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來了」 ,「豬來了」 |明天生豬期貨上市細節曝光!一手16噸...

2021-01-13 騰訊網

全球第一大生豬生產國及豬肉消費國

迎來了生豬期貨

生豬是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生豬產業鏈以生豬養殖業為中心,涉及飼料加工、獸藥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飲等諸多行業。12月11日晚間,證監會敲定了生豬期貨上市日期。12月12日,大商所便發布了生豬期貨合約及相關規則等8份文件,公開徵求意見。

從徵求意見稿來看,生豬期貨採用「大合約」設計思路,交易單位為一手16噸,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5%。在風險管理方面,交易所對於四種情況,可採取緊急措施化解風險。

對於一些投資者關心,如實物交割有多少符合標準?相關人士表示,現在國內生豬品種標準化程度日益提高,大型規模化養殖企業的生豬品種幾乎全部為瘦肉型豬。統一仔豬供應、統一飼料、統一獸藥、統一技術服務、統一銷售出欄的「五統一」決定了出欄生豬標準化程度較高,出肉率、瘦肉率等屠宰技術指標較統一。我國生豬貿易模式成熟,流通方式以活體為主,現貨市場貿易順暢,生豬價格完全由市場供求決定,不存在壟斷。

上市初期持倉限額為500手

我國對於生豬期貨的研究有著較長的歷史,最早可回溯到2001年。2018年2月,生豬期貨獲得中國證監會正式立項批覆,大商所計劃以外三元的生豬(活體)為標的上市生豬期貨。2020年4月24日,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准大商所開展生豬期貨交易。2020年12月11日,證監會發布公告,生豬期貨將於2021年1月8日在大商所正式掛牌交易。

根據公告,生豬期貨合約的交易代碼為LH。生豬期貨交易單位為16噸/手,漲跌停板幅度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4%,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5%。

此外,合約月份有6個,分別是1、3、5、7、9、11月,最後交易日和最後交割日分別為合約月份倒數第4個交易日和最後交易日後第3個交易日,交割方式為實物交割。

根據測算,12月11日,國內生豬現貨價格普遍維持在31元至34元/公斤。以90至100kg的標準外三元生豬為例,國內平均價格維持在32.8元/公斤左右,每手生豬期貨合約總價值達52.48萬元。按照7%至8%的客戶保證金標準計算,自然人或產業投資者參與生豬期貨,每手需付出保證金4萬元左右。顯然,大商所在制訂生豬期貨合約時,秉承了「大合約」的設計思路。

與此同時,為確保市場平穩運行,上市初期,大商所將在現有合約規則規定的基礎上對生豬期貨的保證金、漲跌停板幅度等進行適度上調,以滿足風險管理的需要。

持倉限額制度設計上,採用從嚴限倉的原則,自合約上市至交割月份前一個月前,持倉限額為500手(7月合約200手);交割月份前一個月第一個交易日起至第10個交易日前,持倉限額為125手(7月合約50手);

交割月份前一個月第10個交易日起至該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持倉限額為30手(7月合約10手);進入交割月後,持倉限額10手(7月合約5手)。

首個以活體為交易標的的期貨品種

對於實物交割,有多少符合標準?

相關人士表示,現在國內生豬品種標準化程度日益提高,大型規模化養殖企業的生豬品種幾乎全部為瘦肉型豬。統一仔豬供應、統一飼料、統一獸藥、統一技術服務、統一銷售出欄的「五統一」決定了出欄生豬標準化程度較高,出肉率、瘦肉率等屠宰技術指標較統一。我國生豬貿易模式成熟,流通方式以活體為主,現貨市場貿易順暢,生豬價格完全由市場供求決定,不存在壟斷。

作為我國首個以活體為交易標的的期貨品種,生豬期貨綜合借鑑、採用國內國際市場上成熟的交割模式。在交割方式上實行車板交割與廠庫交割並行,每日選擇交割和一次性交割相結合,並配以期轉現交割。

其中,為貼近現貨市場貿易習慣,保證交割量充足,從交割月第一個交易日至生豬合約最後交易日的前一交易日,客戶可申請每日選擇交割。合約最後交易日後,所有未平倉的生豬期貨合約持有者進行一次性交割,交割結算價採用該期貨合約交割月最後十個交易日所有成交價格的加權平均價。

在交割質量標準上,大商所參照《瘦肉型豬活體質量評定(GB/T32759-2016)》指標體系,並在廣泛開展調研基礎上,針對生豬品種特點,貼近現貨市場習慣設計了交割質量指標,其中採用了現貨習慣中簡單有效的外觀、體重等指標,保證交割效率,減少交割爭議。

