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有多牛?寫一首詞,用94字囊括25種中藥材,你能找出幾種?

2020-12-04 騰訊網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辛棄疾的這首《懷古》氣勢磅礴,表達了他欲像當年劉裕那般北伐出徵的雄心壯志。他的作品,想必黃口小兒也能娓娓道來幾首。

辛棄疾在南宋可以說是文人裡仗打的最好的、軍營中最有才華的,可惜一生懷才不遇,到老也沒能見到王師定中原。而辛棄疾多有才華,他的一首《靜夜思》,融入25味中藥材,你能找到幾種?

一、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在辛棄疾的詞賦裡總是能看到他的慷慨激昂,看到他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

趙宋退居江南時,在濟南的辛棄疾自己組織起一支隊伍抗擊女真,為了表示自己驅除韃虜的決心,他將霍去病當成偶像,並把名字改成了"棄疾。"在遭到手下背叛時他單槍匹馬闖敵營,取下賊人首級獻與高宗趙構。

因為是"歸正之人",又一直倡導武力收復中原所以在朝堂上一直遭到排擠,歷盡人生大起大落。"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這麼一位英雄式的人物,也有自己柔情的一面。對待夫人那是一心一意,即使有時身在異地也不忘寫信表述自己的思念之情。

辛棄疾的妻子名作範如玉,她是範邦彥的女兒範如山的妹妹。出身於書香門第的範如玉,自幼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頗有幾分文採。因此,她與辛棄疾二人在一起情投意合,有著說不盡的共同話題。

辛棄疾的有很多作品都是關於妻子的,比如《定風波·昨夜山公倒載歸、《浣溪沙·壽內子》。而最出名的當是那首《滿庭芳·靜夜思》莫屬。

這首詞雖不同於李白的《靜夜思》名氣大且朗朗上口,但卻是內藏乾坤。這首詞表達了辛棄疾對妻子綿綿不盡的愛意,以及遠在他鄉對範如玉的思念之情。但這並不是《滿庭芳·靜夜思》的精髓所在。

二、以藥之名,傳己之情

若問辛棄疾有多牛?那就是這首詞最大的亮點,他寫這一首詞,用短短94個字在表達愛意的同時,又囊括了25種中藥材的名字,你能找出幾種?

它們分別為雲母、珍珠、防風、沉香、鬱金、流(硫)黃、黃柏、桂枝、水銀、連翹、半夏、薄荷、鉤藤、常山、縮砂、輕粉、獨活、續斷、烏頭、苦參、當歸、茱萸、熟地、地黃還有菊花。

辛棄疾將這些優雅的藥名,在詞中巧妙的連接起來不可謂不奇矣。他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博聞強識,可見一斑。

辛棄疾的《滿庭芳·靜夜思》用心良苦,表達了兩重意思:首先他的名字叫"棄疾",有了這些藥材,"棄疾"又何難?重收中原何難?所以表面上看是一首情詩,但還是摻雜著他恢復舊土的夢想

其次,這體現了對妻子的重視,要想讓這些藥材組成一首連貫的詞還得表達出自己的思想,他肯定是經過了反覆推敲,因此這絕不是一首即興之作。辛棄疾對範如玉那深重的愛,體現的淋漓盡致。

其實中國人非常含蓄尤其是古人,夫妻之間從不輕易的表達愛意。辛棄疾的這首詞就是很好的印證,全篇沒有一個情字也沒有一個愛字,卻充斥著滿滿的愛意。值得一提的是,範如玉在收到這封信以後,又做了一首風格類似的詞以回復。

"檳榔一去,已過半夏,豈不當歸耶?誰使君子,寄奴纏繞它枝,令故園芍藥花無主矣。妾仰觀天南星,下視忍冬藤,盼不見白芷書,茹不盡黃連苦。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結雨中愁。看風吹西河柳,盼將軍益母"。

這首詞不如辛棄疾的那首有氣魄,但將弱女子的悽悽切切和對丈夫的思念表現的淋漓盡致,同時這裡也嵌入了很多的中藥材,它們分別是檳榔、半夏、當歸、使君子、寄奴、芍藥,忍冬藤,白芷,黃連,豆蔻,丁香,三七,益母等。

三、舉案齊眉,伉儷情深

"了卻君王天下事,留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辛棄疾是文韜武略,樣樣精通他代表了中國人的氣節也為後世留下了很多不朽的精神財富。那麼,當年他究竟為何要作這首代入如此多中藥的《靜夜思》?

