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最佳影片:《爸媽不在家》僅一票險勝《郊遊》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金馬50」註定特別。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都能猜到,最佳劇情片卻給了大伙兒意外。在這史上最激烈的爭奪中,不被看好的《爸媽不在家》竟力克包括《一代宗師》、《郊遊》、《毒戰》等強敵,收穫最重頭的獎項。而製造這一切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29歲的新加坡導演陳哲藝。除了拿下最佳劇情片外,該片女演員楊雁雁還摘得最佳女配角獎。陳哲藝還pk掉大熱趙薇拿下最佳新導演及最佳原著劇本獎。僅50萬美金的預算成就了這部新加坡電影的裡程碑。此外,《爸媽不在家》還將代表新加坡競爭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麼多成績,陳哲藝是怎麼做到的?

  陳哲藝何許人也?金馬獎頒獎禮前一天的入圍酒會上,連記者都似乎「毫無興趣」。這個只有29歲的新人究竟何德何能「幹掉」趙薇、王家衛和蔡明亮?《爸媽不在家》又是一部怎樣的影片?晶報記者通過採訪這位本屆金馬獎最大黑馬以及評審團主席李安、剛剛卸任的金馬執委會主席侯孝賢和老牌影星盧燕等為讀者解開心頭疑惑。

  22歲驚豔坎城

  「急流勇退」是為深造技藝

  陳哲藝看上去有點儒雅、有點潮,貌似演員,是最得女觀眾緣的那種。而事實上,他不是演員,但能自編自導。2006年,年僅22歲的陳哲藝帶著他的第一部短片《G-23》參加了坎城電影節「世界電影展映」項目。三年後,他的《阿嬤》在第60屆坎城影展的短片競賽中獲得特別表揚獎。這個有著帥氣外表、說話不緊不慢的年輕導演,為新加坡搬回了第一個坎城電影節獎座。

  白羊座的他似乎總會出人意料。陳哲藝認為,衝動和果斷只在一線之間。正處事業上升的當口,他卻沒有乘勝追擊連續拍片,而是跑到英國繼續深造電影理論。學成歸來,今年第三次來到坎城,帶來自己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爸媽不在家》。可以說,事業之路上,陳哲藝沒有浪費一分鐘,所以才能在令人驚訝的年紀拿到如此大獎。除了前晚的金馬獎,《爸媽不在家》還在今年摘得坎城影展金攝影機獎及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獎。

  陳哲藝除了注重向前輩學習,也很在意與同輩溝通,哪怕是對手,比如與自己的競爭對手趙薇交流。「之前我看了兩遍《致青春》,最近跟趙薇有點熟了,昨天還跟她小聚了一下。」對於《致青春》,陳哲藝的評價是「不錯的作品」。「以前不管是歌手還是演員想做導演的,我通常對他們沒有太大的期待,但我真覺得《致青春》是一個很棒的作品。」陳哲藝坦言,大家一起切磋感覺很好,「她還說到大陸你可以找我演戲啊,別忘了她先是演員,後是導演。」

  從童年經歷入手

  找錢、寫劇本、挽留演員波折不斷

  這是一部被稱為新加坡版《桃姐》的電影。如同大多數新導演首度拍長片都會從自己的故事入手一樣,《爸媽不在家》中加入了不少導演陳哲藝的經歷。影片英文名Iloilo就是菲律賓的一個城市,也是陳哲藝家中菲傭的故鄉。這部帶有童年記憶投射的電影講述了菲律賓保姆Terry和主人一家的故事。過硬的短片訓練,讓陳哲藝的處女作出奇得平實自然,流暢動人。

  手握金馬,回頭再看,陳哲藝也坦言好難。「那時所有人都不看好,拍商業片的說不賣錢,拍文藝片的說沒有影展要看。而我跟製片一起去找錢也屢屢碰壁,最後終於湊得50萬美金的投資。」而在兩年艱苦的劇本寫作之後,一年的整合拍攝同樣經歷波折。比如這次獲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楊雁雁懷孕。「有一天凌晨,我在倫敦接到她的電話,她說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要告訴我,其實這兩個消息都是她懷孕了。沒辦法了,她是新加坡資深演員,找到不容易,我就立馬想到,乾脆把電影中的媽媽也塑造成一個懷孕的中年婦女。」

