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盈利超百萬 為何貓咖店成為年輕人消費寵兒!

2020-11-29 鳳凰遼寧站

近兩年「開貓咖店」成為眾多年輕人創業的首選,一些連鎖貓咖店的店長透露,做的比較好的店年盈利能達到百萬以上,店內的主要消費人群是年輕人,其中還有不少兒童,為何貓咖店能夠成為年輕人的消費寵兒?經過多番考察,我們總結了一些比較火的貓咖店的特點~

1.顏值高

雖然每家貓咖店都有各自的特點,但是綜合來說,幾乎所有盈利能力較強的貓咖店的顏值都非常好,每家的裝修主題都不同。其中被評為顏值代表的寵物港貓咖店更是獨樹一幟;整體的裝修風格溫暖明亮又不失活潑,極具現代化的裝修風格與貓咪生活相融合,走進店內,仿佛走進了貓咪的現代世界一般,人反而成了配角,貓咪悠閒自得的狀態非常吸引人,溫順的貓咪與人和諧相處,非常融洽。

2. 環境好

貓咖店不僅顏值高,環境也是頂尖的,可以媲美頂級咖啡店,進門聞到的都是上等咖啡豆的香味,因為貓咪喜靜,點內環境也十分安靜舒適,顧客即使交談聲音也不會太大,有分開的兒童區,並不喧鬧,喝一杯咖啡,享受悠然的下午。寵物港的貓咖店內還有讀書區,主要是現代小說、寵物類書籍和商業刊物,一邊與貓咪互動一邊讀書,可以很好的消磨時間,讀書區一般男性顧客較多,其他區域一般是情侶或者女性居多。

3.高消費

在考察的幾家貓咖店,幾乎都是套票的形式,單人最低消費70元左右,一般為咖啡/果汁+甜品/甜點,人多的時候單獨加餐還會有更多消費,相對一般咖啡店來說客單價更高,門店的盈利也更強。

4.服務好

高消費自然會有更好的服務,在寵物港貓咖店你幾乎可以得到媲美海底撈的那種服務,各種貼心的小禮物,溫馨小提示,多種多樣的活動,還有各種擼貓小遊戲,非常吸引人,給人感受到整個品牌的年輕與活力,在點內的體驗感非常好,這也只有極少數大連鎖品牌能做到的標準服務輸出,個人門店很少能夠有這樣專業舒適的服務體驗。

5.貓咪品種多樣

相對個人貓咖店而言,品牌連鎖的貓咖店貓咪的品種多樣,數量也更多,寵物港貓咖店擁有30多隻貓咪,常見的品種從英短、美短、布偶、矮腳貓到比較稀少的緬因貓、挪威森林貓、無毛貓、捲毛毛,短耳貓等各種貓都可以見到,店內更是收養了很多流浪貓,而且貓的性格都很溫順,對於愛貓人士來說,可謂天堂一般,更是很多想要了解一些貓咪品種的養貓新人的打卡地。

