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洞場區:(原名:溪木)
早在數年前,緬政府軍勢力未達此地時,寨名叫溪木,當時玉石場上獨立軍勢力大,由於經常打仗而政府軍,一到此寨附近就出事,因而緬政府下令,燒毀溪木寨,當時居住寨中的老百姓都向駐地指揮官,商富懇求,才得以保存,免遭火禍,由於復命的需要,所以下令把溪木的稱呼改為香洞。
香洞場區: 香洞場區位於達木坎場區與帕敢場區之間的烏尤河岸邊,也是烏尤河和會卡河的交匯點,距帕敢約8千米,東起香洞寨,西至拉磨河及烏尤河的交匯點。該場區北起擺三橋,南至拉磨擾吉貢,面積約25萬平方千米。香洞寨是香洞場區和會卡場區翡翠礦石的集散地,原石較多,主要場口有:香拱、得由貢、擺三橋、四波、摩象、擾吉貢等。香洞寨位於霧露河的東岸,在霧露河及會卡河交匯點,距離帕敢約有8公裡,是香洞場區及會卡場區的玉石集散地,也是玉石場的第三個集散地,賭貨較多,解口貨較少,也是到帕丙會卡場區及達木坎場區的必經要道,全場區約十萬人左右。
在小巖層山的山腳下,有二個巖洞,緬族在此洞中共了一些佛像,洞口外蓋了一些似廟口的裝飾,寨子西邊的小山丘上景頗族在山頂上建了一座十字架,完全是用玉石一片、一片的貼建起來的,其基督教堂就在這十字架碑的山坡下,是全玉石場上最大的教堂。(景頗族,均信基督教及天主教)
此寨是香洞場區及會卡場區的糧食、蔬菜、水果民生必需品的供應站,也是此二個場區的交易行政、交通中心。
在霧露河及會卡河的交匯點邊有一個小巖層的山頭,巖層頂上,早期來的華人在此建蓋了一座觀音寺供華人默拜。
香洞場區翡翠特徵
香洞場口翡翠多為黃色皮殼、粗砂,常帶鏽斑。若原石皮殼鏽斑少,並出現脫落,則表明原石地子很好,如原石皮殼鏽斑多,厚實沒有脫落現象,表明其地子會泛藍色調,且透明度較差。
目前香洞場口採到的玉多屬地層石,皮色種類比較多,白、黃、鐵紅砂皮皆有,靠水區域常有黑、灰泥皮。香洞的料子,山料較多。多為黃色皮殼、粗砂,常帶鏽斑。若原石皮殼鏽斑少量,並出現脫落,則表明原石底子很好;如果原石皮殼鏽斑很多,厚實沒有脫落現象,表明其地子會泛藍色調,且透明度較差。色料也較多。但結構感松實,風化不夠。多裂,多變種。但局部的種水色有時能出現出乎意料的效果。
賭石,賭運氣,也賭心態。心態要平和,既不能有太高的奢望,價格又要在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內。贏了,是一種快樂;輸了,體驗了賭石的過程,也是一種快樂。總之每一件精品翡翠都是來之不易的,請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