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具被搶了只會哭,怎麼辦?

2021-01-16 親子育兒技巧

我的女兒 20 個月了,小朋友在旁邊眼巴巴地看著她的東西,她就會主動讓出去。有時玩具被搶走,她雖然很難過,哭得很委屈,但不會去搶回來。我有點顧慮,擔心她會委屈了自己,要不要教育她霸道一些,讓她更加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呢?

好的,這是關於「玩具被搶了只會哭」的話題。

1 歲半到 2 歲的寶寶逐漸有了自我意識和物權意識,所以她的玩具被搶了會難過、會哭,是正常的反應。甚至更直接的本能反應是呆住或逃避,而不是搶回來。

為什麼呢?因為搶回來是基於一系列基本的社交原則。比如沒經別人允許,不能拿別人的東西;拿了別人的東西,要還回去;「我」要維護好自己的權利。當寶寶對於規則還不具備這樣的認知時,就只會產生傷心的感受,沒有在第一時間用頭腦去判斷對錯,因而就沒有決定怎麼去做,而只是完全陷入了傷心的情緒中。

而 2 歲到 2 歲半左右的寶寶才真正進入同伴交往的敏感期。這個時候,寶寶才會逐漸用理性的大腦去學習和理解一些基本的社交規則。所以,20 個月的寶寶,玩具被搶了之後,只哭沒有去搶回來,這很正常。被搶之後,能採取行動「維權」,不僅需要寶寶有「物權意識」,還需要他具備一定的社交知識,這是他大一點之後才能學會的。

那麼,爸爸媽媽們可以怎麼做呢?

先要安撫寶寶的情緒,說出她的感受,與寶寶共情。注意非語言的安撫,抱著寶寶允許她哭一會兒。

然後,等寶寶情緒好一些之後,幫助她理解社交規則。比如「別人的東西,沒經過允許,不能直接動手拿,要先和別人商量」。 商量的意思是,用嘴巴說「可以給我玩一下嗎?」「 教室裡的玩具,誰先拿到了誰先玩」等等。

最後,我們要問一下寶寶的願望,協助他去達成。安撫好情緒之後,可以問寶寶:「那這個東西你還要不要?是給別人分享,還是更想要回來?」如果是後者,就協助寶寶去要、去溝通。引導他通過每一次同伴分享或同伴衝突,來加深對社交規則的理解和記憶,鼓勵寶寶在懂得對錯好壞之後,做出自己在那個當下最想要說的、最想要做的行為。

因此,父母的功能主要是:安撫情緒,明確社交規則,問寶寶的願望,協助他去達成。

當然,不同的寶寶會採取不同的應對策略,如果寶寶的行動和我們期望的不同,我們可以表示尊重,也可以去示範。比如教他大聲說:「那是我的!還給我!」甚至也可以教她搶回來,試試「這種維權的方式」。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價值觀。

但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到了 3、4 歲,4、5 歲的時候,同伴衝突的應對方式就沒有標準答案了,更重要的是,培養寶寶觀察同齡人的敏銳程度,就是根據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應對方式。因為,並不是面對所有情況都一定要搶回來或者打回去。如果寶寶遇到比她高、比她強壯、下手沒有輕重的同伴,怎麼辦呢?打回去或者搶回來並不是萬能的。寶寶進入幼兒園之後,社交衝突會越來越複雜。因此,培養寶寶對同伴、環境的社交敏銳度和策略多樣化,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比如「下一次,如果看到已經有小朋友被衝撞了,你就可以注意躲避一下,是嗎?」「如果已經感到有小朋友不開心了,你就可以停止說『不好聽』的話再去刺激他了,是嗎?」這些細節,都是隱藏在每一件社交衝突背後的具體的應對方法。

因此,爸爸媽媽們,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我們只要通過每一次具體的社交衝突,幫助寶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積累不同的社交規則和應對方式就好了。因為每一次衝突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都在提高寶寶的應對能力

