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養鸚鵡4年賠500萬 如今賣不掉也不能放生

2020-11-26 搜狐網

阿勇養殖場剛孵化出來的鸚鵡幼鳥

讓阿勇頭疼的鸚鵡蛋

  「我一看到鸚鵡下蛋就害怕,因為這意味著我要給它們騰地方、增飼料,愁人。」

  近日,深圳青年王鵬「賣自家養的2隻鸚鵡被判5年」的新聞,引起持續爭論。

  有人認為,王鵬被判5年在法律框架內並無不妥;也有人認為,「為外來物種而耗費這麼大的人力物力財力,與法律設立的初衷有偏離。」

  目前,法律界人士的參與讓王鵬及其家人看到了希望,他們期待二審能對一審的判決作出修正。

  對王鵬案二審抱有期待的,還有一位養鸚鵡的老闆。

  四年來他投入數百萬元養殖鸚鵡,但因相關法律一隻都沒有賣出去,他甚至想把鸚鵡放生,但發現放生也是違法的。

  有網友指出,不加甄別地將《華盛頓公約》附錄一、附錄二中的物種,照搬過來認定為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到底合不合理?

  他,等著二審

  「賣鸚鵡者」擬無罪辯護

  《野保法》引發網友討論

  據法制晚報報導,2016年5月17日,深圳警方來到王鵬位於深圳寶安區的出租屋內,對其逮捕時,當場查獲了45隻鸚鵡。

  報導稱,2016年4月初,王鵬賣了6隻鸚鵡,價格約3000元。調查結果顯示,6隻鸚鵡中,除4隻為玄鳳鸚鵡外,有兩隻為小金太陽鸚鵡,學名綠頰錐尾鸚鵡,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中,屬於受保護物種。

  2017年3月30日,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一審以犯「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王鵬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3000元。

  對於此案,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北京理工大學法學教授徐昕等律師,為王鵬在二審中做無罪辯護。

  雖然王鵬案二審開庭時間至今未確定,但網上關於《野保法》的討論已經沸沸揚揚。

  有網友指出,《華盛頓公約》(CITES,即《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籤訂的初衷,在於管制而非完全禁止野生物種的國際貿易,其用物種分級與許可證的方式,以達成野生物種市場的永續利用性的目的;而國內不加甄別地將《公約》附錄一、附錄二中的物種,照搬過來認定為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到底合不合理?「比如俗稱『六角恐龍』的鈍口螈,與本次涉案的『綠頰錐尾鸚鵡』一樣,都是《公約》附錄二中的物種,但在日本它是可以油炸的食材,而且價格很便宜。」

  「這個東西的養殖太複雜了,我們一切都按合法的來,4年來已經賠了500多萬,盈利依然遙遙無期。」

  他,也在等著「二審」

  有證經營鸚鵡養殖

  感覺自己掉進坑裡

  「王鵬賣鸚鵡案」被報導後,有網友將《野保法》中將所有鸚鵡科的鳥都列為國家保護動物的行為展開討論。

  阿勇看到後心頭一熱,他想,在不久的將來,《野保法》會不會對鸚鵡的具體種類給出司法解釋呢?

  如果真能這樣,這對他來說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4年來已經賠了500多萬

  與王鵬的非法養殖不同,在安徽省從事鸚鵡養殖的阿勇(化名)是有證經營。他目前擁有一個佔地16畝的養殖場,裡邊養有藍黃金剛、綠翅金剛和非洲灰3種共計160多隻鸚鵡。

  「剛開始養鸚鵡是在2002年前後,當時也跟王鵬一樣,養它們純粹是出於熱愛。」5月9日,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阿勇如是說。

  阿勇是廣東人,對香港的花鳥市場有關注,「那邊的市場上就有賣各種鸚鵡的,警察帶著槍在市場上轉來轉去,也沒說過什麼。」

  在發現鸚鵡市場有利可圖之後,他便盤算著把自己的愛好當成一個生意來做,「回來我還特地查了一下,咱們內地的法律對養殖鸚鵡是大力提倡的。」

  1988年通過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一章第四條規定,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加強資源保護、積極馴養繁殖、合理開發利用的方針,鼓勵開展野生動物科學研究。在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科學研究和馴養繁殖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政府給予獎勵。

  阿勇說,2010年前後,他就開始為養殖鸚鵡做準備了。

  從辦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以下簡稱《馴養繁殖許可證》),到引種、建廠……2013年底,養殖場初具規模。

