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抗戰時期有名女英雄,肉搏戰拿起刺刀迎敵,一人殺死七名日軍

2021-01-09 騰訊網

華夏這片土地,歷經5000年滄桑變幻,其中經歷大大小小的戰爭並沒有將這個堅強的民族打垮。即便是這麼偉大的民族,在100年前也受了諸多的屈辱,好在那個亂世裡,有很多人挺身而出為民族的獨立和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他們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女子從古至今就是弱小的代表,若說女子要上戰場,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就是她的家人,其二便是收人的隊伍。因為女子不管是從體型還是力量上來說,都要比男子差一大截。然而,古有花木蘭替父出徵,那麼現在就不會缺乏有女子能夠像男子一樣,徵戰沙場。「巾幗不讓鬚眉」,在我國抗戰時期就有一個有名的女英雄,她叫銀金花,她在肉搏戰中拿起刺刀迎敵,僅靠一人力量就殺死了七名日軍。這麼厲害的戰績,銀金花是怎麼做到的呢?這與她小時候所練的武功脫不開關係。

銀金花出生在河南,他的爺爺其實是一個山東人,不過當年山東鬧饑荒,所以他的爺爺帶著帶著一家老小逃荒來到了河南。通過雙手的艱苦奮鬥,銀金花的爺爺終於發家致富,讓一家人都過上了好日子,四世同堂幸福生活出現在他們的家裡。然而好景不長,日本侵華戰爭很快就開始了,河南地區陷入戰亂之中。銀金花的家也因為日軍的轟炸而破爛不堪,他的家人也因此而失去生命。自此以後,銀金花的四世同堂就只剩她一人。

因為日軍奪去了她全家的生命,銀金花十分憎恨這些人,她四處漂泊流浪,在偶然之間,她加入了八路軍,成為一個女戰士。本來在軍隊中很少讓女生衝在前面,大部分都只是做一些後勤工作。不過因為銀金花對日軍的憤恨,所以只要有戰爭,銀金花一定會請求命令衝到前線去。在諸多次長沙會戰中,都有銀金花的身影。好在銀金花小時候是練過武的,不然每次衝在前線,她很有可能已經死在日軍刀下。

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銀金花作為班長帶領她的士兵到指定位置作戰。一開始,雙方還只是用槍枝彈藥進行戰鬥,不過雙方的持久戰打得有點長,所以到最後大家都彈盡糧絕,只能以肉搏的形式來決出勝負。銀金花首當其衝,她矯健的身姿撂倒了一個又一個的日本士兵,這樣兇猛的女人,嚇壞了那些日本士兵。為了解決這個心頭大患,日本士兵竟然選擇用七個人來圍堵銀金花,頓時,銀金花就陷入危險之中。結果讓人十分意外,這七個日本人竟然沒能奈何得了銀金花,反而讓銀金花把他們全部解決。這一戰,銀金花的名氣響亮了起來,不過,銀金花也因為這一戰受了很重的傷。好在她的身體不錯,很快就恢復了健康。

在一次又一次的戰爭中,銀金花始終衝在最前面。也正是因為她衝在最前面,她經常身受重傷,這一道道傷口並沒有讓她打退堂鼓,反而越戰越勇。銀金花堪稱時代女性楷模,甚至有一些男士兵也不能比得上她的赫赫戰功。在面對日軍的時候,銀金花把每一個日軍都當作成自己的仇人,所以每一次戰爭她都帶著憤怒。後來戰爭終於結束了,她和自己的丈夫也終於過回了平穩的生活,生養了孩子,卻還是又經歷了一次失去親人的痛苦。

隨著戰爭的爆發,我國也誕生了一個又一個的英雄,就連女性也赫然在列,他們用自己的雙手打退侵略者,重建我們的家園。作為在這片土地上生存的後人,我們應該時刻將這些人銘記在心。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才有了我們現在平靜的生活。因為有了一個和平的社會,我們才能專心發展科技,才能有時間建設強國,讓宵小之輩不敢再來進犯。

