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摸著媽媽入睡?是在表達「另類飢餓」,別擔心,兩招糾正

2021-01-15 育兒小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育兒小屋」,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


不少孩子睡覺時有「特殊癖好」,比如 摸著媽媽肚皮、乳房、耳朵、胳膊才能睡著,不然就翻來覆去的像有心事一樣睡不著……而孩子的這類「怪毛病」也讓不少媽媽很苦惱、很困惑,總疑慮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呢?

我有個朋友,她家孩子從小就是必須得摸著媽媽的腋窩才能睡著,一直到六七歲還這樣,直到分房睡後才慢慢糾正過來。


孩子必須摸著媽媽才能入睡,讓多少媽媽扎心了!‍

的確,有不少孩子有類似的「戀物」行為,總得摸著媽媽身體的某個部位,或者有一個固定的「安撫物」睡前必須得摸著或者抱著才能睡著、才睡得踏實。

網友媽媽:我娃已經5歲了,每天睡覺之前都得得抓著我耳朵才能睡得踏實。

網友媽媽:摸臉、摳臉、掐臉,每天睡覺之前都被娃折騰一頓,她才能睡著。

網友媽媽:我娃睡前是摸我頭髮,有時候他睡著了,一翻身我被扯得生疼。

網友媽媽:我兒子是戀毛毯,走到哪兒都要帶上,沒毛毯就睡不好覺。現在都快九歲了,毛毯用了九年,破了又補,說給他買個新的一模一樣的,他都不肯。

你家有沒有同款娃?是不是也扎心了?


有類似「怪毛病」的孩子,是不是有問題?‍

之前潘陽參加一個育兒節目,在節目中分享了三件「育兒神器」,第二件是一個安撫巾,她說「小石頭從小就離不開安撫巾,已經用破好幾個了,但買新的必須一模一樣的,到哪兒都得帶著,不然就沒有安全感」。


現場 心理專家金韻蓉老師 聽到這裡,也分析了孩子使用安撫巾和安全感的心理,她說「對於小朋友來講,他需要安撫巾,是因為 他需要抓住一個東西,這是孩子的一種心靈慰籍。但並不是說不抓這個東西就沒有安全感了」。


她還分享了自己外甥女的例子,她已經36歲了,事業和生意都很好,之前在英國上研究生的時,但凡有考試,她就得把她那個小破被繞在她的脖子上複習功課,等到去考試時就會覺得很有安全感。


其實,這樣的孩子真的沒有問題,每個孩子可能都需要一個「很熟悉的東西」,比如睡前摸媽媽的身體、摸媽媽的耳朵、搓媽媽的手……這樣的表現並不說明孩子就沒有安全感,有心理問題,因為「觸覺是孩子感知世界的一種方式」。


孩子的這個「怪毛病」,是在表達「另類飢餓」‍

孩子的這種「戀物」習慣和成人的「戀物癖」並不一樣,是孩子心理發展的一種正常現象,有這樣的行為不一定是孩子缺乏安全感,但有些不一定是個好習慣,比如必須摸著媽媽身體(甚至乳房)入睡的孩子。

也有人稱這種行為為「肌膚饑渴症」,但並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情感上的「迫切需求」,以肌膚基礎的方式來獲取一定的安全感。

尤其這幾種情況下,孩子更容易出現「肌膚饑渴症」,如 斷奶後的孩子、缺失媽媽陪伴的孩子、經常被媽媽批評的孩子。


改變方法:忌「簡單粗暴」,宜「溫柔退出並強化日常親密陪伴」‍

孩子有這樣的行為,不少家長會覺得不好,尤其「摸奶睡」的孩子;的確,到了3歲後,孩子的「性意識「已經萌芽,如果孩子還保持這樣的習慣入睡,對他的身心發展都不利。

因此,有些家長會直接一頓訓罵,粗暴的制止,這樣的糾正方法並不提倡,畢竟也要考慮孩子的感受,可以選擇溫柔的方式幫孩子糾正,並且也要加強日常對孩子的親密陪伴。

1. 轉移注意力

比如喜歡摸著媽媽身體入睡的孩子,可以在睡前給孩子講故事,同時把孩子的小手悄悄拿開;如果不能立馬戒掉的,也可以把寶寶小手拿下來後放在自己的手裡,讓寶寶摸著媽媽的手;再逐漸到什麼都不摸。

