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觀察組來到延安】大家都知道,近些年來抗戰神劇層出不窮,比如手撕鬼子、手榴彈把戰機擊落、打不完的子彈等等。這些都是抗戰先烈們最大的不敬,看完本組照片後,大家會對抗戰時期的八路軍有著最直觀的認識。這組照片拍攝於1944年的延安,這裡的八路軍擁有最好的武器裝備。
【八路軍在訓練】1937年8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宣布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改編成國民革命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其中朱德、彭德懷任正、副總指揮。從此,八路軍逐漸成為一支廣為人知的軍隊,他們從苦難中走來,最終走向勝利。
【醫生在救治傷員】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後,國民黨先後派出多名聯絡參謀來到八路軍內部「指導作戰」(情報收集)。這些參謀越深入了解,越對八路軍充滿敬意。比如有人在報告中寫道,「(八路軍)幹部、戰士對抗戰的意義有深刻了解,忠勇地執行命令,保證百分之百地完成上級的任務,不愧為堅持抗戰到底的國軍,這是我國任何人不能否認的。」
【戰前動員大會】1939年初,蔣介石曾派高級聯絡參謀陳榮楫中將至八路軍總部協調作戰。陳榮楫的考察報告完整版目前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他對朱老總非常佩服,「在這半年裡,我和朱總日日聚談,歸納起來,就談兩個問題。一是遊擊戰的重要性,二是消除摩擦,真誠團結的問題。」
【拔掉鬼子炮樓】1937年時八路軍的武器裝備極度匱乏,以第120師為例,僅有迫擊炮4門,重機槍35挺,輕機槍143挺,花機關槍1挺,步馬槍4091枝,駁殼槍788枝,手槍91枝,手提式槍67枝,馬刀2把,刺刀117把,各種子彈276955發,馬222匹,騾298匹,驢76頭。
【從事農業生產】八路軍裝備簡陋寒酸,如何才能有效打擊敵人呢?八路軍指戰員創造性發明各種戰鬥方式,比如「破襲戰」、「地雷陣」、「地道戰」、「麻雀戰」等各種因地制宜的新戰法。這種戰鬥方式,能以最小的代價實現戰鬥目標。
【八路軍在休息】儘管跟日軍戰鬥中能繳獲一些武器裝備,可遠遠不夠。陳賡就多次被武器裝備匱乏問題困擾,比如1942年1月,陳賡在總結太嶽軍區反 「掃蕩 」經驗時說:「關於武器問題深感不足 。嶽北計有步槍七百一十五枝 ,但能 使用者僅佔半數 ,土槍五百八十九枝,因火藥問題無法解決,能使用者亦僅百、數十枝而已,手榴彈二千五百九十一顆,最好請上級設法解決一部。」
【訓練間隙】對於八路軍來說,擲彈筒可能是最常見的武器裝備了。更多的時候,八路軍都是使用「萬國造」。所謂的「萬國造」形容八路軍以及解放軍使用武器裝備的繁雜,直到開國大典時也沒有改變這一狀況。資料顯示,開國大典上的武器裝備主要是繳獲的雜牌武器,有110多種, 80多種型號,它們來自24個國家的98家工廠,有人形容這是一場「萬國牌武器展覽會」。
【肉搏戰】這張照片震撼無數人,其中一名戰士死死抱住一名日軍,兩人展開肉搏戰。這名日軍身體強壯,八路軍戰士漸漸體力不支,就在此時,一名戰友及時抵達現場,兩人成功擊斃這名日軍。類似這樣的場景還有很多,令人潸然淚下。
【發起衝鋒】一場伏擊戰即將結束後,八路軍對日軍發起了最後的衝鋒。顧名思義,伏擊戰就以通過提前佔據有利位置並隱藏起來,然後向敵人發起突然襲擊。另外,伏擊分待伏和誘伏兩種, 行動前先在地圖上研究敵情和地形,弄清敵人兵力企圖和運動路線,然後制定戰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