顯然,這一做法對於一個新品種來說,保證了品種初期的穩步發展。對比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在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分別上市了活豬期貨和冷凍豬肉期貨等合約,既有實物交割,又有現金結算模式。還推出了基於瘦肉豬和冷凍豬腩的期貨期權。

遇到四種情形可採取緊急措施

在12日發布的《大連商品交易所生豬期貨業務細則(徵求意見稿)》中,針對市場關注的風險管理,大商所提出,若某生豬期貨合約出現連續的同方向漲跌停板單邊無連續報價的情況,除按照《大連商品交易所風險管理辦法》採取有關措施外,還可以採取暫停交易、暫停掛牌新合約等措施。

在生豬期貨交易過程中,出現以下情形之一的,交易所可以採取緊急措施化解風險:

生豬的現貨價格、期貨價格或者期現貨基差明顯超出合理範圍;

有根據認為出現操縱期貨交易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並且對市場正在產生或者即將產生重大影響;

發生生豬重大疫情或者一定比例指定交割倉庫及指定車板交割場所暫停交割業務;

生豬相關法規政策出現變化,對生豬期貨運行正在產生或者即將產生重大影響。

大商所表示,出現上述情形時,交易所總經理可採取調整開市收市時間、暫停交易、調整交易時間、暫停掛牌新合約、調整漲跌停板幅度、調整交易保證金、調整升貼水、暫停開倉等措施,並可在已掛牌合約上實施。

採取終止交易措施的,終止交易當日結算時,交易所可以對其全部或者部分合約月份持倉進行平倉。

此外,對於生豬期貨合約,交易所按照有關規定調整漲跌停板幅度時,可單向或雙向、同比例或不同比例調整;按照有關規定調整交易保證金時,可單邊或雙邊、同比例或不同比例、部分會員或全部會員調整。

生豬期貨解決周期價格難題

青松農牧總經理徐青松表示,未來生豬產能繼續轉化,整體來看是屬於持續恢復,由於產能都是在向產量轉化,產量正在上升,年底前對生豬價格看弱。「此外,如果明年沒有大的意外,母豬存欄量增勢會比較快。目前疫病從總體來看還是屬於點狀發生,不會形成很大的影響。」

徐青松預計,豬肉方面,預計春節之後兩個月,豬肉產量有所下滑,明年5月份以後,豬肉產量上升更多是來自於春節之後能繁母豬存欄量的適量上升。

卓創資訊的最新研報也預計,2021年1季度豬價或正式打開下滑模式。2021年1月各大養殖集團出欄量初步預計增加17%至18%,預計1月均價31.68元/公斤,較12月跌幅3.27%。春節過後需求跳水,生豬數量仍然較多,豬價或開啟連降模式,月均價預計29.87元/公斤,降幅擴大到5.72%。3月生豬價格仍存繼續下降可能。多重利空因素的影響下,3月生豬均價或跌至27.65元/公斤,跌幅7.44%。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歷經近20年跟蹤和研究,在全面深入市場調研及廣泛徵求意見、充分論證基礎上,大商所完成了生豬期貨合約規則設計工作。下一步,大商所將梳理並研究各方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合約和規則,與各方共同做好上市前各項準備工作,確保生豬期貨平穩上市和安全運行。

生豬期貨上市後,大商所將強化一線監管,嚴控風險,維護市場穩定運行,為相關產業主體和投資者提供公開、公平和有效的價格發現與避險平臺,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希望產業企業和投資者理性、規範參與市場,共同呵護這個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且為國內首個活體交割的期貨品種,保障其功能作用的有效發揮。

我國生豬期貨與其他國家有何區別

目前國際上主要由三家交易所上市了生豬期貨品種,分別是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瘦肉豬期貨、德國漢諾瓦商品交易所的生豬期貨以及韓國交易所的瘦肉豬期貨。我國生豬期貨品種與其他國家品種除了有合約規格方面的差異外,還有一個明顯差異就是我國生豬期貨的交割方式為實物交割,而美國、韓國均採用現金交割。

企業熱盼生豬期貨上市

一直以來,產業各方都十分期盼上市生豬期貨,以平抑生豬價格波動,助力生豬行業長期穩定發展。這一期待即將變為現實。

我國是全球第一大生豬生產國與消費國,生豬出欄量及豬肉消費量佔全球的比重均在50%以上,但長期以來,我國生豬價格波動較大,生豬現貨價格的大幅波動給產業企業帶來極大不確定性,生產經營難以穩定,不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

