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會爬和不會爬,有啥區別?父母該如何訓練孩子的爬行能力?

2021-01-08 孕媽醬

導語

我們經常會看到商場裡面總是舉辦一些寶寶的爬行比賽,有的寶寶得了第1名,就會有一些豐厚的獎品,當然這個時候父母是特別開心的。

只不過有的小寶寶只能幹瞪眼看著別人的比賽自己卻不會爬,或許大部分的父母認為寶寶不會爬就直接會走,也沒有太多的毛病,甚至認為這是寶寶的一種超強的能力。

案例

我們隔壁的李女士她家的寶寶已經11個月了,小傢伙不但長得很可愛,而且還很聰明,還有一點讓李女士特別驕傲,那就是寶寶不會爬就已經學會了走路,所以李女士逢人就誇自己家寶寶超前。

但是,越過了爬的這個技能,直接讓寶寶走路真的就是一種超前的發育嗎?其實不然,要知道從寶寶生下來以後,所有的行為和舉動以及發育的階段都是循序漸進的,也是有規律的。

寶寶從翻身到坐下再到爬之後才是走路,每一個發育階段都非常重要,對寶寶的智力發育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父母人為的幹預,很有可能會導致寶寶之後的生長發育受到影響,那麼寶寶會爬和不會爬,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01不會爬接著就會走的寶寶會帶來以下幾個影響

1, 在認知上有發展的區別

有不少家長對於寶寶不會爬這件事情,並沒有特別的在意,他們甚至覺得孩子不會爬很正常,也會認為現在很多小寶寶都不會爬,身體也非常健康,其實不然。

不會爬的寶寶在認知上有發展的區別,而且寶寶心理方面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沒有感受到爬的快樂和爬的過程中所經歷的發展軌跡,就有可能會讓寶寶丟失一定的自信感,也會在自我意識初步萌芽的階段得不到更好的發展。

2, 無法讓寶寶形成健康的體態

我們人類並不是天生就適合走路的,一開始的時候也是爬行,所以爬這個動作對寶寶的發育來說非常重要,若寶寶不會爬就無法形成健康的體態。

因而在生長過程中就有可能會提高患疾病的概率,要知道,爬行期的時間也是比較長的,這不僅能夠鍛鍊寶寶的體魄還讓寶寶體驗了不同的快樂,對小寶寶的發育來說是極為有利的。

3, 無法讓寶寶形成很好的平衡能力

家長們可以觀察一下,基本上會爬的寶寶在摔倒的那一瞬間都會用雙手去扶住地面,因此寶寶磕到頭的概率是比較低的。

但不會爬的寶寶往往不知道用雙手去扶地,反而摔倒的時候先磕到頭部,這也代表著寶寶沒有很好的平衡能力。

而且這些小寶寶長大以後還會有暈船暈車暈飛機的跡象,最主要的原因是爬能夠鍛鍊寶寶的前庭發育系統,讓寶寶的平衡能力更強。

02那麼生活中如果寶寶不會爬,家長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呢?

1, 正確的姿勢很重要

或許有的小寶寶在爬的時候姿勢很搞笑很奇特,五花八門,什麼樣的都有,父母在看了以後也覺得很喜歡,可是這樣不正確的爬姿勢很可能影響到寶寶骨骼方面的發育。

所以在姿勢方面,父母一定要糾正寶寶的爬姿,這樣才能更好的鍛鍊寶寶的上肢力量。

2, 可以給寶寶做示範

千萬不要小看了寶寶的模仿能力,雖然他們年齡小,可是好奇心很重,如果父母在發現寶寶不會爬的時候,經常在寶寶面前做出爬的動作,那麼小寶寶們就會效仿。

而且在這種輕鬆愉快的環境下鍛鍊寶寶爬行更能利於寶寶的發育,當然也能避免寶寶有恐懼感。

3, 爬行的環境要適合

想讓寶寶很好的爬行,那麼首先要給寶寶選一個合適的環境,不但地面要打掃乾淨,而且還要給寶寶鋪上一些適合爬行的墊子,這樣小寶寶的膝蓋部位才能得到很好的保護。

同時,父母也可以在後面抓住小寶寶的腳幫助寶寶去爬行,最好是父母兩人同時進行,前面有一個人挪動寶寶的小手,做一些爬的動作,時間久了以後小寶寶就能掌握到要領,進而慢慢的學會爬行。

結語爬對寶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動作,父母們千萬不要忽視,而且,會爬不但能夠更好的鍛鍊寶寶的大腦,也對寶寶骨骼方面的發育有促進作用,因此你家小寶寶如果不會爬,那麼父母就從現在開始鍛鍊寶寶吧。對於寶寶不會爬這個事情,你還有什麼好的建議來幫助寶寶爬行呢?歡迎分享你的答案,我們在評論區探討一下吧。

