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南極洲發現恐龍時代最大的動物卵

2020-06-19 參考消息

外媒稱,智利一個研究團隊在南極洲發現了恐龍時代最大的動物卵。這枚卵長約30釐米,重達6.5千克,屬於距今約6600萬年前的一種海洋爬行動物。

據埃菲社聖地牙哥6月17日報導,智利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戴維·魯維拉爾說:「這項發現有助於我們了解中生代——恐龍時代——大型海洋爬行動物的繁殖方式。」

這枚橢圓形化石外形像一個放了氣的球。智利大學和智利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2011年在前往位於南極半島東北部的西摩島的考察過程中發現了它。

在與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專家共同研究8年多後,成果於17日發表在英國《自然》周刊上。

魯維拉爾說,這枚動物卵有一層「很薄的」軟殼,其母體可能是滄龍,長約「7至17米」。

魯維拉爾說:「這次發現讓我們知道了存在這種尺寸的軟殼動物卵。這類動物卵的質量上限約為700克,而新發現的這枚卵重達6.5千克,突破了這個上限,可比擬馬達加斯加象鳥的巨卵或非禽類恐龍中最大的卵。」

這枚卵因巨大的體積和稀有度成為考古發現的轉折點,因為此前從未有軟殼動物卵保存下來。魯維拉爾說:「軟殼動物卵很容易腐爛,因而難以保存為化石。」

西摩島遍布「奇異豐富的化石」,是少數能將恐龍時代末期與哺乳動物時代初期區分開來的地點之一,因此受到地質學家重點關注。

滄龍與科摩多巨蜥和蛇類等物種是近親,大約6600萬年前生活在這片區域。「(最近的發現)也許為我們提供了一條線索,告訴我們在哪種環境中能找到這類動物卵的其他化石。此外,人們也開始探討這種動物出生的方式和地點。」魯維拉爾說。(編譯/廖思維)

