、陶紅、郭京飛、祖峰、白宇等17位明星參演,簡直逆天!《裝臺》裡主演基本打包到《山海情》劇組來了,而且都不是主演。就連《大江大河2》的王凱都在這個劇裡打醬油。
  • 黃軒、郭京飛《山海情》互飈方言,一臉懵逼,網友要被笑暈了
    黃軒和郭京飛一臉懵逼互飈方言,其實是因為黃軒和郭京飛在《山海情》這部電視劇的角色需要,由於黃軒扮演了西北漢子的角色,郭京飛則是扮演福建漢子陳金山,西北口音和福建普通話對撞,產生出奇特的火花。網友們對黃軒和郭京飛這兩個人的評價還是可以的,都認為他們兩個人在《山海情》這部電視劇裡面扮演的十分出色,同時也逗樂了觀眾,逗樂了網友。我個人也覺得這部電視劇還是可以的,郭京飛所扮演的陳金山這個角色歡樂簡直不能太多。
  • 《山海情》怎麼樣好看嗎 電視劇山海情有方言版嗎
    《山海情》接檔《大江大河2》播出,在網上好評不大,不好觀眾網友力推,無論是演員演技,故事細節上都非常到位,《山海情》好看嗎?《山海情》有方言版嗎?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山海情》好看嗎  在網上有很多觀眾看了《山海情》以後表示實在是太好看了,年度好看電視劇,強推,演員演技全部在線,雖然是講脫貧攻堅戰的題材,但是有故事有情節,不惡俗,不假大空,很好看。
  • 《歸去來》: 能量強勁、情感動人的現實主義大劇
    由導演劉江執導,高璇和任寶茹編劇,羅晉、唐嫣擔綱主演,王志文、史可、張凱麗、王姬等老戲骨加盟的50集大劇《歸去來》目前正在臺網兩線熱播中,不僅收視率在同時段電視劇中名列前茅,網絡播放量也已經突破20億,片中角色的命運、性格與情感,亦引發了廣大劇迷的熱烈討論。
  • 全明星陣容方言出演電視劇《山海情》
    原標題:全明星陣容方言出演《山海情》 1月12日,電視劇《山海情》正式開播。這部由正午陽光出品的「理想照耀中國——國家廣電總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電視劇展播」劇目,通過前兩集劇情先一步回到了上世紀90年代,感受寧夏西海固人民的樂觀與可愛,一起見証他們脫貧致富的開端。
  • 《裝臺》後張嘉譯閆妮又一部陝北味的《山海情》來了,1月12號
    前段時間由張嘉譯和閆妮主演的《裝臺》熱播,這部劇聚焦一群底層搭建戲臺為生的裝臺人,讚揚勞動人民吃苦耐勞的精神,已經播出收視就破2,豆瓣評分8.4,是2020年高口碑劇集。《裝臺》的熱度還沒有退,張嘉譯閆妮這對老搭檔又有新劇上線了,這次要在新劇《山海情》再聚首了。
  • 《山海情》和我知道的西海固:曾經,女人生孩子,用土給娃娃洗澡
    電視劇《山海情》最近在浙江衛視、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東南衛視、寧夏衛視首播,並在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同步播出。該劇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扶貧故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引導下,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西海固的人民群眾移民搬遷,不斷克服各種困難,探索脫貧發展辦法,將風沙走石的「幹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