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醬在老東北人內心的地位高於油鹽醋,它是蘸醬菜的精魂

2021-01-08 夜半故事繪

如果你是個老東北人,多年漂泊在外,蘸醬菜一定是魂牽夢繞的食物之一。就像我,在外二十年,還會經常夢見在田地間看到大白菜和蔥,夢裡欣喜感都會溢到夢外。現在快遞業越來越發達了,老家的好友寄來可生食的菜,從來也不會忘記一起寄來大醬。

如果一次蘸醬菜的盛宴,缺少了大醬,那一定是沒有靈魂的。大醬無可取代,醬油和鹽都不可以代替它,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各類醬,任你再是高級,再是精細,都不可代替大醬的味道,它和生吃的菜,是絕配。

東北的大醬也分很多種類的,有黃豆為原料的,這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好吃的。有以玉米為原料的,是後期工業經濟發達的產物,雖然玉米醬佐生菜也好吃,但魅力消減不止一半。

現今,農村年長一些的婦人,還在自己親手做大醬,雖然自己做的有黃麴黴菌超標的嫌疑,但那味道,是真的正點。就算沒有經過油炒加工的生醬,也會間人黯然銷魂,一撮野菜或是蔥,白菜,香菜啥的,隨意點那麼一下,唇齒留香了。那本來微苦的,辣的菜,只要佐了大醬,就變得五味調合,恰到好處了。

有些外省人吃不習慣東北大醬,也是事實,就像有些人吃不得榴槤一樣。在農村,基本每一戶人家的小院子裡都會有一個半人高的大醬缸,女主人在深秋的時候,用灶上的大鐵鍋把洗好的黃豆燜煮好,剁碎,揉捏,壓實成為兩塊紅磚頭那麼大的醬塊兒,放到屋子裡的高處角落,等到第二年的春天,醬塊已經發酵,表面會長滿臘肉表面那種灰黑色的黴菌。醬塊兒被一塊一塊地剝開,成為一掌可握的小塊兒。用清水洗刷乾淨然後再曬乾,找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把醬下到大醬缸裡,裡面添上適量的涼開水。用透氣的白色的棉布將醬缸口封死,,天氣越來越暖了,醬缸經過陽光的照射,裡面的醬很快就二次發酵了。

在大約一個月左右的過程中,每天女主都會拿著木頭做的醬耙子,在大醬缸裡有節奏的攪拌,醬裡一些雜質就會隨著攪拌浮到醬缸的邊上,用勺子撇出來倒掉。製作大醬的過程就簡單也簡單,但若是手藝不行,火候欠佳,做出來的雖然也能吃,味道就會差很多。據說,不同的人做出來的大醬味道都不一樣,就像同樣的鍋具,同樣的原料,做出來的菜也不會完全一個味道一樣。

東北的大醬,是在外地奔忙的人對家的念想憑藉,一口醬,就似乎能回到久別的家鄉,那熟悉的味道,永遠無可取代。家裡的長輩在孩子們回來或城市裡親戚來探訪的時候,總不忘記裝上一罐頭瓶子的大醬,同各種鮮的,幹的蘸醬菜一起塞滿背包。

如果你是個東北人,如果你說不愛吃肉我信,你要說不愛吃大醬,那你十有八九是個假的東北人。明年的秋天,我要回到東北老家,做幾塊醬,在春天的時候,再攬一缸薰香,人世間最美好的味道,一定是生命之初舌尖的記憶。

