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林業生態扶貧碩果豐

2021-01-09 金臺資訊

「十三五」以來,我省不斷創新林業生態扶貧政策舉措,加快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轉換通道,使貧困人口從生態保護與修復中得到更多實惠。2020年12月30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省林業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我省共安排25個貧困縣林業項目資金77億元,佔到全省總量的37%,有效帶動118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增收,實現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雙贏。

我省森林覆蓋率達63.1%,森林資源和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我省多數貧困地區是林業重點縣,是重要森林資源保護區或生態脆弱區,這些地方既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也是林業生態建設修復的主陣地。

做好山水文章,讓重大生態建設與保護工程紅利真正惠及貧困地區群眾。「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安排重點防護林、退耕還林、造林補貼等工程項目資金42億元,其中,安排25個貧困縣項目資金18億元,吸引貧困戶以山林入股、投工投勞等方式參與造林,為貧困林農提供了「門前務工」機會,人均投勞收入達1000多元。

全省共選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23784人,按照平均每人每年1萬元的勞務補助標準,已累計安排中央資金7.7億元。同時,大力推行林長制,將生態保護與林業生態扶貧相結合,安排2719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森林資源源頭管理專職護林員和溼地管護人員,進一步拓寬貧困人口增收渠道。全省林業生態公益性崗位輻射帶動8萬貧困人口脫貧,既實現家門口脫貧,又享受到了保護綠水青山帶來的實惠。

結合森林資源特色,重點抓好油茶、竹類、香精香料、森林藥材、苗木花卉、森林景觀利用六大林下經濟產業,推廣「公司 基地 貧困戶」「企業 合作社 基地 貧困戶」等模式,與貧困人口建立利益連結機制,累計帶動70萬貧困人口增收。我省發展林下經濟面積超過3900萬畝,佔全省林地的24.4%,其中,僅油茶、竹產業貧困戶參與的規模就達160多萬畝,覆蓋貧困村2200多個,戶年均增收2000元。此外,依託森林公園、溼地公園等自然公園發展生態旅遊,累計接待遊客達6.02億人次,拉動了當地林產品的銷售,林下經濟產業已逐漸發展成為林農增收的「綠色銀行」。

抓好林業科技扶貧,以「扶智」帶動「扶貧」。「十三五」期間,累計幫助農戶建成扶貧示範基地40餘萬畝,舉辦技術培訓班和送科技下鄉752期,培訓林業基層技術人員和林農7萬多人次。 (記者劉佳惠子 實習生畢婧)

