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濟神州拿下諾華22億美元授權費:國產PD-1叫板默沙東K藥,合作出海...

2021-01-16 藍鯨財經

國內製藥產業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藥企開始走向海外,這一次,百濟神州給了市場一個大驚喜。

1月12日,百濟神州宣布與諾華達成合作以開發和商業化抗PD-1抗體替雷利珠單抗,諾華將在北美、日本、歐盟及其他六個歐洲國家共同開發和商業化替雷利珠單抗,百濟神州將獲得6.5億美元預付款並有資格獲得至多15.5億美元的潛在註冊和銷售裡程碑付款,以及產品銷售特許使用費。

22億美元的總交易金額和6.5億美元的預付款都打破了以往記錄,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單品種藥物授權交易,也是迄今為止首付金額最高的中國新藥授權合作項目。

國產創新藥企龍頭與老牌跨國藥企大佬的強強聯手點燃了資本市場的熱情,12日當天百濟神州大漲12.88%,市值達2175.03億港元。

百濟神州中國區總經理兼公司總裁吳曉濱表示:「我相信目前這只是一個開端,未來會有更多機會走出去。」

自研受挫,諾華亟需成熟PD-1/L1產品

諾華為什麼要給百濟神州的PD-1產品砸下重金?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PD-1抗體作為免疫療法的「基石」是當下泛腫瘤治療的基礎,也因此成為各家MNC(跨國巨頭)的兵家必爭之地。

2014年9月、12月,默沙東的Keytruda(K藥)和BMS(百時美施貴寶)的Opdivo(O藥)分別獲美國藥監局(FDA)獲批上市,上市後迅速放量,年銷售額近百億美元。羅氏—基因泰克、默克/輝瑞、阿斯利康三家巨頭的PD-L1藥物:T藥、I藥、B藥,緊隨其後也在2016年、2017年獲批上市。IQVIA數據顯示,2019年抗PD-1抗體全球銷售額約為188.09億美元。

對手們已領先一步,諾華的PD-1卻遭遇難產。2020年8月,諾華宣布其在研PD-1抑制劑spartalizumab(PDR001,斯巴達珠單抗),在聯合BRAF抑制劑Tafinlar(達拉非尼)和MEK抑制劑Mekinist(曲美替尼)一線治療無法切除或轉移性的突變陽性黑色素瘤的3期臨床研究中未達主要終點,宣告失敗。

一位醫藥投資人士對藍鯨財經表示,在幾家MNC中只有諾華的PD-1進展不佳,需要在外界尋找成熟的PD-1藥物補充管線,這次和百濟神州的合作正好彌補了各自的短板。

替雷利珠單抗是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一款1類新藥,也是國內獲批的第6款PD-1/L1藥物,2019年12月在國內獲批上市,在上個月的醫保談判中替雷利珠單抗談判成功。

雖然替雷利珠單抗是4款國產PD-1裡獲批時間最晚的,但在適應症獲批和銷售表現上,都大有迎頭趕上的趨勢。目前已有三個適應症獲批,分別是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晚期一線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以下簡稱「肺鱗癌」),僅次於恆瑞。

值得注意的是,替雷利珠單抗還是繼帕博利珠單抗(K藥)後首個獲得肺鱗癌適應症的國產PD-1單抗。百濟神州中國區總經理兼公司總裁吳曉濱還表示,替雷利珠單抗用於治療晚期一線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既往接受過治療的不可切除肝細胞癌(HCC)患者的兩項新適應症的審批已經進入最後階段,有望在不久之後獲批。

諾華加持,百濟在聯合療法上將大展拳腳

這次跟諾華合作除了在資金方面為百濟神州提供了助力,更重要的是意義是在聯合療法的開拓上。一位醫藥專業人士對藍鯨財經表示,PD-1/L1覆蓋很多腫瘤適應症,但單獨使用效果有限,加上化療和靶向藥會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比如奧西替尼和K藥聯用治療非小細胞癌,索拉菲尼與K藥聯用治療肝癌,都是非常經典的聯用搭配。

