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下,產生了一個不同於以前任何時代的獨特現象,許多優秀的女性找不到心儀的另一半,變成了優質卻孤單的黃金剩女。風華正茂的年紀,卻無人欣賞愛慕,這種情感體驗古代詞人也早有感悟,宋代詞人賀鑄句曾寫下一首《踏莎行》,既悽苦萬分,又唯美動人。
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
踏莎行
宋 賀鑄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返照迎潮,行雲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詞人在寫作的時候,總有許多意象格外受到偏愛,出現的頻率也是格外的高,「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就是頗受古今往來詞人喜愛的一個意象。前人寫荷花的名句,最經典的是南唐中主李璟的《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此句的時候說:「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
賀鑄的這首《踏莎行》所詠唱的就是荷花,全篇感情和李璟的《浣溪沙》有相通之處,從風華正茂卻無人欣賞的孤寂,到秋風來臨美人遲暮的傷感,借著曲塘荷花的意象,寫出了美人不被欣賞的落寞,也寫出了高潔君子不被重用的苦悶。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詞的開篇就點名了荷花不被欣賞的原因,它生長的環境是在一個回塘之中,回塘:位於迂迴曲折之處的水塘,這個回塘地理位置偏僻,不是採蓮女行舟路中必經的位置,還被楊柳所遮蔽,很難發現。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本來荷花盛開的時候,採蓮女就應該蕩舟前來,但是這個回塘的水面卻布滿了綠色的浮萍,擋住了採蓮女的船隻。
「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既然採蓮女來不了,那蜜蜂和蝴蝶總可以飛得進來吧,可偏偏荷花散發出來的那淡淡的香氣,連蜂蝶都吸引不來,紅花落盡,只剩下蓮心中的苦留給自己品味。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在偏遠回塘中獨自開放的荷花,既無人前來採摘,更無人欣賞愛慕,只能任憑春去秋來,獨自開放,獨自凋零。
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返照迎潮,行雲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 孤獨的荷花,每天獨自看著日升日落,雲捲雲舒,只有夕陽帶著潮水湧入荷塘與自己相伴,天上的行雲還帶著雨點,無情地打在荷花之上。
荷花在風中搖曳,似乎是在低語,向著秋風和騷人訴著自己的無限愁腸: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桃花杏花在春天開放,因此說它們是嫁給了春風,但荷花本來就是在夏天盛開,當年不肯在春風中開放,如今卻在秋風中受盡了悽涼和苦楚。
「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這是寫美麗高潔的荷花,結局卻是獨自凋零,更是象徵了芳華正茂的美女無人愛慕,又或許是擇夫太嚴,而導致自己遲遲不能結婚,白白蹉跎了大好青春,在年化逝去之後,心裡難免有一些悔恨與不甘。
屈原在《離騷》中開創了美人香草的傳統,一直被後世詞人所繼承,曹植《美女篇》:「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難。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嘆。」
美麗的姑娘一心想找個品德高尚的心上人做丈夫,卻實在很困難。眾人議論紛紛,有誰明白她看重的是怎樣的人?眼看著青春流逝,她唯有自己在長夜中輾轉不眠,起身發出一聲長嘆。
賀鑄在這首詞中表達的情懷和曹植一樣,在荷花、美人之外,所詠嘆的是自己品行高潔卻不能得到朝廷重用的鬱郁不得志。《宋史·文苑傳》中記載,賀鑄「喜談當世事,可否不少假借。雖貴要權傾一時,少不中意,極口詆之無遺辭。人以為近俠。……竟以尚氣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
一身俠義之氣的賀鑄,不懂得圓融處世的道理,不管別人是不是權貴,只要看不慣,就要對其進行斥責,因此常年屈居下僚,不能夠獲得令自己滿意的一官半職。如今青春不再,一事無成,對自己當初的孤高傲世、擇官過嚴,內心也難免充滿了一些懊惱和悔恨。
詩詞的美感就在於它的含蓄和意境,不論是女子青春逝去卻未得如意夫君的美人遲暮,還是君子盛年不再卻未得美官大展宏圖的鬱郁不得志,都融入到了對回塘荷花的一句「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的無限感慨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