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形意拳名師楊立勇入選《中國武術名家人才資料庫》

2020-12-03 武術名家資料庫

楊立勇: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人,自六歲投身山西形意拳名家楊凡生門下,至今五十餘載,勤學苦練,從未間斷。

中國武術六段、武術一級裁判員、山西省傳統武術高級教練員、國家形意拳非物質文化遺產晉中市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傳統武術高級教練。

在師父的精心指導下,在基本功、套路、器械各方面苦下功夫,孜孜以求,認真聆聽師父的教誨,專研形意拳要義和精髓,終學有所成。

其中2016年、2018年兩次代表山西省參加全國武術運動大會分獲形意拳金獎和銀獎;

2019年作為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火炬傳遞晉中市太谷站首棒火炬手;

2012年代表山西省參加全國農民運動會獲形意拳銀獎;連續獲得六屆「中遠威」杯國際形意拳交流大會全能冠軍;

2010年、2017年兩次應邀遠赴俄羅斯傳授形意拳,為形意拳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中國武術名家人才資料庫 http://www.chinawssjk.com/

編審:王佔武

相關焦點

  • 形意老拳師張桐先生拳姿追憶
    著名武術家、高級教練、國家級裁判員。曾任全國武術協會委員,陝西省武術協會副主席,西安市武術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陝西省政協體育組成員,西安幣政協委員,現任西安中華武術研究會會長。張桐幾十年如一日獻身於武術事業,在武林德高望重。7歲起隨舅父(河南少林洪拳名師盧賓、盧申)習傳統洪拳,初奠武功基礎。16歲時,他赤手空掌擊倒三個持刀搶劫的匪徒,在家鄉引起轟動。
  • 百歲形意拳老拳師黃江天先生談武術技擊和宋氏形意拳勁力等
    形意拳是中國四大名拳之一,動作剛猛有力、雄渾質樸,技擊性極強,我們很想通過形意拳來找到武術現存的問題,幸運的是在西安市武術協會的幫助下和《精武》雜誌總編吳憲民先生的大力推薦下,我們找到了近百歲的宋氏形意傳人——黃江天先生,希望在這裡我們能找到問題的答案。經過幾次預約,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晚上,我們一行三人在西安市武術協會副主席朱永金先生的帶領下,來到了黃江天老先生的住所。
  • 當代武林人物傳第二十七回:單刀李中興形意拳 趙文龍藝結京津冀
    再說趙文龍,身為形意拳中興之祖李存義第四代傳人,自幼習武,孜孜以求,博採眾長,吸納百家,青年時期因勤勉而得眾多武術名家的青睞讚譽和傾心教授。趙文龍的故事多見於新華網、團中央網、全球功夫網、中國功夫網、中華武術網、武談平臺、舞福臨門平臺、全球電視臺、河南電視臺、河北電視臺、寶坻電視臺、寶坻報等多家媒體,其事跡與文章被編入《追尋湮沒的武林歷史》、《豪英俠士驛津門》、《形意拳俠》、《名拳名師》、《當代中華武術人物大辭典》、《天津記憶》、《中華民間武師名錄》、《中華武術文化傳承人物》、《搏擊》、《天津傳統文化與產業》、《國際形意拳峨眉演武群英譜
  • 武林活拳猴拳蛇拳都來了 傳統武術名家齊聚杭城
    中國傳統武術,歷來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時代的變化,不同流派間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共同促進了武術精神的傳承與發展。11月17日,以「以武會友、見賢思齊、非遺傳承、文化自信」為主題的傳統武術名家交流大會在杭舉行。
  • 真正的傳統武術,譬如形意拳,就比拳擊、散打等擂臺格鬥高明很多
    想要了解中華武術即傳武,首先你得明白傳武到底是什麼?它遭遇了怎樣的改變?為何它變得不堪一擊?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從這句話我們就能猜到武術的地位,和它的遭遇。網上有太多的噴子噴傳武,多數人練傳武是什麼都沒有搞清楚,更不要說知道傳武的核心技藝了。傳武到底是什麼?
  • 諸暨市成立形意和心意拳專業委員會
    近日,諸暨市武術協會形意和心意拳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標誌著諸暨市在繼承、推廣、發展優秀傳統武術方面邁上一個新的臺階。據悉,形意拳是在心意拳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與太極拳、八卦掌齊名,是中國傳統武術中的三大內家拳之一,是非常優秀的傳統拳種,習練者遍布我國大江南北。
  • 紹興市上虞區形意和心意拳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
    近日,紹興市上虞區武術協會形意和心意拳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上浦鎮梅塢村隆重舉行,60餘名專委會會員參加了會議。浙江省武術協會副主席、省形意心意拳專委會主任、紹興市武協名譽主席車曉端、紹興市武協常務主席兼秘書長徐建生、紹興市武協副主席董友泉、紹興市形意心意拳專委會主任彭勇、副主任顧堅等出席了會議。會上,車曉端主任致詞。