  「沒人不喜歡」《爸爸不在家》

  《郊遊》粉絲李安也拗不過所有評審

  對於大獎爆冷,本屆金馬評審團主席李安第一時間給出回應:「剛開始有四部片子票數差不多,我們一直在爭論,我們對這四部片子都很尊重,最後較多人喜歡《爸媽不在家》,其實它比第二名《郊遊》只多一票。」而實際上,李安是《郊遊》的大擁躉。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甚至毫不避諱稱自己有賣力為《郊遊》拉票。「因為太重量級,雖然挑問題也挺多,但光是『量級』就不一樣,以抽象方式展現內心構圖,演員和導演一同付出。」片中李康生唱「滿江紅」一鏡到底的演出,更讓李安讚賞,「對我來說,那一個鏡頭就已是最佳影片。」對於《爸媽不在家》,李安的評價是「沒人不喜歡,清新不做作,很純很感人,是大師沒法比的。」李安還笑說他有找出兩處毛病,但沒能扭轉乾坤。此外,他還透露最佳導演和新導演都迅速搞定,蔡明亮和陳哲藝優勢明顯。而影帝李康生也在影片的幫助下第二輪勝出,壓倒當時居次的張家輝。

  除了獲李安肯定,曾在金馬電影學院當過陳哲藝老師的侯孝賢,也對這位得意門生的作品讚賞有加。他表示能選出新人是好現象,而這部影片也確實具有最佳影片的能量。「兩年前陳哲藝就跟我講過他要拍一出外傭的電影,我還送他一本寫外傭的書作參考。」而資深影人盧燕更讚賞《爸媽不在家》純樸、感人,「我看過了,非常感動,這樣的影片很真誠,是為藝術拍片。不像現在很多片子打打殺殺,只為追求視覺刺激,沒有意義。」

  晶報駐臺灣記者 程瑛

  「黑馬贏家」現身一刻

  Part1

  在最佳新導演即將頒出時,「金馬50」頒獎禮的最大烏龍出現。負責頒獎的狄龍揭曉獲獎名單時卻將入圍名單再念一遍,讓第一個被念出的陳哲藝尷尬地提前慶祝。幸好最終得獎的也是他,「不然我真的可以挖個洞把自己埋起來了。」後臺接受媒體採訪時「新導演」感嘆當時嚇出一身冷汗。

  「我真的完全沒想過拿獎,這是新加坡電影第一次來金馬,我跟劇組說就是來看明星。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跟李安導演握手、拍照。」

  Part2

  如果說最佳新導演的拿獎過程從驚喜到揪心最後甚至有些如釋重負的話,那麼當陳哲藝的名字再次被最佳原著劇本獎頒獎嘉賓念出時,這個看似早已心滿意足的新加坡年輕人再次驚喜。

  「這個太意外了。因為我真的覺得寫劇本很難,這次我花了兩年寫劇本,用一年時間把片子整合好。當時我就想說下一部不要寫劇本了,找更有才華的人來寫,我自己導就好。拿到原著劇本獎對我來說很有意義,對我是一種鼓勵,我可能會繼續拿起筆,接下來會繼續自編自導。」

  Part3

  從最佳女配到最佳新導演,再到最佳原創劇本,所有人都以為陳哲藝已滿載而歸。而接下來影帝、最佳導演獎的出爐,也再次讓大家預感「金馬50」註定是平分春色、一團和氣的結局——「最佳影片一定是《一代宗師》啦。」焦急等待結果的後臺記者開始敲出當晚最後的稿子。令人傻眼的是,最終從侯孝賢口中念出的卻是《爸媽不在家》。那一刻,頒獎禮現場甚至出現片刻的停頓,發稿區的媒體一片驚呼。太意外了,此時的鏡頭對準陳哲藝,他興奮地與全劇組一起歡呼上臺。直到《爸媽不在家》劇組全體走上臺,鏡頭才開始掃到入圍最佳影片的其他幾位導演,蔡明亮睜大眼睛,有些錯愕;而王家衛微笑著鼓掌,難掩一絲尷尬。後臺的記者們忙碌之餘則不忘開玩笑:「王家衛的墨鏡片下應該在泛淚吧?」