首先,體現了自己的博學多才。試問,哪個男人不想在自己的愛人面前展示一下自己。有胸肌的會展露胸肌,有腹肌的會袒胸露乳,而辛棄疾則是才華橫溢,因此他也想在範如玉面前表現一番。範如玉收到信後,定能知道辛棄疾之意,也會為他的心思細密所感動。

其次,這是古人表達愛意的一種方式。他們不像今天的人敢愛敢說,不論男女大家都表現的十分含蓄。

而辛棄疾表面看似是個行伍之人,骨子裡卻是個儒生。他實在難以於詞中袒露心扉,因此就用藥材來代替用於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妻子也是個文化人,看到書信自然會明白。真的是"情切切,意濃濃嗟嘆不已",遠比直來直去的表達要好的多。

再次,就是以中藥來達到"棄疾"的效果。對於辛棄疾而言,最大的疾在於金國人的侵略。他希望夫人能夠理解自己為國而戰,有家不能回的心情。希望能夠得到範如玉的支持和理解。

古人對愛意的表達真的是既委婉又唯美,令今人羨慕不已。當然,也有人認為《滿庭芳·靜夜思》並非辛棄疾所作,而是宋蘭湄所書。對於作者究竟是誰,一直爭論不休。那麼你認為這首詞的作者是辛棄疾還是宋蘭湄呢?

