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組織人事報》刊發:在花茂聽花開的聲音

2020-12-08 澎湃新聞

柏油路、小青瓦、轉角樓、白粉牆、雕花窗……走進花茂村,立刻被靜謐、祥和的空氣包圍,久居城市緊張和焦慮的神經頓時放鬆下來,一切都顯得那麼恬靜、柔美。

花茂村地處雲貴高原大婁山脈腹地,位於貴州省北部,遵義市播州區西部,楓香鎮東北部。古時,村內世居以仡佬、苗族為多,人煙稀少,貧困荒蕪,故名「荒茅田」。1954年,改名為「花茂」,寓意花繁葉茂、欣欣向榮。但幾年前,因地形所限,花茂村民依舊過著「七分土、半畝田,不是在山腰,就是在谷底,歷來餬口難」的生活,花茂不茂,荒茅依舊。

幾年間,山河容顏改。

如今,走進花茂村,穿隙而過的白納河歡快地哼著小曲,柏油路兩旁的「花仙子」迎風招展,櫛比相連的農家樂生意不壞,村民變身老闆,笑盈盈地迎送南來北往的客人。打卡花茂,追尋鄉愁,成為周邊群眾休閒遊的首選。

花茂人閒暇之餘,三三兩兩坐在「紅色之家」飯館前談論著花茂村的前世今生。那些幾年間來來往往忙碌於村頭寨尾的年輕人,總被花茂人提及,動情之處,令人讚嘆不已。

1

時間撥回到2014年。這一年,花茂的春天來得特別早。

「四在農家·美麗鄉村」活動,成為譜寫花茂村最美風景的「畫筆」。村幹部頻繁往返鎮上、區裡,內引外聯改善基礎設施,大刀闊斧整治鄉村環境,努力搭上鄉村旅遊快車……緊接著,脫貧攻堅工作隊來了,30歲出頭、朝氣勃勃的扶貧幹部楊丹走進了花茂村。

楊丹領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改造一間低矮的土坯房。按鄉鎮整體規劃,土坯房對面是現代觀光農業園區,周圍是新式黔北民居。土坯房是必須改造的扎眼「景觀」。

房主叫鄭龍義,60歲,妻子離他而去,女兒遠嫁,性格孤僻。楊丹心裡打鼓,讓老鄭把土坯房拔掉,他能接受嗎?

楊丹請來村委會4名同志「助陣」。

「老人家,平時就你一個人在家嗎?」見到老鄭,楊丹半躬著腰柔聲說。

老鄭一言不發,甚至沒有抬頭看她。

「你家今年收了多少穀子呢?」楊丹繼續問。

「你們不用扯這些,更不要白費力氣,這個房子我住了幾十年,不是說拆就拆的……」老鄭沒好氣地說。

「您家房子舊了,出現了安全隱患,必須拆了修建新的,不放心的話,施工過程你來監管嘛……」楊丹話沒說完,其他同志還沒插上話,老鄭便頭也不回,摔門而去。楊丹尷尬地站在屋裡,滿臉通紅。

臨走前,她細細查看了老鄭的屋院,屋裡除了簡易的生活用具外別無他物,小院雜草叢生,黃泥滿地,土牆坑坑窪窪,輕輕一碰就掉土。楊丹抽了口涼氣,暗下決心:不能讓老鄭在這裡住下去,他應該有新的生活。

數天後,楊丹搬出與老鄭走得近的村民,再來到老鄭家,亮出「友情牌」,苦做思想工作。

老鄭的態度有所緩和,略有情緒地道出原委:「既沒有錢,又沒有勞力,修房子根本使不上勁。」

「只要你答應拆房子,錢的事我們來想辦法!」隨後,楊丹為老鄭申請了危房改造資金3.5萬元,又聯繫工程隊,忙得馬不停蹄。

3.5萬元資金要建一個功能齊全的房屋,建築工匠張志輝直言:「辦不到」。

楊丹也知道資金不足,但不能半途而廢。唯一的法子,就是看張師傅能不能發發「善心」。她軟磨硬泡,張志輝抵擋不住楊丹的執著和真誠,終於答應了。

張志輝帶著工程隊拆土牆,運磚石,楊丹也跟著忙前忙後,大伙兒幹得熱火朝天。老鄭被他們的舉動所感動,默默地燒來熱茶,讓大夥喝下暖暖身子。轉身間,楊丹看到老鄭用衣袖,偷偷地抹去眼裡的淚花。