相關焦點

  • 東北蘸醬菜到底有多狂野?
    東北蘸醬菜到底有多野?據說,高寒地區的東北人唯一認證的飲食圖騰只有蘸醬菜。甭管啥菜,蘸醬必須賊拉好吃。蘸醬菜其實就是東北涼菜。黃瓜、青椒、生菜、大蔥、香菜、水蘿蔔,洗乾淨切吧切吧上桌醬起來。蘸醬菜總體包羅萬象,一口醬一口蔥,啥美味都靠邊站。
  • 東北大醬到底好不好吃
    東北來的帥哥請同事們到家裡吃飯,自己親自下廚,一桌豐盛的美食中間,有一碗淺咖色的醬,聽說是東北大醬,旁邊的一個盤子裡放著生的蔥和香菜、黃瓜、生菜、小紅蘿蔔等,開飯了,帥哥兒讓大家嘗嘗這個蘸醬菜,有的人嘗試了一下,有的人不敢嘗試,不知道是不好意思還是真的好吃,嘗試的人還是誇讚了一番。
  • 當東北蘸醬菜被貼上網紅標籤後,網友直呼事實不是這樣的
    最近刷抖音時常會刷到這樣一副場景:一個東北男人(自稱東北大醬哥)身邊桌子上放著一堆的蘿蔔、黃瓜、茄子、白菜等等各種生菜,還有一碟號稱東北大醬的東西,然後一手拿著一把大蔥或者一根大蘿蔔,蘸著大醬直接往嘴裡塞,咔嚓咔嚓地嚼著,直呼好吃。
  • 東北人吃飯真的離不開大醬,東北的大醬你吃過麼?真是太好吃了
    東北人吃飯真的離不開大醬,東北的大醬你吃過麼?真是太好吃了在東北,大醬作為一種普通的食材,卻在老百姓心目中有著很高的位置。東北大醬就像四川人的辣椒,不可缺。一桌東北宴席,蘸醬菜往往是標配之一。沒有蘸醬菜的宴席,在東北人的眼裡,那是沒有靈魂的。他們說:「不吃東北大醬幹活都沒勁」。遼東地區加工東北大醬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滿族祖先靺鞨人製作大醬史書上有著詳實的文字記載。在網絡上我們也可以經常看到,桌子上準備了很多的青菜,都是生的,然後準備一碗大醬,就著青菜蘸大醬吃得津津有味。還有炸醬麵,這些都是大醬經典的吃法。
  • 東北蘸醬菜換個方法做,讓你看見肉都不換!
    蘸醬菜,蘸醬菜就是各種青菜洗乾淨後,用農家醬炸雞蛋醬或者肉醬,沾著吃的菜就叫蘸醬菜。小編來說說這道蘸醬菜的升級版,這道菜叫【醬拌手撕菜】。農家大醬2勺,醬油2勺,白糖2勺,辣椒油2勺,蒜沫隨意就好,放在一起攪拌均勻,放入盆裡,攪拌均勻即可。這道菜口味鹹鮮,顏色好看,味道口感層次豐富。對於不喜歡吃肉的人來說是非常友好。
  • 八塊錢一斤的大蔥,還能愉快地吃蘸醬菜嗎?能吃
    不是大蒜漲價,也不是豬肉漲價,而是大蔥漲幅高達十倍之多,令人瞠目結舌,以前大蔥不到一塊錢一斤,現在八塊錢/斤,大家戲稱大蔥為向錢「蔥」,東北人喜歡吃大蔥蘸大醬,美味的蔬菜加上大醬獨特的香味,這是一種飲食習慣,面對超級貴的大蔥我們還能愉快吃蘸醬菜了嗎?答案是肯定的,能吃!
  • 東北人吃大醬,路子有點兒野
    生蘸醬菜醬菜食用起來比較簡便。在從對菜的處理方法上,基本可分為生、熟兩種。生蘸醬菜就是把菜洗淨後,直接蘸醬食用,如小蔥、水蘿蔔、黃瓜、青椒、生菜等;熟蘸醬菜就是先把菜用熱水「焯」熟後再食用,如菠菜、蕨菜、紅蘿蔔片、幹白菜、凍白菜、刺老芽等。
  • 東北大醬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說到東北,大家除了冷以外其實還一定會想到那些什麼都可以燉的東北菜,而就像四川的豆瓣醬一樣,東北也有不能分開的東北大醬,這些東北大醬無論是生食、炸醬、還是用它爆鍋,反正是頓頓離不開。即使飯桌上沒有什麼菜,幾根大蔥蘸醬也能吃飽肚子,反之現在餐桌上豐富了,有雞鴨魚肉,東北人也喜歡來點蘸醬菜調口味,總是覺得沒有大醬吃飯都不香。那麼大醬到底是怎麼做的呢,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首先就是黃豆!
  • 南方人表示吃火鍋用辣椒蘸水,可以接受紅油和醋,接受不了麻醬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南方人的我表示可以吃火鍋要用辣椒蘸水,可以接受紅油蘸水和醋蘸水,完全接受不了麻醬,一點點都不行。山西人,走哪吃飯都要醋,要辣。大多數四川人吃火鍋是在油碟裡放一點醋,放一點香菜,再放一點蒜末。有的可能會放鹽,或者不放醋。不吃香菜的就不放香菜。我十一歲之前都待在山西,所以養成了喜歡吃醋的習慣。尤其是吃餃子的時候,一般都是倒小半碗(那種小碗啊)醋蘸著吃,我朋友每次都很驚恐的看著我,問我酸不酸。
  • 自製小醬菜蘸水蘿蔔絲,超快手的佐餐小菜
    蘸水蘿蔔絲家人愛喝粥,早晚都會熬一鍋不同的粥,一是老人喝粥暖暖的養胃,二是孩子不愛喝水,早晚二餐湯水必備;喝粥最愛搭配各種小醬菜,酸甜的、麻辣的、原味的各色小鹹菜都是心頭之好;小醬菜多用手邊吃剩的蘿蔔、黃瓜、西藍花或菜花的梗,醃漬後調味,一般隔天就可以吃,每次不用做太多,一至二頓吃光
  • 東北人看過來 教你怎樣做大醬 值得收藏噢
    大醬是滿族的傳統美食,滿族人做豆醬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做大醬要選擇優質的大豆,一定不要轉基因大豆。東北黃豆醬一般來說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純黃豆發酵而成,通常我們叫「大醬」或「東北農家醬」,另種是用提前發酵好的醬引子配上黃豆製成,通常我們叫做「盤醬」或現在市面上經常見到的黃豆醬。
