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冷知識19則:從黑洞往外看,能看到整個宇宙和自己的後腦勺?!

2021-01-21 騰訊網

1. 根據天文學家的估計,每天約有2億7500萬顆新星誕生。

2. 如果你可以把地球壓縮到大理石般的大小,那地球會自行崩解並形成一個黑洞。

3. 你的電視大約有1%的靜電是來自13億年前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4. 宇宙源起的時候只有氫氣,而之後其他的較重元素就是由氫的原子所組成。

5. 如果仙女座星系可以被肉眼觀察到的話,那看起來會比月亮大六倍。

6. 地球每年自轉率會慢17毫秒,所以恐龍時代一天大概只有22小時。

7. 如果有足夠大倍數的望遠鏡,和一面足夠大的鏡子放在22光年的距離之外,那麼我們就會在阿波羅號登月的第二年看到當時的情況。

8. 如果你能從一個黑洞往外看的話,你將會在一小塊天空中看到整個宇宙,包括你的後腦勺。

9. 火星上的奧林帕斯山,高達27公裡,升出了火星大氣層,比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高出2倍還多。

10. 人類只是用短短數十年去詮釋的宇宙。

11. 太空人透露,宇宙聞起來像煎牛排、熱金屬和電焊冒的煙。

12. 從旅行者1號(Voyager 1)——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製的無人外太陽系太空探測器——來看,地球大概距離3.7億英裡(約5.95億公裡)。

13. 太陽系圍著銀河系繞一圈,需要2億2500萬年的時間。

14. 按照目前初步的估計,銀河系有500億顆行星,即使其中只有1%在生命區的話,那還有5億個可能有生命的行星。

15.卡爾薩根(Carl Sagan)博士說:「宇宙就在我們身體裡,我們是星星上的物質造的,通過我們自己就可以了解這個宇宙。」

16. 構成我們體重90%的元素來自於宇宙間的恆星塵埃,因為除了氫和氦之外,所有的元素都產生於恆星。

17. 一顆太陽系外的行星上面,布滿了燃燒的冰,但它距離地球有33光年之遠。

18. 我們的地球就像一艘4.5億歲的古老太空船,這個太空船位於太陽系,大約於在46億年前在重力坍縮的巨大星際分子雲內形成。系統中絕大多數的質量構成太陽,剩餘的質量多數又形成木星。而地球還有40個以上的星球鄰居。這樣想是不是有趣多了呢?