參考資料:《三國志·魏志·明帝睿傳》

相關焦點

  • 肉搏戰中,中國大刀與日軍刺刀,哪個更有優勢?
    說到這裡,很多軍迷可能說著名的喜峰口戰役,29軍大刀隊完勝日軍。其實首先29軍是受過專門訓練的,當時是由武術大師李堯臣教授刀法,並專門研究出了「無極刀法」,專克日軍刺刀。據後來的抗戰老兵回憶,刀法最主要的就是兩招:日軍刺刀刺過來,先用刀背向左上磕開,然後順勢回刀進行斬殺。再加上29軍是偷襲,日軍輕敵,才有這樣一場大刀戰勝刺刀的勝利。
  • 抗戰八路軍與日軍進行白刃戰時,為何刺刀不能太銳利?這關乎生命
    據記載,世界上最早的刺刀誕生於中國明朝時期(14世紀),主要安裝在長矛矛頭頭上,用於刺殺敵軍和戰馬。到了十六世紀中期,歐洲國家才逐漸出現獵槍上安裝利刃用於抓捕獵物。為了增強槍械的殺傷威力,後來慢慢的軍隊中也開始在槍械前端安裝刺刀,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當兩軍的子彈都打完的時候,刺刀無疑是白刃戰最威猛、最實用的殺傷武器。刺刀作為一款殺傷兇猛、造價低廉、製作簡單的冷兵器,被大量使用在戰場上是規模巨大的一戰、二戰時期,主要作為軍隊的輔助武器裝備。一般安裝在步槍、衝鋒鎗的前端使用,有少量的也裝置在輕機槍上。
  • 這才是真正的八路軍,跟抗戰神劇截然不同,圖9戰士跟日軍肉搏戰
    【美軍觀察組來到延安】大家都知道,近些年來抗戰神劇層出不窮,比如手撕鬼子、手榴彈把戰機擊落、打不完的子彈等等。這些都是抗戰先烈們最大的不敬,看完本組照片後,大家會對抗戰時期的八路軍有著最直觀的認識。這組照片拍攝於1944年的延安,這裡的八路軍擁有最好的武器裝備。
  • 二戰時,日軍肉搏戰有多可怕?少林寺出身的八路老兵說明真相
    日軍進入南京城後,進行了長達數月毛骨悚然的「南京大屠殺」慘案,將我們30萬同胞全都殘忍地殺害了。八年抗戰期間,我們有3500萬軍民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當時,由於軍備落後,面對日本的炮火,我軍無法與之抗衡,常常不得不付出非常沉重的代價才能殺死一名日本士兵,這種數據對我們產生了特別不利的影響。為了不將裝備上的差距繼續拉大,我軍經常與日本侵略者肉搏戰,希望通過身體對抗來彌補裝備上的不足。
  • 中國有個美女,曾肉搏殺死七名日軍,國人對這個名字都不陌生!
    中國有個美女,曾肉搏殺死七名日軍,國人對這個名字都不陌生!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雖然我國國力衰弱、武器裝備落後、後勤保障不足,但是中國人憑藉一腔熱情和不怕犧牲的精神,戰勝了日本侵略者的強勢進攻。在八年抗戰中,我國軍民團結一心,男女老少一起上陣,全民皆兵的氣勢對敵人造成了一次次的重創,雖然我軍損失慘重,但是好在有一批又一批捨生忘死的百姓繼續投身到部隊中,他們不畏生死奔赴前線,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今天小編要講述一個美女戰士的故事,中國有個美女,曾肉搏殺死七名日軍,國人對這個名字都不陌生!
  • 隨軍記者實拍:2個八路和1個日軍扭打在一起肉搏戰的珍貴照片!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的單兵素質並非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那樣。戰術級的將領在評價日軍時,更是直言不諱,以抗日名將宋希濂的說法:一個日本兵的作戰能力相當於7、8名國軍士兵。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們來看看當時隨軍記者的實拍:2個八路軍和1個日軍扭打在一起肉搏戰的珍貴照片,如下圖:
  • 抗戰閱兵|徒步方隊「劈槍」詳解:重現我軍「刺刀見紅」榮光
    在抗日戰爭中,他們的對手,變成了以刺刀格鬥兇殘而聞名的日軍。從紅軍到八路軍再到解放軍,人民軍隊一直重視刺殺訓練。日軍自明治維新建軍以來,在陸軍中突出兩項基本技能,一個是武器的精確射擊,一個是刺刀白刃格鬥,並且將這兩項作為武士道精神的體現。在二戰之前,經歷了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日俄戰爭、一戰對德軍的青島戰役,日軍積累了豐富的白刃戰經驗。
  • 抗戰老兵重機槍手馬定新逝世,曾用拐杖還原「拼刺刀殺鬼子」
    澎湃新聞記者從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方面獲悉,四川省廣漢市抗戰老兵馬定新不幸於1月10日逝世,享年105歲。2015年8月15日,98歲抗戰老兵馬定新在成都「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前用自己拐杖還原「拼刺刀殺鬼子」。
  • 青島市民自費建抗戰紀念館 200多名日本人前來懺悔
    坐落在即墨七級中心社區內的毛子埠抗戰紀念館,見證了70多年前那場人間慘案。一幅幅圖片和展品,印證了抗戰時期這裡曾經發生的往事。毛子埠抗戰紀念館館長丁春源介紹,1995年,他陪妻子回毛子埠村探親,遇到了趙友海,聽完趙友海流著淚講述了180名無辜村民慘遭日軍殺害的歷史後,丁春源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從那以後,他的心裡不時浮現出日本兵殺害村民的畫面。回到家後,丁春源講起這段歷史時發現,他周圍的許多人都不知道這段歷史。隨後就有了建紀念館,讓後人永遠了解銘記歷史的想法。
  • 石牌保衛戰——抗戰中最大規模白刃戰,用血肉戰勝日軍
    大家在電視裡經常看到一些抗戰神劇,每當我軍發起衝鋒進行白刃戰的時候,日軍都會退出子彈進行接戰。當然這樣的編劇是不嚴謹的,只有極少數的時候才會發生。不過日本人自恃後勤補給好,身體素質強,即便是白刃戰也不把中國軍隊放在眼裡。在鄂西的這場石牌保衛戰終於讓日軍看到了中國軍隊的頑強毅力,不屈的精神。
  • 為什麼僅中日軍隊之間經常進行肉搏戰?
    抗日戰爭時期,中日兩軍經常交戰,但是,有一件事令人困惑。為什麼僅中日軍隊之間經常進行肉搏戰? 實際上,在亞洲戰場上,日軍與蘇軍和美軍之間也進行了交戰,但只是短暫而已。日軍當時的主要戰術是,在近距離向敵人的位置衝鋒。
  • 抗戰·裝備①|日軍手槍為何叫王八盒子?三八大蓋又是什麼?
    為了紀念70年前那場決定中華民族生死命運的戰爭,本欄目今起推出「抗戰70周年之軍事裝備篇」系列文章,從幾個特殊的角度回顧和觀察那段血雨腥風的歷史。第一篇先從侵華日軍手上的「槍」開始。一提起抗戰時期日軍步兵的裝備,很容易讓人想起「王八盒子」、「三八大蓋」、 「歪把子」、「雞脖子」等感情色彩強烈而又生動形象的綽號。
  • 最大的一場中日肉搏戰:師長慷慨陳詞,字字鏗鏘
    湖北石牌是重慶的第一要塞,是一道天然屏障,在抗日戰爭時期具有很重要的戰略地位,發生在石牌的石牌保衛戰是中國軍隊以少勝多的一次戰役,石牌保衛戰堪稱二戰中最大的一場肉搏戰。保衛戰前期,面對日軍飛機的狂轟濫炸,很多士兵倒在了血泊當中,看著曾經並肩作戰的弟兄們一個個倒下,胡璉痛心疾首,暗下努力更當全力以赴,後來我軍空軍猛烈出擊,以支援陸軍十一師,給予日軍重重一擊。戰爭局面開始扭轉,勝利的指針開始偏向我方軍隊。