這點也得到了百濟神州方面的認可。百濟神州中國區總經理兼公司總裁吳曉濱在採訪中表示:「作為全球頂尖的製藥企業之一,諾華有很多管線產品,百濟神州也有很多管線產品,大家可以想像,以後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會在全球開展各種聯合療法,我相信是走在比較前面的,這是個非常開放的平臺。」

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全球研究與亞太臨床開發負責人汪來博士認為,「諾華不光在血液腫瘤,在實體腫瘤都有很多布局。可以想像它之所以想這麼快與百濟神州的PD-1進行合作,也是儘快加速他們管線和PD-1聯合用藥試驗的探索。」

根據官方數據顯示,在腫瘤生物產品方面,諾華大力推進多種抗癌產品參與的聯合療法,現階段在研實驗近30餘種。

另一方面,上文中的醫藥投資人士認為,與諾華的合作彌補了百濟神州在海外商業化團隊和渠道的短板。

合作出海或成未來主流

醫藥投資人士表示表示,合作出海是目前看來最高效的方式,跨國藥企有很好的商業化團隊和渠道,中國的Biotech應該學會利用這一優勢,百濟和諾華的合作是個非常好的信號。

其實國內已經意識到了這點。2020年8月,信達生物(01801.HK)宣布向禮來製藥授權達伯舒(信迪利單抗)在中國以外地區的獨家許可,禮來計劃將達伯舒推向北美、歐洲及其他地區。

根據協議,信達生物將獲得累計超過10億美元的款項,包括2億美元的首付款和高達8.25億美元的開發和銷售裡程碑付款。另外,信達生物還將收到兩位數比例的淨銷售額提成。

2020年9月,基石藥業(02616.HK)授權輝瑞PD-L1抗體舒格利單抗(CS1001)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商業化權利,基石藥業獲得輝瑞的2億美元股權投資,以及最高2.8億美元的裡程碑付款及額外的分級特許權使用費。

2020年10月,基石藥業再次獨家授權EQRx在大中華區以外地區開發和商業化舒格利單抗及PD-1抗體CS1003,基石藥業獲得1.5億美元的首付款,及最高可達11.5億美元的裡程碑付款以及額外的分級特許權使用費。

未來除了PD-1/L1產品,一些有一技之長或者差異化優勢明顯的Biotech公司也會進入MNC的視野,上文的投資人士補充到,短期內,MNC在海外渠道方面的優勢難以動搖,但是國內企業也可以長久布局,當未來產品國際化成為常態,形成組合,組建自己團隊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百濟神州財務長兼首席戰略官梁恆也表示,未來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業化將由諾華主導,但百濟神州也會參與20%。因為此前百濟神州已經在北美為BTK抑制劑澤布替尼建立了商業化團隊,這次共同參與是為了在實體瘤方面的商業化能力打基礎,百濟神州後續還有很多新的產品,包括聯合用藥的產品,可以為這些產品的商業化打基礎。