以上幾點是我們探訪多家門店得到的結論,貓咖店雖然盈利較大,但相對投入也較多,因為點內貓咪較多,也有一些經營管理難度,如果想要開店還是要選擇一些服務更加完全的大品牌連鎖店進行加盟,沒有經驗又想自己開店還是門檻較高的。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為轉載,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貓咖、狗咖、鴨咖……「雲吸寵」成年輕人日常
    一杯咖啡、一隻貓,一下午……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即使不養寵物,也能在這些店裡通過「雲吸寵」實現跟各種網紅寵物互動的體驗。通過萌寵效應引流,成為飲品店經營者的營銷手段。但與其他主題飲品店相比,此類店鋪因為經營場所引進的寵物較為特殊,目前仍按普通餐飲場所的管理辦法來執行,針對飲品店內養寵物如何保證飲品製作安全這一問題,目前尚無細化的管理規定。
  • 貓咖、狗咖、鴨咖……「雲吸寵」成年輕人日常
    一杯咖啡、一隻貓,一下午……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即使不養寵物,也能在這些店裡通過「雲吸寵」實現跟各種網紅寵物互動的體驗。&nbsp&nbsp&nbsp&nbsp通過萌寵效應引流,成為飲品店經營者的營銷手段。
  • 貓咖難找盈利點?來看這家店如何單憑門票月入25萬
    ,每天下班回家她都會擔心貓被送走了,後來為了能給貓咪更好的生活,李老師萌生了開一家貓咖的想法,歷經數月籌備,2019年3月,位於東莞市東城萬達室外步行街2棟08號的貓初開業了,店名取意於「至味有貓伴,愛你如初見」。
  • 中國寵物消費需求旺盛 疫情之下年輕人擇業現新機
    中新網海口8月15日電(何一彥)海口首家寵物豬體驗店開業兩周,消費者需求旺盛。而投身寵物業亦成為疫情下年輕人新的工作選擇。這家寵物店位於海口市中心一家商廈,向顧客提供與小香豬玩耍拍照並附帶禮品的服務。目前每日參觀流量在數百人次以上,年輕人群和孩子家長是主力消費群體。其中一位消費者表示,家裡養有寵物,但喜歡小動物的她還是禁不住小香豬的吸引,前來遊玩。店主付宇表示,目前寵物店的盈利已超出預期。當下正值暑假,兒童較多,如何完善店鋪管理倒是成了大問題。寵物經濟模式日趨成熟。 何一彥 攝以貓狗為主題的寵物體驗店的寵物經濟模式在中國內地日趨成熟。
  • 長沙咖啡館業態升級 「貓咖」已有約10家
    ■記者 朱蓉 實習生 黃亞蘋   胖乎乎的英國短毛貓、懶洋洋的布偶貓、溫順黏人的加菲貓……如今,隨著憨態可掬的貓咪受歡迎程度越來越高,能夠一邊用餐一邊與各個品種的貓咪來個近距離接觸的「貓咖」也開始成為時尚新貴,受到年輕人市民的喜愛——作為一種治癒系寵物,貓咪開始成為文藝青年們去咖啡館的另一個理由。
  • 繼貓咖、狗咖之後,首家「鴨咖」現身濟南
    記者看到,整家店的店面不大,店內整體裝修風格是休閒is風,除了8隻網紅柯爾鴨外,店內還有狗、貓、兔子和倉鼠等寵物。  鴨咖雖然是新鮮事物,但近兩三年來,省城街頭多了不少類似的寵物主題飲品店。就在這家擁有網紅柯爾鴨的下午茶店隔壁,是一家貓咖。
  • 繼貓咖、狗咖之後,首家「鴨咖」現身濟南
    隨著寵物經濟的興起,近兩年省城街頭多了不少寵物主題的飲品店,柯爾鴨、暹羅貓、柴犬等網紅寵物「住進」了店鋪裡。一杯咖啡、一隻貓,一下午……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即使不養寵物,也能在這些店裡通過「雲吸寵」實現跟各種網紅寵物互動的體驗。通過萌寵效應引流,成為飲品店經營者的營銷手段。
  • 中國寵物經濟崛起 年輕人成消費主力
    許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和趙玲玲一樣,選擇養寵物作為生活的調劑。近年來,80後、90後成為主要的養寵人群,寵物經濟也被稱為年輕人的「孤獨生意」。他們有的暫時單身,寵物成了他們不會說話的生活伴侶;有的決定不要小孩,寵物因此成了「孩子」。他們在養寵上傾注財力與精力,享受著寵物對自己情感的吸收和回饋。
  • 「貓奴」圓夢「貓咖」 :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玩貓」解壓
    「貓咖」休閒成為一些年輕人減壓的方式。這家「貓咖」已經開了5年,店主是年輕的女孩Cindy。Cindy曾經是烘培師,在開「貓咖」前養了五六隻品種貓。去年,熱愛貓咪的Cindy投資8萬元,從朋友手中接下這家已開了四年的「貓咖」。為了節省成本,店裡目前只有一名店員。
  • 貓咪經濟時代 貓咖還能紅多久
