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希望複製鳥類飛行本能 提高無人機性能

2021-01-16 TechWeb

騰訊科技訊(悠悠/編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鳥類本能飛行特徵有助於提高無人偵察機的性能。

鳥類對於判斷飛行速度具有直覺性,幫助提高無人機有效地穿越複雜障礙環境

美國研究小組發現低於鳥類或者其他飛行物體的最大臨界飛行速度,可有效避免碰撞

這項最新研究將幫助美軍研製新型無人機部署在阿富汗

一支研究小組發現鳥類能夠測量它們所處環境的密度,例如:森林,鳥類的本能飛行速度可以尋找開闊環境,並避免出現空中飛行碰撞。目前,這項研究將幫助工程師設計新型無人偵察機以超速度穿過森林和城市建築群。

這將幫助當前美軍在阿富汗等戰爭區域部署無人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飛行航空學副教授埃米利奧-弗拉佐利(Emilio Frazzoli)是該項研究小組成員之一,他正在觀測研究鳥類的飛行舉止特徵,以及無人機工程學。

研究小組發現飛行速度低於鳥類或者其他飛行物體時,可以避免發生碰撞。如果鳥類或者飛行器的飛行速度超越該速度,將必定與某物體發生碰撞。這一飛行速度取決於途中障礙物密度,例如:森林中樹林的數量。

研究人員稱,無人機能夠實現鳥類的本能飛行速度。弗拉佐利稱,該理論還可應用於下坡滑雪。當你在滑雪時,你不可能在首次看到樹林障礙物之前總是停止滑雪。滑雪時你看到一個空曠的區域,之後你信任這兒曾到達過,伴隨著繼續滑行,你將看到另一個空曠的區域,並保持繼續前行。

這一飛行原理可改變無人機的傳統運行方式,當前無人機是編程飛行速度,飛行速度不會超出無人機傳感器視野範圍。這將導致無人機以較低速度飛行,尤其當它們遇到障礙物時。

如果無人機獲得環境障礙物的信息,它便能在飛行中確定最大飛行速度。為了測試這一理論,弗拉佐利開發一種不同密度的森林數字模型,並計算出鳥類每個環境中的可能最大速度。實驗結果發現鳥類的最大臨界速度將導致與樹木碰撞,但是當鳥類飛行低於該速度時,鳥類將不存在飛行碰撞危險。

