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理論—行為主義主要觀點
行為主義理論又稱刺激——反應(S—R)理論,是當今學習理論的主要流派之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人類的思維是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即「刺激——反應」,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叫做強化,通過環境的改變和對行為的強化,任何行為都能被創造、設計、塑造和改變。在教學中,對學生理想的行為要給予表彰和鼓勵,還要儘量少採取懲罰的消極強化手段,只有強化正確的「反應」,消退錯誤的「反應」,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把「強化」看作是程序教學的核心,認為只有通過強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學習環境,才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行為主義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一)華生
華生,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後天習得的,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加以控制,只要確定了刺激和反應之間的關係,就可以通過控制環境任意塑造人的心理和行為。環境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模式,行為可以經過學習而獲得的,也可以通過學習而更改、增加或消除,查明了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係,就能根據刺激預知反應,或根據反應推斷刺激,達到衝刺並控制動物和人的行為的目的。他認為,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刺激的各種軀體反應的組合,有的表現在外表,有的隱藏在內部,在他眼裡人和動物沒什麼差異,都遵循同樣的規律。
(二)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是俄國著名的生理學家。他的條件反射理論被行為主義學派吸收成為制約行為主義的最根本原則之一。巴甫洛夫認為學習是大腦皮層暫時神經聯繫的形成、鞏固與恢復的過程。 「所有的學習都是聯繫的形成,而聯繫的形成就是思想、思維、知識」。他所說的聯繫就是指暫時神經聯繫。他說:「顯然,我們的一切培育、學習和訓練,一切可能的習慣都是很長系列的條件的反射。」巴甫洛夫利用條件反射的方法對人和動物的高級神經活動作了許多推測,發現了人和動物學習的最基本的機制。引起條件學習的一些基本機制有:(1)習得律。有機體對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如狗對燈光與食物)之間的聯繫的獲得階段稱為條件反射的習得階段。(2)泛化。指條件反射一旦建立,那些與原來刺激相似的新刺激也可能喚起反應,這稱之為條件反射的泛化。(3)分化(辨別)。分化是與泛化互補的過程。泛化是指對類似的事物作出相同的反應,辨別則是對刺激的差異的不同反應,即只對特定刺激給予強化,而對引起條件反射泛化的類似刺激不予強化,這樣,條件反射就可得到分化,類似的不相同的刺激就可以得到辨別。
(三)桑代克
桑代克,動物心理學鼻祖,聯結主義心理學創始人,學習理論的奠基人之一。桑代克認為學習是一種漸進的嘗試錯誤的過程,隨著錯誤反應逐漸減少正確反映逐漸增加,終於形成穩固的刺激----反應的聯結,即S---R之間的聯結。桑代克認為試誤學習成功的條件有三個:練習律、準備律、效果律。
(1)準備律。指學習要經過反覆的練習。
連接的加強和削弱取決於學習者的心理準備和心理調節。當任何傳到單位準備傳導時,給於傳到就引起滿意;當任何傳到單位不準備傳導時,勉強要他傳導就引起煩惱。
(2)練習律。練習律又分為應用律和失用律:應用律是指一個聯結的使用(練習),會增加這個聯結的力量;失用律是指一個聯結的失用(不練習),會減弱這個聯結的力量或使之遺忘。一個已形成的可以改變的聯結,若加以應用,就會是這個聯結增強,反之減弱。
(3)效果律。是指「凡是在一定的情境內引起滿意之感的動作,就會和那一情境發生聯繫,其結果當這種情境再現時,這一動作就會比以前更易於重現。反之,凡是在一定的情境內引起不適之感的動作,就會與那一情境發生分裂,其結果當這種情境再現,這一動作就會比以前更難於再現。」
(四)斯金納
行為主義學派最負盛名的代表人。在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和桑代克的學習理論影響下1937年提出了操作性條件反射學說,根據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強化觀點提出了自己的學習理論,並把在動物學習實驗研究中所確定的一些規律,用之於教學,提倡程序教學與機器教學,以改革傳統教學方式,這些曾得到廣泛的支持。
斯金納認為心理學所關心的是可以觀察到的外表的行為, 而不是行為的內部機制。科學必須在自然科學的範圍內進行研究,其任務就是要確定實驗者控制的刺激繼之而來有機體反應之間的函數關係。當然他不僅考慮到一個刺激與一個反應之間的關係,也考慮到那些改變刺激與反應的關係的條件,他的公式為:R=f(SoA) 。行為主義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把行為與意識完全對立起來。在研究方法上,行為主義主張採用客觀的實驗方法,而不使用內省法。他把學習的歷程分為兩種類型:應答型條件作用和操作型條件作用。經典行為主義研究的是前者,而斯金納研究的重點是後者。
以上就是《學習理論—行為主義主要觀點》,希望能對考生有所幫助!更多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考點,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育心理學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qgjsks」微信·回復「教育理論」下載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時政熱點」查看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