  但現在阿勇覺得,自己仿佛是掉進了一個坑裡,無力逃脫,「這個東西的養殖太複雜了,我們一切都按合法的來,4年來已經賠了500多萬,盈利依然遙遙無期。」

  「這東西不能隨便賣的」

  阿勇回憶,他的養殖場最初引進了80隻鸚鵡,「20隻藍黃金剛,20隻綠翅金剛,40隻非洲灰。」

  他說,這三種鸚鵡的前兩種是《公約》附錄二,「非洲灰」買的時候是《公約》附錄二中的,去年被收錄進《公約》附錄一中了,「都是從浙江的一家鸚鵡養殖企業引進的二代種。」

  「鸚鵡的正常存活時間很長的,有些品種甚至能活80歲。」阿勇介紹,所以在選擇養鸚鵡時,他選的都是十幾歲的成年鸚鵡。

  「行話叫『熟對』,當時也是為了儘快盈利,一共花費了380餘萬元。」阿勇說,引進時的價格都不便宜,以「綠翅」為例,當時買的是10萬塊錢一對。

  因為當時行情好,養殖場開始運營的時候他也信心滿滿,以為自己要開創一個藍海行業,但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意料。

  「這東西不能隨便賣的。」在與紅星新聞記者的通話中,阿勇無奈地說。

  在鸚鵡的養殖過程中,除了一般的《工商營業執照》、《動物檢驗檢疫證之外》,還需要辦理《馴養繁殖許可證》,而這些證只是合法養殖的必需,「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養的鸚鵡只能賣給有《馴養繁殖許可證》的組織或個人。」

  賣不掉就放生?「也違法」

  按照之前的設想,買來的鸚鵡開始下蛋繁殖是一件喜事,但如今看來,這是一件讓他頭大的事,「我一看到鸚鵡下蛋就害怕,因為這意味著我要給它們騰地方、增飼料,發愁人。」

  現在阿勇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他有時也在想,如果以後沒錢運營養殖場了,就乾脆把鸚鵡放生了算了,「每年30多萬的費用,如果不盈利我堅持不了多久。」

  但查詢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之後,阿勇「崩潰」了:因為人工養殖的鸚鵡不具備野外自主生存的能力,法律規定,放生鸚鵡等同遺棄,也是違法的!

  阿勇至今搞不懂,為什麼一個在《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被大力提倡人工馴養的動物,在合法的情況下,想以它獲利會如此之難。

  對於未來,阿勇很茫然,他不知道以後會怎樣。但清楚的是,以目前的情況,他也撐不了多久了,「哎!走一天看一天吧,既然已經入坑了,怎麼可能輕易就跳出去。」

  紅星新聞實習記者 段睿超

  專家觀點

  「中國的《野保法》相對來講,比較粗線條,所以在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的認定中,就套用了國際公約或某些紅皮書的相關規定」

  耗費人力物力關注外來物種,脫離立法初衷

  在我國1988年通過的《野保法》體系下,保護動物的級別幾十年來一直沒有調整。

  達爾問自然求知社研究員劉慧莉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不過最新的《野保法》也有了相關的修正,對於物種的保護級別,五年就要調整一次。」

  「這種調整,是需要跟最新的研究成果相結合的。」劉慧莉說,但在如何保護相關物種、在法律上給予什麼樣的地位及保障,目前的法律中並沒有相關規定。

  曾全程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16年修訂的鳥類保護專家,中國高校動物協會聯盟(籌)、海口市野生動物協會秘書長李波,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說,在國際上,《華盛頓公約》的劃分是比較嚴格和清晰的,但在國內有所不同,中國的《野保法》相對來講,比較粗線條,所以在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的認定中,就套用了國際公約或某些紅皮書的相關規定,「這肯定就存在某些條款是不符合中國國情和法情的情況。」

  5月9日上午,正在美國參加世界動物博覽會的李波說,「在執法過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不切合、甚至脫離了中國實際的情況。」

  李波說,「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關注一個外來物種,這嚴重脫離了咱們立法的初衷。」