相關焦點

  • 市林業規劃設計院積極支持酉陽黃連村林業產業扶貧
    重慶市林業規劃設計院採取積極措施,狠抓酉陽縣萬木鎮黃連村林業扶貧。2019年3月以來,市林業規劃設計院派出業務骨幹、高級工程師張鵬擔任派駐黃連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以來,充分發揮專業特長,指導發展油茶,擴大油茶良種育苗規模;在市林業規劃設計院支持20萬元資金的情況下,積極探索「土地出租+產出分紅+就近務工」的利益聯結模式,吸納46戶貧困戶參與,建成柑橘示範基地150畝,配套建成100立方米灌溉蓄水池及灌溉管網系統。
  • 崔汛督導調研延安生態扶貧及「十三五」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6月11日至13日,省林業局二級巡視員崔汛帶領省林業局發改處、省林業調查規劃院有關同志赴延安市宜川縣、延長縣、延川縣督導調研生態扶貧及林業「十三五」工作完成情況。
  • 瀟湘林業70年丨強化全方位生態保護——湖南林業發展成就之生態...
    編者按:自1950年湖南省政府單獨設立湖南省林業局以來,湖南林業已走過70年的光輝歷程。70年來,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一代代務林人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積極投身生態建設,用智慧和汗水譜寫了一曲曲唯美動人的綠色旋律,描繪了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美麗畫卷,把綠水青山打造成湖南的一張亮麗名片,為建設生態強省、實現全面小康奠定了堅實的生態基礎。
  • 宋權禮:生態優先 為傳統林業轉型升級貢獻中林力量
    這些數據背後不僅是中林集團的快速發展,更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縮影之一。「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十九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從理念到思路、從目標到制度進行全面論述和系統規劃。」宋權禮感慨道,國家對林業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給集團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 我市秦巴生態保護和林業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0年,我市採取一系列有效舉措傾力推動林業事業高質量發展,全市秦巴生態保護和林業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秦巴生態保護深入推進。編制出臺《漢中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組織開展縣級實施方案編制和秦嶺保護區勘界立標試點,順利完成巴山生態環境保護6個專題研究。全面推行「山長制」,設立市、縣、鎮、村四級山長1920名,設置山長公示牌1794塊。持續開展「五亂」問題整治,全年新排查65個「五亂」問題,已按時間節點完成整改。
  • 雲南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資質中介代辦
    標題}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單位資格認證管理辦法中國綠色時報中國綠色時報12月20日報導(記者王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日前印發《林業草原生態扶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及貫徹落實分工方案,提出大力實施生態補償扶貧、積極推進國土綠化扶貧、認真實施生態產業扶貧、全力開展定點扶貧,實現生態改善和脫貧攻堅雙贏。
  • 今天,2020江西森林旅遊節開幕!一大波精彩活動來襲
    副省長陳小平宣布「2020江西森林旅遊節開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旅遊管理辦公室主任、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有林場和種苗管理司副司長張健民,省林業局局長邱水文分别致辭。省政府副秘書長邱向軍,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龔建文,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張聖澤,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郎道先,省體育局副局長張祖平,省文化演藝發展集團董事長李曉浩,省廣播電視臺副臺長朱育松,市領導歐陽世麟、張逸、華旭明等出席開幕式。
  • 塑林區生態文明形象 做林業生態建設脊梁
    這片綠色林海的守護和經營者——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成立於1952年,是國家和自治區設立的實施生態保護與建設的事業單位;1995年,按照國務院的要求,整合林管局生產經營職能組建了中國內蒙古森林工業集團,同時保留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管局機構和林業行政管理職能。
  • 江西養殖戶放歸五百隻果子狸,專家:需進行長期生態監測
    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地學院教授張明海表示,放歸之後,需對已放歸的野生動物進行長期生態監測,對放歸成效進行評估,「一旦發現野生動物的野外生存情況出現生存危機或其它意外情況,需及時採取必要的應對措施。」王義華養殖的果子狸。
  • 著力保護森林生態環境 實現生態自然良性循環 林業集團公司與中國...
    葉智在講話時說,大興安嶺是我國北方重要的天然生態屏障,生態區位十分重要,此次籤約是落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黨組部署要求的實際行動,通過這次籤約,希望與林業集團公司在森林資源、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監測及森林經營等方面開展合作,確立共同目標
  • 2020江西森林旅遊節在大餘縣丫山景區盛大開幕
    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朱虹,省政府副省長陳小平,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旅遊管理辦公室主任、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有林場和種苗管理司副司長張健民,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龔建文,贛州市政府市長曾文明,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張聖澤,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邱水文,省紀委省監委駐省自然資源廳紀檢監察組組長鄺先華,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郎道先,省體育局副局長張祖平,江西文化演藝發展集團董事長李曉浩,大餘縣委書記廖永平