「生豬品種涉及多個行業,隨著近兩年我國規模化養殖的興起,大型養殖場也在尋找相應的金融工具規避經營中的風險,比如牧原、新希望等大型企業目前已組建了專業的期貨團隊為養殖保駕護航。」一德期貨生鮮品事業部分析師侯曉瑞告訴記者,豆粕和玉米都是豬飼料的主要原料,是農產品板塊較為活躍的品種,生豬期貨的上市,對整體產業鏈有著深刻的影響,比如,養豬場可以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一定程度上鎖定養殖利潤,飼料廠可以根據豬價和下遊企業的養殖情況進行生產和備貨,有效規避價格波動對企業造成的風險。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生豬養殖行業品種、養殖、疾控、環保、銷售等環節逐漸規範統一,生豬產業的集約化、規模化發展也成為必然,大型養殖企業數量增加,產業面臨的價格風險也會大幅增長。

許多業內人士紛紛表示,生豬期貨的上市,對於整個行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能夠幫助大型企業更好地根據價格趨勢的變化,利用深層次的交易策略規避風險,實現穩定增長,從而在擴張道路上能夠走得更加順利。

那麼哪些因素影響生豬價格?

供給端:

01

養殖成本

生豬養殖成本主要構成為仔豬成本和飼料成本,二者在生豬養殖總成本中分別佔比達到20-30%和40-60%。一般來說自繁自養自配飼料的規模一體化企業相較於外購仔豬或外購飼料中小養殖場會有更強的成本優勢。另外,料肉比的轉化率較低的企業也更加有成本優勢。人工成本也有著較為明顯的影響,產業技術水平較高的企業,飼養過程中多數環節是通過機械自動化來實現,大大降低了對人力的需求。

2

能繁母豬和生豬存補欄

能繁母豬和生豬的存欄是決定生豬的供給時間和供給總量的根本性因素。能繁母豬的淘汰和生豬的出欄,是生豬實際供給給市場的數量,對生豬價格走勢將產生直接影響。

一般來說從父母代出生到母豬可以受孕,需要8個月左右時間,母豬懷孕到仔豬出生約4個月時間,而仔豬從出生到出欄大概需要5個月時間。在分析豬價時,中大豬存欄變化可作為判斷短期生豬出欄和供應能力的重要指標,出欄均重能反映養殖戶惜售程度;仔豬存欄水平影響未來5個月左右的中大豬供應,能決定中期生豬市場供需平衡;而母豬的存欄水平最為關鍵,是定調長周期生豬供應和豬價走勢的關鍵。能繁母豬的數量多少對豬價漲跌的影響佔絕對地位,要整體把握豬價的長遠走勢,研究母豬數量是必須的。

生豬的供應存在很強的蛛網效應,因此有非常強的周期性,很難貼合市場的即時需求,這也是導致生豬價格波動較大的原因之一。

3

規模化程度

近幾年得益於國家政策支持,以及環保抓緊之後,部分小規模養殖廠因達不到環保標準,被迫退出,同時大型企業藉助資金和政策優勢快速擴張。

根據中國畜牧業年鑑,2007-2017年,年出欄數在50頭以下的養殖廠數量急劇減少,10年間50頭出欄量以下的養殖廠累計減少55.41%,而規模化養殖廠擴張後,年出欄量在5萬頭以上的養殖廠達到407家,累計增加714.00%。規模化養殖廠取代小養殖廠後,國內養殖廠總數減少54.16%。

4

進口

我國豬肉進口量不大,以冷凍肉為主,由於口感較差,其中約四分之三的冷凍肉都是進入加工廠進行食品深加工。但就邊際量來看,即使每月只有幾十萬噸的進口量,對我國生豬價格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3月我國豬肉進口量39.1萬噸,同比大增207.3%;2020年一季度我國豬肉進口量95.1萬噸,同比增加184.5%。

圖源:農產品期貨網

需求端:

01

宏觀因素

宏觀調控、環保政策、經濟發展水平、消費者收入水平和人口結構都是影響我國生豬需求的重要因素。

豬肉佔CPI構成的2.88%,同時中國人以吃豬肉為主,佔肉類總消費量的2/3,豬肉價格上漲將會帶動其它肉類乃至食品價格大幅上漲,因此豬肉價格大漲有推動物價上漲的風險。國家在因對此類風險時,不再單純依靠貨幣緊縮作為反通脹的主要宏觀政策。

