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原創|那個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媽媽,只是太累了

2021-01-12 新華社客戶端

作者:美美媽

來源:《品讀》2021年第1期

那個當街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媽媽,同樣令人心疼

周末,送女兒上舞蹈班,我在附近的街心花園等候下課,旁邊的母女三人引起了我的關注。

那位媽媽坐在石墩上看手機,她身旁的嬰兒車上掛著新買的菜,兩個女兒——一個三四歲,另一個也就一兩歲的樣子,正在一旁玩。

過了一會兒,姐姐去騎她的小車,妹妹也搶著要騎。結果,妹妹沒爭過,姐姐騎上車走了。妹妹坐到地上,大哭起來。

媽媽收起手機,上前扶起小女兒,扭頭衝大女兒喊:「回來,讓你妹妹騎!」大女兒不理會,而小女兒又哭個不停,這位媽媽便不耐煩地跑過去,從大女兒手中搶過小車,給了小女兒。

這下,小女兒開心了,大女兒卻氣得直跺腳:「壞媽媽,打死你!」聞聽此言,媽媽突然暴跳如雷,大吼道:「打死我?打死我你就好過了?」女孩被媽媽凌厲的目光震住,呆站著不敢說話了。

依然在氣頭上的媽媽,突然指著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喊:「我這就去讓車撞死,行了嗎?啊?」

女孩被媽媽的話嚇到了,怯懦地連連搖頭。剛才不過是因為生氣隨口說說的,其實她本意並不是要媽媽「死」。現在問題嚴重了,她怕了。

媽媽還在被這股憤怒的情緒裹挾著,繼續不依不饒地數落:「我天天累死累活地照顧你們,你竟要打死我……」

後來,媽媽終於不再說話,鬱悶甚至沮喪地把頭扭向一邊。大女兒呆呆地站了一會兒,慢慢退到一邊去玩了。

那個被媽媽吼叫的小女孩,是令人心疼的。不過一句表達情緒的錯話,至於讓這位媽媽如此暴跳如雷,不依不饒嗎?但轉念一想,其實她發脾氣的主要原因是:太累了!

當時已是傍晚,她帶著孩子出來買菜,應該是家裡沒有幫手。一會兒回去可能還要做晚飯,她大概是一刻都不得休息。

她吼娃其實是不能自控。孩子的不聽話、調皮,不過是導火索,點燃了媽媽內心的疲憊,致使她用大吼大叫藉以發洩。

而吼過之後冷靜下來,她說不定有多後悔、多心疼。每個媽媽的心都是柔軟的。如果不是生活所累,身心疲憊,誰捨得去吼自己的孩子呢?

她只是太累了,太煩了,太無助了。

孩子是否被吼,全憑媽媽心情

生活中,孩子總是會做一些令大人生氣的事,犯一些或大或小的錯誤。媽媽是吼娃還是溫柔以待,全憑心情。對此,我深有體會。

有一次,女兒從桌子上拿玩具時,不小心碰掉了杯子。「哐啷」一聲,茶杯四分五裂。

當時,我正為女兒寫作業的事煩心,於是忍不住開吼:「你能不能不這麼毛手毛腳?誰讓你把玩具放在吃飯桌子上的?」

接著,從摔杯子到亂放玩具,等等等等,逮著女兒大吼了一通。女兒瑟瑟地聽我數落,一言也未敢發。

幾分鐘後我就後悔了,開始自責自己的壞脾氣。

後來,又有一次女兒不小心打碎茶杯,她驚恐萬狀地看著我,手足無措。可能因為當時心情不錯,我立刻安慰女兒:「沒事的啊,快看看有沒有扎到手?」

女兒的表情由驚恐轉為驚訝,仿佛不相信我的反應。好半天,才弱弱地問我:「媽媽,你沒生我氣嗎?怎麼不像上次那樣吼我……」

其實,我也聯想到了上一次,也為自己兩次截然不同的反應而感慨萬千。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只是我的心情。

當媽媽心情好時,孩子的錯誤也許會大錯化小,小錯化了。而心情煩躁時,孩子的錯誤就撞在了槍口上,被無限放大,不依不饒。

這事聽著有點無釐頭,可事實就是這樣的。

沒有媽媽想對自己的孩子大吼大叫

孩子是媽媽的心尖肉。哪個媽媽真的願意對自己的孩子大吼大叫呢?

