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刊|聖經舊約中的酒是發酵的嗎?

2021-01-11 基督教刊

民6:3「他就要遠離清酒濃酒,也不可喝什麼清酒濃酒作的醋,不可喝什麼葡萄汁,也不可吃鮮葡萄和幹葡萄。」 希伯來文中有關酒的不同用語

一般而言,在聖經中被譯為「酒」的希伯來詞語有以下兩個: 1.第一個,也是最常用的一個詞語yayin,是舊約中各種發酵或未經發酵之酒的總稱,在舊約中一共出現過141次(參尼5:18,提到「各樣的酒(yayin)」)。 (1)一方面,yayin可指一切經過發酵的葡萄汁(參創9:20-21;19:32-33;撒上25:36-37;箴23:30-31)。舊約聖經多處提到這種發酵的酒可能產生的悲劇性後果,其中尤以箴言23:29-35的描述最為發人深省(參下一部分)。 (2)另一方面,yayin既可指未經發酵的甜葡萄汁,也可指直接從葡萄中壓榨而得的新鮮汁液。先知以賽亞說「踹酒的在酒榨中不得踹出酒(yayin)來」(賽16:10);先知耶利米同樣講到「我使酒榨的酒(yayin)絕流,無人踹酒歡呼」(耶48:33),他們所說的酒都是未經發酵的葡萄汁。先知耶利米甚至還把尚未榨出的葡萄汁稱為yayin(參耶40:10,12)。耶利米哀歌也為yayin的這種用法提供了佐證,作者把吃奶的嬰孩向母親求要的食物稱為「谷、酒」(耶哀2:12)。諸多學者的學術研究都證實未經發酵的葡萄汁可以被稱為「酒」。《猶太百科全書》(JewishEncyclopedia,1901)指出:發酵前的新酒稱為yayin-migat(裝在大缸裡的酒)」(Sanh,70a)。而《猶太教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Judaica,1971)也證實yayin可指釀造過程中不同階段的葡萄汁,包括「發酵以前的新榨出的酒」在內。根據《巴比倫塔爾穆德》(BabylonianTalmud)經書的記載,希亞拉比(RabbiHiyya)曾經提到「酒榨中出來的酒(yayin)」(BabaBathra,97a)。《哈拉科特·吉達洛特》(HalakotGedalot)中說到:「照拿細耳人的律例,葡萄汁也算作酒,因此人壓榨葡萄所得的汁也可稱為酒」(LouisGinzberg在《美國猶太人年鑑》(AmericanJewishYearBook,1923,頁408-409頁)曾引用此語)。希伯來詞語yayin在希臘文的新約聖經中譯為oinos(關於後者的詳細論述可參基督教刊|聖經新約時代的酒指的是哪一類酒呢?)。 2.另外一個譯為「酒」的希伯來詞語是tirosh,意為「新酒」或「豐收時的酒」。tirosh在舊約中共出現了三十八次,從未用於指發酵的飲料,而是專指未經發酵的葡萄果實,如一串串葡萄中的液汁(賽65:8)或新近收穫的葡萄甜汁(申11:14;箴3:10;珥2:24)。布朗、戴弗和布裡格斯(Brown,Driver和Briggs)合編的《希英舊約詞典》(AHebrewandEnglishLexiconoftheOldTestament)中把tirosh解釋為「葡萄汁以及新葡萄酒」;而《猶太百科全書》(1901)指出「tirosh包括所有甘甜的果汁或葡萄汁,不包含發酵的酒在內。」先知以賽亞講到tirosh時說「福在其中」(賽65:8);而發酵的酒「能使人褻慢」(參箴20:1),使人沉醉(參箴23:31注)。 3.除此以外,舊約聖經中還用到另外一個希伯來詞語shekar,一共出現了二十三次,通常譯為「濃酒」(如撒上1:15)或「發酵的飲料」(如民6:3;按:中文和合本聖經同譯為「濃酒」)。有些學者認為shekar常常指發酵的飲料,可以由棕櫚汁、石榴、蘋果或棗子等釀造而成。《猶太百科全書》(1901)指出,若yayin與shekar有所不同,則前者是指用水稀釋了的發酵飲料,而後者未經稀釋。然而有時shekar也用來指那種使人心曠神怡的甘甜果汁(詳見RobertP.Teachout的神學博士論文《舊約中「酒」的用法》(TheUseofWineintheOldTestament,達拉斯神學院,1979)。shekar與希伯來文動詞shakar有關,shakar除了有「使醉酒」的意思外,還有「隨意飲用」的意思。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當yayin與shekar連用時,我們最好把它們理解成致醉飲料的形象化說法。 舊約聖經對於發酵酒的看法

