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孩子暑假放假的時候,我和老公也就著這難得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去了一趟北京。突然發現北京的特色菜品還是挺多的,北京烤鴨算是他們的特色菜。其實還有一道菜也讓我們一家人印象深刻,這道菜的名字叫做「京醬肉絲」。
從名字中其實都可以看出來,第一個字便取名為「京」,意為北京之意。相傳,在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北京紫禁城中的一個大雜院裡,住著一個陳老漢,他和孫子相依為命。因為這家人本就是做豆腐在掙錢,所以也會將豆腐原料製作為方塊的豆腐皮。在一次過春節的時候,陳老漢將就豬肉中的瘦肉切成絲,炒好之後,就把豆腐皮也加入。就這樣,給孫子做了一道類似於北京烤鴨的菜品。而孫子長大之後,在全聚德當廚師,所以也自然知道了真正的烤鴨是什麼滋味。不過,吃多了正宗的烤鴨的味道,反倒是懷念起了小時候陳老漢做的那道菜。就這樣,孫子經過不斷的改進,才有了今天的京醬肉絲。
所以說,現在要說到這北京的著名菜品,那京醬肉絲可謂是當仁不讓的一道菜。而且這道菜和北京另外的一道烤鴨菜品還有著如此的淵源,這還真讓人感到有些意外。就做法而言,這道菜也是不難的。我也是親自學習了一下這道菜的做法。
在用料方面,需要準備大約200克的裡脊,2根大蔥以及鹽、胡椒粉、甜麵醬、糖、黃酒、生薑和澱粉等。首先,將裡脊肉切成絲裝入碗中,接著加入鹽、胡椒粉,最好戴著專用的透明手套抓一下。再加入澱粉和黃酒,加油抓均,醃製大概15分鐘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也可以同時準備好大蔥。大蔥需要切成絲,可先擺盤。在肉絲醃製好之後,就可以下鍋了。在鍋中倒入油,放入肉絲翻炒直到變色。接著在另外的鍋中倒入少許的油,加入甜麵醬小火翻炒一會兒,再加入黃酒、白糖和薑末翻炒。鮮美味道的醬汁就已經炒出來了。最後只需要把肉絲和醬汁一起翻炒而成,擺盤的時候加上蔥絲鋪面即可。這甜甜的香氣讓人印象深刻,味道更是回味無窮。
當然,傳統的京醬肉絲一般都不會把蔥絲放入鍋中和肉絲一起翻炒的。因為這樣炒菜的話,會讓蔥絲變色,雖然說入味,但是在成色上看起來就沒有那麼好看。至於蔥絲放在肉絲之上還是之下,這就全看各人的喜好啦!
其實這道菜的味道總體來說,還是回甜為主。作為一道典型的北京菜,知名度之高,其味道和烤鴨也有一定的相似之處。現在市面上的很多餐館都會將這道菜當做其主要賣點之一。不過,從做法上來看,也是比較簡單容易上手的。所以喜好美食的人,倒也可以自己在家嘗試著做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