19. 在距離地球1萬光年的地方,有一片直徑4630公裡的酒精雲,裡面含的酒精,足夠釀造400萬億品脫(180萬億公升)啤酒。

聲明: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

相關焦點

  • 宇宙裡面有多少黑洞?
    圖解 :超級黑洞是在宇宙中心中的巨型質量黑洞。圖片來自:NASA/JPL-Caltech一提起黑洞我們都談虎色變,比如恆星質量黑洞或者超級黑洞。但到底這些黑洞在我們的宇宙中佔據什麼樣的地位呢?別忘了,普通恆星只有千分之一的運氣最終形成恆星質量黑洞。超級黑洞則就不同了。銀河系中心的黑洞離人類大概兩萬六千光年,它叫做人馬座A* (Sagittarius A-star),是太陽質量的四百萬倍。人馬座A*非常龐大。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它周圍是什麼樣子,它在銀河系中質量佔多大比重?人馬座A*儘管質量巨大,也只是整個銀河系質量的萬分之一罷了。
  • 宇宙中最可怕的東西,據說連黑洞都能吞
    人類,對於宇宙來說,就連滄海一粟都算不上,目前人類探索到的可觀測宇宙半徑大概460億光年,但這僅僅是可觀測宇宙的一部分而已。目前的宇宙依然以超光速繼續向外膨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說起宇宙中最可怕的事物是什麼,很多人第一個可能會想到的是黑洞,的確。
  • 為什麼黑洞是宇宙中最可怕的東西?
    首先,掉進黑洞很容易成為最糟糕的死亡方法 萬聖節是鬼,妖精和食屍鬼困擾的時候,但宇宙中沒有什麼比黑洞更可怕了。 黑洞很可怕,原因有三點。如果當一顆恆星死亡時您掉入一個遺留的黑洞中,您將被粉碎。同樣,在所有星系中心看到的巨大黑洞,食慾不竭。黑洞是消除物理定律的地方。 我研究黑洞已有30多年了。特別是, 我專注於 潛伏在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 研究表明:宇宙正在加速縮小,宇宙終將滅亡!
    在這裡,我們將伴隨大家一起探索宇宙深處的奧秘。宇宙起源,黑洞,蟲洞,多維空間,相對論,量子力學,地外文明,迷失古蹟,不解之謎,科技前沿。從宏觀到微觀,從科技到科幻,我們一一為您呈現!歡迎廣大宇宙愛好者持續關注我們微信平臺!眾所周知,所有的星系都在離我們遠去,而且正在加速。
  • 哈佛科學家發現宇宙超級黑洞「鼻祖」
    據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已經確認在宇宙中存在大量的黑洞,幾乎每個星系中央都存在超大質量黑洞,而一些質量更小的黑洞則更多,那麼這些黑洞的前身是什麼模樣就成了科學家的研究焦點。於是科學家通過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對早期黑洞進行了研究,通過比對200多個星系的X射線信號,科學家發現早期黑洞擁有特殊的噴流釋放,並具有一些代表性的物理現象,周圍吸積物質存在大量分子氣體和塵埃,這些都是早期黑洞及其周圍空間環境的特點。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在地外星球生命探索領域獲得一項重大突破!
  • 為什麼說黑洞是宇宙最可怕的天體?人進入黑洞後會發生什麼?
    浩瀚的宇宙裡隱匿著各種各樣的天體和物質,什麼天體是最可怕的呢?宇宙是黑暗的,黑洞也是黑暗的,因此只要藉助吸積盤和周圍恆星的情況才能判斷黑洞,對黑洞特性的判斷往往也是基於這些伴星進行的。    黑洞由於質量巨大,所以引力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讓太空中的任何物體和黑洞靠近時,不好的事情就會發生。
  • 宇宙膨脹過程中形成的「小宇宙」,可能孕育最原始的黑洞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3位對黑洞研究有重要貢獻的科學家。這之後不久,新的關於黑洞的研究登上了《物理評論快報》,科學家發現,宇宙膨脹過程中形成的「小宇宙」,很可能孕育了最原始的黑洞。這一系列研究由日本東京大學科維理宇宙物理學與數學研究所(Kavli IPMU)的多名成員合作完成,近日,該機構在官網刊文介紹了相關研究始末。暗物質被視為宇宙的主要組成,人們觀測到的引力波信號、在銀河系或其他星系中心發現的超大黑洞或許都源於暗物質。而在原始恆星和星系誕生前,早期宇宙中就有黑洞形成,這些原始黑洞很可能是暗物質的重要構成。
  • 如何尋找外星生命適居帶:黑洞孕育新宇宙
    天體生物學是一項研究生命是如何在宇宙中出現和演變的專門學科。這個領域的先驅克裡斯·麥克卡伊說:「每個人都不希望看到這種結果。人們發現細菌變種並非從地球表面獲得食物、氧氣,也不依靠照射到地球表面的陽光。」這些最新發現的生命形式——「極端微生物(extremophiles)」 生活的條件是如此惡劣,50年前的生物學家做夢也想不到能有生命可在這種環境下生存。
  • 每個超大質量黑洞裡,都可能藏著多重宇宙中的一個
    宇宙學家提出,那些泡和我們的宇宙碰撞的時候可能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即大爆炸留下的輻射)上留下了印記,但這樣的信號極其微弱,目前為止宇宙學家還沒有觀察到任何確鑿的證據。維連金和同事想在我們的宇宙中尋找其他的方法證實多重宇宙存在的信號,因此他們通過數學手段分析了暴脹過程中產生的泡的命運。
  • 大量原始的原初黑洞充斥在宇宙中,也許是暗物質的主要組成部分