兩個月後,一幢寬敞明亮的新房拔地而起,大家向老鄭道喜。「感謝黨的好政策,我才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老鄭激動得老淚縱橫。

楊丹還時不時為老鄭送去襪子、棉衣、油等生活用品。

「鄭叔,有什麼事兒,記得給我打電話。」每次離開前,楊丹都會叮囑老鄭。

那年春天發生的一切,老鄭說他一輩子都不會忘。「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老鄭苦了大半輩子,這件事、這間房成為其中最暖的回憶。

2

在共同富裕的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但聾啞人曹安全的脫貧路,走得比誰都艱難曲折。

曹安全是花茂村上寨組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29歲,和父母居住在一起。因為身體殘疾,曹安全有強烈的自卑心理,整日躺臥懶散,無所事事,偶爾還來脾氣,弄得家裡氣氛很緊張。

看著兒子一天天長大卻日漸消沉,父母心裡積壓的痛楚無人訴說。

村黨總支書記彭龍芬得知此事,連忙登門拜訪,心想著讓二老鼓勵曹安全做點正事。「曹安全雖然聽不到、說不了,但一定有適合他做的事,只要願意幹,工作的事我包了!」彭龍芬一席話說動了曹安全父母。雖然他們並不抱太大希望,但這總比困在家裡強百倍啊!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曹安全畢竟是聾啞人,他到底能做啥活兒呢?彭龍芬心裡沒底。

想到有一個朋友在開理髮店,彭龍芬決定讓曹安全去學美發。

「開什麼玩笑?他來學理髮,哪個客人會讓他來弄頭髮!」朋友使勁擺手。

彭龍芬費盡口舌,再三請求,朋友才勉強答應「試試看」。

但曹安全的舉動讓所有人大失所望,幾天來,他連順手遞個剪刀、灑水掃地都懶得幹,整天無精打採,還時不時對顧客發脾氣,朋友實在忍不下去,怒氣衝衝地讓彭龍芬來領人。

彭龍芬一個勁兒賠禮道歉堆笑臉。回村路上,看著不諳世故的曹安全,滿肚委屈的彭龍芬一言不發,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曹安全帶出這片人生的沼澤,點燃他對生活的希望。

曹安全到家後,給母親比劃:我不喜歡那個工作,為什麼非要我去。這樣的結果也在父母意料之中,二老的心又一次沉底。

可彭龍芬沒有放棄,她想,如果曹安全不就業,那曹家脫貧就是空談。彭龍芬相信,天無絕人之路,她相信曹安全一定會找到適合的工作。

皇天不負有心人,彭龍芬多方尋找苦勸後,花茂村順然農場經理終於答應曹安全來試試看。起初,曹母還有顧慮,怕曹安全做不了事不說,還可能惹麻煩。彭龍芬好說歹說,老兩口終於鬆口。

第二天,彭龍芬帶著曹安全來到順然農場。彭龍芬用手勢比劃:好好幹,家裡的情況會好起來的,還伸出大拇指為他加油鼓勁。曹安全看著眼前為他來回奔波,從來沒有放棄他的彭龍芬,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接下來的日子,曹安全像是變了個人,不再懶散消沉,臉上還有了笑容,生活也步入正軌。曹母拉著彭龍芬的手,感激地說:「真讓你費心了,就算我們老了,安全也能養活自己,你真幫我們解決了大問題,是我們的親人啊!」

3

中等個兒、身體結實、表情堅毅的母先才,是土生土長的山裡漢子。他一直有個夢想,就是讓自家的陶罐走出大山,為山裡換來更多的希望,更多的出路。

但苦於重重大山阻攔,這一直是他放飛不了的夢。

誰能想到,如今,這個夢變成了現實。

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在花茂村的土陶體驗館裡,母先才正忙著為遊客講解陶藝文化和土陶製作過程,好奇的客人圍了一圈又一圈。

今年52歲的母先才是省級非遺花茂土陶的第四代傳承人。相傳在清光緒年間,花茂村一帶便有人用白泥燒制陶器。直到20世紀80年代,土陶業興盛一時,全村超六成人從事陶製品生產。