當然,這個過程可能會很長,甚至孩子可能會因此有哭鬧情緒,家長就需要很有耐心,逐漸地幫孩子糾正。


2. 多些日常陪伴

不要總是以忙為藉口,平時多花些時間陪伴孩子,並且是要 高質量的陪伴,不看手機、真誠地陪孩子玩,讓孩子從你這裡得到他想要的那種「心理滿足」。

另外,也可以 使用一些 「親密接觸」的小技巧,比如經常撫摸孩子,日常擁抱、和孩子一起打鬧,看著孩子的眼睛表達你對他的愛,如說「我愛你,我喜歡和你在一起」等。


你家孩子有沒有這樣的睡覺習慣呢?你覺得有沒有必要糾正呢,來說說你的看法和建議。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在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孩子摸著媽媽睡不是「怪癖」,而是在表達「另類飢餓」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不知道各位父母有沒有發現,孩子在睡覺時,除了姿勢「五花八門」之外,還有各種「千奇百怪」的特殊「癖好」。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講,睡覺時都喜歡摸著媽媽的某個身體部位,不然就無法入睡哭鬧個不停。如果孩子有這類「怪癖」,很多媽媽因此而苦惱不已,總擔心孩子會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 孩子喜歡摸著媽媽入睡?這個「怪毛病」是在表達「另類飢餓」
    孩子必須摸著媽媽才能入睡,讓多少媽媽扎心了!‍的確,有不少孩子有類似的「戀物」行為,總得摸著媽媽身體的某個部位,或者有一個固定的「安撫物」睡前必須得摸著或者抱著才能睡著、才睡得踏實。網友媽媽:我娃已經5歲了,每天睡覺之前都得得抓著我耳朵才能睡得踏實。網友媽媽:摸臉、摳臉、掐臉,每天睡覺之前都被娃折騰一頓,她才能睡著。網友媽媽:我娃睡前是摸我頭髮,有時候他睡著了,一翻身我被扯得生疼。
  • 孩子喜歡摸著媽媽入睡?這是在表達「另類飢餓」,最好滿足他
    家長想要知道孩子睡前為什麼一定要摸著媽媽才肯睡覺,那麼就需要了解事情的經過。其實,孩子的這個行為在媽媽肚子中的時候就出現過,比如說孩子在睡前會抓住臍帶,或是把手伸向「壁壘」,以此來給自己的內心增添安全感。
  • 「娃睡覺喜歡抓我頭髮」,睡覺喜歡摸媽媽,是在表達「另類飢餓」
    頭髮少點就少點了,但春柳有些擔心,兒子的這種「怪癖」,會不會是有什麼問題?心理專家金韻蓉曾經對這個問題,在電視節目中做過解答:有些孩子需要抓著媽媽,或者安撫物才能入睡。寶寶的「小怪癖」,是在表達「另類飢餓」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長輩對寶寶經常進行自然撫愛,可以讓寶寶在心理上獲得安全感,在於他人交往的時候更有親和力。
  • 孩子睡覺之前,總拽媽媽頭髮、揪耳朵,多半是「皮膚飢餓」的表現
    孩子會在睡覺之前出現一些特別的小動作,這些小動作會顯得孩子特別的「另類」。孩子會拽媽媽的頭髮,或者揪耳朵、抱著手臂、摸著媽媽才能安穩地睡去,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難道孩子是在通過動作來傳遞什麼信息,家長需要知道了解。
  • 孩子睡前摸手臂揪耳朵,看似「怪毛病」,實際在表達「另類飢餓」
    李女士最近頗為苦惱,因為她發現自己兩歲半的女兒睡覺時總是喜歡揪她的耳朵,有的時候還會非常用勁。雖然她也用了很多方法想要改掉女兒的這個"壞毛病",但是沒有任何的效果,反而女兒變本加厲,不揪她的耳朵就不睡覺。其實類似的經歷很多父母都有同感,只是孩子未必是揪耳朵,有時也會做出其他的一些舉動。
