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姓朱,明朝百姓管豬叫啥?皇帝給豬改了名,很多人都讀不出

2021-01-16 騰訊網

平日裡,在取名字的時候,大家都會講究一個很好的寓意,但凡是沾帶著些諧音的,也會思量這「諧音字」是不是有不好的寓意。為此,很多的姓氏本身就是尷尬的,比如說「朱」、「史」、「苟」、「尿」(niao)等,就讀起來很尷尬,或者說這一眼看上去就尷尬。為此,在取名的時候,大家都會很注意這一點。不過,這個姓氏在取名字的時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也只能配合著名一起,使得整個的名字讀起來更加的好聽。

在歷史上,老朱家的人便是因為自己家的姓氏鬧了不少的糟心事,他們家是「朱」姓,但是偏偏就和老百姓餐桌上的「豬」是個諧音字,這是最為尷尬的。所以,老百姓在「殺豬」之時,倒是像「殺朱」;在「切豬肉」之時,也是像「切朱肉」;在「吃豬」之時,也像是在「吃朱」......於是,有人便說了,這都是心理作用在做怪,大家又不是真的要吃老朱家的肉!

可是,老朱家是帝王之家,這張口閉口的「殺豬」、「吃豬肉」,就會讓人多想——這莫不是想要將他老朱給殺了?這是要瓜分老朱的江山?嗐!處在那個位置,能不多想嗎?加上這老朱本就是剛登記不久 ,這大明的江山尚且不穩固,身為皇帝,不想這些是不可能的,皇帝那個位置,可不是那麼好坐的。

朱元璋可是出了名的疑心病重,這稍微不留神,說不定就會觸動了他心中的那根弦,掉腦袋的事情,大家也怕啊!那究竟該如何是好?這「豬」大家祖祖輩輩的一直都是這麼叫的,這忽的要改,也不知道要怎麼改才好。不過 ,令大家沒想到的是,這朱元璋並不在意這老百姓怎麼叫,他也並非是那一點道理都不講的人,也不是沒受過苦,知道老百姓的不容易。

不過,大家還是自主地將這「豬」的稱呼改了一改,當時,朱元璋最後便確定將「豬」稱之為「豕」(shǐ)或者「彘」(zhì),這2個字現在估計很多人都是讀不出正確讀音的。不過,在當時也有人將「豬」的稱呼改為「豚」,大概也是因為認識這個字的人稍微多一些吧。不過,因為這自古以來的叫法實在是有些根深蒂固了,加上朱元璋又不在乎老百姓究竟怎麼叫,後來大家便隨意了,也就慢慢叫回了原來的稱呼。

若說在意他人稱呼的,那便是朱厚照了。朱厚照是明朝的第10個皇帝,在國家大事上,他確實還是不那麼稀裡糊塗的,但凡是要做什麼決斷的時候,他都是極為果斷的,還在自己在位期間收了不少的 賢能之才。不過,朱厚照為人有些荒唐也是在歷史上比較出名的,尤其是在「禁食豬肉」這件事情上,被人談論得最多。當時,因為姓氏諧音,加上他本人又是屬豬的,所以,他特意頒布了一道詔令,不準大家吃豬肉,且用以前的「豕」he 「彘」(zhì)來稱呼豬。

只是,這豬肉本就是大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這「禁食豬肉」很明顯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最後,這項詔令沒過3月,就被現實打敗了。身為皇帝,朱厚照的格局還是稍微狹隘了些啊!