相關焦點

  • 「先爬後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長大後有啥區別?
    導語:每個寶寶在剛剛出生之後都是不會爬行的,要隨著月齡的不斷增長,等到了八個月左右時才會開始逐漸爬行,畢竟這也是一個正常的寶寶成長的現象,而大多數的寶寶在會爬了之後,到了一周歲時就會開始有練習走路的行為了,而一些中老年人經常會說,寶寶如果能夠儘早的進入爬行,可能就更容易學會走路。
  • 寶寶跳過爬直接學會走,更容易感統失調,「爬行敏感期」要利用好
    看起來,這些孩子跟的同齡孩子並無區別,甚至還有的人會說這樣的孩子更聰明,其實是有失偏頗的。而且,寶寶不會爬就會走,嚴格意義上來說算不得一件好事。根據早教專家對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所做的調查數據,其中90%以上嬰兒期都是不會爬行或爬行時間很短的。而且,目前國際公認的預防感覺統合失調的最佳手段就是爬行。
  • 我家孩子10個月了還不會爬,該怎麼辦?
    「我家寶寶10個月了,還是不會爬,把他放床上他也不會自己爬。」媽媽著急的說「這樣的話,觀察孩子有沒有爬的動作,比如翻身啊,做一些類似想要爬的小舉動。」大賽爸爸問「我平時有注意觀察我寶寶,他很少做一些爬的小動作,躺床上也不翻身。也有訓練他自己拿玩具,把玩具放不遠處,讓他自己往前爬,寶寶也不大感興趣啊。」
  • 從小爬夠的娃,和沒爬夠的娃有啥區別?9個月後差距很明顯
    剛開始孩子基本處於吃了睡,睡了吃的狀態,後來慢慢學會翻身滿床爬,然後開始徵戰更大的空間,沙發、地毯,都是孩子爬過後留下的痕跡。甜甜的寶寶就是這樣,為了更好地讓寶寶練習爬行,甜甜專門給房間各個角度都鋪上了柔軟的墊子。可是隨著孩子運動能力越來越好,寶寶不再滿足小小的房間,想要爬到客廳去,這給甜甜嚇了一跳。
  • 「先爬後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相比,長大後區別太大
    「先爬後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相比,長大後區別太大按照孩子正常的生長規律來說,一般寶寶到了8個月左右以後就開始練習爬行,長到一周歲左右就基本上會站立行走了,但是也有一些寶寶直接不會爬,到了一定的年齡直接站起來開始走路。在當時看來也沒有什麼區別,一樣可愛健康。
  • 「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區別很大,尤其在這3方面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一直是每個父母的心願。因此,都會特別關注孩子的身體發育。「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區別很大,尤其在這3方面。「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長大後的3點明顯差異1、認知能力有些父母表示,自己家孩子總願意在地板上爬來爬去,弄得渾身髒兮兮的。殊不知,會爬行的孩子以後才會更聰明。
  • 孩子不會走路,只會爬,別急,爬行是寶寶大運動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前不久表姐帶著不到九個多月璐璐去樓下的小區玩,璐璐一直就是一個好動的娃,在公園的小板凳上就一直練習爬行,旁邊的路人就一直在誇璐璐很不錯,其中一個阿姨就在誇璐璐很棒。然後在感嘆自己的孫女現在還不會怎麼練習爬行,走路的時候會左右不協調有時候還會同手同腳的行為。就在對表姐說,現在孩子這樣爬行這樣很棒,還可以給以後學習走路帶來一些動作上的協調性。
  • 「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長大後的區別,你知道嗎?
    「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長大後的區別,你知道嗎?雖然不會爬行,直接學會走路的寶寶,和先爬行後走路的寶寶,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區別,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有一定不同。爬行可以鍛鍊寶寶從小的肢體協調能力,也可以促進大腦發育,有一些醫學專家就對這兩種寶寶進行過研究,得出結論,寶寶沒有爬行階段,在之後很有可能會影響大腦的中樞發育,會出現語言障礙,還有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平衡差動作遲緩,而學習爬行的寶寶將會在這一方面比他們要好很多。
  • 老人說常寶寶「7坐8爬」,是真的嗎?符合孩子自然成長規律嗎?
    瑤瑤是一個90後的辣媽,在寶寶5個月大的時候在孩子的背後放了一個U型的哺乳墊,讓孩子嘗試去坐著,剛開始的時候寶寶還是很高興的因為坐著視野可能更開闊,不是還發出咿咿呀呀很高興的聲音。不過過了一會寶寶便顯得比較焦躁,不安,雙手不停的在擺動,顯然已經坐不住。老人常說7坐8爬,當孩子還不會獨立坐著的時候,我們大人將孩子扶起來坐真的是有意義的練習嗎?
