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齊魯網2月26日訊(高密臺 周立新 牟乃宗)踩高蹺在濰坊高密市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延傳至今,依然活躍。鄉村裡都能找到踩高蹺的高手,他們練就了一腳真功夫,只要一綁上高蹺就能疾步行走。為讓這項民間藝術得到更好的傳承,他們培養了一支「90後」高蹺隊,這不春節期間小青年們惹火鄉間和城裡,豐富著百姓們的文化生活。
春節前後,高密市井溝鎮前院頭村的一支「90後」高蹺隊在鄉村的表演很是熱鬧紅火,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一個個盛妝的青年男女,腳踩著1米多高的木蹺,手執彩綢、花傘,或兩人對舞,或集體起舞,引得觀者翹首仰望。
井溝鎮前院頭村黨支部書記王佩勇介紹,一直沒間斷,年年搞著,一般到了農閒季節,小年左右就開始,到了正月裡拜年,演到正月十五以後。
高蹺隊扮演的人物多是神話人物、戲曲人物以及現實生活中的人物,一般表演隊伍裡,都會有伴有跑旱船,騎毛驢的,表演者要很滑稽,能作出不同於旁人的表演者姿態,從而取得轟動人群的效應。其他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豬八戒背媳婦等各種根據故事內容表演的情節,更是要多姿多態,花樣翻新。
高密市井溝鎮前院頭村高蹺隊隊員王藝博介紹,寒假比較閒,所以出來鍛鍊一下。然后豐富農村生活,鄉親們都比較喜歡。
王豔香介紹,多數都是「90後」的高中生,他們都是利用放假時間,出來娛樂,豐富了前院頭村老少爺們的文化生活。
高密市井溝鎮前院頭村擁有豐厚的民間藝術文化,但踩高蹺在前院頭村失傳已久,為了挖掘本地民間藝術資源,豐富學生民間藝術教育,該村於2013年組建了這支學生高蹺隊,但這項民間藝術項目極具挑戰性,列隊行進、踢腿、快走、扭擺等動作都是真功夫,加上訓練時間長,學生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為使傳統文化更好地服務於社會 各項事業發展, 鎮村因勢利導及時把這支「90後」高蹺隊打造成對農民進行自我教育的有效載體,通過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他們開展活動和參加文藝匯演、競賽等,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科技文化知識,傳播致富信息,弘揚真善美, 讚揚農村致富帶頭人,讓民間文藝綻放光彩的同時也發揮了新的職能和作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
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