  而對於類似王鵬所養的「錐尾鸚鵡」的保護,李波認為,這完全可以按照公約上邊的要求,監管其養殖、售賣等過程,不違反公約就行了。

相關焦點

  • 老闆有證養殖鸚鵡4年賠500萬 賣不掉也不能放生
    ◆「這個東西的養殖太複雜了,我們一切都按合法的來,4年來已經賠了500多萬,盈利依然遙遙無期。」  4年來已經賠了500多萬  與王鵬的非法養殖不同,在安徽省從事鸚鵡養殖的阿勇(化名)是有證經營。他目前擁有一個佔地16畝的養殖場,裡邊養有藍黃金剛、綠翅金剛和非洲灰3種共計160多隻鸚鵡。  「剛開始養鸚鵡是在2002年前後,當時也跟王鵬一樣,養它們純粹是出於熱愛。」5月9日,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阿勇如是說。
  • 賣鸚鵡判5年養鸚鵡4年賠500萬 賣也違法放也違法
    原標題:賣鸚鵡判5年養鸚鵡4年賠500萬 賣也違法放也違法 近日,深圳青年王鵬「賣自家養的2隻鸚鵡被判5年」的新聞,引起持續爭論。 悲慘: 不合法的被判5年,合法的賠了500多萬 與王鵬的非法養殖不同,在安徽省從事鸚鵡養殖的阿勇(化名)是有證經營。他目前擁有一個佔地16畝的養殖場,裡邊養有藍黃金剛、綠翅金剛和非洲灰3種共計160多隻鸚鵡。
  • 安徽鸚鵡養殖戶4年賠數百萬:感覺掉坑,不敢賣、放生也違法
    對王鵬案二審抱有期待的,還有一位養鸚鵡的老闆。四年來他投入數百萬元養殖鸚鵡,但因相關法律一隻都沒有賣出去,他甚至想把鸚鵡放生,但發現放生也是違法的。有網友指出,不加甄別地將《華盛頓公約》附錄一、附錄二中的物種,照搬過來認定為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到底合不合理?
  • 養鸚鵡4年賠錢想放生 法律規定放生也違法
    (原標題:養鸚鵡4年賠錢想放生 法律規定放生也違法)
  • 2萬的貂皮大衣改色,被店老闆抵押給別人?老闆:賠你4千塊
    2萬的貂皮大衣改色,被店老闆抵押給別人,老闆:賠你4千塊要聞回顧:上周,鄭州的馬女士在一家奢侈品皮具店對其貂皮大衣進行改色,可是三個月都過去了,2萬塊錢的貂皮大衣卻不翼而飛,問老闆也不回答,還說馬女士的衣服300元都不值
  • 馬國新大學畢業專職養鸚鵡,一年賺入60多萬
    隨著創業高潮的來臨,很多的大學生畢業後選擇投入自主創業的潮流當中,80、90後的創業項目一般都是比較個性的,這不,馬國新竟然在養鸚鵡。2008年馬國新在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獸醫,還在學校裡的時候就開始養鸚鵡了。
  • 養鸚鵡獲刑令養殖者提心弔膽:群裡不說鸚鵡轉談貓狗
    只能養不能賣,賠500萬放生也違法國家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有嚴格法律法規和監管,但現實中,養殖鸚鵡者也因此面臨很大困境,有鸚鵡養殖者面臨只能養、不能賣,也不能放生的左右為難情況,由於鸚鵡繁殖速度快,每天都要投入大筆資金,但無法銷售只能不斷賠錢,快要支撐不住。
  • 4年賠掉5700萬 27歲狀元大熱膝蓋腳踝全傷 錯過湖人後快打不上球了
    4年賠掉5700萬 27歲狀元大熱膝蓋腳踝全傷 錯過湖人後快打不上球了 原標題:4年賠掉5700萬 27歲狀元大熱膝蓋腳踝全傷 錯過湖人後快打不上球了
  • 500萬買17歲天才 卻或賠800萬歐
    如今《馬卡報》指出,巴薩有可能又要在17歲少年佩德裡身上賠錢了。巴薩收購佩德裡時花了500萬歐元,但有可能為他再賠800萬歐元。上賽季開始不久,巴薩就從拉斯帕爾馬斯預定了佩德裡,紅藍軍團為他支付了500萬歐元轉會費。在合同中,加入了一個特別條款。如果佩德裡新賽季沒有註冊在巴薩一隊的話,巴薩就必須把他租回拉斯帕爾馬斯。如果巴薩違約,那就得向拉帕支付800萬歐元違約金。
  • 女子要求退一賠三,老闆:我不可能虧本賣!
    女子要求退一賠三,老闆:我不可能虧本賣!經常逛商場的網友應該知道,有的時候商家為了吸引顧客的作業,就會做一些促銷活動,或者是給顧客買東西的時候贈一些贈品,這樣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很多消費者的注意,正是因為商家的這種行為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所以就讓他們的商品可以有更好的銷路,還有的商家會弄出一些特價品吸引消費者,這些特價品原價也是價格不菲,但是為了能夠留住顧客,老闆也是大出血,才做出這樣的決定。
