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醬到底好不好吃

2020-12-05 學習茶文化

東北來的帥哥請同事們到家裡吃飯,自己親自下廚,一桌豐盛的美食中間,有一碗淺咖色的醬,聽說是東北大醬,旁邊的一個盤子裡放著生的蔥和香菜、黃瓜、生菜、小紅蘿蔔等,開飯了,帥哥兒讓大家嘗嘗這個蘸醬菜,有的人嘗試了一下,有的人不敢嘗試,不知道是不好意思還是真的好吃,嘗試的人還是誇讚了一番。

帥哥兒非要讓他的女神嘗嘗看,結果女神選擇了試一下大蔥蘸醬,剛吃到嘴臉就綠了,女神嚴重懷疑是在惡搞她,堅決不相信這種吃法能被人接受。女神於是講起了自己家鄉的羊肉泡饃的美味,在座的同事們也紛紛加入這個話題,山東煎餅、安徽臭鱖魚、螺獅粉等等,還真是絕對的特色。

雖然大家說的興趣滿滿,但彼此有些許的不認同,或者說不了解,很排斥,女神真的理解不了這種吃法,幾度提出質疑,但是帥哥吃的很香的樣子又讓她懷疑自己的判斷。到底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吃東北大醬呢,而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交通和物流的便利,東北大醬竟然入侵到了更多的地方,是誰在喜歡,是誰不喜歡,到底東北大醬好不好吃呀?帶著這些疑問,女神還是要刨根兒到底,終於問出了很多關於東北大醬的故事。

做醬雞蛋

大醬是滿族必備美食,據說當年努爾哈赤開始徵戰明朝時為了解決軍中缺鹽的問題,每走一個地方,都會徵集大醬,著急的時候,軍士們會用大醬打飯包吃,這也是方便的給養,軍廚除了帶上大醬,還會帶上在大醬裡醃製過的醬菜,解決了很大的問題。後來滿族入關,在清宮御膳食中,常常備一碟生醬和蘸醬菜,御廚們怕老佛爺食生的菜影響老佛爺的身子,還特意醃製了上好的醬菜供老佛爺食用。順治十年建立的酒醋房,設醬匠16名,做各種醬和醬菜,豆醬、醬豆鼓、醬蘿蔔、醬黃瓜等等。而今老北京還有很多大的醬菜園也遺留了許多歷史的味道,雖然歷史在變,但是百姓們一輩輩留下的味道記憶就像刻在基因中遺傳下來。

一碟醬菜,一碗清粥就可以讓人味覺激蕩,尤其是東北大醬是經過煮熟的豆子慢慢發酵後再製作而成,發酵是一種神奇的魔法,會讓食物表現出更卓越的味道,也是因為我們人類的腸胃不像其他動物那麼容易消化食物,發酵可能輔助了人體更好的吸收營養。豐富的植物蛋白,給身體帶來多種功效。

另外,經常以大米為主食的人身體容易缺乏賴氨酸,而大醬正是補充這一空缺的好幫手,大醬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膽固醇含量很低。如果人比較懶不想做菜的時候,洗一點蔬菜做個大醬沙拉配點米飯也是不錯的。

聽完這些,女神頓時端起了皇后娘娘的範兒,拿了一片兒生菜,筷子在生菜上點了些大醬,放上幾絲蔥,米飯等,卷的很像藝術品,塞進嘴巴裡若有所思地吃起來,這次評價還不錯呢。在座的人也都開始探尋著自己家鄉美食的回憶與歷史。