國家統計局數據,2013-2018年間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豬肉消費量穩步增長,而且隨著城鎮化不斷推進,農村居民人均豬肉消費量增速明顯,僅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豬肉消費量達到22.96千克,同比上漲17.80%,且首次超過城鎮居民的人均消費量22.74千克。

02

季節性因素

豬肉消費在年內有非常明顯的季節性,一般冬季為旺季,夏季為淡季。秋冬節慶相對較多,中秋國慶開始需求會達到一波小高峰。進入冬季,南方地區有製作臘肉習俗,需求會一直持續到春節過後,然後進入下滑通道。夏季由於氣溫較高,居民攝入相應減少,且肉類不易儲存,消費相應下降。另外消費需求的轉換也會受到高校放假及開學的影響。

03

深加工產品

生豬經屠宰後,一部分生鮮豬肉流入農貿市場,另一部分供給下遊的肉製品加工企業。肉製品加工企業在購入豬肉後進行產品的深加工,最終形成低溫肉製品和高溫肉製品,通過現代零售商等分銷渠道供給終端消費者。

04

出口

我國每年出口量很少,出口不及年產量的1%,出口需求對生豬價格的影響甚微。2017年中國生豬出口數量為17.04萬噸,同比增長2.16%,全年出口金額170351千美元,同比下降12.31%;自2014年至2016年,我國生豬出口數量呈波動下降的趨勢,至2017年,生豬出口量增價跌。

生豬期貨有助於平抑「豬周期」影響

從2003年到現在,我國生豬價格出現過五次大幅波動,帶動其他肉類價格和食品價格的漲跌,影響著CPI的穩定。

全國政協委員、江西農業大學副校長劉木華表示,豬周期對社會的影響很大,造成豬周期的因素有多個方面,其一是當前國內養殖行業的供需雙方的信息相對不透明,其二是生物安全原因,其三是傳統習慣因素。而設立生豬期貨,鼓勵更多人研究生豬養殖,讓供需信息更為透明,有利於緩解豬周期。

對於生豬期貨的推出,業內人士稱,這將有助於平抑「豬周期」影響,豬價也有了更透明、更直觀的參照。通過構建公開透明的生豬價格體系,管理層能擁有更加靈活的政策調節空間,抑制通脹、保障民生。此外,通過公開公平的交易平臺,養殖戶可以更準確的掌握未來價格,有計劃地安排生產和銷售計劃,規避豬周期帶來的市場風險。大型養豬企業也能通過套期保值操作進行遠期利潤的鎖定,實現先賣後養,規避遠期價格下跌的不利影響,穩健經營。

來源:七禾網,大商所,

券商中國,期貨日報等

小先鋒

你的看法是什麼?留言告訴我們吧!

版權聲明:先鋒期貨除發布期貨市場行情評述、行業要點解讀等原創文章外,亦致力於優秀財經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若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並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刪除。