    黑洞也許並不是都是像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那樣的龐然大物,達到了400萬個太陽質量。新的研究表明,我們的宇宙中可能充滿了古老的小黑洞。 這些來自宇宙誕生之初的微型黑洞,即原初黑洞(PBH)。研究人員提出它們是暗物質的一種潛在可能性,暗物質是一種看不見的物質,會在整個宇宙空間內施加引力。
  • 宇宙膨脹過程中形成的「小宇宙」,可能孕育最原始的黑洞_科技湃...
    這之後不久,新的關於黑洞的研究登上了《物理評論快報》,科學家發現,宇宙膨脹過程中形成的「小宇宙」,很可能孕育了最原始的黑洞。這一系列研究由日本東京大學科維理宇宙物理學與數學研究所(Kavli IPMU)的多名成員合作完成,近日,該機構在官網刊文介紹了相關研究始末。
  • 宇宙中原始黑洞真的是巨大的重力嗎?
    現代宇宙中巨大的黑洞是一個真正奇妙的景象,但在過去的十年裡,天文學家們揭示了在恆星和星系的誕生時已經存在超大質量黑洞,當時宇宙還沒有十億年的歷史。 黑洞產生 據我們了解,形成黑洞的唯一方法就是通過大恆星的毀滅。當它們毀滅的時候,它們留下一個比太陽大幾倍黑洞。為了獲得超大狀態,以及更多的能量,它們必須與其他黑洞合併和/或消耗儘可能多的氣體,以數百萬太陽質量膨脹。
  • 黑洞中的物質密度有多大?和你想的不一樣!把地球、太陽和宇宙壓成...
    所以這樣的數據看上去的話好像很不成比例,但是卻是符合理論推算和實際觀測情況的,這也說明,質量越大的黑洞,其內部空間的物質或者說能量的密度會更小。更加讓人吃驚的是,如果用這個公式去計算整個宇宙如果變成黑洞會有多大?
  • 眼前的黑不是黑,宇宙中最深不見底的黑洞的黑,是怎麼被人類的眼球...
    昨天,天文學家公布了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在苦苦追尋了 200 年後,太空中最神秘、最危險的「宇宙陷阱」,終於向人類展示了自己的真面目。在這張略顯模糊的照片上,一個塵埃和氣體構成的光環勾勒出了巨大的黑洞輪廓,這些塵埃和氣體正穩定地「餵養」著光環正中不斷膨脹的怪物——M87 星系中心的超大黑洞。
  •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黑洞可能不是最可怕的,這個東西或許才是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黑洞可能不是最可怕的,這個東西或許才是關於這個宇宙的研究,可以說是從我們人類出現的起,就已經開始了。只不過那個時候,我們人類只是用肉眼去觀看而已,並不沒有什麼過多研究。那麼當我們人類的大腦進化到,可以形成文明的時候,我們人類對這個宇宙才有一些實質性的研究。
  • 黑洞真的可以刪除宇宙?若這一理論證實,人類可能只是程序
    黑洞是靠著核心無限大引力將超大質量物體集中到一塊空間的球體,所有靠近它的東西都會被撕碎成最基本的粒子形態,就連光也逃脫不了。當事物在到達黑洞邊界的事件視界之前,並不會發生什麼,在這個階段,不管你怎麼努力想要掙脫黑洞的引力都是不可能的,你會一點點的靠近黑洞,直到到達事件視界。這個界限會把黑洞內部和外界宇宙徹底分開,所以一旦進入到事件視界之後,就要做好一去不復返的心理準備。
  • 宇宙對我們隱藏了什麼
    宇宙有一種審查機制,他不想讓我們看到的我們就看不到,它想讓我們看到的我們才能看到,這就是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羅傑彭羅斯的「宇宙審查假說」。當我在看到這個理論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就是,宇宙怎麼跟一個智能生物一樣,還懂得如何篩選信息,一些好理解的基本的信息,會慢慢的展現給你看,那種涉及到宇宙奧秘的比如黑洞奇點,就隱藏起來不讓你看到,羅傑彭羅斯是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之一,今年之所以能獲獎並不是因為這個假說,而是跟他在1965年編寫的《引力坍塌和時光奇點》,霍金當年知道了彭羅斯這個課題也非常感興趣,並且和彭羅斯合作發展了:宇宙的奇點理論
  • 宇宙大爆炸後不久的超大質量黑洞是如何產生的?
    SISSA的一項新研究對這個有趣的問題提出了新的解釋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超大質量黑洞的規模是太陽的數十億倍,而最近的一項研究指出,超大質量黑洞在宇宙「僅僅」8億年時就已經存在,而宇宙的年齡已經140億年,這怎麼可能呢?在天體物理學家看來,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形成這些宇宙「怪物」確實是傷腦筋的難題。毫無疑問,我們當前對這些天體的了解還十分有限。
  • 宇宙的起源與八卦圖的奧秘
    能這樣理解,我們就窺知了宇宙的最初形態:它是由多到太極個小到無極的、陰陽未分的、膠著在一起的「小天」和「小地」所組成。八卦的理論也可以在數學科學中得到證明:方中有園,圓中有方,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天中有地,地中有天,從小到無極到大到太極,在數學中的表達方式是:再小的方也有一個比它更小的內切圓,再大的方也有一個比它更大的外切圓的存在。
  • 知識冷,可是我有趣呀
    只是在經歷了人生第一次考試之後,小孩子開始思考,哪些知識是「有用」的?這一思考,就是幾十年。把知識分為「有用」和「沒用」,換一種更形象的說法,就是「冷」和「熱」。「熱知識」有很多,在職場的評判標準是,可以讓人升職加薪走向人生巔峰;在最近疫情期間的標準是,可以讓人利用有限的食材開發出無限的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