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學書法在龜片寫字,大學生參與高校《甲骨文教材》編寫

2021-01-20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碗容 通訊員易俊 劉玲玲 王豐昌

記者昨從江漢大學獲悉,該校將推出甲骨文本科教材,這套由學校編寫出版的甲骨文教材,是國內首套體系完整的甲骨文本科教材,填補我國在甲骨文教材方面的空白。該校人文學院李健教授帶隊做《甲骨文教程》編寫工作,大四學生陳玖彤是編寫組一員。陳玖彤自幼喜歡書法,上大學後在課堂上逐步走進甲骨文的世界,他告訴記者自己在甲骨文中找到很多樂趣,並立志繼續研究中國漢字。

陳玖彤在寫字

自幼學書法曾自製龜殼寫甲骨文

陳玖彤是江漢大學美術學院繪畫(國畫)專業大四學生,國畫和美術是他最喜愛的事情。他從小就學習寫字,父親是他的啟蒙老師。「我爸爸的字是曾祖父教的,他特別喜歡寫字也寫得很好。他經常一邊教我寫字,一邊跟我說字的故事。」陳玖彤說到。陳玖彤的家鄉河南新鄉,有著悠久的甲骨文歷史文化,在這些字的故事中,他也了解到了甲骨文。「爸爸說的時候充滿了崇敬與自豪,我那時候覺得甲骨文很神秘,留下了最初的印象。」初中時期,美術課上,老師結合書畫作品講解了甲骨文的藝術性,他對甲骨文有了新的認識。

在了解甲骨文的過程中,他還嘗試在龜殼上寫甲骨文。小學時,有一次逛廟會,陳玖彤的媽媽給他買了一隻烏龜,結果回家沒多久,小烏龜就死了。陳玖彤想到老人們說的故事,他想試試像古人那樣在龜甲上寫字。他把烏龜曬乾,用家裡的水果刀在龜骨上刻字。「字沒怎麼刻好,手上弄了兩道傷口。我那時候就覺得古人可真厲害,很好奇他們是怎麼在龜甲、獸骨上寫字的。」陳玖彤說到。

步入大學後,陳玖彤對甲骨文越發著迷。一次書法課上,老師提問:「甲骨文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那麼甲骨文究竟是不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或者說在殷商之前有沒有形成系統文字?」這讓陳玖彤不由又回想起了小時候的事,他立即買了《甲骨文詞典》,《說文解字》、《殷商甲骨文本訓》等一系列書籍來學習,聽說學校有相關公選課,他就立馬選修了《甲骨文》課程。2017年,該校在全國高校中第一個把甲骨文課程正式列入本科教學計劃,並正式作為公選課在全國範圍內開課,該校至今仍是全國高校大學本科中唯一開設甲骨文課程的學校。

疫情期間參與編書一個字找幾周

甲骨文課堂上,陳玖彤認真聽講,積極參與課堂討論。這讓授課老師李健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很喜歡甲骨文,上課很積極踴躍,對中國文化有著很深的感情。他也主動參與《甲骨文》教材編寫工作。」李健告訴記者。

《甲骨文教程》書稿

陳玖彤在《甲骨文》高等教材編寫組主要負責甲骨文及金文小篆等古文字資料整理的編輯排版。資料的整理非常繁瑣,經常會遇到許多字庫裡找不到字的情況。去年疫情期間,陳玖彤在家隔離,他的工作遇到了諸多難題,書籍資料放在學校,教材編寫組之間也無法面對面交流。

「家人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他們很支持我做這件事情,鼓勵我克服困難繼續做,還幫我聯繫親朋好友在家鄉圖書館查甲骨文資料。」陳玖彤說。當時這些資料都只能家人一張張用手機拍下來傳給他,陳玖彤就通過這種方式找到了萬餘甲骨文影印拓片和古文字資料,然後從中逐字查找需要的字庫,有時候一查就是好幾天甚至一個多星期。