    2015年日本經濟學家曾提出「貓咪經濟學」這個概念——大眾對貓及其相關產品的熱情永遠高漲,只要商家正確使用「貓」這個概念,就能吸引關注並從中獲益。2014年起,貓咖風潮開始席捲廣州。在年輕人聚集的天河南、江南西和北京路商圈,不經意間就能邂逅這樣一家萌貓「當家」的咖啡廳。5年過去,貓咖的熱度逐漸冷卻,一撥貓咖倒了,另一撥補上來。
  • 貓咖狗咖之後 現在流行「鴨咖」了?
    近日,蘭州的一家滷鴨館,哦不,「擼鴨」館火了,年輕人體驗擼鴨解壓也登上了微博熱搜。相信不少人都聽過貓咖、狗咖,竟然還有鴨咖?這家店的當紅寵物為10隻羽毛雪白、體型圓潤的柯爾鴨,每隻進價1.3萬元,吸引了大波愛鴨人士排隊打卡「擼鴨」館,瘋狂吸鴨,盡情減壓。
  • 那些在廣州開貓咖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環保皮草設計師Linda愛貓,家裡養、辦公室養、工廠裡也養,養到60多隻的時候,她開了一家貓咖。這家貓咖兩個月大了,在經歷了熱度起伏、有著5年貓咖歷史的廣州,它還是個探索中的新生兒……萌貓+美食?當兩項當代年輕人最熱愛的元素結合在一起,吸引力似乎也成倍增長。
  • 那些在廣州開貓咖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當兩項當代年輕人最熱愛的元素結合在一起,吸引力似乎也成倍增長。2015年,日本經濟學家在《朝日新聞》中提出「貓咪經濟學」的概念——大眾對貓及其相關產品的熱情永遠高漲,只要商家正確使用「貓」這個概念,就能吸引關注,並從中獲益。 貓咖即是以貓為主題的咖啡館,它正是「貓咪經濟學」的絕佳案例。20世紀末在中國臺灣出現最早的貓咖,隨後傳到日本,引起熱潮。2014年起,貓咖的風潮開始席捲廣州。
  • 自帶萌感的治癒「貓咖店」成大眾「吸貓」根據地
    隨著如今的工作主力逐漸成為80、90後,當這樣的群體遠離故鄉,為事業打拼時,在偌大的城市,享受的是每天需要面對的空虛與寂寞。因此,寵物對於他們來說,更是一種精神的投射,與感情的寄託,情感的需求。   可在經濟、合租、時間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制約下,這些80、90後的年輕人,往往無法如願。當他們只能「雲吸貓」,或者「看圖吸貓」時,貓咖店應運而生。
  • 貓咖豬咖鴨咖都有了,嬰兒咖還遠嗎?
    在我還沒有養貓,且不太懂貓的那些年。因此我還算比較能理解這種現象:在城市裡,在旅行中,去寵物咖啡館擼一擼毛茸茸的動物,獲得撫慰而無需負起飼養這些動物的責任和風險。按照這個邏輯,隨著多數年輕人步入「不婚不育」的大軍,在可見的未來,去咖啡館「擼嬰兒」似乎聽上去也沒有那麼荒誕。
  • 從「吸貓」到「衝鴨」:上海寵物消費呈現新業態
    新華社發(王翔攝)新華社上海5月3日電(王婧媛 許曉青)對中國城市青年來說,「寵物」的含義有了新的拓展:除了「吸貓」「吸狗」,一種價格不菲的鴨子正在成為他們的新寵兒。午後時分,在位於上海五角場的一棟辦公樓內,日式風格的房間裡,三三兩兩的年輕人圍坐在低矮的方桌前,邊曬太陽邊品嘗現磨咖啡。
  • 咖啡館裡的「招財貓」 揭開貓咖面紗及店主探尋的轉型之路
    在年輕人聚集的天河南、江南西和北京路商圈,不經意間就能邂逅這樣一家萌貓「當家」的咖啡廳。5年過去,貓咖的熱度逐漸冷卻,一撥貓咖倒了,另一撥補上來。近日,記者走訪廣州的貓咖,揭開貓咖的面紗以及貓咖店主探尋的轉型之路。
  • 吸貓成癮,養貓「致貧」?年輕人催熱「貓咪經濟」
    如今,貓作為寵物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養貓、去貓咖擼貓、「雲吸貓」成為許多年輕人的日常。為貓消得錢包「瘦」「我可以不吃,但是貓一定要吃好」「為貓主子辛苦賺生活費」……「貓奴」們用各類詼諧段子調侃養貓的日常。在廣州上班的胡超一年前經不起身邊朋友都養貓的誘惑,領養了一隻橘貓。
  • 吸貓成癮,養貓「致貧」? 年輕人催熱「貓咪經濟」
    如今,貓作為寵物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養貓、去貓咖擼貓、「雲吸貓」成為許多年輕人的日常。 1 為貓消得錢包「瘦」 「我可以不吃,但是貓一定要吃好」「為貓主子辛苦賺生活費」……「貓奴」們用各類詼諧段子調侃養貓的日常。
  • 探店:貓咖衛生怎麼樣?
    如果你曾經光顧過貓咖,一定會注意到門口顯眼的「入店須知」,店員會提前告知你在店內的注意事項,比如進門前要先消毒、不能擅自給貓餵食等。與所有新鮮事物一樣,貓咖火了之後,質疑和問題紛至沓來。這麼多貓聚集在一個小空間裡,會不會很大氣味?會傳染疾病嗎?顧客被貓撓傷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