相關焦點

  • 明朝的皇帝姓朱,那民間管豬叫啥,原來被朱元璋改成了另一個讀音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開國皇帝,從小家境貧寒,每天都吃不飽肚子,後來家鄉又發生了蝗災,導致辛辛苦苦種的莊稼全部被毀,父母相繼餓死,朱元璋為了活命,當過乞丐,做過和尚,最後參加了起義軍,開始了自己的騰飛之路,由於自己的戰功累累,在軍中有了自己的威望,很快被眾將士推為首領。
  • 明朝的皇姓和豬諧音?那明朝的豬叫什麼?明朝人還敢吃豬肉嗎?
    為親者諱,為賢者諱」這是古代避諱的一條總原則,在明朝無疑最應該避諱的就是國姓朱,那麼朱和豬諧音,應該怎麼辦呢?皇姓和豬諧音,明朝的豬應該叫什麼?明朝人還有豬肉吃嗎? 在明朝歷史上其實還是有很多文字獄的,尤其是在朱元璋時期更是嚴酷,朱元璋出生草根,在當上皇帝之前為了生活當過和尚、參加義軍,不幸的青少年生活讓朱元璋心裡其實還是自卑的,所以登基以後凡是有賊,禿等字眼的句子都會被嚴查,一旦發現情況核實,立馬就是大開殺戒。
  • 為避諱皇帝的朱姓,明朝不準把豬叫「豬」,那後來改叫了什麼?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無盡我們習以為常的一些詞語之最初的時候並不是這個樣子的,因為古代嚴厲的封建制度制約之下,很多詞語都改掉了,世世代代傳承下來也便叫習慣了。如果現在回過頭來看以前原來的樣子,反而不習慣了,在古時候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 「豬」和「朱」諧音,明朝人把豬叫什麼?老祖宗太有智慧了
    「豬」和「朱」諧音,明朝人把豬叫什麼?老祖宗太有智慧了平時觀看古代影視作的小夥伴們肯定見過這樣一個情節,就是避諱名字。比如新皇登基,若是有人和皇帝重名或者名字當中有相同字眼,都是必須改名字的,避諱名字在古代非常重要,就是同一府的奴僕,也會避諱自己主人的名諱。
  • 明朝時能吃豬肉嗎?朱元璋:那不叫豬,叫豚
    明朝皇室姓朱,這個我們都知道。但朱和豬是同音字,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後,覺得豬這種動物的名字和自己的姓讀音一樣,感覺非常彆扭,有這種動物的存在,對於皇室是一種羞辱。於是,他動起心思,禁令民間不得叫這種動物為豬,而是稱之為豚或者是豕。在這樣的掩耳盜鈴之下,朱元璋就感覺好受多了。
  • 為避免百姓犯忌,他給豬起了個可愛別稱,想不到你是這樣的朱元璋
    另外,他還非常的無情,晚年曾交給太子一根滿是荊棘的木棍,在太子不敢抓的時候,削掉了上面所有的刺,暗示自己會為太子,除掉朝堂上所有功高蓋主的功臣。之後,他也果然言出必行,助他一統天下的劉伯溫、丞相胡惟庸等人,皆死於他之手。有這些事實,朱元璋的冷血、無情,根本不容辯駁。
  • 朱元璋時期的豬不敢叫「豬」,被叫什麼?民間竟還有個萌寵的綽號
    朱元璋時期的豬不敢叫「豬」,被叫什麼?民間竟還有個萌寵的綽號中國古代封建制度下,唯一一個受益者,就是古代的皇帝,坐擁天下,掌握無上權力的人。古代的皇帝,自稱為天子,而全國都是屬於他一個人的。而皇宮就是權力的中心,古人夢寐以求的地方,皇帝說的話,就是聖旨,皇帝做什麼都是對的,而且擁有的權力,讓百姓對他畢恭畢敬。所以,皇帝的忌諱,自然也成為老百姓的忌諱,因為沒有人敢挑戰權威。說到忌諱,中國歷代皇帝中,朱元璋的忌諱算是很明顯的,他的忌諱就是姓氏,諧音「豬」。而豬在民間,是一種牲畜,而且,是作為一種食物來「培養」的。身為皇帝,自然不會跟豬,同日而語。
  • 豬從天堂到地獄,一萬隻豬哭暈在廁所懷念朱厚照
    大明朝,是朱元璋建立的。我們都知道古代有避諱一說,那明朝的豬有沒有避諱呢?古代呢,有叫豬叫做豕,但是老朱家的人仿佛沒有把這個名字給放在眼裡呀!話說當時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後覺得豬這個動物我不就給自己犯衝了嗎?那得給他改個名字呀,朱元璋給他起了一個特別搞笑的名字叫做肥肥。
  • 朱和豬同音,明朝人管豬叫什麼?古人太有智慧了
    朱和豬同音,明朝人管豬叫什麼?古人太有智慧了說話是一門藝術,我們現在在和其他人相處的過程中,是一定要注意小心自己的一言一行的,因為很有可能我們不知道什麼地方那說錯了,然後就得罪了別人,所以大家都說一定要謹言慎行。
  • 一般人想不到
    從古至今國家都有自己的避諱之處,就比如說君主的名字,大家就必須要避諱。像劉邦,大家就不能夠說這個邦字。說這個邦字就是對劉邦不敬,我們要用邦這個字的同義詞來代替他也就是國字,要改邦成國。比如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他是姓朱與豬同音,這個時候豬這個字就應該被避諱,我們不能夠稱豬這個字,否則如果我們說殺豬的話就會被人誤以為是要謀朝篡位,那麼距離死期也就不遠了。而且如果你對著一頭豬喊也是對朱元璋本人的不敬,所以在面對豬這種動物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換一個詞。