有一次,為了找到「氣」和「面」這兩個字,他一個人反反覆覆花了將近一個星期時間翻《甲骨文釋林》《甲骨文鋪辭綜述》等古籍資料,終於在《說文解字》裡面找到這兩個字,因為字庫裡查不到這兩個字形,最後他只能反覆手寫嘗試讓機器掃描識別錄入。

通過無數次的翻閱、查找、對比,編寫組終於將14個章節、360餘頁、16萬餘字的《甲骨文》教材編寫成功,目前正在籌備出版工作。《甲骨文教程》書稿不僅介紹了甲骨文的歷史、演變等,還逐字逐詞地分析甲骨文,講解每個字的來由和含義。「要真正了解漢字,就必須從甲骨文開始,甲骨文是中國文字之祖,中國文字是中國民族文化之魂。編寫甲骨文教材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也是傳承文化的實例。」,李健說,大學生學習、研究甲骨文,也能培養他們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甲骨文教程》暫定封面

在文字中沉澱自我考研深造學習

前不久,陳玖彤剛完成了研究生考試,他填報的是四川美術學院書法專業,「中國漢字對充滿了吸引,寫字讓我收穫了很多,我想學習了解更多。」

大學期間,陳玖彤一直把學業放在首位,平均績點3.97居年級第一。大二起他堅持寫字練字,通常都是臨摹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的字帖。幾乎每天都會練字,多的時候會寫五六張毛筆字,少的時候也會寫一兩張。他不僅在學校寫字,還參與各類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鍛鍊自己的本領。

陳玖彤看書學習

他和同學謝帥、王碩碩一起成立了藝術設計工作室,經常會在學習之餘,到社會上作畫寫字。「我們都是做一些牆畫項目,算是創業嘗試。寫字的工作一般都是他負責,他還會教我們練字。」謝帥說到。

去年3月,在處理完《甲骨文》教材編寫工作後,陳玖彤投入到考研中,每天早上7點就開始學習,一直學到11點。高強度的學習他並不覺得累,反而是樂在其中。「我們教育學生不僅培養學生的興趣,更是希望培養一批接班人,繼續研究中國漢字的人,陳玖彤現在就在這樣做,我們老師感到很欣慰。」李健說。

