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在精神內核最像星巴克

2021-01-17 艾瑞網


「現在任何品牌都無法單點取勝。」

1月初,奈雪的茶獲1億多美金C輪融資的消息不脛而走。這是奈雪成立以來的第五輪融資,在這輪融資後,市場上再次充斥起「衝擊茶飲第一股」的討論。

這樣論調,貫穿了去年大半年,也意味著新茶飲市場進入到了新的階段。就像此前作為奈雪的茶、茶顏悅色投資方的天圖資本管理合伙人潘攀,在接受36氪-未來消費採訪時所說的,新茶飲賽道已經「關門」。

頭部幾家品牌已經形成規模,喜茶、奈雪的茶,2020年的估值均突破百億,幾家品牌對於用戶心智的佔領,也已相對穩固,新品牌進入的機會越來越小。尤其是經過疫情的衝擊,大量的長尾商家被洗牌。 

從消費者端來說,新茶飲消費也進入到了一個相對常態化的階段。新茶飲品牌經過多年的用戶教育,讓消費者逐漸理解了新式茶飲是什麼,喝茶不是爸爸輩的茶館,奶茶也不是粉類勾兌的街邊奶茶店。

如果說五年前,新茶飲品牌們在做的的是讓產品好喝、空間有設計感,讓大眾消費者改變對於這個品類的認知,並願意為之買單。那麼五年後,在市場日漸成熟,門店裡不再大排長隊、競對間在產品層面無本質差異之下,新式茶飲接下來拼的是什麼?

剛拿到新一輪的融資的奈雪,會把精力、財力集中在哪裡?接連開出「奈雪的禮物」、「奈雪酒屋BlaBlaBar」、「奈雪夢工廠」「奈雪的茶PRO」多業態門店的背後,是怎樣的邏輯?

就這些問題,36氪-未來消費 專訪了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聽她聊了聊對於當下階段茶飲市場的思考,以及奈雪的下一步。

圖為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

從茶到酒再到咖啡

「如今對於任何一個品牌,都無法靠單點取勝了」。彭心這樣說道。

優化服務與產品、持續地打造品牌、自建供應鏈提高「護城河」、發力數位化及零售化……不管是喜茶還是奈雪的茶,過去兩年都在圍繞著這些做文章,很多時候二者的步調都是高度一致。喜茶這邊與各種潮牌、老字號做跨界聯名,奈雪那邊推出「奈雪CUP美術館計劃」 ,連去年登陸天貓,兩家都是前後腳。

大方向上雖保持著一致,在側重點上,兩家還是有所不同。一個最直觀的感受,在營銷層面,喜茶的功夫下得更足些。一邊忙著拍微電影,一邊與萬物聯名。過去幾年,喜茶與太多品牌進行過跨界合作,跨越了從食品、服飾、美妝在內的諸多品類。

這背後的邏輯在於,除了喝露水的小仙女,喜茶還需要更廣泛的消費者。而很多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品牌,他們背後所對應的消費者,就是喜茶想要觸達的。

在拓展用戶這件事上,奈雪則走出了另一條路。奈雪的做法是,場景延伸到底。2020年底,奈雪繼「奈雪的禮物」、「奈雪酒屋」、「奈雪夢工廠」之後,又開出了第五種店型「奈雪的茶PRO」。據奈雪方面透露,截止1月11日,奈雪的茶PRO共開出8家:深圳4家,成都1家 ,南京1家,西安2家。

用奈雪酒屋切入夜晚都市小酌場景,借奈雪夢工廠豐富零售屬性,再借奈雪的茶PRO 進一步豐富商務場景,進一步填充奈雪覆蓋客群的空白區,並分擔現有常規門店高峰期時間段的壓力。拿奈雪的話來說就是,「成為全天候的都市候客廳」。

