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我以為要給寶寶製造一個非常安靜的入睡環境是最好的。所以家裡有腳步聲,水龍頭流水聲,或是洗衣機洗衣服的聲音,都讓寶媽有些焦慮。平時也總是儘量的房門緊閉,讓寶寶在安靜環境下入睡。
寶寶的外婆通常都是一邊哼歌一邊抱寶寶入睡,我當時從書上也看到這樣的描述;寶寶剛出生的時候由於非常不適應這個全新的世界,十分容易驚跳,細小的神經格外敏感。他們除了需要家人餵飽穿暖,也很需要每天擁抱,撫摸,和交流。包括睡前抱抱小寶寶,給她哼哼歌,都能讓寶寶平靜安然的入睡。

寶媽一開始看著外婆抱著寶寶慢慢走動,用輕柔的聲音哼歌的樣子,內心確實感受到愛意通過這一系列的行為傳遞出來,那樣的畫面看著都覺得舒適,所以寶寶的感受也一定非常好,因此覺得唱歌的聲音應該對寶寶入睡有幫助。
除了抱著唱歌哄睡,當時寶媽還沒有接觸到白噪音的概念。後來第一次從書裡面接觸到這個概念的時候才突然明白,太過安靜的環境對寶寶來說,可能不僅難受,甚至覺得壓抑。

書上說吸塵器,電風扇,空調或是別的白噪音都能很好的幫助寶寶入睡,但並沒有說明原因是什麼。
我從書上看到這個概念之後,想起自己兩歲多的一次經歷,也許能解釋為什麼太過安靜不是件好事的原因。我兩歲多的時候,我娘親懷著二胎,當時計劃生育管的很嚴,我娘親躲在外地,有一天剛好看到計劃生育隊的人走過來,趕緊帶著我一起躲起來。

我們躲在房間的角落,周圍安靜得兩歲的我都注意到了自己的呼吸聲,甚至擔心呼吸聲被計劃生育的人聽到,緊接著由於太過安靜,寶媽感覺耳朵開始嗡嗡嗡作響,現在想來應該是耳鳴了。當時那種感覺用現在的感受來說是;好像獨自在太空中,一直往下飄,周圍沒有任何聲音,沒有任何生命的氣息,仿佛是與外界失去連接的一個孤獨個體,內心幾乎被恐懼佔滿。
這段經歷應該可以解釋什麼是安靜得可怕,小寶寶入睡時為什麼需要一些白噪音,或是輕微的有規律的晃動。太過安靜的環境,會讓人感覺自己處於孤島,尤其是小寶寶對於環境無能為力,自身力量又極度弱小的情況下自然會產生恐慌感,為了對抗恐慌感,寶寶只能通過哭這個辦法了。

此外聯想到小豬佩奇裡面有一集是寫哄豬寶寶入睡,裡面的豬伯伯和豬伯母為了哄寶寶亞歷山大入睡,製造出的噪音,剛好有吸塵器,吹喇叭等方式。動畫片裡面是在寶寶的嬰兒床邊製造那些噪音,這樣的做法雖然太過誇張,但實際上,這些噪音確實可以幫助小寶寶入睡。前提是把這些東西聲音不能太大,否則寶寶會覺得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