然而,10年前的他,還在為孩子的學費發愁,這一切變化都源於他當初的一個決定。

母先才從13歲開始做學徒,15歲就掌握了毛坯製作、裝窯燒烤、冷卻出爐等多道工序的關鍵技術。然而,很長一段時間,這門傳承百年的手藝並沒有帶給這家人多少福音。粗糙笨重的土罈子銷售日漸衰落,母家入不敷出,母先才幾度有外出打工的想法。

2014年,花茂村發展鄉村旅遊的規劃提上日程,花茂陶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提升旅遊內涵的重要一步。村幹部說服母先才重操舊業,但母先才冷冷一笑說:「土罐子沒有人買,投錢也是白投,我哪裡虧得起!」

大家清楚母先才的顧慮,他有兩個孩子讀書,還有二老要贍養,哪有錢做投資!

幫扶幹部仍然不放棄,再次做母先才的工作,卻被他硬生生頂了回去:「不要白費心思了,我沒有錢做這個,你們也不用再勸我。」

「你不用擔心錢的事,我們可以幫你貸款。」幫扶幹部說道。

「土陶產業沒有上百萬是幹不成的,我可不願意背那麼多債!家裡人也不同意這麼幹!」母先才意向堅決,對幫扶幹部拉下了臉。

「如果沒有文化特色,就吸引不來遊客,那鄉村旅遊就搞不起來!」村幹部也來幫忙說服母先才,但母先才依然不為所動。

鎮領導決定帶他去考察。百聞不如一見,當瓷都景德鎮紅火的陶瓷產業躍入母先才眼帘時,這個倔強漢子的心裡泛起波瀾,他心動了。

回到花茂後,母先才主動找幫扶幹部談土陶發展構想。

2014年,楓香鎮在花茂村打造土陶文化創意一條街,母先才覺得時機成熟,他大膽舉債80萬元,將土陶加工作坊從40平方米擴大到400平方米,還把房屋二、三層改造成鄉村旅館。村「兩委」還幫他申請小微企業扶持資金15萬元,將土陶製作技藝成功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多次領著母先才到江西、浙江等地考察學習。

2015年6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花茂村,花茂鄉村旅遊日漸紅火,母先才的經濟收入激增,貸款兩年不到全部還清,土陶也隨花茂揚名全國。2019年,陶藝館接待1萬多名體驗者,賣出1萬多件產品,創造利潤超過30萬元。