  • 近代十大武術高手:李小龍排第十,第一恐怕無人能敵
    中國近代著名武術家,是自然門開始鼻祖徐矮師的獨傳高足,也是自然門第二代掌門人,人稱南北大俠。曾經加入同盟會,與當時賢達黃元秀,孫存周,鄭佐平等好友被稱為虎林七賢,抗戰時期在民國政府任職,時常口無遮攔地批評蔣介石和民國政府。1953年,84歲的杜心五在打坐時安然去世。
  • 島內氣功名家李鳳山入選「世界武術名人堂」
    島內氣功名家李鳳山入選
  • 形意拳和心意拳的區別何在?
    這不是說形意比不上心意,拳本來就是一系的,沒必要炒。形意跟心意比更中和一點,戴氏是從束到極限,變換為展到極限,處在兩個極端狀態,形意的話,處在中間態,很好的平衡了步伐轉換速度與勁力的矛盾,我認為這點是李洛能的創新。戴家打人狠,形意有些雖狠,但是還是不如戴家在狠方面。不說單操套路的區別,只說說風格。心意拳更講究束展,拳風更為古樸,縱勁好。
  • 形意拳開門第一拳劈拳,到底要你練什麼?別再瞎跑趟子了
    7.形意拳開門第一拳劈拳,到底要你練什麼?中西拳到底不同在哪裡?本文給你解惑。本專欄既然以劈拳為名,都寫到第7篇了,也該說一說劈拳了。嗯,但凡對形意拳稍有了解的人,都應該對劈拳不陌生,劈拳是形意拳開門第1拳,是打開形意拳之門的鑰匙,劈拳練不好,你始終都是個門外漢。
  • 武術開合說:形意拳收中出,老拳師嘆息現代人的拳理練習
    其實屈伸也就是開合,我看好多人練形意拳沒有這些動作,如果按要求練,在每個動作裡面,其實都包含這個東西了。形意拳的擰裹鑽翻,和對方一接馬上合,這個虎撲就出去了,你沒有屈伸,肯定做不到這些動作。如下動圖2所示:所有的形意拳都應該收起來出放,而不是簡單的那種直線運動。如下動圖3所示:所以說大家練的時候一定要擰裹鑽翻,根據我們前面給大家講的拳理來訓練,道理我已經給大家演示出來了,不明白的歡迎在評論區評論,我們再拍。
  • 中國古代武術真存在嗎?清朝末年一武痴,一拳能打飛5個壯漢?
    人人都應該有一個武俠夢,即成為一名俠客,雖然當代小說有點誇張,但是中國武術確實存在著,至少在古代確實有俠客這樣的說法,只是傳到今天大部分都是形無神,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它的存在。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位大俠,他本來是清末的死囚,但身為武痴,在獄中自創拳法,打一拳飛五壯漢都不在話下,被赦免後,他的拳法被列入了非物質遺產,這人就是中國形意拳的代表人物之一郭雲深。
  • 內家武術發力方式?形意拳你還用屈伸胳膊發力嗎?
    練習內家拳的過程中,反對不反對練力量呢?內家拳的發力並不是我們所以為的屈伸胳膊所發力如圖所示:舉一個例子:當對方雙手握住我的胳膊,在這個狀態下他是整個體重支撐著我的力量,我屈伸胳膊發力的話對方是一個直向的力量我們肯定會被對方頂住,我很難發出勁來,這叫頂如圖所示:但是形意拳發力明顯不是這種!
  • 馬保國講述形意拳有多厲害?這本書剖析的很全面,讓人感悟頗深
    2020年5月,「渾元形意太極掌門」馬保國在短短半分鐘內連續3次被自由搏擊愛好者王慶民擊敗,隨後馬保國依然揚言,自己的功夫是點到為止,發力的話會傷害對手,此為「馬保國事件」。馬保國在其著作中所講解的武術家神奇的武功也許都是第三者告訴他的,帶有他者轉述意味,在這種語境下的馬保國更像是一位小說家或編劇,而非真實的武者,馬保國為人雖然有些貪慕虛榮,甚至大話連篇,但是他寫的一本書《尚濟形意拳-練法打法實踐》的確是有一些乾貨的。例如書中談到的尚雲祥先生,也是真切存在過的人物。
  • 傳統武術能否自學,怎樣才能少走彎路?
    這對自學武術來講是很大的困難和瓶頸,而有的武術自學者會繞開基本功直接進入套路的練習,這種做法屬於不會走路就要跑步的行為。為了避免半途而廢和基本功不紮實的情況出現,自學武術者應該尋找基本功要求比較低的拳術去學習。現在就基本功要求不高的幾門拳術做簡要介紹。
  • 武術步法: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父
    武術步法,自古有「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父」的說法,步是一身之根基,發力之起始,拳法之主體。傳統的武術步法花樣繁多,各門各派都有特色,但是能夠施展的步法,已經很少能看到了。很多都是蒙蔽式的技巧,放在對抗中便不好使了。所以今天我們探討步法,更多是放在擂臺步法上探討。而擂臺步法,貌似趨向統一,無非進退閃避,但專業探討,卻有很深的學識。
  • 河南心意拳淵源傳承述真
    據傳心意拳為宋代名將民族英雄嶽飛所創,嶽飛剛毅多謀,勇冠三軍。自幼隨少林名師周侗習文練武,隨技擊高手陳廣習刀槍之術,在長期抗金戰鬥中,化槍為拳,將精湛的槍法演化出一套實戰拳術,獨創了一套「心到意到、意到氣到、氣到拳到」的拳法,以之訓練將士。此拳剛猛狠毒,奇快無比,變化無窮,實戰中遠可用槍,近則用拳,在抗金戰爭中,令金兵聞風喪膽,金人嘆之「撼山易,撼嶽家軍難」。
  • 太極大師遭武術教練 KO。如何看待中國武術?
    中國武術和中醫,算是近年來在網際網路上飽受爭議的兩個難兄難弟。有支持的人,有反對的人,誰也說服不了誰,可依然是知乎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且多年來一直保持熱度。1.支持的人認為中國武術天下第一,普遍看法大致可以分為兩類:1)中國武術一出手就是殺人招,別看只是一個乾瘦老頭,真動起手來十個壯小活不是他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