  • 孩子1歲還不會爬?創造這三個條件,寶寶「爬行」問題輕鬆解決
    對於寶寶的爬行訓練,相信每一位寶媽都很關注,那爬行訓練到底應該怎麼做呢?各位看官,一起見分曉吧。 美妍的寶寶1歲了,全家人對孩子極其呵護,總是擔心孩子受傷,要不然孩子整天待在嬰兒床裡,要不就是輪流抱著。 可這樣做的問題就是,寶寶的兩條小腿「沒事幹」,到現在1歲了還不會爬,寶媽們直接「剝奪」了寶寶練習爬行的機會。
  • 「先爬後走」的孩子比「不爬就走」的孩子有什麼優勢?家長多了解
    但是生活當中還是有很多「不爬就走」的寶寶,雖然從表面來看,和「先爬後走」的寶寶沒太大區別,都很健康聰明。但爬行的很多好處,是那些「不爬就走」的寶寶無法體會的。「先爬後走」的孩子比「不爬就走」的孩子有什麼優勢?
  • 娃到了「爬行期」還不會爬?6個月前做好這些準備,就手到擒來了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所有寶媽都會在育兒道路上遇到棘手的問題,前兩天有粉絲在後臺私信我:「我家孩子10個月了還不爬,就是著急邁步走,怎麼辦?」這樣的問題小島收到過不少次,「我家孩子8個半月了,就願意躺著,絲毫沒有爬的欲望。」01娃到了「爬行期」還不會爬?
  • 兒科醫生說寶寶要爬夠500小時?該怎樣幫助寶寶練習爬行?
    先做好這件事情今天咱們就來討論第二個重要的動作:爬。爬行的好處爬和趴一樣,也是屬於「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我例舉幾條主要的吧。● 最好的全身運動對於不會移動的小寶寶來說,能鍛鍊全身肌肉的動作是「趴」,等到寶寶有移動欲望和能力後,這個鍛鍊的任務就交給了「爬」。
  • 孩子愛玩沙子好不好?父母該不該阻止孩子玩沙土?
    關於「父母該不該阻止孩子玩沙子」的話題,我的答案是,父母不進不應該阻止孩子玩沙子,還應該鼓勵孩子多玩沙子。這是為什麼呢?首先,借用《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這本書提煉的觀點——孩子要與水和沙子相伴成長,開始今天的討論。這套書是由擁有五十多年幼兒教育經驗的,日本著名兒童教育專家、畫家鳥居昭美的經典著作。
  • 十個月的寶寶不會爬,是發育有障礙了?爸媽會引導,孩子才學得快
    ……尤其爬行,讓不少家長擔心,看著別人家的孩子九個月滿地爬爬,自己的十個月了都不會爬,心裡肯定著急啊,孩子是不是生長落後啊?孩子的大動作發展確實很孩子的生長發育息息相關,不僅如此,還關係到孩子日後的生理健康和認知發展,因為寶寶剛出生時,就一直保持這仰臥的姿勢,不同的動作,會讓寶寶看到不同的食物在不同視角下的變化。但是,爸爸媽媽們,你們這樣干著急有什麼用呀?
  • 這幾個月是寶寶練習爬行的關鍵期,怎樣訓練寶寶爬行?
    俗話說寶寶「三翻六坐八爬爬」,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7-9個月的寶寶已開始發展丟、扔物品等大肢體動作的能力,寶寶也開始熱衷於爬行,媽媽們應儘量抓緊這段時間教寶寶學爬一般而言,寶寶在8個月左右時就可學會自然地爬行,在學習爬行的初期幾乎都是採用手腳並用的爬行方式,之後會用胳膊肘往前匐前進,而且腹部貼在地面,爬行速度十分緩慢,在
  • 家長別急著讓寶寶站起來,爬行的3大好處,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我們逛商場的時候常常會看到有舉辦寶寶爬行比賽,場上一個個不滿周歲的可愛寶寶爬來爬去,家長們看到後都很欣慰。爬行能力是寶寶健康成長的一個明顯的過程,可是有些孩子直接跳級了,早早就能站立行走了。甜甜剛滿十個月就會站起來了,有時候還能靠著牆壁走兩步。
  • 爬行墊也出問題,這類爬行墊甚至會影響娃的生育能力,有的趕緊扔
    當孩子們能坐會爬之後,家長們大多會給孩子購買爬行墊,這樣既能避免孩子在地上到處亂爬,同時也能滿足孩子想要爬行的欲望。但其實我們在選擇爬行墊時也有很多學問,並不是所有產品都適合小寶寶,因此家長一定要擦亮眼睛。正值夏天,李女士的寶寶剛學會爬行,李女士擔心孩子光著腿在地上爬行會著涼,於是便給孩子買了一張爬行墊。
  • 當寶寶學會爬的時候,寶媽們要注意這幾點,避免錯過爬行黃金期
    夏天少給寶寶穿點,也是寶寶練習爬行的好時機。通常,母親會說她們的嬰兒已經6個月不會爬行了,有些人會問,如果她們已經9個月不會爬行了,這是否是一個問題。值得一提的是,爬行並不是嬰兒的正常發育標準之一。有的寶寶甚至跳過爬,直接進入走路練習,而有的會爬得整齊的寶寶可能比不會爬的來得晚。
  • 寶寶不會爬直接就會走了,有什麼影響嗎?
    一、寶寶不會爬對寶寶日後發育會有什麼影響 請注意,這裡說的可能會!而沒經歷過爬行的寶寶,會缺乏這方面的鍛鍊,身體協調及平衡能力就會比較弱,表現為:走路不穩、跑不快、容易摔跤、容易暈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