  • 500元買的金毛犬,剛養一星期就死了?老闆:金毛只賣500?
    長沙的一個女孩到寵物店買狗,花500元就買了一隻金毛,可沒想到養了一周狗狗就死了,老闆說,金毛不可能只賣500塊錢,那麼雙方又是如何協商此事的呢? 500元買了一隻金毛,一周就死掉了 周女士在長沙上大學,前段時間逛閒魚時,她看到有人低價出售純種狗狗,由於手頭不寬裕,看到價格便宜她特別心動,就和對方取得了聯繫,說要買一隻純種的金毛。對方給周女士發了一個地址,讓周女士到店裡去看。
  • 500元買的金毛犬,剛養一星期就死了?老闆:金毛只賣500?
    導讀:很多人喜歡養狗,一隻純種的狗狗價格不便宜,最起碼也要幾千元,如果去寵物店買狗時,遇到了幾百元一隻的純種犬,大家千萬別貪小便宜,這樣的狗狗多半是星期狗,也許買回家沒多久就會死掉。長沙的一個女孩到寵物店買狗,花500元就買了一隻金毛,可沒想到養了一周狗狗就死了,老闆說,金毛不可能只賣500塊錢,那麼雙方又是如何協商此事的呢?
  • 賣家養鸚鵡被判刑10年有比之更荒唐的嗎?
    賣家養鸚鵡被判刑10年有比之更荒唐的嗎?文/洪巧俊假如你家養了幾隻鸚鵡,你不想養了,把它們賣掉了,請注意,你可能面臨著牢獄之災。就是賣一隻,也有可能被判刑。這不是巧哥信口開河,而是活生生的事實。這是昨天人民日報導的新聞,新聞說,「我父親自己養的人工鸚鵡,有執照有養殖許可證,41隻鸚鵡賣了1.1萬,每隻200多塊,結果被判十年,這不是冤枉嗎?」天津津南區萬生鸚鵡養殖場主胥家忠之子胥健對此相當無奈。
  • 成都黃田壩鳥市賣野生鳥被查 相思鳥賣3元一隻被人買去放生(組圖)
    價格便宜,「多會被人買去放生」  當日上午,執法人員一共搜查出4間違法違規的鳥鋪,查收共計近600隻野生鳥類,包括暗綠繡眼鳥、紅尾水鴝、喜鵲、白頭鵯、白頸鴉、紅嘴相思鳥等。一位鳥鋪老闆告訴記者,鳥兒是從農民那收購的,「相思鳥收1元一隻,賣3元一隻。」
  • 成都黃田壩鳥市賣野生鳥被查 相思鳥賣3元一隻被人買去放生
    執法過程中,一位店老闆稱售賣合法,並拿出一份《關於成都市青羊鳥市申請經營利用人工養殖野生動物的批覆》,文中稱同意其銷售從合法養殖單位購進的畫眉、八哥、鷯哥等人工養殖的野生動物。但實際上,該店鋪所販賣的鳥類遠超出其執照允許範圍,「這個是暗綠繡眼鳥,這個是相思鳥,都不在文件上允許售賣範圍內。」警方現場將裝有禁售鳥類的鳥籠收走。
  • 以「放生」為名賣野生鳥 成都一鳥市被查(組圖)
    4月13日,成都黃田壩花鳥市場,警方將查收的本地野生成年暗綠繡眼鳥現場放生。  價格便宜,「多會被人買去放生」  當日上午,執法人員一共搜查出4間違法違規的鳥鋪,查收共計近600隻野生鳥類,包括暗綠繡眼鳥、紅尾水鴝、喜鵲、白頭鵯、白頸鴉、紅嘴相思鳥等。一位鳥鋪老闆告訴記者,鳥兒是從農民那收購的,「相思鳥收1元一隻,賣3元一隻。」  經過一上午的調查,超過10個長方形鳥箱放在手拖車上,重疊起來比人還高。
  • 自己養的,想賣就賣?養鸚鵡,一不留神犯了罪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記者 曾昶 通訊員 趙李銘)北流市的蘇某某出售了自己餵養的6隻鸚鵡,不料其中有4隻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綠頰錐尾鸚鵡。近日,北流市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判決:蘇某某因犯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5000元。
  • 不能賣不能運不能宰不能放,40萬隻果子狸再遇火山口,養殖戶想哭
    說起果子狸,很多人會聯想起2003年前的「非典」,因為懷疑SARS病毒來自果子狸,當年的果子狸養殖業遭到毀滅打擊,後來果子狸被平反,國內果子狸養殖再度風生水起,然而,讓養殖戶沒有想到17年後的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將果子狸養殖業推到懸崖口:「不能買賣、不能運輸、不能宰殺、不能放生」,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