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搏戰中,中國大刀與日軍刺刀,哪個更有優勢?

2021-01-09 蝦扯文史

在一些抗日劇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抗日戰士都是手拿著中國大刀,在戰場上也相當威猛,手拿大刀的戰士那是左劈右砍,殺得日軍是丟盔棄甲,然而這只是抗日神劇而已。

事實上中國大刀與日本的刺刀在實戰中,日本的刺刀絕對佔據著上風。說到這裡,很多軍迷可能說著名的喜峰口戰役,29軍大刀隊完勝日軍。

其實首先29軍是受過專門訓練的,當時是由武術大師李堯臣教授刀法,並專門研究出了「無極刀法」,專克日軍刺刀。

據後來的抗戰老兵回憶,刀法最主要的就是兩招:日軍刺刀刺過來,先用刀背向左上磕開,然後順勢回刀進行斬殺。

再加上29軍是偷襲,日軍輕敵,才有這樣一場大刀戰勝刺刀的勝利。

而沒有接受系統訓練的戰士,硬拼日軍刺刀其實是很難取勝的,主要還是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日軍刺刀外加槍枝比大刀長。日軍為了能夠在肉搏戰中取得優勢,因此特地研發出了30式軍刺,這種軍刺長達0.53米,再加上三八式步槍的1.2米,整體身長接近1.8米。而日軍身高普遍在1.6米左右,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這樣的身高配上1.8的刺刀,對戰僅8、90公分長的大刀佔有絕對優勢。

第二點,日軍刺刀的殺傷性比大刀好。大刀一般的使用方法都是劈砍,然而這樣造成的殺傷,除非傷在命脈上,不然只是受了點,依然可以繼續對抗;而日軍的刺刀一般都是捅,一刀一個透心涼,這就完了。

第三點,日軍刺刀比大刀更耐用。日軍刺刀都是採用精鋼製造,製作精良,堅韌無比,而我們的大刀則是一種沒有固定制式的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沒有錢裝備刺刀,因此才選用了價格便宜的大刀,當然材質也比較差,硬度也比較低。據後來的抗日老兵說,大刀砍幾個人就不行了,就會卷刃。

第四點,日軍刺刀比大刀好操作,易學習。日軍的刺刀刀法,看過抗日劇的人也都知道,只有那麼幾招,刺、挑、撥,但是很實用,而中國的大刀的使用則需要進行長期的訓練才行。

正是因為這幾點日軍刺刀的優勢,在多次與日軍的肉搏戰中,我軍付出了非常大地犧牲。2015年,有記者採訪武漢會戰的老兵,老兵就對抗日神劇不滿,說在肉搏戰中,一個排的國軍士兵竟然被一個班的日本兵給挑翻了!200名戰士拿起大刀衝鋒,結果被日軍機槍掃射,指揮官無奈吼道:哪怕是有些手榴彈也好啊!