  • 「朱」和「豬」同音,明朝人把「豬」叫成什麼?看完感嘆古人智慧
    「朱」和「豬」同音,明朝人把「豬」叫成什麼?看完感嘆古人智慧我們國家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統治,而在封建統治時期,有許許多多的禮數規矩。就以皇帝為例,作為國家的象徵,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受到全國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 明朝皇帝朱元璋治官員出怪招:對潔癖畫家施糞桶刑
    朱元璋對官員們管得這麼嚴,但仍是有貪官。關於貪官,朱元璋毫不手軟。最殘暴的要數活剝人皮,錫蛇遊也很可怕,宮刑很早就有了。當然也有無辜者受刑的,其間就有明朝大畫家倪瓚。泥腿子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好不容易坐定江山。
  • 奇葩皇帝的荒唐令,明朝禁豬令,是封建迷信還是現實危機?
    這都表明,中國很早就實現了豬的人工餵養。從先秦時代開始,豬就被作為「三牲」之一,是大型祭祀的祭品,是獻給祖先的禮物;而且還出現了「牧正」這一職業,其中一個職責就是為上層階級提供豬肉在內的肉食,這就說明當時豬已經被大規模的飼養了。到了封建時期,豬早就是人們日常生活飲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對豬的飼養也總結出來了很多經驗,還發展出來了專門的宰豬業就是屠戶。
  • 明朝對皇親國戚的計劃生育政策|朱元璋|親王|嘉靖皇帝_網易訂閱
    ,小時候吃也吃不上所以他當了皇帝以後就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都能夠享福不必再受自己一樣的委屈所以對自己的子孫都有很多優待政策,他們由政府供養。皇帝嫡長子繼皇帝位剩下的皇子都封為親王,親王下面有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親王一品歲祿一萬石,最低等的奉國中尉歲祿也有兩百石。
  • 史上最任性的皇帝,和豬過不去,誰養豬讓你變豬,吃肉讓你吃豬糞
    朱厚照即明武宗,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佑樘和張皇后的長子,在位期間年號正德。朱厚照從小機智聰穎,喜歡騎射。 即位後史書上出現兩極評價,一方說他處事剛毅果斷,批答奏章,決定國家重大事件。他在位時臣下仍有不少賢才,也從側面反映出這位帝王治下總體上仍有可稱道之處。
  • 歷史上最壞的皇帝是誰?
    因為隋煬帝的殘暴逼反了天下百姓。不過,小編認為,楊廣確實殘暴,也活該被禁軍殺死,但是,歷史上有這麼一位皇帝,其邪惡程度,楊廣這樣的暴君都要甘拜下風。沒有存在感的朱姓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新政權的締造者在建立政權的時候,為了證明自己政權合法,一般情況下,會想到三個辦法來證明:第一個辦法:脅迫當朝天子頒布禪位詔書給自己:比如曹丕篡漢、司馬炎篡魏,劉裕篡晉,都是這樣的路數。不過這個辦法的局限性在於,手裡需要有個天下公認的天子才能實施,這個辦法適合權臣,但不適合草根。
  • 「豬龍」臉很奇異?在明朝還有人想長這樣呢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保爾】最近,一部以明朝為時空背景的古裝劇亮相銀幕,引得不少朋友關注。其中尤其引人注意的一幕是劇中明太祖朱元璋的長相。電視劇中的朱元璋,長得實在有些奇特、另類,或者更直接地說,醜得慘不忍睹,醜到能上熱搜……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真的長得這麼奇特嗎?朱元璋生而異相的梗,又是打哪兒來的?
  • 「名人百科」乞丐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到了明朝,情況發生了變化,因為鍾離出了皇帝,朱元璋要提高鍾離的地位,於是就將鍾離升為鳳陽府(洪武七年,即1374年),而鳳陽府下轄五州十三縣,包括鳳陽縣、臨淮縣、懷遠縣、定遠縣、五河縣及虹縣等縣,所轄五州中就有泗州,其下為盱眙、天長二縣。這樣,在明朝,無論是濠州鍾離,還是泗州盱眙,都屬於鳳陽府。那麼,說鳳陽出了朱皇帝,無論是生在盱眙還是生在鍾離,都沒出鳳陽府,都沒說錯。
  • 清朝皇帝的名字胤禛、旻寧、顒琰,為啥都愛用生僻字?百姓:好皇帝
    人如其名!取名字是一門藝術,取一個好聽且文雅的名字是非常的重要,好聽的名字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古代皇帝是九五至尊,天下之主,他們的名字取得很有意思。如秦始皇嬴政、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等,這些名字好聽且好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