覆蓋茶飲、咖啡、烘焙、零食品類的「奈雪的茶PRO」,一度被視為奈雪重倉咖啡市場的重要一步。

「它不是為咖啡而生的,它是為商務人群、白領人群而生的,我們永遠不會為品類去做動作,我們永遠只會為顧客。」彭心告訴36氪-未來消費,從「奈雪酒屋BlaBlaBar」到「奈雪的茶PRO」,都是在不斷地發掘用戶需求的過程中產生的相匹配的服務工具。

在這家門店裡所有的產品都變成了一人份的量,同時補充了更多的商務和社交元素以及相關產品。比如咖啡、輕食,這些做法都旨在強調新式茶飲「第三空間」的概念,想要抓住商務人群工作、休閒的場景。

除了匹配用戶需求的考慮,「奈雪的茶PRO」還承載著奈雪測試咖啡品類的使命,也就是說,咖啡已經被證明是一個好的品類,但奈雪需要去測試顧客對於奈雪賣咖啡的接受度有多高,當顧客普遍接受奈雪賣咖啡這件事後,就是它成為奈雪所有門店常駐品類之時。

據彭心透露,目前咖啡品類在「奈雪的茶PRO」中的銷售佔比,已經可以達到20%左右。

新式茶飲的下一個增長點在哪裡?

說起奈雪拓展咖啡、零售市場,外界往往都會將此拿來討論茶飲市場的增長瓶頸問題。在很多人看來,是茶飲市場日漸飽和了,才促使茶飲品牌們向其他市場去找增長空間。

此前奈雪發布了《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中提到,2020年底中國茶飲市場總規模將達到4420億元,中國咖啡市場總規模將達到2155億元,茶飲市場規模仍將是咖啡市場規模的2倍以上。而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在2020年將超過1000億元,預計到2021年會突破1100億。

那麼這個增長點來自於哪裡呢?至少從短期來看,幾個紮根於一線城市的品牌是不太會向下沉市場大肆擴張的。

在彭心看來,增長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者是在新式茶飲重新定義奶茶品類的過程中,收穫的新消費群體;二者是通過高端產品,搶奪低端產品市場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存量市場。

「第一,我們為品類創造了很多客戶,比如你會發現新式茶飲的主要的消費客群並不是5年前喝街邊奶茶店的那一群客人,多了很多白領、商務人士;

第二,我們看到其實目前整個的品類可以分為大概的三個維度,其實中部和頭部這兩塊市場其實都是在增大的,尾部這種5塊、10塊左右的產品市場是在縮減的。不管是一二線市場還是下沉市場,都是越來越看重品質的,逐漸往高端消費去走。」

門店空間,也是產品的一部分

除了以奶茶、水果茶為代表的新式茶飲,整個茶飲市場也是奈雪一直所看重的,這也是奈雪做零售產品的原因。

奈雪做零售產品的起點,應該是幾家品牌裡最早的,從第一家門店起就開始銷售茶禮盒,這兩年又圍繞著茶做了定製零食、周邊等等。

茶飲被很多人歸為餐飲行業,而餐飲行業的一個共性困境,在於不斷拓展門店後的天花板、以及門店間互相稀釋客流的問題。所以很多品牌都在達到一定規模後逐漸走下坡路。為數不多能打破這個瓶頸的,就是走產業化的路,通過標準化的零售產品,來找到第二增長曲線的公司,比如又開火鍋店,又賣火鍋底料的海底撈。

於是,很多人也會以此思路來解讀奈雪做零售產品的邏輯。不過在彭心看來,奈雪並不是一家餐飲品牌,而是一家生活方式品牌。這二者的區別在於,前者在消費者那裡更多是出於溫飽需求,可替代性較大,而後者消費者會出於對品牌的喜愛而忠誠度更高。

「當你餓了又沒有太多時間做選擇的時候,你可能看見旁邊的一家麵館就會衝進去吃一碗麵。但是放到茶飲消費這來說,你會發現很多客人對於他喜愛的茶飲店,寧可在那裡等候,也不願去隔壁人少還做活動的店。」