  「我終於跟李安導演握到手了。《爸媽不在家》應該是這次金馬最小規模、最小預算的片子,真沒想到。大家看我也蠻年輕吧,這是我的第一部長片。而這次跟我一起入圍的都是我崇拜的大師,我先給你們鞠個躬。謝謝李安導演,你讓華人世界看到了新加坡電影,這對新加坡導演是極大的鼓勵。新加坡電影加油!華人電影加油!」

  金馬側記

  ●在李安對各大獎項的分析中,此前眾人認為最輕鬆的影后出爐倒費了功夫,投票三輪後章子怡才先後幹掉舒淇、鄭秀文。李安評價新科影后的表演「交貨了」。在昨天凌晨惜別晚會上,章子怡對媒體坦承,自己與汪峰第一時間傳簡訊分享喜悅。

  ●最落寞的《一代宗師》劇組則照常舉行慶功宴。雖錯失大獎,王家衛還是笑容滿面開香檳,「我這次來就是參與金馬50,誰得獎都沒關係。」而梁朝偉卻並未出現在慶功宴上,據片方相關人員透露,偉仔看似淡然其實對獎項很期待。結合頒獎禮上的落寞表情,就知偉仔的心情了。

  ●昨天凌晨,第50屆金馬獎結束後,金馬執委會主席侯孝賢也隨即卸任。「不當主席,我可以拍電影了。」接任的張艾嘉則故意接話,「我當主席也會繼續拍電影。」同樣任期五年的她表示目前不會想改變,而是維持金馬獎目前在華語影壇的位置。