但無論怎樣,吼孩子都是不當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兩敗俱傷。尤其對孩子而言,這種傷害甚至會綿延到成年都無法忘懷。

那麼,怎樣做到不吼娃呢?最重要的一點,是媽媽要先學會愛自己。

最近,我被日本74歲的「逆齡」主婦坂井順子圈了粉。她46年如一日全職照顧孩子和家人,仍活得陽光、優雅似「少女」。她的秘訣,就是先愛自己,才能好好地愛家人。

順子奶奶每天早上都起得很早。她會先梳洗、打扮自己,之後給自己煮一杯咖啡;悠然自得地品嘗完咖啡後,順子才開始著手給家人做早餐。

每天的家務活忙得告一段落時,順子奶奶就出去逛街、散心。她還定期更新自己的衣櫃,買漂亮、得體的衣服,讓自己美美地出行。

另外,她還有自己的愛好,種菜、種花,把小院子收拾得像個百花園。順子奶奶的生活感悟,就是「讓自己高興是頭等大事。對別人好之前,先要好好對待自己!」

對此,我深以為然。

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媽媽,往往把心思全部傾注在孩子身上,甚至忘了自我。她用百分百的精力愛這個,愛那個,為家人操碎了心,卻唯獨忘了愛自己。

這樣的媽媽,弄得自己疲憊不堪,甚至放棄了所有愛好。自己不開心不順心,心有不甘又無可奈何,只能對著比自己更弱小的孩子吼叫發洩了。

我們不妨學學順子奶奶,保留一點自己的愛好,騰出一點私人時間,對自己好一點。心情愉悅了,所有的疲憊也會隨之放鬆下來。

唯有這樣,才能媽媽好,孩子好,全家都好。

編輯:星子 郭豔慧

相關焦點

  • 《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從繪本角度讓家長理解「低聲教育」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很多家長都曾經因為孩子不聽話發脾氣,甚至有時候脾氣一上來沒控制住,就對孩子大吼大叫。事後回想起來的時候覺得自己太衝動了,但是又拉不下臉來和孩子道歉。《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這本繪本就講述了媽媽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傷害有多大,讓我們對大吼大叫有更深的認識,也更加理解"低聲教育"是多麼必要的。
  • 長期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孩子內向、膽小?你應該這樣來補救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1、容易產生恐懼父母總吼孩子,對於膽子小的孩子,會在心裡產生恐懼感,慢慢的時間長了,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做事膽小、畏懼、缺乏自信等。孩子也會變得更加的孤僻、冷漠、不愛說話。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總是控制不住,怎麼辦?情緒管理了解一下
    小孩子是非常淘氣的,但由於孩子的身心發育還比較有限,很多事情並不是他故意去搗亂的,而是在不經意間做出的這些舉動,然而父母雖然知道這些舉措並不是孩子有意形成的,但是還是忍不住會大吼大叫,甚至還會對孩子採取一些更加不正當的措施,這些措施對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不小心就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在之後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危害。
  • 「吼媽」式的陪伴,請別傷孩子太深