彭心說,從奈雪的第一天起,就不是定位於一個餐飲品牌,而是一個有體驗、有時尚元素的消費品牌。

而體驗、時尚元素都需要有足夠的空間來承載,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在喜茶開喜小茶、瑞幸開自提店,星巴克開「啡快」的當下,奈雪依然在堅持開大店。

「其實很多人都勸我們要開小店,顧客自助點單然後自取的店,但我們一直都沒有這麼做,我們的店均還是將近200平,依然提供人工點單,甚至我們Pro店服務這一塊是更重的,在店裡會泡茶給你喝,會給你講我們的茶文化。因為我們希望做的是一個有溫度,能夠去跟顧客交流茶和茶文化的品牌,而不是一個只追求最高品效或者是最高利潤的品牌。」

彭心說,茶飲、烘焙、咖啡是奈雪的產品。空間,奈雪同樣將其視作自己的產品。

「你會發現我們的空間產品,其實是非常強調場景和體驗的,比如說奈雪夢工廠有1000多平方,是我們的一個超級產品試驗田,我們的研發部就在這裡工作。再比如奈雪的禮物,我們現在已經3000多萬的會員了,所以我們想通過一些零售產品和IP衍生品,把傳統的積分兌換變成娛樂式的體驗和更有意思的互動。」

有點星巴克的「第三空間」意思了。

作為一個進入門檻較低的品類,茶飲從產品層面來說,品牌間其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差異,這使得品牌間總有「我說你抄襲,你說我不懂創新」的嘴仗。

而這種現象其實不僅存在於茶飲,在任何一個成熟市場都是如此,大家賣的東西會越來越像。

為了打破這個瓶頸,品牌就需要在多方面齊頭並進地去發力,對於茶飲來說,就是既要有很強的產品,又要有很強的品牌塑造。產品層面既要有具有話題性的新品,在很多有話題的新品以外,又要有品質穩定的經典產品。

其從品質層面出發,就需要圍繞著茶葉、水果等原料做標準化,即圍繞著整個供應鏈端來做全鏈條式的研發。

同時還有門店的擴張,也很重要,因為足夠的門店才能保證品牌更快地服務到顧客。

除此之外,還有會員的運營以及內部效率的優化。尤其是後者,對於如今自動化程度還相對較低的茶飲市場來說,是尤為重要的。

「比如說如何利用智能決策讓門店可以自動排班、自動訂貨。茶飲跟咖啡不一樣,星巴克過去40年其實推動行業,研發了非常多的自動和半自動化的設備。但是茶飲在這一塊是非常初級的,所以我們也聯合了非常多製造廠商,在研發自動化的設備,想讓員工可以從生產中解放出來,然後更多投入到跟顧客的互動和交流上。」

以上這幾點,就是奈雪新一輪融資的主要用途。而放到再長遠一些,奈雪希望能夠把茶這個板塊做深,即純茶這個領域,這也是奈雪做零售產品的核心目的。

對於以芝士茶、水果茶為代表的新式茶飲,已經在5年的用戶教育中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和認可,而以純茶為代表的整個茶飲市場,消費者認知還有待提升,而這是一個更加大的市場。就像奈雪的茶飲白皮書中所提到的,茶飲市場的市場規模是新式茶飲的四倍。

彭心告訴36氪-未來消費,茶是奈雪從創業第一天,就一直在堅持的一件事,即便在剛開始,所有消費者的關注點都在水果茶和鮮奶茶,冷泡茶一天只能賣出幾杯,她依然堅持在門店裡堅持銷售茶葉零售禮盒和冷泡茶,放到其他品類身上,賣的不好就是會被下架的。

不過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茶和茶文化認知的不斷加強,如今,純茶的銷售已經可以佔到奈雪整個茶飲的10%以上。今年雙11的時候,奈雪的茶禮盒賣出了15萬套。