相關焦點

  • 孩子的玩具被搶,別瞎客氣,家長不同的做法給孩子不一樣的人生
    過了2歲之後,是屬於物權敏感期,意識從這個時候開始萌芽,我的東西就是我的,不許你碰,比較有原則的孩子,會直接你碰了我要打你,如果比較不知道表達的孩子,會直接哭,這也是他們直接的表現。這個時期的孩子,家長老師的引導,會影響孩子接下來對待自己東西的看待,耐心地指導孩子,孩子會對待玩具被搶這件事,會有自己的看法,甚至有時候會懂得和好朋友要一起分享,如果不是好可朋友就不允許碰的情況。
  • 孩子搶玩具成習慣,搶別人和被搶者,裡面的原因和性格家長要注意
    文章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小孩子對玩具有著特殊的感情,在他們小小的世界裡,玩具不僅僅是一件可供玩耍的工具,更是童年的樂趣和依託所在。有的女孩子會把布偶玩具當作安撫物,對其有著深厚的情感,男子呢,則多半會對他手下的變形金剛、小汽車等排兵布陣,用來陷陣殺敵。他們有時會對著玩具自言自語,仿佛這些玩具被賦予了生命力一樣!
  • 帶孩子聚會,寶寶總是愛搶玩具怎麼辦?
    作者:寶寶知道 育兒風向標好不容易放個長假,媽媽們都會帶上孩子去參加各種聚會,但是問題來了,很多1歲半到3歲左右寶寶的媽媽找我諮詢的內容都是:寶寶愛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怎麼辦?什麼?你說孩子搶玩具,大人最好別幹涉,讓孩子自己解決衝突?我也覺得聽起來很有道理呀,可是那個被搶娃的媽媽應該會心理很不舒服,說我們「站著說話不腰疼」吧?
  • 繪本《兔娃娃》教導孩子玩具被搶了怎麼辦?
    如果別人搶你的玩具不鬆手,你該怎麼辦呢?你能原諒搶玩具的小朋友,然後和他一起玩玩具嗎?讓我們一起讀讀這篇《兔娃娃》繪本,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了。幼兒園的活動室裡,小茉莉抱起一隻可愛的兔娃娃,一會兒給它唱歌,一會兒給它餵飯,玩得開心極了。
  • 繪本《兔娃娃》玩具被搶了怎麼辦
    如果別人搶你的玩具不鬆手,你該怎麼辦呢?你能原諒搶玩具的小朋友,然後和他一起玩玩具嗎?
  • 孩子「姐姐搶我的玩具」,媽媽「你可以搶回來」,還有一句重要
    孩子分享的行為,一定是要孩子自發的、願意的,而不是被父母要求、強迫的。身邊經常有這麼一幕,幾個小朋友一起玩,孩子的玩具被搶,父母或者長輩,總是安撫孩子:「你是乖孩子(哥哥/姐姐 ),要學會分享。」我不是說教孩子分享不對,只是我們希望孩子有素質,教孩子照顧別人的感受,但我們卻忽略了,教孩子維護自身的權利。一味地讓孩子去分享,也許人人都誇孩子懂事。
  • 孩子也是會「受傷」的,呵斥只會讓孩子哭的更響
    01平日,我大多時候都是在孩子未起床時就去上班了,今日卻因為工作時間的安排特意留在家,準備親自送孩子上學。沒想到,把孩子送到校門口,當我轉身離開要去上班的那一刻,孩子開始就有情緒了。他帶著哭腔,抱著我,可憐巴巴的樣子說:「媽咪,我不讓你走……你別走……你在學校門口陪我!」孩子用各種方式來表達這種分離焦慮。我很清楚:一般來說,孩子的情緒上來了,不會馬上就停止的。所以我在內心裡不會期待,也不奢求孩子立刻停止小聲抽泣這種情緒發洩的方式。
  • 三歲前的孩子不能玩這種玩具,醫生說對眼睛傷害太大了
    在治療過程中,醫生說每年都會遇到不少因為眼睛受傷害的孩子,其中玩具搶是所有玩具傷害中的主要原兇,因為年齡小孩子不能熟悉的把握玩具的使用方法,而且也不知道其危害性,因此常常是肆無忌憚的在玩耍,到頭來眼外傷是數不勝數,從不建議三歲內的孩子去玩。玩具槍的危害為了安全起見,不建議三歲以內的孩子玩玩具槍,尤其是高逼格的玩具槍,孩子們可能因玩不好帶來傷害。
  • 孩子總是把別人家的玩具拿回家,我該怎麼辦?
    30多的年紀,談得最多的就是「孩子」,沒辦法,當媽了,娃肯定是第一位的。最近一位寶媽跟我們聊天的時候,提到了一件讓她非常頭疼的事情,她女兒總是喜歡偷偷把別人家的玩具拿回家,她氣瘋了。我們安慰她說,彆氣,說說怎麼回事。她說發現好幾次了,每次都用心教育,還帶去人家道歉了,都沒用,過段時間還是會拿。我了解這個家庭,兩個孩子,老大是哥哥,老二是妹妹。
  • 當孩子問「我為什麼要聽你的?」家長的四大解題思路
    而往往這時候,孩子會對家長提出的「規則」置若罔聞,跟著熊孩子們一起破壞規矩,如果家長繼續嚴格要求,卻換來孩子的不理解:我為什麼聽你的?憑什麼他們可以違規,還那麼快樂,我就要忍著?你到底愛不愛我?第二個需要聽家長話的原因:因為你要有判斷力。