相關焦點

  • 河小象V.S.芝課寫字,同是練字機構,卻有很大不同!
    以「河小象大語文」為核心產品,同時推出了寫字、書法、美術等產品,致力於幫助孩子提高綜合素養。據天眼查顯示,河小象自成立至今,已經獲得了4次融資,其中2019年8月獲得2億融資。而芝課寫字隸屬於杭州知多課科技有限公司,以寫字切入,專注於5-12歲在線少兒素質教育市場。據天眼查顯示,芝課至今已經獲得兩輪融資。
  • 要學好書法,先釐清概念!寫字與書法並非一回事
    引子書法和寫字的區別與聯繫,二者是一回事兒還是兩回事兒?這是個許多書法愛好者都說不清楚的問題。有人認為學書法就是學寫字,書法老師就是教你怎麼寫字的,把字寫「好看」了就是書法。真是這樣嗎?本文將帶你抽絲剝繭,逐層分析。一、寫字的概念若簡單地回答,寫字和書法肯定不是一會兒事。但又不能如此武斷地把兩者一分為二。
  • 2020年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書法教師資質認證通知(上海第四期)
    為了提高書法藝術創作水平,切實推動中國硬筆書法協會關於「寫字教育就是愛國教育」的「國培項目」穩步推進,落實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張華慶提出的「服務、團結、普及、提高、發展、繁榮」的指導思想,激勵、提高書法教育行業的教育管理水平、教師的授課水平,提升書法教育機構核心競爭力,經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秘書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於2020年3月27日-29日在上海召開「弘揚中華文化,踐行大書法–全國寫字教師培訓交流會
  • 動手寫字越來越少 中文系大學生寫作文用上拼音
    大學生寫作業像小學生一樣用拼音,徐玉說,雖然自己是中文系學生,但這種現象在班上並不少見。「上高中時還好,每天要寫作業做習題什麼的。讀大學後,寫作業都用電腦了,老師講課進化成PPT(演示文稿)了,大家動手寫字的時間越來越少。很多平常一敲就出來的字,寫的時候就大腦短路了,完全不知道怎麼寫。」
  • 《真心大冒險》成高校戀愛課教材
    原標題:《真心大冒險》成高校戀愛課教材   戀愛課程走進高校課堂是近期被熱議的「新潮」教學內容,而近日,天津大學又為戀愛公開課「加戲」,授課老師謝舒首次將正在芒果TV熱播的戀愛真人秀《真心大冒險》作為教學案例,為學生上了一堂理論實踐高度結合的戀愛公開課。
  • 3年教材賣了十元 高校舊書回收火爆背後是教材隱性浪費
    ­  高校舊書回收生意異常火爆。中安在線 圖­  3年的教材,就賣了十塊錢。近日,安徽某高校畢業生小潔告訴記者,眼下正值畢業季,她和同學們都在賣書,1000塊錢買的教材只賣了10塊錢。­  記者走訪省內多所高校發現,近期,高校舊書回收生意異常火爆,其背後是多年存在的教材隱性浪費。­  三年的書賣10塊錢­  小潔是我省某高校研究生畢業生。收拾行囊準備離開校園之時,小潔和同學發現,成箱的書變成了累贅,便和同學商量,以白菜價將書賣給了廢品站。­  三年的書,就賣了10塊錢。小潔發了一個朋友圈。
  • 上海市名中醫曹仁發因病逝世,曾編寫全國第一本推拿教材
    上海市名中醫曹仁發因病逝世,曾編寫全國第一本推拿教材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陳斯斯 2020-12-22 09:16 來源:澎湃新聞
  • 甲骨文中的龍字栩栩如生:似有角、頭、嘴巴
    書法中的字形之美繁體字更有美感書法家史曉卿,在書法和篆刻上頗有研究,對部分恢復繁(正)體字以及讓繁體字進入中小學課本的提議,表示贊同。史曉卿說,在藝術界,從事書法等藝術作品創作時,大多數書法家還是約定俗成地沿用繁(正)體字,剛入門的學生則要從簡體字開始,慢慢學習繁(正)體字的寫法。這其實就是傳統的傳承。32歲的書法愛好者沈小霞,從五歲開始練習書法,她對於繁(正)體字也是情有獨鍾。
  • 教育部加強西方原版教材使用管理 洋教材未收緊—新聞—科學網
    教育部表示加強西方原版教材使用管理,北青報記者調查新學期高校洋教材使用情況   高校課堂洋教材 新學期未見收緊         導讀:一個多月前,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表示,加強對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管理,絕不能讓傳播西方價值觀念的教材進入我們的課堂
  • 動物福利與動物保護首次納入高校核心課程
    記者從中國獸醫協會與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舉辦的「動物福利教材編寫研討會」上獲悉,教育部已將《動物福利與動物保護》納入普通高等學校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以及臨床獸醫學等動物醫學類主幹學科核心課程。這是我國教育主管部門首次將動物福利教育納入普通高校的核心課程,標誌著我國的動物福利教育事業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 CATTI朝鮮語/韓國語教材全面上市!
    親愛的朝鮮語/韓國語考生小夥伴們,大家期盼已久的CATTI官方教材終於全面上市啦
  • 香港動物保護教材 由廈門中小學教師編寫