相關焦點

  • 百濟神州拿下諾華22億美元授權費:國產PD-1叫板跨國巨頭,合作出海...
    1月12日,百濟神州宣布與諾華達成合作以開發和商業化抗PD-1抗體替雷利珠單抗,諾華將在北美、日本、歐盟及其他六個歐洲國家共同開發和商業化替雷利珠單抗,百濟神州將獲得6.5億美元預付款並有資格獲得至多15.5億美元的潛在註冊和銷售裡程碑付款,以及產品銷售特許使用費。
  • 企業觀 百濟神州與諾華達成授權合作:國產PD-1加速「出海」 競爭賽...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繼信達生物授權禮來、基石藥業與輝瑞及EQRx合作之後,又一國產PD-1與跨國藥企達成授權合作,同時也是PD-1在經歷了前不久的醫保談判激烈競爭後,有了「出海」新動作,競爭的賽場再拓展至海外市場。根據此次合作與授權協議,雙方將在上述國家對百澤安進行共同開發,其中諾華將在過渡期後負責註冊申請,並在獲得批准後開展商業化活動。
  • 百濟神州與諾華達成PD-1海外授權合作
    百濟神州今日宣布與全球製藥巨頭諾華就其自主研發的抗PD-1抗體藥物替雷利珠單抗在多個國家的開發、生產與商業化達成合作與授權協議,首付款高達6.5億美元,為迄今為止首付金額最高的國內藥物授權合作項目,總交易金額超過22億美元,創下目前國內單品種藥物授權交易金額最高記錄。這是繼2019年澤布替尼在美國獲得FDA批准上市、實現「零的突破」後,百濟神州創造的本土抗癌新藥「出海」的又一裡程碑事件。
  • 22億美元!百濟神州與諾華達成替雷利珠單抗授權合作協議
    來源:醫藥魔方作者:醫藥魔方1月12日,百濟神州宣布與諾華達成一項合作與授權協議,後者獲得替雷利珠單抗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歐盟成員國、英國、挪威、瑞士、冰島、列支敦斯登、俄羅斯和日本等多個國家的開發、生產和商業化權利。
  • 百濟神州就抗PD-1抗體百澤安與諾華達成合作與授權協議
    來源:新浪港股百濟神州(06160)發布公告,該公司於2021年1月11日(美國東部時間)宣布,BeiGene Switzerland GmbH,該公司的間接全資子公司,與Novartis Pharma AG(諾華)就授權諾華在多個國家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百濟神州的抗PD-1抗體百澤安
  • 百濟神州大漲10% 與諾華達成合作開發及商業化替雷利珠單抗
    來源:新浪港股1月12日消息,百濟神州大漲10%,現報179.6港元,市值2115億港元。此前與諾華製藥達成合作,共同開發和商業化抗PD-1抗體百澤安。百濟神州(06160.HK)宣布,旗下間接全資子公司與Novartis Pharma(諾華)就授權諾華在多個國家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百濟神州的抗PD-1抗體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達成合作與授權協議,授權區域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歐盟成員國、英國、挪威、瑞士、冰島、列支敦斯登、俄羅斯和日本。
  • 諾華4.5億歐元獲默克在研新藥全球權益 默沙東研發總裁明年退休
    (新康界)武田超10億美元達成開發潛在「first-in-class」RNAi療法合作武田和Arrowhead Pharmaceuticals今天宣布,雙方達成一項研發合作協議,將共同開發潛在「first-in-class」RNAi療法ARO-ATT,用於治療α-1抗胰蛋白酶相關肝病(AATLD)。
  • 輝瑞、諾華、默沙東2020Q1財報披露:輝瑞掉落王座,默沙東躋身前三
    其中,生物製藥業務營收100.07億美元,同比增長11%;普強業務營收20.22億美元,同比下降37%;而消費者保健業務從今年開始已經不計入總營收之內。圖表1:輝瑞2020Q1營收情況來源:輝瑞財報,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生物製藥部分主要由Eliquis、Vyndaqel/Vyndamax、Ibrance和Inlyta推動。
  • 百濟神州公布早期研發管線,期待下一個十年!|百濟神州|sitravatin...
    百濟神州成立於2010年,經過10年發展,該公司已經成功實現2款自主研發創新藥的商業化,分別是BTK抑制劑澤布替尼(zanubrutinib)和PD-1抑制劑替雷利珠單抗(tislelizumab);還有一款擬用於治療卵巢癌的PARP1/2小分子抑制劑在研產品正在遞交註冊申請。
  • 研發費用趕超恆瑞,百濟神州或將成為首個三地上市的本土藥企