  • 5技巧讓孩子自動自發收玩具
    孩子玩玩具老是不專心,是注意力不足嗎?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自動自發收玩具?孩子總喜歡搶別人的玩具,該怎麼辦?寶貝遊戲時難免會出現一些壞習慣。想讓孩子改變行為、學會正確做法,專家教你這樣做。
  • 有種「多愁善感」的父親是鄧超,拿著孩子玩具去劇組,一視頻就哭
    近日孫儷又在網上吐槽了孩子王「老父親」鄧超,表示他把家裡孩子的手工製作和玩具都帶到了劇組裡,網友們看到也是紛紛被逗笑。有種「多愁善感」的父親是鄧超,拿孩子玩具去劇組,一視頻就哭孫儷近日上傳了兩張照片並發文稱:鄧先生去拍戲,把孩子們的畫貼在臥室,然後把等等做的一個紙盒動物也拿去了,我都不知道他是怎麼拿上飛機的,口袋裡還順走了孩子們很多玩具,說想他們的時候要拿出來聞聞味道。
  • 玩具越多越好?錯!專家:玩具太多會降低孩子滿足感
    田田在門外,親眼看見女兒把一個孩子推到在地,田田再也忍不住了,至今進屋把孩子拎了出來。她沒控制好情緒,一巴掌拍在女兒胳膊上,孩子哇哇的哭。「你還有臉哭?誰教你欺負同學的?」老師看到這一切之後,跟田田單獨的聊了聊。「其實,孩子自己這樣的情況,跟家長的日常教育有關。您是不是給孩子準備了很多的玩具?
  • 孩子玩具越多越好?兒童心理學家:玩具多真的會影響孩子性格
    現在大部分年輕父母在對孩子買玩具這件事上面幾乎是有求必應。只要是孩子想要的玩具,家長通通都要拿到孩子眼前。各種各樣,應有盡有,絕不重樣。 然後我們會發現,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裡到處都是孩子的玩具,隨處亂扔的小火車、拆得七零八落的小飛機、沙發柜子上隨意放著的積木等等。
  • 孩子一說就哭,面對易哭的孩子不要吼,父母做到四點更有效
    導語:孩子一說就哭或者容易哭,就會使父母心煩氣躁,不知怎麼辦才好。與同學打電話,正巧她家的5歲的寶寶在哭,聽孩子哭的撕心裂肺,我告訴同學先哄孩子,趕緊掛了電話。兩個小時後再聯繫,我問同學:「怎麼了,怎麼哭這麼厲害?」
  • 孩子被家長打罵後,為什麼會哭著就睡著了?這幾點很扎心
    昨天我和嫂子一起帶小侄子到街上辦事,結果回來的時候小侄子看上了一個玩具,因為家中這樣的玩具已經很多了就沒給他買,但是小侄子怎麼都不願意,嫂子氣的將他打了一頓。可是沒想到都回到家了這孩子還是在哭,我去哄他的時候嫂子說「不用管他,讓他哭,一會兒睡著就沒事了」對於嫂子的這種做法,我是非常不贊同的,只能說她對「哭著睡」的原因、危害還不夠了解。1、眼睛腫脹當一個人長時間哭泣的時候,眼睛裡面會積累大量的眼淚,導致角膜水腫,這種情況下人的眼睛就會出現紅腫現象。
  • 孩子總是亂扔玩具怎麼辦?抓住幼秩序敏感期,培養寶寶好習慣
    可可媽媽非常煩惱,因為可可在玩玩具的時候,總是玩一下這個玩具,又玩一下另個玩具,且將玩具拿出來了又不會將玩具放回原處去,到處亂扔,導致所有的玩具都被隨意擺放在地面上,亂糟糟的,可可媽媽總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才能將玩具整理好。為什麼可可會出現亂扔玩具的情況呢?這是因為可可沒有培養良好的秩序感。
  • 孩子總是抱著固定的玩具或物品,是戀物嗎?
    如果是前者,孩子會放鬆地對待這個玩具,注意力在外界。後者一般是緊抓著或抱著玩具,很少當著人擺弄玩具或與玩具對話、遊戲,孩子的表情和動作都比較僵化、抑制、緊張。l如果暫時找不到玩具了,正常的孩子會好奇地尋找,異常的則會非常焦慮,有的會哭鬧,找回玩具後也不會釋然,一般要抱住玩具沉默一陣子。
  • 「媽媽,這個娃娃活了」,這些玩具選給孩子,會讓驚喜變驚嚇
    所以當媽媽不再時,媽媽就會把玩具拿出來讓孩子玩,有時候晚上了媽媽會幫孩子把玩具收起來。但有一次,媽媽正在自己房間睡覺時,聽到孩子在大喊:「媽媽,媽媽,快來,我害怕,這個娃娃活了,它睜著眼睛要吃了我」。媽媽聽到喊聲,急忙跑過去看,此時女兒正一臉驚慌和恐懼的樣子坐到地上哭。
  • 媽媽給女兒買布娃娃,女兒夜裡卻哭著找媽,有些玩具真不適合孩子
    只是晚飯這麼一會的時間過去,女兒安安就完全沒有了剛看到娃娃時的那種熱情,也不再把娃娃抱進懷裡了,而是直接把娃娃晾在一邊,只是不時的看一下。劉女士忙碌了一天,沒有多想也沒有太在意這些細節,陪孩子洗漱完畢並安頓好後,自己就也去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