舊約聖經多次講到飲用發酵飲料yayin和shekar會招致咒詛的情形: 1.聖經在挪亞的故事中第一次提到致醉酒的邪惡影響力(創9:20-27)。挪亞栽種了一個葡萄園,用收穫的葡萄釀製了致醉的酒,喝了以後竟爛醉如泥,舉止魯莽輕率,有失檢點,並且釀成迦南受咒詛的家庭悲劇。在亞伯拉罕的時代,醉酒也是羅得的女兒亂倫從其父懷孕的誘因之一(創19:31-38)。 2.由於酒精飲品可能敗壞人的德行,所以神命令所有祭司在事奉神的期間都要禁戒酒和其它發酵飲料,冒犯此例的祭司甚至可能遭到死亡的刑罰(利10:9-11)。 3.神吩咐所有許願作拿細耳人的以色列人都要遠離清酒、濃酒的律例,也顯明了他在這方面的旨意(參下一部分)。 4.具有屬天智慧的所羅門寫出這樣一段勸世良言:「酒能使人褻慢,濃酒使人喧嚷,凡因酒錯誤的,就無智慧」(參箴20:1注)。酒精飲料能使人藐視神公義的法則,並且身不由己地陷入各種罪惡敗壞之中。 5.最後,聖經明確指出,義人甚至不可觀看或想望那致醉和使人成癮的酒(參箴23:29-35注),如此才能真正地遵行神的旨意,免受一切咒詛和痛苦。 拿細耳人與酒

拿細耳人當使所有以色列人明白,他們也應當像拿細耳人一樣按照與世俗分別和忠心委身於神的高標準生活(參民6:2注)。神在飲酒的問題上有著清楚的指示: 1.拿細耳人應當「遠離清酒、濃酒」(民6:3;參申14:26注);事實上,神禁止他們吃喝任何液體或固體形狀的葡萄製品。神如此嚴格規定的目的很可能是要防止他們受到飲用致醉性飲品的試探,並且排除任何誤飲酒精飲品的可能性(民6:3-4)。神不希望一個完全歸屬他的人沾染任何可能致醉或成癮的東西(比較利10:8-11;箴31:4-5)。所以,神在這個問題上為他的子民所立定的最高標準就是完全脫離酒精飲料(民6:3-4)。 2.飲酒常常使人陷入其它各種罪惡當中(如淫亂或其它犯罪活動)。神禁止拿細耳人吃喝任何葡萄製品的目的是要教導他們遠離罪惡和一切可能誘使他們沾染罪或犯罪的東西。 3.在先知阿摩司時代,許多以色列人公然藐視神命令拿細耳人完全脫離清酒、濃酒的定例,所以先知曾如此揭露他們的不虔不義:「你們卻給拿細耳人酒喝」(參摩2:12注)。先知以賽亞也宣稱:「祭司和先知因濃酒搖搖晃晃,被酒所困,因濃酒東倒西歪。他們錯解默示,謬行審判。因為各席上滿了嘔吐的汙穢,無一處乾淨」(賽28:7-8)。這些民眾的領袖因為拒絕遵守神為他們立定的完全禁戒酒類的高標準,而陷入如此墮落敗壞的境地(參箴31:4-5注)。 4.拿細耳人之例的精髓就是要完全徹底地委身於神以及他所定的最高標準,這也是賜給在基督裡因信稱義的所有信徒的一條命令(比較羅12:1;林後6:17;7:1)。如同舊約時代的拿細耳人一樣,今天的信徒也必須禁戒一切可能引人犯罪、使人產生不良欲望、誘人沉迷於毒品或酒以及其它可能使弟兄姊妹跌倒的東西(參帖前5:6注;多2:2注)。