    廈門網(微博)-廈門晚報(微博)訊(記者 徐蘋)18日,世界知名動物保護機構、香港愛護動物協會(SPCA)向廈門20多所中小學贈送了13500本動物保護教材。這套動物保護教材由廈門市部分中小學校領導及老師在吸收香港協會先進的動物保護教育理念和參照其《關懷動物教室》教材基礎上編寫的。廈門至今已有近20所中小學校開設動物保護校本課程,累計有超過35000名學生接受動物保護教育,部分學校已經把動物保護作為學校生命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經常寫字真能練好書法嗎?如何寫得一手好字?
    經常寫字不能練出一手好字,就是能夠,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要大的多,嚴格意義上說幾乎不可能。一方面書法經過數千年的大浪淘沙,已經基本形成經典到無以復加大地步,在魏晉時代就已經成熟。我們作為一名普通的人,無論如何天才或聰明,也不可能有五千年大浪淘沙傳承下來的經典菁華高明。
  • 湖南省高校「百優十佳」學生社團公布(名單)
    為深化素質教育、挖掘學生潛能、傳承人文精神,共青團湖南省委在高校開展「WO愛社團」2015年度湖南省高校最受歡迎「百優十佳」學生社團推選活動,活動反響熱烈。經篩選,來自全省90餘所高校的388個社團參與最終網絡投票環節,活動共吸引14萬人次參與投票,最終評選出中南大學龍獅協會、湖南大學英語口語協會、湖南師範大學三元學社等為「十佳」社團。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品書法,讀葛剛
    初識葛剛,是在一次市硬書協的一次會議上,樸素的穿著,普通的外貌,並無什麼特別引人注目之處,就連說話也是充滿了謙遜,一副虛心向各位老師求教的姿態,我以為是一個普通的參會書法愛好者。一次在與幾位老師研討書法入門教學的教材時,有老師拿出了葛剛編寫的教材,才知道葛老師已經刊印了若干本教材和書法普及讀物,並且收到了不錯的社會效果,這時候才知道,葛老師在書畫的道路上已經走出了很遠,已經是大名縣的硬書協主席,並且不只為大名縣的書畫普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時,也為數所大專院校聘為書法教師,數度為各類社會書法賽事提供評審服務。
  • 上海市高校大學生創業項目交流指導會在上海交大舉辦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力創業帶動就業,在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指導下,由上海交通大學發起並主辦的上海市高校大學生創業項目交流指導會於2018年11月17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本次交流會也是創響中國系列活動之一,旨在搭建一個上海市高校大學生創業項目交流的平臺,實現各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經驗的交流。
  • 鋼筆書法練字入門之如何利用書法字典日常練習鋼筆字
    當然話說回來,現在很多人寫字,離「江湖體」都還很遠,並且如果能按照我的這種思路下來,起碼對字帖的理解和認識,要比那些一味模仿臨帖的要更深刻更細緻一些,以後再系統臨帖,也更容易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特色。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書法裡的寫法,跟漢語字典的寫法不同的例子。那麼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結果呢,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利用書法字典這種工具去溯源,從行書,往前查閱它的楷書、隸書、篆書甚至甲骨文,去看看這個字是怎麼演化的。這是甲骨文中的「左」「右」兩個字。其實就是代表一個人的左手和右手。
  • 大學老師吐槽:英語教材差錯太多,北大、北航在列
    「無論得罪行內多少人,我都在所不惜,為了全國大學生的利益,即使冒著被學校開除、解聘的危險,這事也得有人去做……」提起自己眼下的境況,北京林業大學英語老師施兵博士,瞪大了雙眼,堅毅地說。教育部示範教材竟然也大面積出錯按照施兵的統計,目前大學英語領域的教科書,印著「教育部推薦教材」、「教育部教學改革示範教材」、「國家十五(十一五)規劃教材」之類標識的,幾乎每一 本都出現錯誤,既有語言使用錯誤(涉及語法、詞彙、翻譯、課文註解、編寫試題和提供答案等方面)、也有前後不一致出錯、常識性出錯、文字錄入出錯(包括拼 寫錯誤,首字母大小寫不分,書名未用斜體,個別地方漏掉了單詞)等錯誤
  • 讀書郎網校小學硬筆書法課上線,書法名家帶孩子寫好中國字
    俗話說字如其人、寫字好看的人一般會給人留下好印象。寫得一手好字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漢字文體美、筆畫多困擾著每一個初學寫字的孩子。特別是9月新學期開學,進入新年級的一二年級小學生要開啟識字、寫字的歷程。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6歲的小朋友邊抹眼淚邊埋怨父母取的名字難寫,自己為什麼不叫一一,父母對著孩子作業本上「鬼畫符」的字發愁。六七歲的小朋友遇上筆畫多的漢字,足以讓家長老師頭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