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演法師:音聲做佛事,梵唄唱和諧

2020-11-28 人民網

  中新網福州12月17日電 題:悟演法師:音聲做佛事,梵唄唱和諧

  記者 陳國明

  悟演法師,一位潛心於以音樂、舞蹈詮釋佛教文化的僧人。在福建連江寶林禪寺,中新網記者近日見到了剛從韓國訪問歸來的悟演法師。

  今年12月初,作為中國佛教界唯一代表,福建連江寶林禪寺住持悟演法師應邀出席韓國法顯法師佛教梵唄藝術文化發布會,發表演講並即興表演佛教舞蹈《觀音舞》,贏得喝彩。

  「用舞蹈藝術詮釋佛教文化,是佛教走入民間服務大眾有力之舉,悟演法師把中國傳統佛教文化藝術很好地在韓國做了一次深層次的展示和交流。」韓國媒體如此熱評。

  在韓國法顯法師佛教梵唄藝術文化發布會上,悟演法師也表達了自己的祈願:推廣佛教梵唄文化藝術,促進中韓兩國佛教文化的交融,祝禱中韓兩國睦鄰友好地久天長。

  這並非悟演法師第一次亮相國際舞臺。2010年12月,悟演法師獲斯裡蘭卡友好協會頒發的「聖妙法音」榮譽稱號,這是斯裡蘭卡佛教僧團公認的大獎。

  上世紀九十年代剃度出家後,悟演法師立志做一名修行僧,為學到古佛教的真諦,遠赴斯裡蘭卡學習巴利文,還曾赴法國師從梅村一行禪師學習禪法。

  多年來,曾留學斯裡蘭卡的悟演法師通過佛教平臺推動中斯友好。斯裡蘭卡友好比丘協會科倫坡僧迦協會主席潘維拉·索拉達大長老曾如此評價悟演法師:為推動中國大乘佛教的傳統文化、中國佛教梵唄和佛教教育等方面的發展,以及與斯裡蘭卡以及世界各地僧人一同不遺余力為佛教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斯中兩國佛教文化交流不斷。直至近現代,兩國互派留學僧人相互學習,為佛教文化的傳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悟演法師向記者表示,佛教發展蒸蒸日上,推動斯中兩國之間的睦鄰友好關係。

  位於福建省連江縣丹陽鎮西北東平村寶林山下的連江寶林禪寺,是福建四大名剎之一,康熙皇帝龍筆御書「赦賜大中寶林禪寺」至今立在寺前。隨著時代變遷,地處偏僻山區的千年古剎逐漸衰落,舊殿也瀕臨倒塌,許多僧人受不了寂寞和艱苦逐漸離去。

  2003年,悟演法師應連江縣佛教協會聘請,從廣東來到連江住持寶林禪寺。九年來,他積極推廣佛教音樂,接引眾有緣人潛心向佛。

  2010年10月16日晚,悟演法師在福州組織舉辦了福建有史以來的首場佛教音樂會,600餘名海內外各界人士與寶林禪寺四眾弟子一起走進了佛教梵唄之夜。在這場佛教音樂會上,所有的獨唱、合唱佛教歌曲及佛教歌舞節目,都是在悟演法師主持下由寶林禪寺四眾弟子自編、自導、自演的,而且他自己親自登臺唱了幾首佛歌。

  「佛教梵唄藝術文化源遠流長,已經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梵唄藝術文化在當今社會中對人們心靈淨化,社會和諧,傳承發展傳統文化,推動佛教文化走入民間服務大眾,起到了積極作用。」悟演法師身體力行,編導並向僧人、居士傳授佛教歌舞。