相關焦點

  • 基督教刊|聖經中舊約與新約的關係?
    希伯來書8-10章描述了舊約中的許多事宜,比如敬拜,會幕中的規條和獻祭儀式等,也討論了舊約敬拜聖所的布局和擺設。作者的目的有兩方面: 1.將舊約中大祭司在地上聖所的事奉與新約中基督在天上的聖所作大祭司的職任相對比。 2.表明舊約中敬拜、獻祭等禮儀如何預表基督在他設立的新約中的事奉。 本文把新舊兩約的關係進行了總結。
  • 基督教刊|聖經舊約中的先知
    希伯來歷史中先知的地位1.舊約聖經中的男女先知都是靈性超過同時代其他人的屬神偉人。舊約聖經對先知的刻劃鮮明矚目,遠勝在以色列歷史上佔據顯要地位的其它任何類型的人物——包括祭司、士師、君王、策士和詩人在內,這些人都不能起到先知的重要作用,也不如先知那樣對其後的救贖歷史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 2.先知對舊約聖經成書也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 聖經舊約與新約有衝突嗎?
    最近有讀者在我的文章中吐槽稱:舊約與新約是有衝突的,也就是說,聖經前後是有矛盾的。介於這個問題,小編特詳細寫一篇文章予以辯駁,同時也歡迎弟兄姊妹一起來查考聖經。我們讀經不是讀字句,乃是讀精意。若聖經前後要是有衝突和矛盾的話,神豈能默示聖經來教導人學義呢?我們來查考聖經,聖經都是 神所默示的(或譯:凡 神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 (提摩太後書 3:16 和合本)這位讀者還稱:舊約若沒有缺陷,就不可能立新約的。我請問這位讀者,聖經裡有你這話嗎?這話明顯是你發明改造出來的,修改聖經的原意了!
  • 基督教刊
    3.如果因為某人有特別的恩賜,就認為他比其他恩賜少的人更加屬靈,這種看法是不對的,是不符合聖經的。而且,擁有某種恩賜並不表示神贊同這個人所做的一切。屬靈的恩賜不能與聖靈的果子混淆起來,後者與基督徒的性情和聖潔有更直接的聯繫(加5:22-23)。
  • 《聖經》為什麼會分為「舊約」和「新約」?
    自中世紀以來,《聖經》有「唯一的書」和「書中之書」之稱。作為基督教的經典,它是一部偉大的巨著。《聖經》包括《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共66卷。所謂的「約」就是「誓約」,指上帝和他的百姓之間的約定。其中《舊約全書》是猶太人的經書,共39卷。
  • 東傈僳文《新舊約聖經》於雲南楚雄發行 該版聖經翻譯歷時21年
    東傈僳文《新舊約聖經》發行儀式(圖:潘弟兄) 東傈僳文《新舊約聖經》發行儀式(圖:潘弟兄) 10月23日,東傈僳文《新舊約聖經》發行儀式感恩禮拜於雲南楚雄州基督教三自愛國會舉行,雲南省基督教兩會有關領導、聯合聖經公會有關代表向東傈僳族弟兄姊妹們贈送了本民族文字的
  • 基督教刊|聖經中明明寫著神的諸般屬性,你怎可說你不知道?
    聖經不是竭力證明神的存在,而是因認識他的存在並描繪了他的諸般屬性。有些屬性是他作為神特有的,另一些屬性則在照他的形象所造的人身上顯明出來。當聖經講到神的預知時(賽42:9;徒2:23;彼前1:2),它表示神知道所有可能發生的事、確實的事、偶然的事、將來的事、過去的事以及預定的事(比較撒上23:10-13;耶38:17-20)。聖經所說的預知並不是哲學上的宿命論。神可以照著他自己的旨意和智慧自由地決定或改變他在歷史中的作為。換句話說,神不是作繭自縛,被他自己的預知所約束(參民14:11-20;王下20:1-7)。
  • 《聖經》新舊約66卷之各書卷故事梗概,你值得擁有!
    既然聖經如此難以看一遍,給你一份《聖經》新舊約66卷之各書卷的故事梗概的大禮包,要不要?在我看,不僅「yo」,還要好了,言歸正傳,乾貨來也!看得出圖中故事嗎2)出埃及記記載了神按照和亞伯拉罕的約定,由先知摩西引領以色列百姓逃出埃及的事件。其中出現的人物,為大眾所知的有:摩西、亞倫、約書亞等。
  • 「這是值得感恩的一段歲月」——一位東傈僳文《新舊約聖經》翻譯...
    在紀念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聖經翻譯10周年之際,雲南省基督教兩會於昆明三一國際禮拜堂舉行了慶典,其中一位參與東傈僳文《新舊約聖經》翻譯的同工畢洪珍長老進行了感恩分享。畢長老介紹,東傈僳文聖經翻譯組於2013年12月順利完成了新舊約聖經翻譯並校對定稿工作。「我們很感恩,這個偉大神聖的工作,我們這些沒有學問和文化知識淺薄的弱勢肢體是無法承擔的。
  • 聖經人物~新約的約瑟與舊約約瑟相似之處是什麼
    在聖經中重名字的人有許多。諸如猶大,雅各,馬利亞等。還有約瑟。前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舊約創世記中的約瑟。在聖經中有三個約瑟。一位是舊約創世記中的約瑟。另外兩位是在新約。一位是耶穌的養父約瑟,另外一個是埋葬耶穌的亞力馬太人約瑟。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耶穌的養父約瑟。