「我們希望能夠成為年輕人接觸傳統茶的一個窗口,然後把它變成日常消費的口糧茶這樣一種定位,所以在零售這一塊,茶會是我們的重中之重。為了匹配客人喝茶的需求,我們也做了很多輕食和茶點,來作為茶的一個搭配,所以其實其他零售產品也是圍繞著茶來做的。「

而要在茶這個市場站穩腳跟,需要有更抓人的口感、也需要更穩定的出品質量,所以奈雪自建了包括茶園、果園、花園在內的供應鏈,其自研的「奈雪初露」和「茉莉初雪」,先後獲得過中國臺灣冬茶比賽頭等獎和全國茉莉花茶質量金獎。

今年,以茶為核心的零售板塊,也是奈雪接下來會重點去發力的一個方向。「在茶的零售這個板塊,我們希望成為未來這個客群的一個首選。」彭心這樣說道。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

相關焦點

  • 奈雪的茶稱要像星巴克一樣 做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創新者
    奈雪的茶稱要像星巴克一樣 做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創新者 站長之家(ChinaZ.com) 9月29日 消息:28 日, 2020 中國綠公司年會在海口盛大開幕
  • 越來越貴的喜茶和奈雪,能成為「中國星巴克」嗎?
    除了在核心商圈裡開設裝飾精美引人拍照的大型旗艦店,還像星巴克一樣賣起杯子等各種聯名周邊,就連價格也在向星巴克靠齊,目前敢賣到 30 元的主流奶茶品牌,也只有喜茶和奈雪了。喜茶和奈雪,真的能成為「中國星巴克」嗎?
  • 相愛相殺的喜茶奈雪,從奶茶咖啡掐到人造肉,星巴克:有被冒犯到
    時下,奶茶等新茶飲可以說是年輕人現在的最愛,幾乎每個周末都能看到奶茶店門口大排長龍,朋友圈也能常常看見有人曬在喜茶、奈雪的茶門店打卡,還有網友表示不給喝奶茶的男朋友必須分手!確實,喜茶和奈雪的茶可以說是最受年輕人歡迎的兩款茶飲品牌。
  • 奈雪又傳上市,瞄準星巴克,誰將是4000億市場的頭牌
    說到奈雪的茶就不得不提到喜茶,喜茶自2012年建立,一直走在奈雪的茶前面,不論是產品研發、還是融資,都有條不紊。奈雪的茶自己也明白,喜茶將會是新中式茶飲賽道中最重要的對手。2015年,厭倦了IT領域的工作,鍾愛烘焙和飲品的彭心,選擇自主創業。
  • 奈雪PRO店亮相主打精品日常咖啡 要搶星巴克市場?
    原標題:奈雪PRO店亮相主打精品日常咖啡 要搶星巴克市場?    11月25日,奈雪的茶全新店型「奈雪PRO」在深圳正式亮相。主打日常精品咖啡,定價區間在15-24元之間,產品涵蓋茶飲、輕烘焙、零食零售。
  • 奈雪在深圳首推PRO店,出圈賣咖啡,要搶星巴克生意?
    11月25日,奈雪的茶全新店型「奈雪PRO」在深圳首發亮相,並在南山金地威新科技園和福田天安數碼城「雙店齊開」,記者看到,現場推出多款咖啡。    奈雪首家PRO店在深圳開業  奈雪PRO是繼奈雪的茶、奈雪酒屋、奈雪夢工廠之後的第四類店型。
  • 焦點分析丨奈雪的茶開酒吧,醉翁之意不在酒
    繼星巴克開臻選咖啡·酒坊,喜茶賣咖啡,瑞幸賣小鹿茶後,奈雪的茶也來跨界酒水行業。36氪獲悉,奈雪的茶已在北京和深圳共開設三家酒吧,命名為「奈雪酒屋」,也稱「Bla Bla Bar」,目前店名已註冊。