我就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豬來了豬來了」,千呼萬喚它來了|一文看懂生豬期貨的基本面
    生豬期貨總體設計思路生豬期貨設計遵循前置管理、簡單交割、會員推薦、事後評價的流程體系。生豬期貨合約生豬期貨採用實物交割,代碼是LH,交易單位18噸/手,約現貨市場大型掛車一車的裝載量。大商所開展生豬期貨仿真交易7月8日,大連商品交易所發布通知,為紮實做好生豬期貨上市準備工作,將於2020年7月10日起開展生豬期貨仿真交易。大商所表示,此次推出生豬期貨仿真交易,有助於驗證生豬期貨合約規則制度,讓市場各方提前熟悉生豬期貨交易機制和期現貨價格波動特點,進一步為生豬期貨正式上市做好充分準備。
  • 生豬產能觸底反彈 生豬期貨上市首日跌逾13%
    1月8日,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上市首日盤中主力合約跳水不斷。當前,生豬期貨主力合約報26790元/噸,跌幅一度擴大至13%。(來源:同花順)據悉,本次大跌主要是受豬價下行預期的影響。此前市場機構普遍預期,隨著生豬產能持續恢復,長周期來看豬價處於下行通道。
  • 生豬期貨籌備20年後終上市,大豬吃小豬的時代逼近了
    等了20年,生豬期貨終上市 1月8日,已籌備了近20年的生豬期貨,終於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了。 證監會副主席出席掛牌儀式時指出,生豬期貨是我國第一個活體期貨品種,其上市將與玉米、豆粕等期貨期權一起,形成從種植、加工到養殖的價格風險管理工具體系。 上市首日,首批掛牌的三個合約LH2109、LH2111、LH2201的掛盤基準價,分別為30680元/噸、29680元/噸、28680元/噸。
  • 生豬期貨上市有助熨平豬周期 二師兄「穩」了規模企業最受益
    市場期待已久的以「二師兄」為主體的期貨終於上市了。1月8日,生豬期貨在大商所上市,刷新了我國農產品活體期貨品種的「零突破」。據1月7日大商所發布的掛盤基準價顯示,LH2109合約30680元/噸,LH2111合約29680元/噸,LH2201合約28680元/噸,受市場看跌預期影響,遠月合約明顯低於近月合約。
  • 兩隻豬「大鬧」大商所,生豬期貨卻遭遇罕見開門黑 長期看...
    來源:金融界網作者:閆利金融界網1月8日消息 生豬期貨上市一炮走紅,大商所舞臺上的兩隻仿真豬刷屏。1月7日,大連商品交易所發布《關於生豬期貨合約掛盤基準價的通知》,根據通知,生豬期貨合約掛盤基準價如下:LH2109合約30680元/噸,LH2111合約29680元/噸,LH2201合約28680元/噸。
  • 2萬噸儲備凍肉今天投放,生豬期貨明天上市,高價豬肉還能持續嗎?
    1月8日,號稱價格穩定器的生豬期貨即將掛牌上市,豬價連漲行情有望止步。據中國養豬網豬價系統監測,1月7日,全國生豬均價為36.75元/公斤,較昨日下跌0.19元,全國各大生豬產區豬價呈現不同回落的行情。不過市場預計,春節前豬肉仍然供需緊張,預計豬價維持高位運行。據農業農村部近期發布的數據,截止到2020年11月底,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均達到了正常水平的90%以上。
  • 8日豬價遇冷,行情「跌滿格」,生豬期貨來襲,養豬還能否賺錢?
    豬價上漲止步,迎來「2連跌」,而且在全國可監測的26省市豬價幾乎「跌滿格」,多達24省市豬價走跌飄綠,如今,年關將至,生豬期貨來襲,2021年養豬到底虧不虧? 目前,年關將至,1月8日,生豬期貨來襲,對於2021年養豬虧不虧,紙面上給出了答案,今年養豬雖然利潤逐步縮水,但是,仍是「銀豬年」!
  • 生豬期貨摸著石頭過河 多家豬企謹慎入場
    1月14日,生豬期貨主力合約LH2109午盤後快速下挫,報收24890元/噸,跌4.21%,次主力合約LH2111和LH2201盤面價格分別報收22700元/噸和22735元/噸,均低於市場預期值25元/公斤。對此,多位行業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生豬期貨盤面價格持續下跌印證了未來豬價回落的預判,同時也說明國內生豬產能恢復良好。
  • 關於生豬期貨你需要知道的
    生豬期貨是我國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大商所自2001年開始進行生豬系列標的研究,經過二十年的探索和沉澱,如今現貨和期貨各方麵條件已經成熟,市場對於生豬期貨的呼聲亦是水漲船高。2020年4月24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公告,正式批准開展生豬期貨交易,未來,生豬期貨將為我國生豬產業提供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推動行業健康高效得發展。
  • 豬肉降價已成定局:生豬期貨盤中跌超10% 2021年豬價有望快速回落
    生豬期貨盤中跌超10%,2021年豬價有望快速回落來源:華夏時報網1月8日,業界翹首以盼的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開盤後主力合約跳水不斷。業內人士表示,9月份合約將成為主力合約,合約基準價為30680元/噸,從估值的角度看,該價格相對偏高。截至午間收盤,生豬主力合約2109跌幅達10.01%,報收27610元/噸。
  • 生豬期貨盤中跌超10%,2021年豬價有望快速回落