這就是手拿大刀士兵的無奈

相關焦點

  • 八路軍老兵憶肉搏日軍 戰場只有吼聲「噗哧」聲
    「今年,是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的大喜之年,到今年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91個春秋,我入黨也已經有70個年頭了,每年都有一個建黨節,要說最特別、最難忘的建黨節是1942年的那一次。」6月30日下午6時左右,日軍再次發動大規模進攻,但前進30米後便被我軍擊退。隨後,日軍在猛烈的火力掩護下,向我軍陣地衝來,情況十分緊急,我軍輕重機槍一齊開火,集中打向日軍火力點。「就這樣,我們跟鬼子對峙了一夜,到天亮時,我們也面臨彈盡糧絕的險惡處境」。  揮起大刀,和敵人展開肉搏戰  緊要關頭,天公作美。
  • 二戰期間,日軍為何不敢與蘇軍拼刺刀?專家:裝備不允許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中,刀槍劍都是士兵們比較常用的武器。近代熱武器戰爭中,冷兵器逐漸被淘汰,但並未完全消失,比如在抗日戰爭時期,馮玉祥手下的西北軍中有一支大刀隊,通過以冷制熱的戰術使鬼子聞之喪膽。八路軍和新四軍也將大刀作為編制裝備,與影視劇作品不同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我軍與日軍拼刺刀,往往佔不到什麼便宜,並未像影視劇作品中那樣以一敵十。
  • 抗戰八路軍與日軍進行白刃戰時,為何刺刀不能太銳利?這關乎生命
    據記載,世界上最早的刺刀誕生於中國明朝時期(14世紀),主要安裝在長矛矛頭頭上,用於刺殺敵軍和戰馬。到了十六世紀中期,歐洲國家才逐漸出現獵槍上安裝利刃用於抓捕獵物。為了增強槍械的殺傷威力,後來慢慢的軍隊中也開始在槍械前端安裝刺刀,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當兩軍的子彈都打完的時候,刺刀無疑是白刃戰最威猛、最實用的殺傷武器。刺刀作為一款殺傷兇猛、造價低廉、製作簡單的冷兵器,被大量使用在戰場上是規模巨大的一戰、二戰時期,主要作為軍隊的輔助武器裝備。一般安裝在步槍、衝鋒鎗的前端使用,有少量的也裝置在輕機槍上。
  • 中日戰爭中最慘烈的肉搏戰,中國以一萬人代價斃掉日軍2.5萬人
    1943年是中日戰爭爆發後的第六個年頭,也是中日戰爭最為激烈的時候,當時的中國國民政府也被迫遷都重慶,而此時,日本為了完全佔領整個中國的妄想,正一步一步的向著國民政府所在的重慶逼近。中日兩軍在湖北夷陵爆發了史上最大規模的肉搏戰!
  • 二戰時,日軍肉搏戰有多可怕?少林寺出身的八路老兵說明真相
    隨著「七七事變」的爆發,日本侵略者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企圖在三個月內佔領整個中國,我們的軍隊在正面戰場上節節敗退。面對日本侵略者強大的軍事力量和豐富的作戰經驗,而且還有國民黨的消極抵抗,上海和南京都丟掉了。日本軍隊所到之處基本都被洗劫一空,能帶走的全都帶走了。日軍進入南京城後,進行了長達數月毛骨悚然的「南京大屠殺」慘案,將我們30萬同胞全都殘忍地殺害了。
  • 她是抗戰時期有名女英雄,肉搏戰拿起刺刀迎敵,一人殺死七名日軍
    「巾幗不讓鬚眉」,在我國抗戰時期就有一個有名的女英雄,她叫銀金花,她在肉搏戰中拿起刺刀迎敵,僅靠一人力量就殺死了七名日軍。這麼厲害的戰績,銀金花是怎麼做到的呢?這與她小時候所練的武功脫不開關係。
  • 中國有一座村莊,十萬日軍猛攻不下,中日上演二戰規模最大白刃戰
    在長江三峽西陵峽的右側,有這樣一個小鎮(村),準確說是一個要塞。這裡曾是中國抗日的鐵血要塞,日軍曾集結10萬重兵進攻也未能將其攻下,這個要塞的名字叫石牌要塞。當年一場被人稱為「中國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的戰鬥,就是在這個要塞前展開的。
  • 最大的一場中日肉搏戰:師長慷慨陳詞,字字鏗鏘
    湖北石牌是重慶的第一要塞,是一道天然屏障,在抗日戰爭時期具有很重要的戰略地位,發生在石牌的石牌保衛戰是中國軍隊以少勝多的一次戰役,石牌保衛戰堪稱二戰中最大的一場肉搏戰。保衛戰前期,面對日軍飛機的狂轟濫炸,很多士兵倒在了血泊當中,看著曾經並肩作戰的弟兄們一個個倒下,胡璉痛心疾首,暗下努力更當全力以赴,後來我軍空軍猛烈出擊,以支援陸軍十一師,給予日軍重重一擊。戰爭局面開始扭轉,勝利的指針開始偏向我方軍隊。
  • 不是抗日神劇,八路軍步兵連血拼日軍,夥夫敲死日軍小隊長
    抗日戰爭中,因為中國軍隊缺少彈藥,而日軍又有拼刺刀的習慣,因此在中國戰場上出現了非常多拼刺刀的戰例。 全面抗戰初期,由於日軍的三八式步槍上刺刀後較長,而且其士兵體質及訓練好於我軍。因此在白刃戰中,除原西北軍部隊能佔一定優勢外,其餘的中國軍隊均比較吃虧。
  • 為什麼僅中日軍隊之間經常進行肉搏戰?
    抗日戰爭時期,中日兩軍經常交戰,但是,有一件事令人困惑。為什麼僅中日軍隊之間經常進行肉搏戰? 實際上,在亞洲戰場上,日軍與蘇軍和美軍之間也進行了交戰,但只是短暫而已。日軍當時的主要戰術是,在近距離向敵人的位置衝鋒。