相關焦點

  • 辛棄疾和嬌妻互用藥材寫「情詞」,一般人找不全,你能找到多少?
    說起辛棄疾,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畢竟在我們上學的時候就曾多次學到他的詞作,比如那首著名的《青玉案·元夕》,如果你對這首詞已經忘得差不多了,那你一定還記得末尾幾句,即「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辛棄疾寫的一首很慷慨的詞,句句熱血,寫盡人世蒼涼!
    辛棄疾寫的一首很慷慨的詞,句句熱血,寫盡人世蒼涼! 文|落筆映惆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眼中,提高修養的方式,是讀書寫字。很多人也知道只有認真寫過一首詩,一段話才能真正愛上文字。我們從一出生起,父母就教育我們,讀好書才能獲得一定的本領,從而站穩腳跟。
  • 辛棄疾的一首妙詞,每句都有「笑」字,但讀完後卻怎麼也笑不出來
    「醉裡挑燈看劍」的將軍是他,「氣吞萬裡如虎」的意氣少年是他,「眾裡尋他千百度」的尋覓者也是他,奈何一生仕途都不算順暢,這也是辛棄疾終身的遺憾,只能以「天涼好個秋」來悲嘆。和其他詞人不同,辛棄疾所終身奮鬥的事業是緊張的,所以他不能和李白一樣,有時間狂歌放縱,也不能和杜甫一樣用時間弔唁蒼生,也不同蘇軾可以有千裡共嬋娟的機會。對於辛棄疾來說,他希望成為激醒大宋的猛藥,讓整個朝廷煥然一新。
  • 辛棄疾最狂傲的一首詞,霸氣十足無人超越,最後3個字被爭議千年
    世間文人多懦弱,正所謂「百無一用是書生」,但也有例外,在我國最弱的宋朝就有一位「文能提筆安天下 武能上馬定乾坤」的人物,他就是辛棄疾。這個被後世譽為「詞中之龍」的文壇巨匠,一生都是傳奇。正是因為這些經歷,他的詞才那麼豪情萬丈,每次讀來都令人熱血沸騰。無論是「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還是「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亦或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都是流傳千古的經典。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辛棄疾的這首詞,是他最狂傲的一首,霸氣十足無人能及,最後3個字更是被爭議千年,就是這首《賀新郎·甚矣吾衰矣》。《賀新郎·甚矣吾衰矣》甚矣吾衰矣。
  • 論幽默,不得不服稼軒——淺談辛棄疾詞裡的笑
    辛棄疾的詞,素以風格多樣而著稱——這也往往是大文豪的標配——正所謂嬉笑怒罵,皆成佳作。古者如蘇軾,近者如魯迅。辛棄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山東東路濟南府人。南宋著名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現存詞六百多首。古代的文人中,稼軒是比較有幽默精神的。
  • 辛棄疾喝醉酒,醉倒在樹下,寫了一首另類詞,幽默風趣
    李白的詩篇,就像濃厚的酒一般,鬥酒詩百篇絕非是誇張;有酒的地方就有李白;有酒的李白,就有詩文問世。那一年身為翰林供奉的李白,竟然在皇宮之中酩酊大醉,侍奉唐玄宗和楊貴妃遊園;召李白寫詩創作,以博貴妃一樂。但是奈何這時的李白卻酩酊大醉,不省人事,被帶到皇帝面前之時,放浪形骸。在奉旨作詩之時,竟然要求貴妃給他研磨,讓皇帝的寵臣高力士為他拖鞋。
  • 辛棄疾短短的一首詞,卻識盡愁滋味
    《醜奴兒 · 書博山道中壁》一詞是辛棄疾的代表作之一,全詞言淺易深,情感真摯,語言深沉婉麗,以一個「愁」字道盡平生,以昔襯今,以無愁寫有愁,以憂愁憶無愁,結構工致,大巧若拙,實是古今難得之作。少年時代的辛棄疾,雖身處中原淪陷之地,見多了金兵擄掠,見多了烽火硝煙,但卻樂觀自信,對收復中原飽含熱情與希翼。
  • 辛棄疾不算豪放的一首詞,末尾一句很經典,多數人聽說過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最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也許正因為經歷和性格的原因,才使得辛棄疾的詞豪邁雄宏,在以婉約風格為主的詞壇開闢出了另一片新天地。辛棄疾的詞多詠祖國河山之壯美,多嗟世道政局之多變,筆觸大氣有力卻不失細膩。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由於年幼生長於金國,目睹了金國統治下,漢人所遭受的屈辱,終辛棄疾一生都希望能夠光復宋朝。
  • 辛棄疾晚年為了戒酒,所作一首戒酒詞,讓人從頭笑到尾
    在北宋時期,著名詞人黃庭堅,就曾經在自己的夫人去世後,決定要戒酒,不過15年之後,他還是破戒了,為此,還特意寫下了一首詞來調侃自己。除了黃庭堅,南宋時期的辛棄疾,在被彈劾罷官之後,也曾想過要戒酒。為了敦促自己戒酒,他還寫下了一首戒酒詞,通篇幽默搞笑。這首詞便是著名的《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辛棄疾創作這首詞的時候,已經56歲,歷經了大半生。