現在母先才早已習慣在鏡頭下展示土陶製作藝術,只見他面帶微笑,揉一團泥,轉動轉輪,不停地拿捏搓揉,三五分鐘,一個古樸的碗就成型了。他還津津樂道他和土陶的故事。「我一定要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母先才眼神裡透著自信和希望。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委組織部)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中國組織人事報》刊發:在花茂聽花開的聲音》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組織人事報副社長一行調研武陵區移動網際網路產業園人才工作
    12月9日,中國組織人事報副社長丁向陽一行,深入武陵區移動網際網路產業園調研人才工作,實地查看企業發展情況,詳細了解人才引育、科技研發、自主創新、生產運營等工作。湖南華彩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常德市創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均是武陵區網際網路產業園人才創業企業,通過引育人才、強化隊伍建設、加大自主創新,企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 嘉善縣11月組織工作掠影
    5.多家知名媒體報導我縣幹部、人才、基層黨建等工作 近日,《中國組織人事報》、《浙江日報》、《組織人事報》等多家省級以上知名媒體報導我縣幹部、人才、基層黨建等方面工作 11月11日,《組織人事報
  • 中國組織人事報評論員:立根鑄魂明大德
    170年前,《共產黨宣言》在歐洲問世,並在70多年後傳播到中華大地,自此,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反覆品讀「真理的味道」,從中汲取思想營養,尋找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撐。「守志」,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那樣,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鍊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
  • 花開,真的是有聲音的,聽得到的人有福了
    有道是「一月一花開,花開應時節」。八月桂花飄香不稀奇,在十二月份的申城得遇桂花很是令人驚喜,這就是四季桂哦。此時的桂花靜悄悄地開放,有些羞澀地藏在樹葉背後,不像中秋前後那樣盡情甚至恣意綻放,散發的香氣也沒有那麼濃鬱,如此內斂倒是多了些含蓄,「不是人間種,移從月裡來」,或許,桂花樹真的來自廣寒宮吧?
  • 【讀城】我在景東等你,一起聆聽花開的聲音……
    【讀城】我在景東等你,一起聆聽花開的聲音…… 大自然的手指輕揉慢捻
  • 聽,雪落下的聲音
    聽,雪是回憶裡的綻放的一個個故事。雪是現在的,也是我們過去的,更是陪伴我們一生的。當你我仍是孩子的時候,那時的雪依然是涼白的,但更是有趣的,是生機的。每當下雪的時候,最歡快的永遠是那群毫無冷意、肆意奔跑在院中、小道的孩子啦。堆雪人、扔雪球、打雪仗……爸爸的帽子被偷來戴在了小雪人的頭上,奶奶籃子裡的胡蘿蔔也變成了雪人兒可愛的紅鼻子,哪管自己的鼻子耳朵被冷風颳的生疼。
  • 聽,薺菜的聲音
    這貼地而生的蓮座狀小野菜,數千年來,不僅穿梭於人們的舌尖和餐桌,還穿梭在詩歌和情緒之中,或使人心怡於初春的生機希望,或使人感懷於生活的清瘠,也有人欣賞其「鑽重冰而挺茂」的破凌精神,從中看到一顆野菜裡的不屈靈魂……不識薺之人,我做了幾十年。
  • 杜鵑花開有聲 12位「傳花」市民寄語花展 距離常州舉辦中國杜鵑...
    傳花寄情 一起聆聽花開的聲音吧   2021年4月,第十七屆中國杜鵑花展將在常州天寧區鳳凰新城舉辦。退役後,我回到了家鄉常州創業,成立了全國第一家全軍人企業,一直守著軍人的初心,如今中國杜鵑花展在常州舉辦,攜260名退役軍人員工表示熱烈祝賀。杜鵑花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鮮血澆灌出花開的國度,我們退役軍人的初心如花兒般美麗綻放。
  • 3種「貴氣」花,冬天「花滿枝」,大氣又吉利,花開滿冬季
    一、傳統的君子蘭君子蘭能賞葉又能觀花,葉片肥厚而油綠,優雅而大氣。它的花期在冬天,彰顯著富貴與貴氣,君子蘭特別適合養在室內,擺在客廳中觀賞,讓客廳整個升高了一個檔次。顯出了主人的君子之風,雖然君子蘭一年只能開花一次,但是它的花期可以達到一兩個月,花卉漂亮而優雅。開完花還可以結果,紅彤彤的也很漂亮,能賞果9個月,因此君子蘭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
  • 海棠花開,四方客來!中國·西平第二屆海棠文化旅遊節將於3月22日開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釗 王耀成 70平方公裡,55萬棵,36個品種……「海棠之城」西平縣乘著新時代追夢的春風又將迎來「海棠飄香」的美爽日子。3月12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中國·西平第二屆海棠文化旅遊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3月22日,中國西平海棠文化旅遊節將再次開幕,為期20天。去年,西平縣成功舉辦首屆海棠文化旅遊節,全面展示了「花海旅遊新城」新貌,吸引了全國各地10萬餘名遊客前來參觀,打造了駐馬店全域旅遊的又一張名片。