  • 隨軍記者實拍:2個八路和1個日軍扭打在一起肉搏戰的珍貴照片!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的單兵素質並非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那樣。戰術級的將領在評價日軍時,更是直言不諱,以抗日名將宋希濂的說法:一個日本兵的作戰能力相當於7、8名國軍士兵。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們來看看當時隨軍記者的實拍:2個八路軍和1個日軍扭打在一起肉搏戰的珍貴照片,如下圖:
  • 一場肉搏戰,讓日本徹底明白中國為什麼打不倒!
    大家都知道,日本在近代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的戰爭災難。雖然當時日本在武器方面十分精良,但是面對中國人的團結也是無可奈何。從隋朝開始,日本就開始不斷地向中國學習,而到了明朝時期居然開始騷擾中國沿海,到了近代才開始露出自己的真面目。
  • 這才是真正的八路軍,跟抗戰神劇截然不同,圖9戰士跟日軍肉搏戰
    從此,八路軍逐漸成為一支廣為人知的軍隊,他們從苦難中走來,最終走向勝利。【醫生在救治傷員】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後,國民黨先後派出多名聯絡參謀來到八路軍內部「指導作戰」(情報收集)。這些參謀越深入了解,越對八路軍充滿敬意。
  • 他率領一營勇士血戰400日軍,用長矛將鬼子中隊長紮成刺蝟
    191旅雖是正規軍,裝備卻很差,全旅三分之二的士兵沒有刺刀。為彌補不足,旅長下令將鐵路拆毀一段,為沒有刺刀的士兵配了一柄大刀。9月中旬的某日,191旅推進到滹沱河岸的東、西榮華村。此時,日軍一個大隊約1000多人渡河而來。雙方遭遇在滹沱河岸,激戰隨即展開。
  • 鄧華曾率部伏擊日軍 肉搏戰中有戰士咬掉敵人耳朵
    原標題:鄧華曾率部伏擊日軍 肉搏戰中有戰士咬掉敵人耳朵1938年3月初,鄧華支隊自淶源出發,出紫荊關沿長城東北行進,經淶水的板城、涿縣的野三坡進入齋堂川,司令部設在西齋堂村中的聶家大院。鄧華支隊協助地方在東齋堂建立了宛平縣抗日民主政府,後又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地方組織——平西地方工作委員會。鄧華支隊便以齋堂川為基地向周圍地區發展,平西抗日根據地初步形成。
  • 平型關大捷擊斃多少日軍?八路軍打掃戰場時傷亡慘重
    平型關大捷是中國抗日戰場上第一次取得對敵作戰的勝利,但這場戰鬥擊斃了日軍多少人?一直存在著各方爭議,有媒體稱擊斃了上萬人,也有媒體稱只擊斃了不到10人。真相到底如何呢?這還得從這場戰役的過程開始說起。
  • 古代打仗長槍和大刀誰更厲害?讓宋軍死士的鮮血來回答
    用大刀不行嗎?電視劇裡不少士兵都拿個刀就往前衝。如果嫌棄大刀短,可以用長杆大刀啊,比如唐代著名的陌刀。那麼在古代戰場上,長槍和長柄大刀到底哪個更厲害呢?首先要說明的是,雖然說到唐軍,很多人都會想到陌刀陣,但是在唐軍編制中,長槍才是主流。
  • 日軍的「三八大蓋」,真的是二戰中最差勁的步槍嗎
    但在日軍步兵武器的使用準則中,步槍就是用來射擊有生目標的。壓制和摧毀掩體的任務,是由機槍和擲彈筒來完成的。 而步槍手被賦予的使命,就是殺傷300米距離內敵軍有生力量,以保護機槍手和擲彈筒手的安全。據二戰結束後美軍的測試表明,三八槍在300米距離內擊中四肢會有大概率命中骨骼,這時彈頭會瞬間釋放能量打碎骨頭造成嚴重創傷,足以使人失去戰鬥力,乃至喪命。
  • 最有拼刺傳統的軍隊,並不是日軍,全體上刺刀是戰場最彪悍的命令
    最有拼刺傳統的軍隊,並不是日軍,全體上刺刀是戰場最彪悍的命令深度摘要:7月1日,駐伊拉克英軍的一支小分隊遭到IS武裝埋伏,彈藥打光之後硬是靠刺刀衝鋒殺出重圍,一時間刺刀衝鋒刷爆軍迷圈。回顧歷史,最有拼刺傳統的軍隊,並不是日本軍隊。而在戰場上「全體上刺刀」無疑是最彪悍的命令,最能激發出軍人直面死亡的無畏氣概。
  • 抗戰中最大規模白刃戰,曾有三個小時聽不到槍聲,擊斃日軍7千人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右上角關注,便於接收到小編每天編輯的文章,每天都有分享,完全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1943年,日軍為了速戰速決,完成三個月佔領中國的目的,展開了鄂西會戰。為了確保鄂西會戰的勝利,日軍調動了7個師團,兩個野戰炮兵聯隊,外加航空隊,一共10萬兵力,妄想在長江沿線消滅中國守軍,直逼陪都重慶。附近的石牌村就成了日軍的攔路虎,長江因為石排的阻攔在這裡突然右拐110度,構成了一個天然的防禦屏障,可以很好地據守長江沿線,阻攔日軍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