  • 晚年的辛棄疾,寫了一首掉牙趣詞,其實罵盡滿朝得志小人,真解氣
    在文壇一直都有幾個不好惹的人。唐代有詩仙李白,你惹我就寫詩懟你,因他一句「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就名垂史冊的刺史李邕,對此怕是感觸頗深。而宋代文壇,最不好惹的當屬辛棄疾。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這首詞就是他晚年所做,讀起來似乎很是詼諧幽默,但其實卻是罵盡滿朝得志小人。
  • 辛棄疾隱居田園,看見小孩在偷棗,在旁邊寫了一首詞,幽默風趣
    再有北宋的稼軒先生辛棄疾,傳說其曾帶領五十軍士鐵騎闖進敵陣,可知敵軍足足有五萬人眾,橫刀立馬從中跳蕩,將叛賊張安國逮捕捆綁出來,就像尋獵巖層中的兔子一般容易。之後捆帶叛賊而歸,為求速歸竟然一天一夜都沒有進食充飢,連南宋皇帝見著他也不免再三讚嘆。
  • 辛棄疾的這首《破陣子》描寫的是什麼內容,詞中的關鍵字是什麼?
    《破陣子》詞中有一條小序「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原詞如下: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這是一首現實與夢想結合的詞作,也是一首抒發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的詞作。
  • 晚年的辛棄疾掉牙被嘲笑,為此寫了首趣詞調侃,看一次笑一次
    晚年,辛棄疾的牙齒掉了,他特地寫了一首很看起來很幽默的詞,實際上卻滿含著心酸和憂傷:《卜算子·齒落》剛者不堅牢,柔者難摧挫。不信張開口了看,舌在牙先墮。已闕兩邊廂,又豁中間個。說與兒曹莫笑翁,狗竇從君過。
  • 辛棄疾最富有戲劇性的一首西江月,把詞寫出了拍電影的效果
    辛棄疾的詞,風格多變,有時候甚至能從他的作品中讀出戲劇性來,顯得別有韻味。雖然在詩詞中,恰當的引入生活場景和戲劇性的情節並非辛棄疾的獨創,但很明顯在辛棄疾手中得到了極大的發揚。這在他的詞中,是經常可以看到這種情形的,比如在《菩薩蠻》中的「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 蘇軾最用心的一首悼亡詞,全文50字,下片25字是上片25字的倒敘
    我們讀那首著名的「十年生死兩茫茫」已經有這樣的感受,因為那首宋詞,實在是發自肺腑。但今天我們所品讀的這首宋詞,也是蘇軾很有名氣的一首悼亡詞。而且這首宋詞構造非常的精妙,可以說是他最用心的一首悼亡詞。全文有50個字,上下片各25個字,但是下片的25個字就是上片25個字的倒序,可謂宋詞創作的一大奇觀。且看:馬趁香微路遠,沙籠月淡煙斜。渡波清徹映妍華。
  • 辛棄疾為了戒酒,寫下最滑稽的一首詞,只讀了幾句就笑出了眼淚
    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辛棄疾,我們也知道是個「上馬殺賊,下馬檄文」,有著滿腔愛國熱血的愛國詞人,在他臨終的時候仍然高喊「殺賊,殺賊」。可惜的是,和大多數主戰派一樣,他一直飽受排擠。這首詞寫於公元1196年,當時的他被人彈劾,閒居瓢泉,心中充滿了抑鬱苦悶。
  • 辛棄疾《西江月·遣興》:一首小令,寥寥數語,醉憨神態活靈活現
    這首詞大概作於宋寧宗慶元年間(1195年—1201年),辛棄疾閒居瓢泉(今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期間。此時的南宋朝廷偏居一隅,不思恢復中原,辛棄疾憂心如焚,滿腹豪情又不便明言,於是創作此詞以發洩胸中憤懣。從首句「醉裡且貪歡笑」開始,「醉」字在這麼短小的一首詞裡就出現了三次,難道辛棄疾真的是醉了嗎?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詞,第一句就驚豔絕倫,想咬一口!
    《滿江紅》這個詞牌是北宋詞人柳永所創,其調高昂,有激越之感。但在北宋填詞者甚少,直到南宋嶽飛的一曲「怒髮衝冠」傳唱大江南北,千年來一直激勵著國人的愛國之情。同時也讓《滿江紅》這個詞牌的知名度更高。這樣一個慷慨激越的詞調,自然最受豪放派詞人青睞。
  • 辛棄疾給弟弟的詞,分析自己姓氏妙趣橫生,最後一句讓人情何以堪
    在男人心中,他是那個帶著50人衝入幾萬敵軍中,生擒叛徒的一代名將;在女子心中,他是那寫下那句「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世間有情人;在朋友眼裡,他是那個喝多了會「以手推松曰去」的醉漢;在老家的村民眼裡,他是那個吟出「最喜小兒亡賴」的可愛鄰居。其實無論每個人心中的辛棄疾是怎樣,在宋代詞壇甚至在這上下5000文明中,他都是那個世人無法忽視的「詞中之龍」。
  • 李煜很牛的一首詞,僅27個字共有3個千古名句,其中一句家喻戶曉
    李煜晚年的詞作,可以用4個字來形容:洗盡鉛華。他後期的詞作最大的特點是:極少用典、極少用生僻字、極少寫長詞、極少湊字數。所以當年上學時,筆者最愛的便是背他的詞。他的詞就像白開水,但讀來卻讓我們懂得,真正的好水是比加了上好的茶還要香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