弗拉佐利說:「如果無人機低於鳥類最大臨界飛行速度,它將總能避免與樹木發生碰撞。」 當這一理論應用於無人機,將意味著它總能以最大飛行速度飛行,並確保不會發生碰撞。

在未來幾個月裡,研究小組希望測試人類對該理論的實驗結果,弗拉佐利正在開發一種飛行模擬軟體來測試人類測試者如何模擬以一定速度導航穿過森林。

相關焦點

  • 中國最新研發的「鴿子」無人機在試飛!精確複製真正鳥類90%的飛行...
    中國最新研發的「鴿子」無人機在試飛!精確複製真正鳥類90%的飛行動作!由西北工業大學自主開發的這款「機器鴿子」無人機能精確複製真正鳥類90%的飛行動作,具備足以亂真的仿真度,不僅能「騙過」真正的鳥類和敏感的羊群,甚至可以逃過雷達的監控! 如果你仰望天空,看到有鳥兒在天空翱翔,請注意:它可能是一隻中國的無人機! 這個想法看起來很遙遠嗎?其實這種逼真的「機器鳥」已經成為現實,這一代號為「鴿子」的新型無人機項目團隊由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宋筆鋒領導。
  • 科學家研發超靈敏設備 可測量飛行中鳥類體重
    科學家訓練鸚鵡飛向一塊棲木據國外媒體報導,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研發出一種超靈敏設備,能夠對飛行中的鳥類進行測量。這種設備將使研究人員能夠進行小型無人機的測試,以確保它們的飛行性能更加優異。Lentink教授解釋稱,研究所面臨的問題在於當鳥類在容器或者卡車內飛行時是否會引發重量變化。美國的電視秀節目曾經研究過這個問題,當時的研究結果表明,當鳥類在拖車內飛行和靜止時的拖車重量沒有差異。這種新設備非常精確,它也推翻了之前的研究結論:當飛鳥拍打它們的翅膀時,容器的重量事實上會發生變化。
  • 鳥類飛行空氣動力學對人類飛行的啟示
    早期人類仿鳥飛行的失敗應歸因於缺乏對空氣動力學的基本認知,而在固定翼飛行蓬勃發展的時代,人類逐步建立了空氣動力學理論體系,在理論指導下人類研究鳥類飛行,獲得了很多設計靈感,為飛行器性能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貢獻。
  • 全新機器人鳥出現:複製實際鳥類翅膀設計 用人造羽毛飛行
    該機器鳥可以利用人工羽毛飛行。研究人員利用基於無線電的室內GPS與超寬帶技術,以真實鳥類的羽毛為模型,讓機械鳥在規定的空域內以協調的模式安全飛行。 機器人鳥的結構核心採用了輕質結構。低重量至關重要,因為移動的重量越小,需要的材料就越少。BionicSwift重42克,身體長44.5釐米,翼展68釐米。設計師表示,這樣的比例讓這隻機器鳥非常敏捷靈活。
  • 英國科學家研發出具有蜜蜂視力的新型無人機
    近日更得英國兩間大學的專家「賞識」,以其作為藍本,研發出具有蜜蜂視力的新型無人機。研究員的最終目標,是研製出擁有昆蟲般行動力的機器人,可望將來用作遙控傳播花粉及進行搜救任務,造福人類。  英國設菲爾德大學與薩塞克斯大學的科學團隊,合作進行「綠大腦計劃」(Green Brain Project),研究模擬昆蟲的思考、感知和行為,以電腦程式重塑蜜蜂腦部後,將該程式軟體安裝在無人機的電路系統中,讓它能擁有與蜜蜂一樣的飛行模式。研製人工大腦十分複雜,目前科學家只成功模擬了蜜蜂大腦負責視覺的部分,仍致力研究其他部分。
  • 「雲監控」能否解決無人機飛行安全難題?
    為保障無人機安全、高效飛行,民航部門批准了兩種空域申請/監控的雲系統:U-cloud和U-care。飛手可通過這兩個系統的手機app或網頁,查看計劃飛行區域是否為禁飛或限飛空域,並向空管部門提出空域使用申請。 U-care系統研發負責人蘭玉棟說,在無人機上加載一個100克的硬體,就能接入U-care雲系統。
  • 科學家揭示鳥類飛行秘密
    戴爾和同為生物學家的布萊特·託巴爾斯克一直致力於縮小飛行器與鳥類飛行能力之間的差距。在飛行實驗室,他們與幾名研究生共同努力,試圖揭開鳥類飛行的秘密。風洞實驗中,他們在鳥類翅膀前緣上方發現了渦流,正是它增加了鳥類的升力。為了研究鳥類的飛行,他們還在姬地鳩和大烏鴉等鳥類胸部植入晶體傳感器,測量飛行過程中的肌肉收縮。
  • 這個仿生昆蟲無人機,沒有螺旋槳,靠振翅飛行丨周末酷生活
    1485年,李奧納多·迪·皮耶羅·達·文西開始研究鳥類的飛行原理。這位偉大的藝術家、科學家親手繪製了一種裝置:一名飛行員平臥在連接兩個巨大薄膜翅膀的平板上,雙手拉動拉杆,雙腳踏動腳板,配合一套滑輪系統。
  • 全球首架民用無人機仿生鳥!模擬真鳥飛行!
    它不止是一架「仿生」無人機!MetaBird仿生鳥通過拍打翅膀來飛行,而不是大多數無人機常用的直升機式設計,這種真實感很棒!甚至能吸引真鳥一起玩耍或者被鳥類的天敵追趕擊打!還能逗貓遛狗逗娃,給你一種駕馭一隻真鳥在空中穿梭的非凡飛行體驗!
  • 科學家發現蜂鳥獨特的飛行方式
    蜂鳥能固定在空中某處長時間盤旋,這讓它在鳥類中獨樹一幟。科學家過去認為蜂鳥這樣的行為更像昆蟲,但美國科學家在23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研究之後發現,蜂鳥的飛行方式兼具昆蟲和普通鳥類的特點。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報告說,他們通過觀察蜂鳥飛行時周圍的氣流漩渦,研究蜂鳥的飛行方式。他們首先訓練蜂鳥在一個位置固定盤旋,同時從裝有糖液的注射器中取食。
