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水下攝影大師潛入「深藍」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1-01-08 澎湃新聞

世界上最寬闊的地方是海洋。幽藍深海中,海天使在浪漫遨遊,企鵝在努力衝刺,偽虎鯨與寬吻海豚結成捕獵同盟,雄性座頭鯨在展示魅力……海底生物的繽紛多姿,超乎人類的想像。

不過,有一群特別的人,願意全副武裝,潛入海底,到冰冷的海水深處捕捉奇景。這些水下攝影師更像探險者,在接受體能挑戰的同時應對拍攝技術的考驗,通過一次次努力,拍攝處令人驚嘆的,有時甚至是前所未見的景象。

今年秋天,名為《潛入深藍: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水下攝影精選》的影集來到中國讀者面前,呈現四十多位國際頂尖的水下攝影師在過去幾十年中海底探險的六十餘幅精彩成果。

《潛入深藍: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水下攝影精選》 [英]羅莎蒙德·基德曼·考克斯 著 李也 譯 四川美術出版社 2020年10月

攝影師們經歷嚴寒天氣,忍受刺骨的海水,追尋難以尋覓的動物蹤跡,展現真實又奇幻的海底景觀。

經出版社授權,本文選取多幅技藝高超、構圖精妙,極具藝術之美與視覺衝擊力的攝影作品,帶讀者潛入五湖四海,領略遙遠的水下世界探索美麗。

隱身  伊阿古·雷奧納多

這張照片的亮點並非前景中的短吻仿石鱸,而是背景上方幾乎隱身的魚群。

隱身  伊阿古·雷奧納多 圖

這是於美國東部大西洋沿岸附近淺海中發現的一群月鰺。月鰺形狀奇特,身體扁平,口部位置低,輪廓方正平直。月鰺大概得名於捕獵時向下看(look down,而月鰺的英文名為lookdown)的姿態,因為它們喜愛的獵物多是小型底棲動物。

月鰺的體形儘管並不具備迅速逃脫的優勢, 卻賦予了它們優異的猛衝和急轉彎能力,這對避開捕食者十分有用。但是它們最令人驚嘆的能力是能使自己幾乎隱形,通常是整個魚群突然一齊變淺,就像瞬間消失了一樣。

這項能力來源於月鰺體表十分細小的鱗片,但並非只是進行簡單的鏡面反射,當然它們也能做到這一點,它們的皮膚上附著的細小薄片能夠散射和折射出偏振光(只沿一個平面傳播的光線)。最終的反射效果取決於陽光和魚身之間的角度,恰當的角度可以使魚群消失在背景中。

考慮到月鰺的有些獵物能夠看見偏振光,玩個消失的小把戲十分有利於捕獵。但是其最大用途應該還是防禦,隱身效果在45°時最佳,因為這正好是捕食者發起進攻的角度。而且,如果月鰺在無法隱身的角度意外被抓,它還會使用短吻仿石鱸的恐嚇招數,咬緊喉嚨部位的牙齒,將魚鰾當作擴音器,發出不像魚類的巨大咕嚕聲。

大頭寶貝  法比安·米舍內

一隻在中層水域緩速洋流中漂流的小章魚正在觀察身側同樣漂浮著的攝影師。儘管只有兩釐米長,但它已經具備了大腦和複雜的神經系統,包括球狀的能進行全方位觀察的眼睛,分布在八條腕中的神經束和專門的壓力及化學感受器細胞(體腔內色素附著的部分是它的內臟,包括消化器官、呼吸器官和生殖器官)。

如果它感受到威脅,會立刻彈射逃走,但看起來,這隻小章魚好像正在利用攝影師的燈光定位附近的潛在獵物——微小的浮遊動物,比如橈足類、蝦和蟹的幼蟲,它可以使用帶有吸盤的腕捕捉並纏住獵物。但是由於體形非常小,而且在它生活的海洋環境中無處躲藏,這樣的小章魚也成為許多其他捕食者的食物,因此它通常棲息在光線無法射入的地方。

大頭寶貝  法比安·米舍內 圖

照片中的地點位於法屬玻里尼西亞的大溪地島附近海面以下大約20米處,只有在夜幕的掩護下,它才敢浮到海面附近捕食浮遊生物。黑暗中,小章魚利用自己透明的身體隱藏起來,它身體上有色素體(存有色素的囊袋),可以通過伸展或收縮來快速改變體色,也許是為了迷惑捕食者(一隻完全成年的章魚擁有更多的色素體,可以用來進行複雜的顏色信號交流和偽裝)。

它身上還有微小的反光細胞,或許能通過反遮蔽功能進行自我防衛。章魚會以非常快的速度成長,在它足夠大時完成生理和神經系統的重大轉化,為成熟體在新環境——海底的生活做好準備。它的八條腕將會變得更長,體形更大,形態也發生變化,腦部將會變得更大,這也能從某種意義上說明為什麼章魚這種壽命如此短的生物能躋身地球上最聰明的無脊椎動物中。

午夜饗宴 託馬斯·P. 佩施卡

電影布景般的光束勾勒出一條年輕鯨鯊的身影,它從黑暗的深海中上潛,大肆享用著海面附近的浮遊生物。

午夜饗宴 託馬斯·P. 佩施卡 圖

這一場景發生在吉布地的塔朱拉灣,紅海入海口的南部,富含營養的上升寒流在這裡匯入熱帶海水中,滋養了大量浮遊生物。豐富的浮遊生物和珊瑚礁生物吸引了大量的魚類和隨之而來的漁民。

這裡是唯一為人所知的年輕鯨鯊的聚集捕食地,在冬季月份的夜晚裡,它們被許多小型漁船的燈光吸引而來。這樣的聚食活動可能已經持續了幾十年。

鯨鯊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相對於成年鯨鯊超過12米的長度來說,這條體長僅有2.5米的鯨鯊還非常年幼,如果它再長大一些,像這樣的夜景照片就無法拍到鯨鯊的全身了。

為了拍這張照片,攝影師必須在船頭掛上一盞強力的打光燈,然後屏住呼吸下潛,期待著某條鯨鯊的身影能被照亮(閃光燈會驚嚇它們)。

照片中的這條濾食性年輕鯨鯊正在左右擺頭,將食物吸入口中。一年中的大多數時間裡鯨鯊都獨居生活,在深海裡捕食,因此人們對它們的習性知之甚少,甚至連它們在何處繁殖都還是個謎。

《潛入深藍: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水下攝影精選》中更多作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