    1月8日,業界翹首以盼的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開盤後主力合約跳水不斷。  業內人士表示,9月份合約將成為主力合約,合約基準價為30680元/噸,從估值的角度看,該價格相對偏高。截至午間收盤,生豬主力合約2109跌幅達10.01%,報收27610元/噸。遠月2111合約跌幅達14.57%,報收25355元/噸。
  • 豬價13連漲 豬產業高增長股來了
    消息面上,牧原股份1月3日晚間公告,2020年12月份,公司銷售生豬264.1萬頭,銷售收入66.86億元,環比增長31.67%。12月份,公司商品豬銷售均價30.15元/公斤,比2020年11月份上漲14.55%。此外,全國生豬價格在12月開啟了新一輪的漲價模式。據豬好多數據監測顯示,目前豬價已連續上漲13天時間。
  • 生豬期貨的推出 有助於平抑「豬周期」影響
    我國是生豬養殖和消費大國,而受「豬周期」影響,長期以來,生豬行業的波動不斷影響市場。4月24日,證監會公告,正式批准大連商品交易所開展生豬期貨交易。這是我國期貨市場上市的首個活體交割品種。業內人士指出,生豬期貨的推出,有助於平抑「豬周期」影響,豬價也有了更透明、更直觀的參照。
  • 金瑞期貨攜手太平洋產險 助力福建首單豬飼料「保險+期貨」項目落地
    來源:新浪財經1月13日,福建南平豬飼料「保險+期貨」項目籤約儀式成功舉行。作為福建省首單豬飼料「保險+期貨」項目,金瑞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將再次發揮期貨公司風險對衝的專業能力,聯手太平洋產險福建分公司、唯誠保險經紀福建分公司為項目收益方南平華和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提供豬飼料成本價格保障。出席本次籤約儀式的還有南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南平市銀保監分局、延平區政府、延平區農業農村局、延平區財政局等相關領導與代表。
  • 永安期貨蘭州正大豬飼料成本指數 「保險+期貨」項目正式啟動
    期貨日報網訊(記者 崔蕾)8月7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的支持下,永安期貨股份有限公司承做的豬飼料成本指數「保險+期貨」項目在甘肅蘭州市成功落地。本次項目永安期貨聯合華農財險,服務蘭州正大食品有限公司,以大連商品交易所豬飼料成本指數為保險標的,達到幫助企業鎖定飼料成本,規避飼料價格風險的目的。
  • 1月9日生豬價格「一片綠」!31省市全面下跌,豬價泡沫要破裂了?
    #今日最新生豬價格#繼前兩天豬價開跌後,目前豬價已迎來「3連跌」,且今日跌幅進一步擴大,屠企壓價收豬現象繼續增多。全國監測到的31個省市「全面飄綠」,無一倖免。由於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價格漲勢依舊,近日也掀起了2021年首輪飼料漲價潮,本周有多家飼料企業宣布漲價:大理龍鳳胎、芒市新希望、昆明新好農和雲南大鯨的豬料產品上調75-150元/噸。飼料成本的增加,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養豬戶的壓欄情況,畢竟一頭大肥豬每天吃的飼料也是不少的,更何況一個豬場的豬吃飼料的量呢?所以,對於中小散戶而言,再繼續壓欄可是消耗不起的!
  • 證監會:生豬期貨2021年1月8日掛牌交易!一文帶您提前了解我國生豬產業的情況
    人工成本也有著較為明顯的影響,產業技術水平較高的企業,飼養過程中多數環節是通過機械自動化來實現,大大降低了對人力的需求。  2、能繁母豬和生豬存補欄  能繁母豬和生豬的存欄是決定生豬的供給時間和供給總量的根本性因素。能繁母豬的淘汰和生豬的出欄,是生豬實際供給給市場的數量,對生豬價格走勢將產生直接影響。
  • 豬價上漲飼料價跌 生豬養殖曙光初現
    豬價加速上漲推高養殖利潤   進入3月,生豬價格猶如坐上了「上漲快車」。數據顯示,3月以來,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重回14元/公斤上方,豬價上漲勢頭顯現。截至3月11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出欄均價達到15.56元/公斤,創下今年以來價格新高,較2月11日上漲29.45%。
  • 音頻+文字版【央廣網訪談實錄】馮永輝(1月9日):疊加生豬期貨上市...
    ,現在來連線中國生豬預警網分析師馮永輝,請您給我們介紹下近期生豬市場的整體情況吧?央廣鄉村之聲記者:在昨天1月8日,我國首個以活體交易為基準的生豬期貨品種正式上市,這對於生豬市場意味著什麼呢?會給市場帶來哪些影響呢?
  • 豬價上漲飼料價跌生豬養殖曙光初現
    豬價加速上漲推高養殖利潤  進入3月,生豬價格猶如坐上了「上漲快車」。數據顯示,3月以來,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重回14元/公斤上方,豬價上漲勢頭顯現。截至3月11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出欄均價達到15.56元/公斤,創下今年以來價格新高,較2月11日上漲29.45%。  生豬價格持續回暖也推高了養殖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