    而且孩子每次被吼時,都只是呆呆的望著書桌,不哭也不鬧,抿嘴低頭,手足無措地用手指捏著衣角。有一天,正在炒菜的她叫孩子幫忙端一下菜,不知道怎麼的,沒拿穩全摔了,撒了一地。她立馬怒不可遏的吼了一句「你這個小孩怎麼回事啊,這麼小的事都做不好,以後還能幹什麼」。孩子很委屈地哭著說:「求你別吼我了,我不喜歡這麼兇的媽媽」,孩子的話像針一樣刺痛了她。
  • 大叫造句和解釋_大叫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17、跳水)大叫參考例句:1、不知從哪兒竄出一條蛇,嚇得她失聲大叫。2、我按捺不下心中的驚喜失聲大叫。3、銀幕上出現的驚悚畫面,讓觀眾個個尖聲大叫。4、他拿著赦免令,趕到刑場,大叫刀下留人。5、再憤怒也不大吼大叫,保持冷靜。6、他無理取鬧地拿著麥克風大吼大叫。7、急得直冒汗、急得跺腳、急得大喊大叫。8、在教室中大嚷大叫是不好的行為。
  • 大叫造句和解釋_大叫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17、跳水) 大叫參考例句: 1、不知從哪兒竄出一條蛇,嚇得她失聲大叫。 2、我按捺不下心中的驚喜失聲大叫。 3、銀幕上出現的驚悚畫面,讓觀眾個個尖聲大叫。
  •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大吼大叫完就後悔?用這3招控制情緒很有效
    有許多家長都知道對孩子大喊大叫可能會讓孩子心裡產生陰影,但是有時候情緒上來了又很難控制。今天小編就告訴您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成為一對溫柔的父母。案例:今天家裡的氣氛又特別的冷清,原因是我家孩子中午沒有好好吃飯,我一氣之下在他的手心裡打了好幾板,而且還怒斥了他。於是老公回家之後和我說:"你不能夠這樣對孩子,因為孩子現在畢竟還小,有些調皮很正常。
  • 學了情緒管理後,一位媽媽的感受,孩子啊他們只是孩子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位媽媽在學習了情緒管理後,減少對孩子大吼大叫的挑戰一年後的個人感悟和收穫。她交出的作業是這樣的: 上周末有人問我,在你停止對孩子吼叫的一年以來,你有什麼發現和收穫嗎?我想告訴大家,情緒管理帶給我的好處比預期的要多得多得多。
  • 媽媽被自己吼孩子的聲音嚇得捂住耳朵:想孩子聽話,就要好好說話
    也許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孩子有多害怕被吼叫,在德國的《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中就形象地描繪了這種驚恐的感覺:早上媽媽衝我發脾氣,結果我嚇得全身都散開飛跑了,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裡面;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裡;我的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裡;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我的尾巴呢?它在街上就像是一個謎。被吼叫的孩子瞬間魂飛魄散。總是被吼叫的孩子,最終會變成什麼樣?
  • 經常對孩子吼叫的危害,家長知道嗎?別讓你的暴脾氣傷害到孩子
    因為孩子太調皮了,出去玩回來不換鞋直接進屋;或者脫了鞋不吸收接著用手去抓東西;更生氣的是,剛收拾完的屋子,孩子一玩起來,立馬變回收拾前的樣子,而且可能更糟。相信很多家長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有時候家長忍無可忍,就對孩子大吼大叫。就比如我有一次就沒有控制住自己。
  • 孩子常大吼大叫、哭鬧不停?利用「情感引導」,教會孩子情感表達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最近有一些媽媽跟我抱怨道:跟三四歲的孩子講話,講著講著動不動就大吼大叫,還一直哭,心臟病都被哭出來了,真的是煩透了。"跟孩子講話,孩子不好好跟我們交流,取而代之的是大哭大鬧。"