  • 二戰期間,日軍為何不敢與蘇軍拼刺刀?專家:裝備不允許
    近代熱武器戰爭中,冷兵器逐漸被淘汰,但並未完全消失,比如在抗日戰爭時期,馮玉祥手下的西北軍中有一支大刀隊,通過以冷制熱的戰術使鬼子聞之喪膽。八路軍和新四軍也將大刀作為編制裝備,與影視劇作品不同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我軍與日軍拼刺刀,往往佔不到什麼便宜,並未像影視劇作品中那樣以一敵十。
  • 一人近身連斬24名日軍精銳,中國真正的戰神遠勝《雷霆戰將》之流!
    抗日戰爭時期,無數華夏英雄挺身而出救百姓於水火之中,他們的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我們現在太平富裕的生活,而我們更不能忘記他們的精神和他們的英勇事跡,今天的主角就是一位一人連斬24名日軍精銳的絕世猛將。
  • 5本抗戰軍事小說,現代特種兵穿越抗日,一人一槍打鬼子滅漢奸!
    5本抗戰軍事小說,現代特種兵穿越抗日,一人一槍打鬼子滅漢奸!大家好,我是巖巖聊影視,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面了。今天的你還好嗎?書荒了沒有呢?書荒黨可以點個關注每天都推文哦,小編每天都給大家分享精彩的小說,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的是5本抗戰軍事小說,現代特種兵穿越抗日,一人一槍打鬼子滅漢奸。快來看看吧!第一本:《抗日之英魂不朽》——九屠簡介:「刀向鬼子的頭上砍去,刀向鬼子的頭上砍去!」
  • 抗日時期,為啥桂軍戰鬥力最強?廣西猴子軍,日軍最怕的軍隊!
    今天族長就跟大家嘮嘮民國時期的那些地方軍閥!眾所周知,在新中國成立以前,中國有很多地方軍閥!有東北軍,西北軍,桂軍,晉軍,滇軍,黔軍,湘軍,粵軍,川軍等等。老蔣的中央軍,咱就先不談了,都知道中央軍是抗日的主力!今天要聊的就是抗日時期,哪個地方軍閥的戰鬥力最強?很多網友應該都聽過這麼一句順口溜:「滇軍黔軍兩隻羊,湘軍是條狼!廣西猴子是桂軍,兇似老虎惡似狼。」
  • 中日戰爭中最慘烈的肉搏戰,中國以一萬人代價斃掉日軍2.5萬人
    中日兩軍在湖北夷陵爆發了史上最大規模的肉搏戰!一開始的國民政府在南京,之後又選在了武漢,然而基於當時的考慮,基於重慶這邊有自然天險作為屏障,蔣介石決定遷都南下,將重慶作為陪都。為了防止日本人的進攻,蔣介石專門設立了重重防線,而其中最為要塞,最為關鍵的地方,便是石牌要塞。
  • 不是抗日神劇,八路軍步兵連血拼日軍,夥夫敲死日軍小隊長
    抗日戰爭中,因為中國軍隊缺少彈藥,而日軍又有拼刺刀的習慣,因此在中國戰場上出現了非常多拼刺刀的戰例。 全面抗戰初期,由於日軍的三八式步槍上刺刀後較長,而且其士兵體質及訓練好於我軍。因此在白刃戰中,除原西北軍部隊能佔一定優勢外,其餘的中國軍隊均比較吃虧。
  • 侵華日軍老兵,殺戮20多人侮辱17名婦女,卻要將骨灰撒在中國
    侵華日軍老兵,殺戮20多人侮辱17名婦女,卻要將骨灰撒在中國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日本作為中國的鄰居在近代歷史不但沒有成為中國人民相親相愛的朋友,反而成為了一頭忘恩負義的餓狼,在中華大地上肆意的作惡對中國人民造成了極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