相關焦點

  • 東北人吃飯真的離不開大醬,東北的大醬你吃過麼?真是太好吃了
    東北人吃飯真的離不開大醬,東北的大醬你吃過麼?真是太好吃了在東北,大醬作為一種普通的食材,卻在老百姓心目中有著很高的位置。東北大醬就像四川人的辣椒,不可缺。一桌東北宴席,蘸醬菜往往是標配之一。沒有蘸醬菜的宴席,在東北人的眼裡,那是沒有靈魂的。他們說:「不吃東北大醬幹活都沒勁」。遼東地區加工東北大醬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滿族祖先靺鞨人製作大醬史書上有著詳實的文字記載。在網絡上我們也可以經常看到,桌子上準備了很多的青菜,都是生的,然後準備一碗大醬,就著青菜蘸大醬吃得津津有味。還有炸醬麵,這些都是大醬經典的吃法。
  • 東北大醬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說到東北,大家除了冷以外其實還一定會想到那些什麼都可以燉的東北菜,而就像四川的豆瓣醬一樣,東北也有不能分開的東北大醬,這些東北大醬無論是生食、炸醬、還是用它爆鍋,反正是頓頓離不開。即使飯桌上沒有什麼菜,幾根大蔥蘸醬也能吃飽肚子,反之現在餐桌上豐富了,有雞鴨魚肉,東北人也喜歡來點蘸醬菜調口味,總是覺得沒有大醬吃飯都不香。那麼大醬到底是怎麼做的呢,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首先就是黃豆!
  • 快速製作東北大醬,衛生健康好吃無黴菌
    快速製作東北大醬。不用提前製作醬塊子發酵,這樣也避免了黃麴黴菌等有害菌對人體的傷害,安全衛生,顏色純正,特別好吃。傳統的東北大醬製作流程是每年正月的時候要烀黃豆。一般根據下大醬量的多少決定乎烀多少重量的黃豆。
  • 我國最好吃的4種醬,東北大醬上榜,老乾媽:我不服
    我國最好吃的4種醬,東北大醬上榜,老乾媽:我不服!生在中國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從這次疫情上就可以看出來我國共產黨的領導能力到底有多強,身為中國人我驕傲,我自豪,在中國不僅有優秀的共產黨領導,我們而且還有各種各樣的美食我們能夠品嘗。
  • 吃過東北大醬的人都說好,想學必先做好這一步,農曆2月正當時
    吃過東北大醬的人都說好,想學必先做好這一步,農曆2月正當時東北的黃豆醬很有名,顏色黃裡透紅,醬香濃鬱,色正味濃,炸個雞蛋醬,來上一盤蘸醬菜,東北人的大愛,絕對下飯菜,吃得過癮。用來燉菜比調味料要好吃多啦,而且沒有任何添加劑,吃得健康,吃了上癮。過去是居家必備,哪一家至少要做一小缸黃豆醬,夠一年吃的。現在農村還是家家都自己做醬,城裡很少有人做了,會做的人也不多,姐姐算是其中之一吧。姐姐每年都做大醬,而且做的很多,至少要做20斤黃豆醬,她做的黃豆醬味道純正,色香味堪稱一流,所有的親戚都是她的食客,我也是其中之一,做少了不夠分的。
  • 東北蘸醬菜到底有多狂野?
    東北蘸醬菜到底有多野?據說,高寒地區的東北人唯一認證的飲食圖騰只有蘸醬菜。甭管啥菜,蘸醬必須賊拉好吃。蘸醬菜其實就是東北涼菜。黃瓜、青椒、生菜、大蔥、香菜、水蘿蔔,洗乾淨切吧切吧上桌醬起來。蘸醬菜總體包羅萬象,一口醬一口蔥,啥美味都靠邊站。
  • 東北大醬骨,天天吃都吃不膩,冬天最愛的菜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道東北特色美食。我們都知道東北人性格豪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道菜也有著一股很豪爽的氣質,它就是「東北大醬骨」。這道菜最大的特點就是醬香味濃鬱,吃再多也不會膩。絕佳的口感和香醇的味道,不僅東北人最愛,也徵服了全國各地吃貨們的心。
  • 東北人看過來 教你怎樣做大醬 值得收藏噢
    大醬是滿族的傳統美食,滿族人做豆醬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做大醬要選擇優質的大豆,一定不要轉基因大豆。東北黃豆醬一般來說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純黃豆發酵而成,通常我們叫「大醬」或「東北農家醬」,另種是用提前發酵好的醬引子配上黃豆製成,通常我們叫做「盤醬」或現在市面上經常見到的黃豆醬。
  • 夏季吃黃瓜的絕佳搭檔,正宗東北大醬,讓你的餐桌多一道美味
    昨天介紹東北大醬骨的文章中,我提到了發小母親做的醬,這種味道鮮美的食物,是歷史悠久的地道東北風味,家家戶戶都離不開它。東北大醬是滿族的傳統美食,滿族人做豆醬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而且,東北做大醬是有時間的,不是什麼時候都做的,這跟當地的風俗有關。東北大醬很講究時間的,一般一年中有兩次做醬的時間,一次是臘月,一次是正月末,二月初,下醬的時間也是要十八或廿八這兩個時間。時下是夏天,不適合做醬。
  • 東北大醬,難以割捨的味道,工藝簡單,一學就會