  • RC無人機飛行模擬器計程車
    《RC無人機飛行模擬器計程車》是一款模擬駕駛手遊,畫面精美細膩,玩家可以駕駛著自己喜歡的直升機,接送乘客,賺取收益,適合所有年齡段的玩家,喜歡的朋友快來下載吧!《RC無人機飛行模擬器計程車》遊戲介紹:準備好玩新系列的真實飛行無人機計程車模擬器司機,以享受美麗的城市景觀。
  • 這種外骨骼設備可以讓你變成鳥,用身體控制無人機飛行
    無人機控制也一樣,飛機模擬的是鳥,而我們還在笨拙地用手指來操控飛行。能不能用一種更直觀的控制方式來指揮無人機?比如就像鳥一樣。像鳥兒一樣張開雙臂,控制無人機飛行EPFL(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更好的無人機操控系統,可以讓你拋棄操縱杆,伸開雙臂模擬鳥的動作,更直觀地控制固定翼無人機。
  • 沉浸式飛行體驗固定翼無人機Disco來了!!
    超輕量 Parrot Disco 功能強大,展現令人讚嘆的空中性能:最高時速可達 80 公裡/小時,且連續飛行時間長達 45 分鐘。Parrot Disco 無需任何飛行經驗便可掌控。它能自動起飛、自動著陸,且配備強大的自動駕駛功能以協助飛行操控。
  • 我國無人機研發實現重大突破 飛行模擬器研發初見規模
    還在研製中的5000千克級無人直升機的最大任務載重為1000千克,最大平飛速度每小時190千米,最大巡航速度每小時120千米,續航時間6~7小時,具有良好的飛行性能、可靠性和維護性,既可人工操作也可實施自動飛行,可應用於環境監測、搜索營救、管道巡線、地質勘探、農林防護等各領域。
  • 捕食者無人機掛響尾蛇飛彈,無人機空戰開始?遠未到時機!
    主要理由是,該機掛載先進的AIM-9X紅外格鬥飛彈後,配合先進的防空信息網絡,該無人機就有可能利用其遠程高解析度光電/紅外探頭來識別敵方戰鬥機、運輸機甚至低空飛行的轟炸機,在完成目標識別後,無人機可以在人類指揮官的指揮下直接將其摧毀,而不必向另一個攻擊平臺(比如一架有人戰鬥機,或者防空飛彈系統)發送目標詳細信息,大大減少了延遲,這就是作戰追求的所見即所殺!
  • 迷你無人機的十大命門 人傻錢多也不買?
    在追求更小體積,更輕重量的同時,小型無人機的飛行性能被大打折扣。所以安全飛行距離推薦在在5-8米內。在這個範圍飛行的自拍無人機,當真就是一臺帶攝像頭的自拍杆。創業團隊勇於打破傳統禁錮,探索新形態的精神可嘉。但這種完全摒棄飛行器安全和飛行常識的設計完全是外行人的思路,對於普及和教育無人機市場,提升飛行體驗上並無正面意義。三、續航時間太短 8分鐘你能幹啥?
  • 模仿鳥類翅膀 科學家造新型飛行機器人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3月26日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的機器人專家以蝙蝠和鳥類在空中避免碰撞的方式為靈感,製造出了一種使用「變形翅膀」的飛行機器人。新款機器人的翅膀以碳纖維和聚酯薄膜打造,每個翅膀上都裝有3D列印而成的鳥類腕關節裝置,這些關節使翼手在翅膀拍打的過程中能夠自動摺疊和展開。
  • 中國新型無人機,連續飛行12小時創紀錄,新型技術將改變遊戲規則
    一般來說,大部分國家的軍隊在對四軸無人機有需求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對外採購,而我國的大疆無人機則是他們的首選,因為不管是從質量還是從性能上來說,大疆無人機都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此前,美軍高層曾經下令,由於莫須有的「安全問題」,將禁止軍隊採購大疆無人機,但奈何中國製造的無人機性能太強,一時間找不到其他公司的產品可以替代,因此美軍空軍選擇無視禁令,依然購買了一批大疆無人機。
  • 前瞻無人機產業全球周報第89期:無人機「看家」!這款無人機不僅能...
    中國企業打破「最多無人機同時飛行」世界紀錄20日凌晨,中國無人機編隊企業--深圳大漠大智控技術有限公司在廣東省珠海市打破了「最多無人機同時飛行」的世界紀錄。本次挑戰項目中,大漠大智控在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田徑場同時升空飛行3051架無人機,打破了由俄羅斯無人機團隊保持的2200架無人機同時升空的世界紀錄。
  • 個別觀鳥人用無人機肆意追逐飛鳥 至部分鳥類停止覓食休息
    近日,記者接到反映,京城一些水域中出現大量珍惜鳥類的身影,但是,個別觀鳥人用無人機肆意追逐飛鳥,他們自以為的不經意舉動,極大地影響了鳥群,甚至導致一些鳥類停止覓食休息,飛離本地。目擊低飛無人機發出刺耳嗡嗡聲「我們是親眼看著北京的生態環境一天天變好的。20年前黑豹野保站成立之初,很多野生動物在我們巡護中是很難看到的,現在,它們的數量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