  • 「吃餃子蘸醬油還是蘸醋」引發南北網友口水大戰
    南北網友「口水大戰」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習慣和風俗,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口味。最近,網友@蘑菇錘基的一條微博火了:同事吃餃子居然蘸醬油……此言一出,網友們紛紛亮出了自己吃餃子時的蘸料:糖、醋、麻油、腐乳、蒜泥、芥末、芝麻醬、辣椒醬、番茄醬、花生醬、甜辣醬等,可謂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截至8日下午4時35分,這則微博被網友轉發30355次,跟帖評論9335次。支持者:吃餃子蘸什麼自己喜歡就行!
  • 吃過東北大醬的人都說好,想學必先做好這一步,農曆2月正當時
    吃過東北大醬的人都說好,想學必先做好這一步,農曆2月正當時東北的黃豆醬很有名,顏色黃裡透紅,醬香濃鬱,色正味濃,炸個雞蛋醬,來上一盤蘸醬菜,東北人的大愛,絕對下飯菜,吃得過癮。現在農村還是家家都自己做醬,城裡很少有人做了,會做的人也不多,姐姐算是其中之一吧。姐姐每年都做大醬,而且做的很多,至少要做20斤黃豆醬,她做的黃豆醬味道純正,色香味堪稱一流,所有的親戚都是她的食客,我也是其中之一,做少了不夠分的。做黃豆醬可不是做菜,幾分鐘出鍋,最多燉上幾小時而已。黃豆醬的周期要幾個月才能完成,只爭朝夕是做不來的。
  • 《芝麻胡同》中的老北京醬菜,有歷史也有人情
    想要做好醬菜,那就必須有嚴格的生產過程,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有差錯,特別是在裝壇發酵的時候,更是馬虎不得,劇中的孔老痴,為了能醃製最好的醬,在凌晨兩三點就得起來觀察它們的發酵情況,可見在醃製的過程中,醬把式們的細心與耐心。 正是有了這份執著,才有了老北京人對於醬菜的喜愛。
  • 不了情緣,黑土地上的大醬和「飯包」
    東北大醬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吃法與做法。與東北大醬相匹配的是東北人的蔬菜生吃!當然比較經典的還是生蔬菜「蘸大醬」。與東北大醬有聯繫的獨具特色的地方性吃法還是「打菜包(也稱飯包)」農家大醬的製作工藝其實還是比較簡單,一般是把大豆直接用大鐵鍋烀熟,然後上石碾子壓碎再攥緊成一個一個的圓球狀糰子,然後放在室外晾曬若干天,讓豆瓣糰子自然發酵,這就是第一次發酵。
  • 網絡流行語科普 聖誕餃子不蘸醋聖誕老人打馴鹿什麼意思?
    網絡流行語科普 聖誕餃子不蘸醋聖誕老人打馴鹿什麼意思?時間:2020-12-24 19:20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聖誕餃子不蘸醋聖誕老人打馴鹿什麼意思? 聖誕餃子不蘸醋聖誕老人打馴鹿什麼意思?
  • 如何在農村製作大醬?製作當天的幾天後可以吃?
    如何在農村製作大醬,需要多少天能做好,可以吃?這個沒確切時間,地區、季節、溫度溼度的不同,大醬製作成熟的時間不一樣。這麼說吧:一、什麼是大醬大醬是醬的一種。北方叫大醬,南方叫豆瓣醬,中間叫黃豆醬。當然,曬幾年的豆瓣醬一般人吃不著,超市沒賣的,除非你在郫縣地區有親戚,或許能有這口福。二、大醬製作的工藝原理山東大醬,東北大醬,最多的還是黃豆來做。工藝原理,南北都一樣,先把豆子泡透,蒸熟,麵粉拌了,堆積發酵。然後放入醬缸,加水放鹽,曬到醬香撲鼻就好了。
  • 農村傳統大醬就是好吃!製作簡單,誰看完誰就會做!
    農村人常常說,大蔥蘸大醬越吃越胖,其實這就是表達了對大醬的讚美與喜愛。過去農村家家都自己做大醬,現在農村有些年輕人,他們雖然很忙,但也是自己作大醬吃。自己家做的大醬,首先是味道獨特,製作方法也是比較簡單,很容易操作。
  • 給魚去腥,用料酒還是用醋?都錯了,只需一勺它,鮮嫩入味還不腥
    別再用酒用醋了,多放一勺它,鮮嫩入味,沒有腥味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做魚去腥難?別再用酒用醋了,多放一勺它,鮮嫩入味,沒有腥味!』魚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低,還含有維生素、礦物質等成分,是很好的營養食材。和豬肉相比,清淡又鮮美,是很多人都愛吃的美味。
  • 家裡有醋,別再蘸餃子吃了,這樣做比蘸著吃還美味,開胃又下飯
    家裡有醋,別再蘸餃子吃了,這樣做比蘸著吃還美味,開胃又下飯!儘管時序已經來到初秋,氣溫依舊居高不下動不動就讓人大飆汗,我卻沒有因此而食欲不振(難道這就是始終瘦不下來的原因),倒是依舊時常想嘗點辣的或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