  • 奈雪開創吸貓大法,喵星人快來~
    對於一天忙到晚的「打工人」來講,由於壓力劇增,太需要精神治癒了。於是不少人選擇通過養貓來排解壓抑與孤獨,才不至於崩潰。這也使得「吸貓」日益流行,可以說「吸貓」是年輕人的「精神鴉片」。在「貓咪經濟」熱潮下,不少品牌也推出貓咪相關產品,吸引消費者關注,比如星巴克推出貓爪杯,引發線上線下哄搶,用貓咪帶動經濟,也成為了一種商業符號。去年1月份的時候,奈雪聯合CUP美術館推出奈雪貓咪杯,別開生面地把美術館「開」到了小小的杯子上。近日,奈雪更是直接開了一家貓貓店,限量出售貓貓主題新品。
  • 奈雪PRO推咖啡進駐商務區與社區 新式茶飲能否「擠入」千億咖啡賽道?
    繼肯德基進軍速溶咖啡市場、麥當勞加碼咖啡布局後,新式茶飲品牌奈雪的茶(下稱「奈雪」)開始「認真賣咖啡」,並瞄準了商務辦公與社區場景。《證券日報》記者獲悉,與瑞幸咖啡不同,奈雪開出的是可堂食的大型門店,除了提供咖啡,還搭配烘焙產品,與星巴克類似。
  • 杯子上的美術館 看奈雪の茶這波營銷怎麼玩
    從告別單一追求物質滿足,到如今注重物質和精神的雙重需求,如何在商業升級過程中不斷推陳出新,為消費者呈現集顏值和內涵於一身的創新「佳作」,是商業變革中孜孜以求的目標。   在商業市場眾多細分品類中,新式茶飲於近幾年呈現爆發式增長。但在激烈的競爭態勢下,包括喜茶、奈雪の茶、楽楽茶、快樂檸檬等品牌都在尋找突破自我、謀求更廣闊和更加多元化的發展空間。
  • 奈雪的茶彭心:茶市場比咖啡市場潛力更大,2020賽道資本更聰明了
    「疫情期間,大部分門店暫停營業,但門店店面成本擺在那裡,奈雪1萬4千多名小夥伴的需求也擺在那裡。」近日,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採訪時回憶道。由於戰略的快速調整以及一年來在數位化、新零售等方面的全面發力,截止到12月初,奈雪不僅全年營收反彈明顯,也如期完成年初定下的開店200家計劃。此外,據悉今年6月,奈雪還拿到深創投領投的1億美元融資。
  • 奈雪的茶牽頭髮布《 2019 新式茶飲消費白皮書》:中國茶飲市場規模...
    而星巴克也向它的中國對手取經。《華爾街日報》稱星巴克正放緩開設高端臻選店的計劃,近期星巴克還上線自提業務啡快提升門店面積的利用效率。這主要在於二者的消費模式不同。茶飲是休閒假日模式,而咖啡則是典型的商務模式,基於此,茶飲和咖啡門店對場景的需求差異也很大。這也是為何瑞幸要廣拿辦公樓的優質點位,而茶飲玩家們紛紛將門店越開越大,想辦法在線下留住用戶。
  • 上線天貓、合作老羅之後,奈雪的茶下一步是什麼?
    黑糖波波冰激凌,圖片來源:@可愛多微博雖然奈雪的茶在深圳旗艦店奈雪夢工廠也推出了如奶油餅乾、果乾、聯名雪糕等零食,但這些產品尚未走向全國門店。按計劃,奈雪的茶的零食會通過電商走向消費者。奈雪的茶天貓店從去年就開始籌備,疫情加快了其做電商的速度。
  • 星巴克折戟茶飲,奶茶店能否支撐大市值公司?
    TEAVANA和奈雪の茶、喜茶等定位相似,其失敗原因有很大啟示作用。12年星巴克重金收購TEAVANA,17年關閉所有門店;後者的成長可分成兩個階段,12年前,業績主要受同店銷售驅動;12年擴張速度明顯加快,業績受規模擴張驅動。從經營表現看,TEAVANA人效和坪效顯著高於星巴克。