相關焦點

  • 南極洲發現恐龍時代最大的恐龍蛋化石!軟殼還能保存至今…
    埃菲社、英國《新科學家》智利一個研究團隊在南極洲發現了恐龍時代最大的動物卵。智利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戴維·魯維拉爾說:「這項發現有助於我們了解中生代——恐龍時代——大型海洋爬行動物的繁殖方式。」這枚橢圓形化石外形像一個放了氣的球。
  • 智利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滄龍卵,重達13斤,比鴕鳥蛋大4倍多
    迄今為止卻並沒有發現與腕龍、梁龍、泰坦龍類體型比例符合鳥類與鳥蛋的比例的恐龍蛋,這些恐龍的體重能超過100噸,按上述比例它們下的蛋應該重達兩噸左右,但實際上從未發現過重量超過100公斤的恐龍蛋。《參考消息》6月18日轉載外國媒體報導稱,智利一個研究團隊在南極洲發現了恐龍時代最大的動物卵
  • 南極洲發現神秘化石,有史以來最大軟殼蛋
    智利一個研究團隊在南極洲發現了一顆化石,事後證實為有史以來發現最大的軟殼蛋。這枚蛋長約30釐米,重達6.5千克,屬於距今約6600萬年前的一種海洋爬行動物。智利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羅傑斯表示:「這項發現有助於我們了解中生代——恐龍時代——大型海洋爬行動物的繁殖方式。」
  • 研究發現,從南極洲發現的化石可能屬於有史以來最大的飛鳥
    南極洲誕生最古老的巨型鳥類化石,翼展21英尺(約6.4米)。20世紀80年代從南極洲發現的化石可能屬於有史以來最大的飛鳥, 一項新的研究已經發現。這些化石的年齡,從6200萬年前到250萬年不等,表明恐龍大規模滅絕後,這些化石就產生了。 鳥用"骨牙"和鋒利的嘴,捕食海裡的魚和魷魚等。研究人員已經確定,這些「小鳥」在世界經濟中旅行了至少6000萬年,就像今天的信天翁一樣。"這些南極化石...研究報告稱,可能不僅代表了大洋洲世界最大的飛鳥,而且代表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鳥類。
  • 化石卵的發現和南極洲的發現,顯示恐龍和海洋爬行動物產卵軟殼
    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恐龍早期歷史上沒有明確的硬殼恐龍蛋。在周三發表的另一項研究中,另一組研究人員報告了2011年在南極洲發現的第一批卵子化石,他們認為這是一種現已滅絕的巨型海洋爬行動物。奇怪的,充氣足球的形狀顯示,它也是軟炮擊。
  • 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有史以來最大的爬行動物卵
    最近,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卵。這是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的爬行動物卵這個巨大的卵長11英寸(約28釐米),寬7英寸,是6800萬年前的一種海洋爬行動物產下的。德克薩斯大學的地球科學家盧卡斯·勒讓德說:「這個卵來自於一種恐龍大小的動物,但是它與恐龍蛋完全不同。」
  • 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有史以來最大的爬行動物卵
    最近,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卵。這是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的爬行動物卵這個巨大的卵長11英寸(約28釐米),寬7英寸,是6800萬年前的一種海洋爬行動物產下的。德克薩斯大學的地球科學家盧卡斯·勒讓德說:「這個卵來自於一種恐龍大小的動物,但是它與恐龍蛋完全不同。」這種海洋爬行動物的母體從鼻尖到尾巴至少有23英尺(約7米)長,被認為是Antarcticoolithus bradyi,這個發現刊登在美國時間6月17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 迄今所見最大的軟殼蛋,在南極洲發現,可能來自吃鯊魚的爬行動物
    迄今所見最大的軟殼蛋,在南極洲發現,可能來自吃鯊魚的爬行動物Largest soft-shelled egg from reptile was found in Antarctica 一位藝術家解釋滄龍(mosasaur)的誕生,展示一隻巨大的滄龍在下蛋,而一隻幼龍在剛剛孵化出來之後
  • 迄今所見最大的軟殼蛋,在南極洲發現,可能來自吃鯊魚的爬行動物
    迄今所見最大的軟殼蛋,在南極洲發現,可能來自吃鯊魚的爬行動物Largest soft-shelled egg from reptile was found in Antarctica一位藝術家解釋滄龍(mosasaur)的誕生,展示一隻巨大的滄龍在下蛋,而一隻幼龍在剛剛孵化出來之後,正遊向海面。6月初,幾位古生物學家宣布,發現了迄今所見最大的軟殼蛋。
  • 南極洲融化雪原出現一具屍骨,神秘主義者認為是恐龍遺骸
    據英國媒體《每日星報》1月5日報導,一名神秘主義者通過谷歌地圖在南極洲雪原上發現了一具動物骨架。他上傳了一段視頻,稱這具白骨身長大約在12英尺(約3.6米)到20英尺(約6米)之前,應該是史前恐龍的一種。不過在他發布猜想後,大部分網友並不認為這有什麼奇怪的,並進行了合理的解釋。
  • 2.5億年前,三疊紀的「蜥蜴王」統治著南極洲,還是恐龍之王!
    2.5億年前,三疊紀的「蜥蜴王」統治著南極洲,還是恐龍之王!數百萬年前,在被稱為「恐龍之王」的雷克斯霸王龍腳下,大地還在顫抖。而在此之前,南極洲的森林中曾棲息著一隻鬣蜥大小的「蜥蜴王」。這種古老的爬行動物是一種古蜥,屬於後來包括恐龍、翼龍和鱷魚在內的同一類群。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了一具蜥蜴的部分骨架,其年代可追溯到2.5億年前,當時南極洲動植物繁盛。科學家在一項新的研究報告中稱,這位前「國王」的化石不僅為很久以前的南極洲森林景觀提供了更清晰的圖像,還有助於解釋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物種滅絕之後的進化景觀。