  • 聚焦科研 |《中國農史》刊發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楊紅運老師文章《責任心、軍事化與新名詞— —抗戰前江蘇省鄉鎮保甲長訓練研究》
    楊紅運,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中共黨史。
  • 4月8日,中國·百裡杜鵑,讓世界聽到索瑪花開的聲音
    2019中國·貴州百裡杜鵑國際杜鵑花節暨杜鵑花風車國際音樂節」4月8日,中國·百裡杜鵑,讓世界聽到索瑪花開的聲音,由貴州木每堯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永捷礦業集團、博納亞影業有限公司、貴州夜郎西民族樂園、雲南八九合音藝術影視傳播有限公司、貴州壹傳媒、畢節市飛馳音視頻電子器材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由「杜鵑公主品牌」大力贊助。
  • 老子《道德經》:寵辱不驚看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雲捲雲舒!
    先「盡人事」,再「聽天命」,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做到問心無愧,又尊重結果、尊重自然規律。不用心、由著自己脾氣做事兒註定會每況愈下;用心的人顧不上面子、顧不上與事無關的幹擾、甚至顧不上考慮最後的結果,內心篤定、義無反顧,所以能「越努力越幸運」。只有用心努力過後的人才有資格談運氣。心誠則靈!
  • 中國人事考試圖書網上架了2020版註冊消防工程師考試教材資料!
    近日,中國人事考試圖書網上架了2020版註冊消防工程師考試教材資料,快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首先,大家要看好教材封面,不要買錯了教材,並且,買教材一定要認準官方,去中國人事考試圖書網買,千萬不要為了貪些小便宜而上當受騙。
  • 《愛傳遞家園》●湖南蕭思林:花開情長·一抹相思·煙雨如夢·相思瘦
    先後在人民日報、新華網、人民網、羊城晚報、《詞刊》等權威媒體刊發新聞、文學、音樂,美術評論等作品390餘萬字。 風飄雪舞喚醒了沉睡的格桑花一朵朵小花 開在寂寞的等待裡開在火熱的嚮往裡芬芳了想念 不驕不躁吐蕊不卑不亢地綻放揚起高原紅的臉龐 守一份安靜平凡守一份澄澈靜雅花開傲骨 開在倉央嘉措的情詩裡開在白色的哈達裡
  • 揭秘小車開出神秘花真相:花開蟲現 原是草蛉寶寶
    閩南網10月22日訊 還記得10月19日車門長花的奇事嗎?有人說是佛教傳說中三千年開一次的優曇婆羅花,而專家卻說這是蟲卵(詳見《小車寺前停一夜開出神秘花 花莖細若懸絲引爭議》)。  此事經海都報獨家報導後,引發眾人關注。有網友在「海峽都市報大泉州」微信上留言,篤信「即便科學可以解釋表象,卻不一定能研及內裡」,有人乾脆直接懷疑專家判斷的可信度。
  • 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是什麼意思?
    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想必大家都聽過,禪宗的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這句話的出處是於《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付囑第十":"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這「一花」,指的是禪宗,佛陀靈山會上拈花一笑,傳法於摩訶迦葉,也就是禪宗的西方初祖。這「一花」,就是禪宗。這「一花」被達摩帶到中國,傳於二祖慧可,就落定了禪宗在中國的地位。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最開始的說法是,達摩東渡,傳法於二祖至到六祖,這一花代表的是初祖達摩,五葉代表的是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惠能。這五位祖師。但對於這個說法,有很多人並不認可。
  • 養花就養「唐松草」,花朵似「針」,花開一團團,只澆水也爆花
    養花就養「唐松草」,花朵似「針」,花開一團團,只澆水也爆花嗨,大家好,又到了超哥跟大家說花草的時間了,今天超哥來跟大家說說養花就養「唐松草」。對於很多新手花友來說,剛開始在家中養花,因為花卉植物的選擇,常常出現困擾。
  • 「本草貴州」花開錦屏 斛滿天下 貴州首屆石斛花節開幕啦!
    開幕儀式現場本屆石斛花節以「花開錦屏,斛滿天下」為主題,由貴州省農村產業革命中藥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黔東南州人民政府、鐵皮石斛產業國家創新聯盟、國家林草局鐵皮石斛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中國醫藥物質協會道地藥材石斛分會、中國城市網絡文化產業大會組委會、貴州大學主辦。
  • 此花天氣越熱花開越鮮豔,一株花開三色,花香怡人,驅蚊更是一絕
    此花天氣越熱花開越鮮豔,一株花開三色,花香怡人,驅蚊更是一絕一款來自義大利的鴛鴦藤,近期受到了國內許多花友的青睞。這種鴛鴦藤,是一款攀援速度極快的爬藤花卉,說到爬藤植物,爬山虎的攀援速度是我們公認的佼佼者。但是種植過鴛鴦藤的朋友,就會覺得爬山虎微乎其微了,在圍牆邊栽上2棵鴛鴦藤,它順著圍牆一年可以攀援幾十米的高度。這種攀援速度再次刷新了我們對大自然植物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