    就在今年7月,百濟神州才完成了一次規模超20.8億美元的定向增發,刷新了當時全球生物科技公司股權融資的新增發行規模紀錄。其中高瓴資本認購了不低於10億美元的份額。百濟神州的巨額虧損來源於其高得驚人的研發費用。三季報顯示,百濟神州前3季度研發費用為6.44億美元(42.35億人民幣),而同期君實生物、信達生物、康方生物和百奧泰的研發費用為12.1億元、8.08億元、2.41億元和3.96億元,4者研發支出總和甚至僅有百濟神州的一半。
  • PD-1談判結果爆冷,進口C肝新藥...
    01  PD-1競爭格局水落石出,僅信達一家入圍       超出此前行業預期,從此次公布的談判成功藥品名單來看,僅有信達的一款PD-1產品成功入圍,而K藥、O藥以及同為國產企業的君實的特瑞普利單抗都未入圍。       從價格來看,談判之前,幾款PD-1產品的年治療費差異不小。
  • 2020年創新藥獲批最大贏家:諾華(NVS.US)
    2020年,有20家企業收穫2項以上的創新藥批准。諾華是最大贏家,共收穫了9項批准。其次是羅氏、賽諾菲,均有6項新藥批准;武田、BMS、默沙東各有4項新藥批准;拜耳、吉利德、禮來和Blueprint Medicines等各有3項新藥批准。2020年獲批創新藥數量最多的企業
  • 42億美元打造創新ADC 默沙東與Seattle Genetics達成合作
    今日,Seattle Genetics公司和默沙東公司(MSD)聯合宣布,雙方達成兩項戰略腫瘤學合作。在一項合作中,兩家公司將在全球範圍內聯合開發和推廣靶向LIV-1的抗體偶聯藥物(ADC)ladiratuzumab vedotin。這是繼昨日吉利德科學擬以約210億美元收購Immunomedics之後,ADC藥物研發領域的又一大額合作。
  • 美、港、滬三地上市首家藥企或誕生,已虧損超190億
    截止發稿,百濟神州港股市值為1925.18億港元,美股市值則超254億美元。百濟神州財務長兼首席戰略官梁恆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通過該次融資,百濟神州帳上的現金會超過50億美元。
  • 君實生物:除了PD-1,還有什麼「驚喜」?丨億歐解案例
    儘管在2019年,君實生物淨虧損4.5億元,但基於拓益還算可觀的5.27億元銷售額,行業對其的這位國產PD-1開拓者的期待不減。截至2月25日收盤,其市值保持在200億港元之上。 不過,君實生物並不享受業界給的強「PD-1」標籤。「君實生物不僅僅是一個PD-1的公司,也是一個免疫治療的公司,一個大分子抗體的公司。」
  • 醫藥健聞周刊|生物醫藥史最大筆股權投資完成;默沙東CEO稱研發中的...
    本周焦點:強生、阿斯利康亮相人工智慧大會德國默克計劃在上海張江設立創新基地強生將開始新冠疫苗人體試驗研發中的新冠疫苗不保證能奏效康希諾、君實生物在科創板上市百濟神州完成20.8億美元註冊直接發行日美歐23家藥企成立研發抗生素的基金強生、雅培、沃博聯發布財報跨國藥企
  • PD-1進醫保大降價的前夜:拼價格、拼適應症、拼產能,扎堆研發的...
    2018年,全球最知名的兩款PD-1藥物——百時美施貴寶的Opdivo(下稱「O藥」)和默沙東的Keytruda(下稱「K藥」)陸續進入中國。隨後,4款國產PD-1亦獲批上市,分屬君實生物、信達生物、百濟神州與恆瑞醫藥。
  • 速遞|默沙東PD-1抑制劑Keytruda一線單藥治療獲FDA批准
    (米內網)國外新藥獲批【結直腸癌】默沙東PD-1抑制劑Keytruda一線單藥治療獲FDA批准近日,FDA宣布批准默沙東(MSD)公司開發的重磅PD-1抑制劑Keytruda(pembrolizumab)擴展適應症,一線治療不可切除或轉移性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結直腸癌患者。
  • 大三甲主任遭辭退;衛健委督察19省;默沙東GSK高層換血
    上述大宗交易,也是繼向高瓴資本旗下藥店業務發出5億美元投資邀約、與大參林旗下4000家門店達成戰略合作後,騰訊進軍藥品零售業的又一大動作。在阿里、騰訊等巨頭入局之後,這一領域的競爭也越來越白熱化了。  大三甲辭退科主任,評職稱「唯論文」將破  9月16日,科技部發布論文造假等違規案件查處結果。
  • 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劉建:中國生物製藥發展有三大利好,兩大瓶頸
    會上,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生物製藥負責人劉建在現場分享了《中國生物醫藥的產業之路》主題演講。以下為整理後的演講實錄: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謝 EmTech 給我們這個機會,今天講的是百濟神州對中國生物製藥創新的一些想法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