  • 恐龍時代最著名的十種恐龍,霸王龍上榜,而它是最大的肉食性恐龍
    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恐龍有的很大也有的很小,其中最大的易碎雙腔龍可能超過50米,而最小的蜂鳥可能還不到10釐米。就食性來說,有溫順的草食者和兇暴的肉食者,還有葷素都吃的雜食性恐龍。
  • 科學家揭開了南極洲發現的「癟氣球」狀化石的真實面目
    2011年,南極科考隊在南極洲發現了一塊奇怪的化石,這塊化石的形狀像一隻放了氣的癟氣球。近日,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在顯微鏡的幫助下揭開了這隻神秘化石的秘密。科學家發現,這塊化石是數千萬年前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頂級掠食者——滄龍產下的卵。《自然》科學雜誌報導了這一研究成果。
  • 和恐龍同時代!科學家在南極發現遠古海洋生物遺骸
    中新網6月11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11日援引《國家地理》雜誌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歷經十年努力,在南極洲的一個小島上挖掘並識別出了人類目前已知質量最重的遠古海洋生物遺骸。據報導,此前,科學家們在南極發現了該動物的遺骸,但因惡劣的天氣條件,挖掘工作直到2017年才完成。此後,研究人員又花了很長時間來識別該動物。據悉,研究人員找到了它的大部分骸骨,但卻沒有頭骨。這個還沒有命名的動物遺骸重11.8至14.8噸,從頭到尾身長約12米。目前,它是在考古工作中所發現的最重的動物。
  • 在恐龍剛出現的時代,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
    當然,如果找出恐龍剛出現時地球上最大的動物,那應該是巨大的魚龍類了,不過它們生活在海洋之中。可以肯定的是,現在發現的最早的恐龍化石所處的年代,肯定要晚於最早的恐龍出現的時間,因為它的一系列特徵足以讓判定它是恐龍,這意味著在它之前恐龍與它祖先的過渡類型已經存在。如果按年甚至千年萬年來觀察生物的演化,會發現生物演化的十分緩慢,但如果按百萬年來觀察生物的演化,還是會發現生物演化的比較迅速(大部分生物),可以想像一下一百萬年。兩百萬年前、三百萬年前……祖先和我們的區別。
  • 驟冷驟熱都不行 外媒:氣候變化曾兩次毀滅恐龍
    原標題:驟冷驟熱都不行 外媒:氣候變化曾兩次毀滅恐龍參考消息網12月1日報導外媒稱,氣溫驟降和驟升都會令恐龍滅絕。據法新社巴黎11月19日報導,大多數人都知道,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向地球,導致陸棲恐龍滅絕。即使爆炸的火球沒有擊中恐龍,在地球這顆原本冰很少或根本沒有冰的星球上,氣溫驟降還是會讓恐龍滅絕。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在那之前1億多年,另一場氣候變化災難衝擊了另一組不同的恐龍物種,其中很多都滅絕了。
  • 5000萬年前最大鳥類被發現,當時南極洲氣候溫暖,成避難天堂
    也就是說,現在冰天雪地的南極洲,在大陸出現漂移之前並不是在南極的位置上,而有可能在中低緯度地區,這意味著南極洲大陸上曾經出現過豐富的生命。科學家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他們通過對南極洲出土的偽齒鳥化石進行研究,發現它的骨齒十分特別,上顎長出了獨特的骨刺,看起來就像是一副尖銳的牙齒。它的下顎也長出了骨刺,這讓偽齒鳥看起來像是長滿了尖齒的食肉動物。但實際上偽齒鳥的骨刺並非真正的牙齒,因此偽齒鳥得其名。
  • 5000萬年前最大鳥類被發現,當時南極洲氣候溫暖,成避難天堂
    也就是說,現在冰天雪地的南極洲,在大陸出現漂移之前並不是在南極的位置上,而有可能在中低緯度地區,這意味著南極洲大陸上曾經出現過豐富的生命。  科學家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他們通過對南極洲出土的偽齒鳥化石進行研究,發現它的骨齒十分特別,上顎長出了獨特的骨刺,看起來就像是一副尖銳的牙齒。它的下顎也長出了骨刺,這讓偽齒鳥看起來像是長滿了尖齒的食肉動物。但實際上偽齒鳥的骨刺並非真正的牙齒,因此偽齒鳥得其名。
  • 南極洲現巨大冰下湖 或蘊藏未知生命形態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在南極洲的冰層底下發現了一個大型、蝴蝶結形狀的大湖,科學家認為它可能會是南極洲第二大冰下湖,可能蘊含許多數百萬年因被冰凍而未被人發掘的生命型態。這座湖大約位在南極洲東岸的伊莉莎白公主地(Prince Elizabeth Land),長度約140公裡、寬度約19.3公裡。雖然這座湖只有南極洲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冰下湖─沃斯託斯湖(Lake Vostok)─的一半大小,但科學家認為它有可能成為南極洲第二大冰下湖。
  • 6600萬年前南極洲化石蛋表明:最初的恐龍蛋可能是軟殼的
    其中一項研究認為,最初的恐龍所產的蛋可能是軟殼蛋,這與一般的流行觀點——恐龍產的是硬殼蛋相左;另一項研究描述了一個來自南極的大號軟殼蛋,這也是迄今在南極洲發現的第一個化石蛋。諸如鳥類、部分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它們所產的蛋包含一塊內膜或羊膜,可以幫助防止胚胎變幹,因此也被稱為羊膜動物。其中一些羊膜動物,比如蜥蜴和烏龜產軟殼蛋;而另一些,比如鳥類則產高度鈣化的硬殼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