  • 與「另類飢餓」有關
    文|秘籍君從樂樂出生起,睡覺前就必須摸著我的鼻子才能入睡,這個習慣給想要四歲分床的我帶來一定阻礙。後來,我就想要先糾正摸鼻子的毛病再分床,奈何小傢伙被拍醒後總是哇哇大哭,然後在睡夢裡繼續尋找我的鼻子。樂樂的怪癖讓我很是煩惱,茶餘飯後講給姐妹們聽,誰知他們也在經歷一樣的事:文文家女兒一定要揪著她耳朵入睡,小米家兒子則更過分,習慣掐她胳膊,睡裡夢裡都要掐幾下,氣得她多次想揍娃。於是,我帶著疑惑去諮詢了兒童心理專家,想知道寶寶們這些行為到底意味著什麼?對方也給出了專業的答案,表示這是因為寶寶的肌膚「餓了」。
  • 寶寶睡前摸手臂揪耳朵、不是「怪毛病」,而是「另類飢餓」的信號
    相信很多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會發現自家孩子在睡前非常喜歡揪自己的耳朵或者是摸自己的手臂,一旦家長沒有滿足孩子的這個需求,孩子就會陷入一種恐慌不安的狀態當中。而很多的新手爸媽都會被孩子的這種喜歡接觸的怪毛病所困擾,但並不明白孩子出現這種另類舉動的潛在原因。
  • 孩子總摸著媽媽的胸入睡,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媽媽別不當回事
    小劉總是抱怨孩子太粘人,不僅白天像只小猴子一樣,喜歡時不時的掛在媽媽的身上,到了晚上睡覺時,孩子更是對小劉寸步不離,幾乎要粘到媽媽身上。而且,每天晚上入睡都要緊貼著媽媽,還要用小手摸著媽媽的胸入睡,不然就很難入睡,甚至還會哭鬧。其實很多的媽媽都反應自己的娃也存在和小劉家孩子一樣的情況,讓媽媽們很是著急,又不知所措。
  • 孩子不摸媽媽就睡不著?可能是「皮膚飢餓」在作祟,3步可破解
    孩子已經兩歲半了,但卻異常地喜歡黏著自己,不僅做飯洗衣時跟著,就連睡覺的時候寶寶也要摸著自己的頭髮才能睡得著,雖然她覺得這是孩子表達愛的一種方式,但因此完全沒有了個人空間。讓這位寶媽感到很困擾,所以只能天天盼著孩子快點能到上託兒所的年紀,好給自己一些放鬆的空間和休息的時間。
  • 寶寶入睡注重儀式感,出現這3種動作,說明媽媽是自己最喜歡的人
    在孩子的心裡最親近的人一定是媽媽了。從媽媽肚子裡生活的10個月,聽著媽媽的心跳、說話聲音,這是媽媽與孩子之間的牽掛。等到寶寶出生了,是媽媽給孩子餵奶、換尿布、照顧日常生活的吃喝拉撒,所以自然在寶寶的世界中,媽媽是最重要的人。孩子雖然還不會說話,但是對媽媽的喜愛還是會用行動表達出來。有時候讓媽媽覺得有點煩惱的小細節,其實就是寶寶對媽媽愛的體現。
  • 我,今年22歲,還是喜歡摸媽媽胸部入睡:是變態,還是……?
    她告訴我,孩子一直都是「純母乳餵養」「奶睡」的,當時因為6個月產假要休完了,所以,她就想著順勢「斷奶」,讓娃跟奶奶睡一段時間吧。  後來,奶是斷了,班也上了,可自此以後孩子每天就要摸著乳房睡。  孩子愛摸乳房,是怎麼回事?  一般來說,孩子依戀媽媽的咪咪,主要有2個原因造成的:  1、情感缺失  其實,不只是摸乳房,有的小孩還喜歡抓著媽媽的頭髮、摸媽媽的耳朵、摳肚臍、抱手臂,抱被子、抱玩偶等等才能入睡。
  • 別瞎用這種「飢餓療法」,小心傷害身體
    別瞎用這種「飢餓療法」,小心傷害身體!小區有幾位同齡的寶媽,閒暇時我們總會在一起交流經驗,這不,昨天我們又各自帶著娃到遊樂場玩,順便聊聊天。其中,一位寶媽說,自己兒子最近不知道怎麼回事,無論做什麼飯,他都沒有興趣,每次吃飯都弄得自己焦頭爛額,真的太煩了!聽完這位寶媽的描述之後,旁邊一位寶媽接著說:這還不好辦嗎?你餓他兩頓就好了!