  • 《聖經》新舊約合訂本 中文版的由來與翻譯
    中文版【新舊約】合訂本,幾經艱辛,才能出版面世。現在謹以孝愛的心腸與興奮的心情,將此書獻給我國的天主教會。我們由衷的感謝萬善萬美之源在天之父,虔恭地懇求他,降幅我們的每一位神形恩友。我們明知如果沒有他們精神方面的支持與物質方面的援助,這部中譯【聖經】合訂本,很難於今日完成。
  • 聖經舊約中的十誡第一是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次序你排對了嗎?
    也是摩西五經乃至舊約的焦點之一!1第一誡是神宣告祂是以色列民的神!1節. (這也是猶太教傳統劃分的第一誡)2第二誡是神是獨一的神!神是忌邪的神!神也不能以任何形象來代替!因為偉大的神不能以物質的偶像來限制神!
  • 基督教刊|基督徒如何正確讚美主?
    讚美的重要性 聖經經常勸勉神的百姓要讚美主。1.舊約聖經的作者們用了三個基本詞語來呼喚以色列人讚美神:一詞為barak(可譯為「頌讚」);一詞為halal(「哈利路亞」由此詞衍生而來末了,舊約的先知們也教導神的百姓要讚美他(賽42:10,12;耶20:13;比較賽12:1;25:1;耶33:9;珥2:26;哈3:3)。 3.整本新約中都迴蕩著要讚美神的呼聲。主耶穌自己常常稱謝在天上的父神(太11:25;路10:21)。
  • 兩千年前的舊約聖經古代譯本
    例如,申命記二十七章四節,在馬所拉版本中是以巴路,在撒瑪利亞五經卻是基利心——撒瑪利亞的聖山(參看四20)。同樣,申命記有多於二十處的地方(申十二5、11、14、18,十四 23—25),是把馬所拉版本的「耶和華你的神將揀選的地方……」,改為「已經揀選了……」,用意是表明聖山是基利心而不是錫安(錫安在大衛時代才落入以色列人手裡)。
  • 思高聖經譯本:天主教唯一中譯聖經全書
    在獨自翻譯《聖經》的漫長歲月中,雷永明構思成立一個有中國神父同仁共同組成的聖經學會,一方面可以修正他的中文用語,使其更符合中國教會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合作編寫引言和注釋。1945年8月2日,在北平東城西煤廠胡同的輔仁大學宿舍裡,聖經學會正式成立了,外文名稱為Studium Biblicum Franciscanum,中文名稱卻經歷了幾次變化。
  • 趙曉陽 / 思高聖經譯本:天主教唯一中譯聖經全書
    在獨自翻譯《聖經》的漫長歲月中,雷永明構思成立一個有中國神父同仁共同組成的聖經學會,一方面可以修正他的中文用語,使其更符合中國教會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合作編寫引言和注釋。1945年8月2日,在北平東城西煤廠胡同的輔仁大學宿舍裡,聖經學會正式成立了,外文名稱為Studium Biblicum Franciscanum,中文名稱卻經歷了幾次變化。
  • 從舊約偉人的順服談:耶穌對舊約「義人論」的顛覆性
    很顯然,這句話中「義人」與「罪人」的對比,說明了這兩個概念都是相對於律法而存在的。通俗地講,法利賽人的觀念就是遵守律法的就是義人,違背律法的就是罪人。義人與罪人的區別,關鍵就是律法。那些遵守律法的,按照律法行動的不僅在耶穌時代的法利賽人被稱為義人,在舊約中也是義人。我們可以看看,那些在舊約中的義人是怎樣的,就知道在耶穌時代的義人概念與舊約是一脈相承的。
  • 《聖經》為什麼是全世界出版量最高的書籍
    ①地球上古今來無數的文學家、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社會各階層的人士,都喜愛研讀這本《聖經》,《聖經》的連續性無與倫比。②《聖經》是猶太人和基督徒的聖書,對西方人的精神和文化影響深遠。《聖經故事》一書敘述的便是《聖經》中的故事,分《舊約篇》和《新約篇》。
  • 摩西是一位舊約聖經中的傳奇人物,有著特殊的人生經歷
    摩西是一位舊約聖經中的傳奇人物,有著特殊的人生經歷。他出生時,以色列人正在埃及作奴隸,埃及的法老王下令殺害所有的希伯來男嬰。但是在神奇妙的安排下,摩西得以倖免,被法老的女兒所救,並在王宮中將他養育成人。年近四十歲的摩西,憑著信心放棄了在王宮中的生活,情願與受苦的同胞在一起,後因一樁命案,逃往米甸,一住又是四十年。後來,神在西乃山從荊棘火焰中向摩西顯現,並呼召他作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領袖.。
  • 思高聖經-新舊約導論
    聖教會自古以來,一致主張這部總集包括《舊約》四十六卷,《新約》二十七卷,共計七十三卷。但大多數的基督教派,由於只相信以希伯來文寫成的書才為聖經,因此現今只有希臘原文的《多俾亞傳》、《友弟德傳》、《瑪加伯上》、《瑪加伯下》、《智慧篇》、《德訓篇》和《巴路克》七卷,未著錄在他們的聖經書目內。而天主教會自古即以希臘文的《七十賢士譯本》為聖經,因而對上述七卷也一律認為是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