  • 「女人,你幹嘛對一隻貓大吼大叫?」
    表情包的左邊,一個金髮女人含著淚水指向右邊大吼大叫 確實是我見猶憐,女人你就不要吼它了唄
  • 「我也不想吼孩子啊!可是控制不住我自己!」暴躁媽媽怎麼扭轉結局?
    而最簡單粗暴又看似有效的方法,就是「吼孩子」。2.內心不滿情緒的轉嫁有時,我們對孩子發脾氣,表象只是孩子的問題,背後其實也帶有自身情緒的轉嫁。明明已經很用心地在教導孩子了,但他的表現卻遠沒有達到預期。但,這種「有用」,其實只是迷惑人的假象。1.把孩子「吼」傻了長期被「吼」大的孩子,內心容易自卑、膽小、十分的不自信。之前《一起出發吧》中,楊爍對兒子的管教方式就以「連吼帶罵」的嚴格著稱。孩子走不快,吼他!孩子穿衣慢,吼他!
  • 李玫瑾直言:孩子犯錯時不要對他大吼大叫,你可以假裝「看不見」
    李玫瑾直言:孩子犯錯時不要對他大吼大叫,你可以假裝"看不見"!關心兒童成長的家長,一定不會對我國著名兒童成長專家李玫瑾老師感到陌生,她專注於青少年的心理問題研究。有一次,在一個網絡節目裡,作家樊登講到了他在訓練狗方面的失敗。有一次,他連續幾個月訓練狗狗在固定的地方小便,但是狗狗們都不聽他的。
  • 大聲的吼孩子,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你知道嗎?看看這3點影響吧
    生活中,大多數的父母都很清楚,對孩子大吼的弊端,但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這樣的戲碼,因為孩子太頑皮,因為家長控制不住,每天總是在反省和後悔中度過,當下的時候稍微那麼忍一下,也許就過去了。
  • 常兇孩子不好,控制不住吼孩子了怎麼辦?
    不料,娃就像開啟信號自動屏蔽模式,你不吼都要嚴重懷疑這娃的聽力是不是出問題了。於是……圖片來源:Pixabay有時候不管是多麼理智的爸媽都有可能被氣得失去理智,在某些程度上,有時候吼一吼還真的能起到一招制敵的作用。但……經常吼孩子真的讓孩子很受傷!
  • 柴犬嫌主人衝它丟襪子,大吼大叫的就鬧起來了,結果它很慘
    現在想要養一隻柴犬都不容易,想要買一隻比較純的柴犬也很困難,網友養狗已經很多年了,認識這方面的人也比較多,想要弄一隻柴犬還不算是太困難,之前養的那隻狗因為年紀太大了,在醫院搶救也沒有能挺過來,後來找了個地方把它給埋了。已經習慣身邊有狗的生活了,突然沒有了覺得還挺空嘮嘮的,所以網友就又養了只狗,這次養的是一隻柴犬。
  • 深夜,狗狗突然大吼大叫,非常異常,當知道實情後,主人心頭一緊
    兩隻狗狗不僅不停地對著門外大吼,而且還跑過來叼著這對夫婦的褲子,往門外的方向使勁拽,仿佛想讓他們出去看什麼東西一樣。當大門打開後,兩隻狗狗便直接衝出去,跑到大門不遠處的一架汽車,接著大叫起來,好像發現了什麼奇怪的東西一樣。
  • 為什麼健身時大吼,效果更好?少了吼叫,才能提高運動和表現!
    【「健身食課」第176篇文章】 導語:如果你是健身房的常客,你一定很受不了有人在重訓時一直「大吼大叫」,覺得被打擾、又不知道該如何請對方小聲點,告訴你一個運動新知,其實少了吼叫,安靜地聽音樂運動,才是真的能提高運動效率和表現! 運動新知分享,幫你助瘦!
  • @家長,對孩子發火後,後悔不已該怎麼辦?
    實在沒忍住吼,就用這個「情感急救三步驟」雖然說了這麼多, 孩子確實是關係裡的弱勢群體,但凡事適度,家長肯定會有怒不可遏的時候, 那麼如果真的對孩子發火了,家長該怎麼辦呢? 1.等ta情緒緩和後,告訴ta,爸爸媽媽永遠都愛ta,無論何時,爸媽都會陪在ta身邊!打破怒吼魔咒,防範於未然,成為不吼孩子的成長型父母面對憤怒,雖然有事後補救,但這個絕對不是持續有用的! 試想一個家長無數次對著孩子發火無數次請求原諒,那麼次數多了,孩子便不會再相信自己的父母,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