相關焦點

  • 《爸媽不在家》獲金馬最佳影片 王家衛臉色難看
    (記者 馬婷) 當最佳導演獎花落蔡明亮時,許多人都以為之前只得了女主角獎和幾個技術獎的《一代宗師》會穩穩地把最佳影片收入囊中,但頒發最佳影片獎的侯孝賢念出得獎電影是《爸媽不在家》時,不僅臺下的梁朝偉、王家衛臉色難看,頒獎禮後臺不少記者也一片譁然,有網友開玩笑說:「今晚的大獎歸屬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兒》!」
  • 李安曝金馬評選內幕:評審都喜歡《爸媽不在家》
    《爸媽不在家》劇照  王家衛的《一代宗師》拿了一堆技術獎項,卻失意「最佳影片」,而獲得「最佳影片」大獎的《爸媽不在家》沒多少人看過,還是一部新加坡電影……前晚,適逢50周年大慶的金馬獎頒獎典禮結束後
  • 金馬最佳劇情片《爸媽不在家》:花3年時間完成
    金馬最佳劇情片《爸媽不在家》:花3年時間完成   陳哲藝  今年臺灣金馬獎最大爆冷莫過於由新加坡導演陳哲藝執導的電影《爸媽不在家》獲得最佳影片獎項。
  • 《爸媽不在家》如何成金馬最佳 李安:最不用力
    ,他還沒站直身體,狄龍又念出陸劍青、趙薇、麥浚龍的名字,所有人才恍然大悟狄龍把信封開錯了,他只是依序把最佳導演提名人念了一遍;麥浚龍氣笑了,哐哐哐直拍大腿;陳哲藝羞得把頭埋進懷裡,他差點奔上臺去,當然這只是他一分鐘後領取自己第一個大獎的虛驚前奏;人們憑經驗判斷,既然一個新人得到了新人的嘉獎,《爸媽不在家》可以到此為止了,直到陳哲藝再次上臺領取最佳原創劇本獎的時候
  • 《爸媽不在家》導演陳哲藝:希望掀起新加坡電影新浪潮
    陳哲藝金馬獎當晚,先後勇奪最佳女配角獎、最佳原著劇本獎以及最佳新導演獎之後,去年從金馬學院畢業的新加坡29歲新秀導演陳哲藝人生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爸媽不在家侯孝賢:新導演獲獎將激發年輕人創作能量金馬獎結束後,評審會主席李安來到後臺告訴記者,《爸媽不在家》經過四輪討論才選出,僅比第二名蔡明亮導演的《郊遊》多一票。
  • 《爸媽不在家》:「二等公民」終於湊近了
    《爸媽不在家》獲得金馬最佳劇情片獎,導演陳哲藝自己也沒想到。 六項提名,四個獎項,其中最後贏得的最佳劇情片獎競爭對手還是大師級的王家衛、蔡明亮、杜琪峯、賈樟柯的作品,新加坡影片《爸媽不在家》一夜之間成了華語電影圈的焦點。28歲的陳哲藝用一部自編自導的處女長片刷新了新加坡影人在金馬的歷史。事實上,這位帥氣的年輕導演來金馬目的很簡單,「我是來看明星的,想跟李安導演握手,拍個照。」
  • 爸媽不在家,大膽的孩子在家做了什麼?
    《爸媽不在家》劇照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席捲全球,新加坡同樣備受打擊,陳哲藝導演的處女作《爸媽不在家》便是以此為背景。該影片不僅奪下第66屆坎城電影節金攝影機獎,還一舉擊敗《一代宗師》《天註定》《毒戰》《郊遊》,最終斬獲第50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在劇中飾演家樂母親的楊雁雁也因此片成為馬來西亞首位獲得金馬獎的演員。
  • 《爸媽》爆冷獲最佳劇情片獎 評:新加坡時代來臨!
    《爸媽不在家》獲最佳劇情片獎鳳凰網娛樂訊 第5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隆重展開,11月23日晚間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現場星光熠熠。此次鳳凰娛樂作為伯爵首席襄贊的媒體,在臺北設立直播間,邀請影評人麥若愚老師、吳文智老師、楊元鈴老師與鳳凰網友實時點評金馬戰況。頒獎禮已接近尾聲,本屆金馬最後一個大獎最佳劇情片獎,獲獎的是新加坡影片《爸媽不在家》。《爸媽不在家》也將代表新加坡角逐奧斯卡提名。導演陳哲藝率主創上臺領獎,他笑說:「我終於跟李安導演握手了。」主創隨後輪流致謝。
  • 吳文智:《爸媽不在家》提示電影要「小而美」
    對於爆冷的最佳影片《爸媽不在家》,吳文智笑稱,這個結果問一萬個人,一萬個人都會覺得意外。然而他認為這屆的評審團主席是李安,李安一向對家庭議題特別關注,他的電影也常談時代變遷下的家庭議題。《爸媽不在家》環繞著現代核心家庭的質變,風格平易近人,除了提示華語電影未來可以對電影的本質多一些思考,也點出「小而美」的電影是有發展機會的,特別是在面對好萊塢龐大的商業體制時,這個結果可以鼓勵對電影有夢想、但資源不足的人不需要迷信大片和作者電影,用貼近觀眾的簡單故事和真摯感情反求諸己,或許也能闖出一條路。在其他獎項上,吳文智認為鄭秀文是最大遺珠。
  • 《爸媽不在家》:父母的陪伴至關重要!
    新加坡劇情片《爸媽不在家》憑藉實力拿下了金馬獎,從導演到演員,無一不是陌生,但是它用實力證明了自身的優秀。從以往新加坡重複消費喜劇的習慣來看,喜劇的力度不夠,品質不一,而這部劇情片的出世無疑為新加坡的電影節增添了新的活力,而且拿獎拿到手軟。
  • 《爸媽不在家》續集之《熱帶雨》