  • 星巴克中國正在失去「光環」?
    而如今的星巴克,在產品線布局上正在逐漸背離創始人的初心。星巴克臻選咖啡·焙烤坊,是「以焙烤美食為特色」的全新臻選門店;星巴克Mixato酒坊,將酒與咖啡相互融合;2019年,星巴克推出5款以茶瓦納為基底的「玩味冰調」;2020年,星巴克部分門店推出了多款新茶飲產品......對此,有業內人士感慨道,產品開始烘焙茶飲化的星巴克,是「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
  • 星巴克貓爪杯又來了!連咖啡關閉大部分門店?
    過去這一周,星巴克「貓爪杯」又回來了,這次還帶來了「貓尾杯」;連咖啡被傳關閉大部分門店,但官方回應是「基於店面優化做出的處理」。還有哪些新鮮事,一起來看看——作者 | 金語星巴克貓爪杯又來了!這次還有貓尾杯4月7日下午,星巴克中國微信公眾號官宣兩款貓爪杯——紫櫻貓爪杯和萌趣貓尾杯,於4月13日上線,並在天貓旗艦店和門店同步發售。星巴克表示,考慮到今年情況更加「特殊」,紫櫻貓爪杯和萌趣貓尾杯將在4月13日至15日開啟線上預約的發售方式,每天兩次系統自動抽取預約機會。
  • 農夫山泉出掛耳咖啡,雀巢賣星巴克速溶
    > 農夫山泉推首款掛耳咖啡,7分甜上新維C類飲品,雀巢聯合星巴克推高端速溶咖啡產品(資訊來自7分甜官方公眾號) 奈雪的茶推出桶裝奶茶,僅售3天 3月9日,奈雪的茶聯合深圳吃貨小分隊推出「霸氣桶裝寶藏奶茶」。據了解,這次的寶藏奶茶為5L桶裝,是平時用量的10倍,默認為凍頂寶藏茶(無奶油頂)版本。
  • 為什麼Costa倒閉了 但星巴克能成為全世界最牛咖啡店?
    為什麼Costa倒閉了,但是星巴克能成為全世界最牛的咖啡店?我想引出我對連鎖行業一個核心的觀點。第一,賣時間段。有很多飯店,經常禮拜五、禮拜六人頭爆滿,但是最後還是倒閉了。這就是因為他的時間段是不充分和有效的。作為一家連鎖店,核心就是它的時間段是滿的。
  • 繼瑞幸「撲街」後,星巴克又遇到了「中年危機」
    因此,星巴克一直加碼中國市場。未來預計在中國已每15小時開一家門店的速度發展下去。來源:星巴克官網,海豚智庫整理此外,星巴克在中國也在逐漸深入下沉市場,數據顯示;目前星巴克分布在二三線城市的門店數量已經超過了一線城市的門店分布。從官網開店信息來看,懷化、安慶、聊城逐漸有了星巴克,甚至在新昌等縣城,也能看到星巴克的蹤影。
  • 良品鋪子入局代餐,德芙×奈雪推奶茶味巧克力……|一周熱聞
    「Foodaily每周準時摘取食品行業最重要的、最有價值的新品信息和新聞資訊,一切可能改變這個行業的公司都在其列。近日,德芙推出與奈雪聯名的奶茶味軟糖夾心巧克力新品。草莓芝士波波丸的創意來自奈雪霸氣芝士草莓,清新自然的草莓白巧克力包裹著甜蜜Q彈的草莓芝士珍珠;黑糖奶茶波波丸的創意來自奈雪黑糖寶藏茶,黑糖奶茶珍珠醇厚Q彈,外層的牛奶巧克力口感絲滑。產品售價79.9元/6包,贈送與巧克力口味同系列的超萌奶茶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