  如今,他自創、演唱的佛教歌曲專集碟片《福蓮》,已由新時代影音公司出版,並經文化部批准對外發行。「音聲做佛事,梵唄唱和諧」,成為了悟演法師的修行理念。(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廣慈法師:音聲做佛事,反聞聞自性
    反聞自性的唱誦後來自己慢慢體會,才了解拜懺是以音聲做佛事,唱誦的時候,重點在於反聞自性,從我們內心的誠意發出聲音,再把這個聲音聽到耳根裡面,這麼一個迴轉使心歸一,不散亂,在音聲之中自然可以得到一心,這是觀世音菩薩的修持方法。
  • 慧好物實力寵粉:廈門佛事展延參法師1000本新書免費送
    編者按:在即將到來的2019廈門佛事用品秋季展上,延參法師將進行現場贈書《開口常笑,是個好主意》,除了能免費結緣還能一睹法師真顏。同時,鳳凰網佛教慧好物平臺將推出特別福利——在線送出50本,領取方式詳見文末。延參法師說:希望每一位結緣新書的人都能像封面所寫的那樣笑口常開,笑出生命的精彩!
  • 念佛人需要做還壽生、破血湖等「佛事」嗎?
    須知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當以還壽生,破地獄,破血湖之錢,請有正念之僧念佛,則利益大矣。 ——印光法師《一函遍復》 自古以來,在佛教的傳揚過程中,都伴隨著一些民間信仰以及附法外道等種種的相似法來幹擾,那些沒有智慧的人還會去相信,知見顛倒。所以在這裡,印光大師就特別指出來哪些事情是不應該做的。
  • 寬見法師:反對經懺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認知
    不敢自以為是,特向法師求證。寬見法師:你是想跟我分享一下感受,想向我求證。求證,那我就印證吧,講得挺好!「梁皇寶懺」真的很好。現在有些人對經懺很反對,說什麼經懺鬼子什麼的,好像要打倒經懺佛事。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認知。經懺是誰寫的?祖師大德們寫的呀!比如說梁皇寶懺,是寶志禪師和當時很多的高僧大德編輯的。寶志禪師後來被尊稱為觀音菩薩的化身。
  • 淨空法師:極樂世界的人,心中只要有感,羅網當中它就有應
    1.淨空法師:極樂世界的人,心中只要有感,羅網當中它就有應【金珠鈴鐸。周匝條間。】『條』是樹條,樹的枝條系『金珠』,寶珠。系鈴,『鈴鐸』,「鐸」也是大的鈴鐺。不但美觀,而且風吹的時候,音聲非常之美妙。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遍諸佛國。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這一段經文裡面,我們特別要注意的是風吹寶樹的枝葉出音聲。這個音聲不但美,而且說法,能夠覺悟一切迷惑眾生,這是寶樹不思議的功德。它音聲究竟能夠達到多遠?這是我們要注意到的,『遍諸佛國』;換句話說,無遠不到。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極樂世界寶樹的音聲周遍。
  • 攻略|登魚山,憶曹植、聽梵唄、品鯉魚,這樣的旅遊才盡興!
    讓我們跟隨時間的腳步,登上魚山,靜聽梵唄,開啟一段身心俱佳的極致旅行吧!登魚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魚山,位於東阿縣城東南20公裡處的黃河北岸。海拔82.1米,面積約80公頃。是一座無需耗費太大力氣就能輕鬆登頂的山脈。所謂有餘力才能博採山水之秀美,自然之靈氣。登魚山除了看風景,還能聽到「漁姑搭救曹植」的傳說。
  • 【論壇回聲】千載勝緣逢盛世 好將佛事助文治
    不一會兒,象徵佛教文化及和諧主題的蓮花花蕾慢慢綻開。隨著這朵金色蓮花的完全綻放,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正式開始。正如本屆論壇新聞發言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生法師所說,「壇有論,觀有展,聞有聲」是本屆論壇的特色。
  • 在家居士可以從事經懺佛事嗎?
    在家居士可以從事經懺佛事嗎?僧眾負有住持佛法、廣度眾生的任務;在家居士則可在寺院中奉獻服務、護法衛教,兩者各有角色,不容混淆。尤其在家居士不可以越俎代庖,代替僧人做經懺佛事,或者作為謀生之道。在家居士不收錢可以做佛事嗎?
  • 成都名寺梵唄臘八入選非遺 看南京佛教哪些項目入選非遺?
    根據鳳凰佛教報導,在已經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與佛教文化有關的項目涉及民間文學、傳統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雜技與競技、民間美術、傳統技藝、民俗等門類,包括濟公傳說、觀音傳說、寶卷、津門法鼓、智化寺京音樂、五臺山佛樂、千山寺廟音樂、天寧寺梵唄唱誦、魚山梵唄、金陵刻經印刷技藝項目。
  • 聖嚴法師|佛學常識,信仰佛教必須吃素嗎?
    當然,對於佛教的對於食的問題,大德聖嚴法師曾寫道:「素食是佛教最為鼓勵的事。但也並不是要求所有的教徒都非得一律吃素不可。素食是大乘佛教的特色,是為慈悲一切有情眾生的緣故,所以在南傳地區的佛教國家乃至出家的比丘,都不堅守素食;西藏的喇嘛也不堅守素食,但他們不可親自殺生。」佛教在五戒中,第一條就是要大家不殺生。
  • 祖庭重逢話舊情:明義法師一行參訪福建種德禪寺
    明義法師——新加坡福海禪寺的方丈,也是本寺老方丈悟峰老和尚的高足,此次,法師是應邀來福鼎參加一個寺院的升座慶典,因為離福安不遠,法師一行遂驅車前來參訪這座好久未來的祖庭——種德禪寺!時鐘來到上午十點十五分左右,明義法師一行三部車終於進入眼帘。明義法師以及新加坡福海禪寺的副寺如玄法師在明禪法師(普陀山福泉禪林監院)、廈門拱蓮古寺住持門玄法師的陪同下,一行10人來到種德寺。
  • 『南懷瑾』佛陀說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都是這三個梵字音的變化妙用!
    2、佛陀說: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所有的音聲,都是普賢如來根本咒「唵阿吽」的變化妙用,三個基本音聲演變來的。在我們人而言,唵是頭部音,阿是喉部胸部音,吽是腹部音,分別發於人身的上中下部。譬如你們做早晚功課,看到咒語梵音部分,有個「唵」字,在中國從清朝入關以後,大家都念成「唵(安)」了。實際上,諸位注意哦,所有的音聲都是咒語。
  • 今有吉他古有琴,自彈自唱的快樂你能get到嗎?
    古人尤其喜歡自彈自唱,為此專門有一個詞「弦歌」,指的是將詩詞與音樂相結合,用於歌唱的古老藝術形式,歷代的文人彈琴曲時所唱的就是歌辭。唐代之前,很多琴曲因為無法保留而失傳了,但歌辭卻通過文字的方式得以保留下來。唐代文字譜創立之後,琴曲保存的相對多了一些,比如說眾所周知的《陽關三疊》就是改編自詩佛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
  • 2018講經法師佛教英語培訓班圓滿結業
    浙江省民宗委宗教一處處長吳夢寶、副處長樓躍文,杭州市民宗局宗教處處長胡勝軍、杭州市佛教協會秘書長錢儉忠、杭州靈隱寺監院覺恆法師、義廣法師、智光法師等以及培訓班師生60多人出席了結業儀式。他勉勵廣大學員,「既為佛子,當為佛事」,永遠保持學習的狀態,在中國佛教對外交流的平臺上大展身手、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