    異鄉雖好,取代不了家鄉,家鄉的女人們現在都在做醬,心血來潮,想把家鄉的味道搬到北京,說到做到,不試怎麼知道,馬上付諸行動。人在外,心在家,家不能帶來,可以嘗試一下在皇城根做做東北大醬,讓美味唾手可得。接下來精挑細選黃豆,粒粒飽滿,顆顆金黃,用溫熱的水淘洗乾淨加適量的水入鍋烀,費時兩天一夜黃燦燦的大豆搖身一變成了深褐色的醬豆了。
  • 東北的老頭魚是一種什麼魚?怎麼做好吃?
    ,老頭魚行動遲鈍緩慢,喜陰喜潮溼,在水少潮溼的地方也能生存,由於老頭魚生活在淺水的池塘水溝裡,在東北地區冬天,就會在冰面之下凍死的,但是,當春天凍冰化成水之後,老頭魚還能活過來的,用東北的話說,就是還陽了,所以,老頭魚的生命力也是極強的!
  • 殺人狂吃了大醬湯後沉迷於美味被抓,這樣的大醬到底是怎麼做成的
    大醬,殺人狂吃了大醬湯後沉迷於美味卻被抓,這樣的大醬到底是怎麼做成的?這是一個叫做大醬的故事。主要講述的是一個殺人狂,因為吃了一碗大醬湯而被抓。最後,引發出來的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這個故事是一個做新聞的人發現的。
  • 大醬在老東北人內心的地位高於油鹽醋,它是蘸醬菜的精魂
    現在快遞業越來越發達了,老家的好友寄來可生食的菜,從來也不會忘記一起寄來大醬。如果一次蘸醬菜的盛宴,缺少了大醬,那一定是沒有靈魂的。大醬無可取代,醬油和鹽都不可以代替它,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各類醬,任你再是高級,再是精細,都不可代替大醬的味道,它和生吃的菜,是絕配。東北的大醬也分很多種類的,有黃豆為原料的,這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好吃的。
  • 如何在農村製作大醬?製作當天的幾天後可以吃?
    如何在農村製作大醬,需要多少天能做好,可以吃?這個沒確切時間,地區、季節、溫度溼度的不同,大醬製作成熟的時間不一樣。這麼說吧:一、什麼是大醬大醬是醬的一種。北方叫大醬,南方叫豆瓣醬,中間叫黃豆醬。但是在北方就不這樣單純,有黃豆和麵粉兩種材料,麵粉比例大,黃豆還要搗碎,不像黃河以南,黃豆都囫圇個。四川更是味道獨特,不僅用的蠶豆,還放辣椒,一曬幾年,我覺得是豆醬裡最好吃的。當然,曬幾年的豆瓣醬一般人吃不著,超市沒賣的,除非你在郫縣地區有親戚,或許能有這口福。
  • 不了情緣,黑土地上的大醬和「飯包」
    東北大醬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吃法與做法。與東北大醬相匹配的是東北人的蔬菜生吃!當然比較經典的還是生蔬菜「蘸大醬」。與東北大醬有聯繫的獨具特色的地方性吃法還是「打菜包(也稱飯包)」農家大醬的製作工藝其實還是比較簡單,一般是把大豆直接用大鐵鍋烀熟,然後上石碾子壓碎再攥緊成一個一個的圓球狀糰子,然後放在室外晾曬若干天,讓豆瓣糰子自然發酵,這就是第一次發酵。
  • 大醬炒雞蛋,做法簡單,超級下飯
    大醬炒雞蛋上次去東北旅遊, 當地的朋友知道我喜歡做美食,教了我一道非常有當地特色的菜---大醬炒雞蛋。說起大醬炒雞蛋,在東北可是家喻戶曉的一道最平民菜,只需5分鐘,時間短;一種調料---東北大醬、兩樣食材-----雞蛋和大蔥,食材特簡單,超省事, 就能讓人美美的、飽飽的吃上幾碗飯,超級無敵下飯菜,是東北人四季都離不開的的家常菜。原料:雞蛋、大蔥、東北大醬、油。
  • 大醬怎麼做才香?把握好「熟度,溼度,溫度」,醬香醇厚,透著香
    看過有關東北人生活的電視劇或者去過東北的人就知道,東北人吃飯的時候餐桌上總少不了大蔥,黃瓜條等,同時還配有一碗醬料,這裡的醬料就是大醬。大蔥蘸醬是東北人吃飯或飲酒少不了的開胃小菜,一口咬下去,些許大蔥的辣味,混合著醬料的醬香鹹香,讓人食味大開。生活中醬料吃過不少,豆瓣醬、番茄醬、芝麻醬、辣椒醬等,種類比較多。
  • 東北人吃大醬,路子有點兒野
    不難看出在宋、遼、金時代,女真人開始真正釀造大醬了。努爾哈赤統一女真部落之後,開始對明朝徵戰。東北人吃大醬跟努爾哈赤有著極大的關聯,在帶兵徵戰明朝的時候,由於長期缺乏食鹽,八旗將士們的體力大幅下降。努爾哈兒於是就想到一個鹽分補給的好方法,在徵戰的時候,都會向女真部落尋集一些豆醬,沒時間了就打飯包吃。
  • 當東北蘸醬菜被貼上網紅標籤後,網友直呼事實不是這樣的
    最近刷抖音時常會刷到這樣一副場景:一個東北男人(自稱東北大醬哥)身邊桌子上放著一堆的蘿蔔、黃瓜、茄子、白菜等等各種生菜,還有一碟號稱東北大醬的東西,然後一手拿著一把大蔥或者一根大蘿蔔,蘸著大醬直接往嘴裡塞,咔嚓咔嚓地嚼著,直呼好吃。
  • 白魚怎樣做好吃,教你東北做法,不炸不煎,魚肉鮮嫩入味還不腥
    本期導讀:白魚怎樣做好吃,教你東北做法,不炸不煎,魚肉鮮嫩入味還不腥白魚學名翹嘴紅鮊,俗稱大白魚、翹嘴白魚、翹嘴巴、翹鮊子、鮊刺魚、白魚、撅嘴鰱子等,白魚味道鮮美,肉質白而細嫩,味美而不腥。無論油炸還是清蒸,鮮美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