  • 紹興:林業生態技術治理農業面源汙染
    本報訊  記者劉琴報導 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副所長姜景民日前透露,浙江省紹興市湯浦水庫入庫口生態溼地工程正在開建。該工程採用喬灌草結合的林業生態技術綜合治理農業面源汙染。  工程負責人、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方敏瑜介紹說,經過30多年的研究,農業面源汙染問題逐漸從統計、調查與機理研究轉向實用治理研究。
  • 蓮都區生態林業發展中心榮獲 「浙江省森林生態保護突出貢獻集體...
    日前,省林業局通報表揚浙江省森林生態保護突出貢獻集體和個人,蓮都區生態林業發展中心榮獲「浙江省森林生態保護突出貢獻集體」稱號,全省共有48個集體獲得該稱號。近年來,蓮都區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定實施「五年綠化平原水鄉、十年建成森林浙江」重大部署,積極推進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和生態文明建設,有力促進了森林資源總量持續增長、質量全面提升、生態持續改善,主要做到了「一個全省首創,兩個全市率先,保護三個方面。」 一、建設全省首個「雲森防」平臺,當好防治「尖兵」。
  • 江西明確了!
    近日,江西出臺了《關於依法有序做好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處置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這些內容作出了明確要求。市縣政府要組織林業、農業、扶貧等部門對轄區範圍內野生動物養殖戶進行登記造冊,在前期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深入實地現場、見物點數,對在養人工繁育野生動物的物種、數量、繁育設施、貸款、涉眾等基礎數據進行當場確認,做到「一戶一冊」,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對貧困戶、邊緣戶要特殊標註,並與養殖戶籤字確認,作為「一對一幫扶」、動物處置、資金扶持等工作的依據。
  • 全面推行林長制 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黨組...
    就《意見》有關問題,記者專訪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局長關志鷗。 記者:請問什麼是林長制?《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麼?總體而言,我國森林資源總量相對不足、質量不高、森林生態系統功能脆弱的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改變,生態產品短缺依然是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所以在繼續加大林草生態建設的同時,必須構建最嚴格的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制度體系。 建立健全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責任體系,是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探索實踐的林長制是生態文明目標責任體系的一個重大制度創新。
  • 強化森林火災防控 提升林業生態質量
    日前,梅州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黃文沐到梅縣區檢查調研森林防火、災後復綠等工作,強調要抓緊抓實抓細森林防火各項工作,提升森林火災綜合防控能力和林業生態質量。黃文沐強調,要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滅結合、高效撲救」方針,抓緊抓實抓細森林防火各項工作,提升森林火災綜合防控能力和林業生態質量。要壓實政府屬地責任、部門監管責任、林地主體責任,加強部門會商研判,推行網格化管理機制,抓好護林員隊伍建設,構建森林火災群防群控的嚴密防線。
  • 大數據生態旅遊創精準扶貧新理念
    貴州貴谷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谷歌西南地區的核心合作夥伴,以谷歌全球最大的網際網路搜索能力、網盟展示能力、視頻推廣能力、移動應用能力全力加盟貴州「大扶貧」、「大數據」、「大健康」生態旅遊精準扶貧工程,貴州貴谷集團董事長杜雄率先提出,貴州大數據生態旅遊必須建立在「發展山地生態農業、山地綠色產品、山地生態文化」的基礎上,編織大數據生態旅遊綠色安全網,並引進臺灣大學科技中心
  • 好生態激發林業綠色發展新活力首屆廣西「兩山」發展論壇活動側記
    近年來,我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著力轉變發展方式,強化生態保護,加快林業產業發展,呈現出森林資源不斷增長、生態環境穩步向好,林區百姓富足的良好局面。本次論壇上,就如何加快廣西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助推我區林業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等問題,來自區內外的頂級專家、學者做了經驗交流並提出了寶貴建議。
  • 廣東省首個開園的森林生態綜合示範園——省東江林場林業科技示範...
    近日,廣東省森林生態綜合示範園-省東江林場林業科技示範園落成啟用。省東江林場林業科技示範園是廣東省首批森林生態綜合示範園10個建設單位之一,規劃面積8208畝(547.2公頃),首期投入資金2千萬。為滿足居民走進自然的需求,2019年廣東省投資2億元,推進10個森林生態綜合示範園建設。森林生態綜合示範園依託國有林場、森林公園,突出資源特色,高標準打造集森林旅遊、森林康養、自然教育、科技示範、林下經濟等於一體的多功能示範園。省東江林場林業科技示範園坐落於廣東省河源市江東新區東江林場的桂林工區內,東鄰紫金縣義容鎮,西北靠臨江鎮,南接古竹鎮,具有良好的區位和交通條件。
  • 探索扶貧新路徑 中國消費扶貧生活館打造扶貧產業生態閉環
    與此同時,社會各界為了最大限度地削弱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也在爭分奪秒地開展各式各樣的扶貧行動。  中科同創發起的中國消費扶貧生活館項目作為國務院扶貧辦指定的消費扶貧創新試點項目,在探索消費扶貧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