  • 擔心輔導作業難?抓住孩子2歲的「敏感期」,4招養成「專注腦」
    相信很多年輕父母都在擔心,等孩子將來上學了會不會遇上「輔導作業難」的問題,也擔心培養了6年的母子感情毀於一旦。其實,輔導作業難的根本原因不是孩子笨,而是不認真學的態度領令父母生氣。小孩子都有三分鐘熱度的壞毛病,這是專注力不足的變現,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成長過程中養成的壞習慣。想要糾正孩子的習慣並不難,只需要在專注力發育的「敏感期」,進行引導教育即可。
  • 為什麼寶寶走路老喜歡踮腳?別擔心,用3個小辦法可以慢慢糾正
    文|秘籍君莉莉兒子一歲多,就喜歡不穿鞋走路,暖和的季節還好,可這天氣越來越冷,在家裡還是穿不住鞋子,有時還連襪子也扯掉,這莉莉總擔心孩子會不會凍感冒,不都說冷是從腳上冷的嘛,沒辦法只好在網上淘了地毯鋪在客廳和臥室裡。
  • 寶寶為啥要「盤」著媽媽才能入睡?家長別拒絕,背後的原因很暖心
    自從有了寶寶後,好多寶爸、寶媽為了方便照顧孩子,就會讓小傢伙睡在自己旁邊。不過一般來說,寶寶對媽媽的依賴要持續好多年,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一些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孩子睡覺總會習慣性地「盤」著媽媽,不是抱著胳膊就是拉著耳朵,而媽媽往哪邊躲,孩子就會跟著往哪邊「盤」,即使媽媽直接移至床尾,寶寶仍舊會跟著移到床尾。
  • 讓「睡渣寶寶」自主入睡,這位外婆只用了3招!別懷疑,就這麼簡單!
    接下來,就請擁有外婆光環的王彩華老師給我們分享一下,如何用3招讓「睡渣寶寶」乖乖學會「自主入睡」!王彩華報社編輯四川省作協會員,廣元日報社編輯,從事新聞工作20餘年,著有散文集《珠鏈花開》。育有一雙孿生女兒,且一直陪伴孿生女兒成長,對幼兒教育很有心得。
  • 有這3種「臭毛病」的孩子,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瞎糾正
    文/初語媽媽在我們身邊,很多有出息的人,小時候都會有一些「臭毛病」,像小時候,經常用袖子擦鼻涕的髒兮兮的小孩,長大後事業有成,還有的「破壞王」,長大後自己買了房等等,其實有的「臭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瞎糾正。
  • 如何讓寶寶快速入睡?6個方法教會你,媽媽們從此不必煩惱
    不過,有些寶寶睡覺忒不老實,總喜歡翻來覆去的來回滾動,被子很容易就會被踢掉,就會使寶寶著涼生病,媽媽們雖然讓寶寶準時入睡了,但還要時刻警醒著查看他有沒有踢被子,心裡「藏著事」勢必就會影響到睡眠。建議媽媽們可以準備一條小孩子專用的睡袋,最好是下擺是立體設計的那種,給寶寶留出足夠活動的空間,而且睡袋的材質柔軟透氣,保暖的同時還能夠很好散去一些熱氣,給寶寶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睡眠體驗。
  • 孩子愛用左手,需要糾正嗎?
    人的左右腦生來是不均衡的,如果左腦更發達的話,孩子就會習慣用右手;而如果右腦更發達的話,孩子就會習慣用左手。所以,這就是孩子左右手習慣不同的原因,因為左右腦發育不一樣的關係!我們可以從寶寶使用左右手的習慣,觀察寶寶是左腦優勢還是右腦優勢外,其實絕大多數寶寶慣用手的習慣是家族遺傳。例如:爸爸媽媽其中有人是左撇子,寶寶會習慣使用左手的機會也就相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