    2013年,陳哲藝自編自導的長篇處女作《爸媽不在家》一鳴驚人,拿下第60屆坎城金攝影機獎和第50屆金馬獎最佳影片,也是第一部在坎城獲獎的新加坡電影。《熱帶雨》在故事上跟前作《爸媽不在家》一脈相承。01《爸媽不在家》時陳家樂對菲傭的感情,更多的是對母愛的需求,因為年齡的原因。到了《熱帶雨》,教師代替了菲傭,自身情慾的渴望代替了對母愛的需求。陳家樂還是那個陳家樂,只是媽媽變成了老師有點尷尬(女主扮演者楊雁雁在《爸媽不在家》曾飾演許家樂的媽媽)。
  • 《爸媽不在家》奪第50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中新網11月24日電 23日晚,第5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在臺北舉行,由陳哲藝執導的《爸媽不在家》奪得「最佳劇情片」獎。report 152 中新網11月24日電23日晚,第5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在臺北舉行,由陳哲藝執導的《爸媽不在家
  • 陳哲藝:我窮到改行 楊雁雁為《爸媽不在家》懷孕
    當天,監製黃文鴻、導演陳哲藝、主演楊雁雁悉數到場。楊雁雁自曝為了拍攝《爸媽不在家》從特別去懷孕,而作為新人導演,陳哲藝坦言找投資很困難,「我當時已經窮困潦倒了,數次想到轉行,幸好拍出了《爸媽不在家》。」
  • 陳哲藝"熱帶雨"將代表新加坡"申奧" "爸媽不在家"也曾申奧 新加坡...
    時光網訊 新加坡選送了陳哲藝導演的《熱帶雨》,競爭2021年奧斯卡獎的「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本片講述的是中年女教師(楊雁雁飾)與未成年男學生(許家樂飾)之間的「不倫之戀」關係。  這是兩位男女主角第二次與陳哲藝合作,他們此前在導演2013年的《爸媽不在家》中飾演的是母子,本次則在《熱帶雨》中轉變了身份。《熱帶雨》也是繼前作《爸媽不在家》之後,陳哲藝的影片第二次代表新加坡「申奧」。
  • 當「菲傭」成為人生導師,父母該何去何從《爸媽不在家》
    2013年,第50屆臺灣金馬獎出現了一匹黑馬,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該片一舉囊括最佳劇情片、最佳新導演、最佳原著劇本與最佳女配角四個獎項。不到三十歲,第一次拍長片電影的導演陳哲義,創作靈感來自於童年。而影片的故事背景就發生在1997年亞洲金融海嘯前,一個典型的雙薪中產家庭,為照顧調皮搗蛋的兒子家樂,請來了菲律賓女傭泰莉。
  • 這部最佳影片,沒想到這麼快就能看了
    《陽光普照》是去年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大贏家,11提5中並拿到最佳影片大獎。雖然近兩年大陸影人缺席金馬舞臺,但金馬的片單依然受到國內影迷不小的關注,《陽光普照》《誰先愛上他的》《大佛普拉斯》也都是各大榜單的口碑之選。
  • 今年金馬獎延續文藝風 影片多關注底層人物命運
    和以往一樣,本屆金馬不缺爆冷的「意外」獎項,最佳男配爭議最大,影后則花落並非獲獎熱門的《百日告別》女主演林嘉欣。延續對文藝片的鼓勵和熱愛,本屆金馬獲獎較多的影片多關注底層人物的故事,探討更深層次的社會話題。
  • 電影《爸媽不在家》評論 家庭溫情中的犀利諷喻
    《爸媽不在家》劇照   新加坡電影在大的「華語電影」概念之下,一直處於邊緣地位。這個國家每年出產十部左右影片,大半是本土特色濃鬱的喜劇,很難進入其他華語國家和地區的視野。《爸媽不在家》若不是先後被坎城電影節和第五十屆金馬獎慧眼識珠,大概也會遭遇一樣的處境。   《爸媽不在家》的故事發生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一個三口之家中的成員面臨著各自的麻煩。兒子家樂在學校是闖禍大王,讓父母傷透了腦筋。爸爸丟掉了銷售的工作,但不敢對家裡人坦白。媽媽懷著孕,脾氣古怪多疑。為了找人來看管家樂,爸媽決定僱請一個菲律賓女傭。
  • 大陸影片、人員暫停參加金馬獎,「禍根」去年就已種下?
    去年,張藝謀曾憑藉《影》,獲得金馬最佳導演獎。今年2月,張藝謀的新作《一秒鐘》在參加柏林影展時以「技術問題」為由退賽,引發猜測。而對於今年會否參展第56屆金馬獎,張藝謀工作室在回復媒體時僅簡短表示,「您好,不會的。」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由刁亦男導演,胡歌、桂綸鎂、廖凡、萬茜、奇道、張奕聰等出演。影片入圍今年坎城影展主競賽單元。
  • 國家電影局: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臺北金馬影展
    據中國電影報報導,國家電影局消息,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 日前有臺媒報導稱,多部大陸影片參加本屆金馬獎角逐。 臺灣女導演傅榆執導影片獲最佳紀錄片獎,在發表獲獎感言時,一席「臺獨言論」引起在場大陸演員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