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丹房器皿:
鍊金丹必須有丹房器皿等工具,有了工具才能煉丹。
煉藥必須丹房,盛藥必用器皿。若無丹房器皿,爐鼎無處安放,藥物無處而盛。此丹房器皿是燒煉家所必用。
古代氣功家借用燒煉家的丹房器皿而比喻人體,把人體比喻丹房,身中的五臟比喻器皿:「鼎」。「鼎」有「內鼎」與「外鼎」之分。
外鼎為丹田之形而言,內鼎為丹田中之「氣穴」而言。內鼎就是關竅,古人說:「前對臍輪後對腎、中間有個真金鼎」。以其外形來說叫做「鍊形」,以其內容來講叫做煉「元精」、「元氣」、「小藥」、「真鉛」等。
大腦叫做「爐」。爐也有內外之分,外形為腦海泥丸宮,以其內容來講叫做煉「心神」、「元神」、「大藥」、「真汞」、「陽火」。
(二)風與火候:
煉丹的丹房器皿鼎爐藥物都具備了,沒有「風」和「火」怎能泡製烹煉藥料呢?所以風和火是不可缺少的功能物質。
所謂「風」就是煉丹的功能,在身體裡是升降之消息。古人比喻「巽風」、「母氣」、「橐龠」,其實就是人們日常口鼻往來的呼吸。
所謂「火」就是煉丹的功能。在身體是主宰,是化精、化氣的工具。古人比喻「文火」、「武火」、「真火」,其實就是人們的精神。
但火有「先天火」與「後天火」的區別。先天火是「入靜」後發展出來的火,叫做「陽火」,後天火是日常雜念裡產生的火,叫做「陰火」。
當運用火的時候,意念緊迫叫做「武火」,意念微緩叫做「文火」,不識不知、不思不想叫做「真火」。
三火的功能是、(1)呼吸之火能化飲食之谷精,而助元精。(2)精神之火能化元精,而助元氣。(3)先天之真火能化呼吸,而助元神。元神之火又能化形而還虛入靜。
風火是煉丹必不可缺的工具,它從開始到最終起到重要作用,即是說有了風火才能將鼎裡的元精練成氣體,化而為精氣上升,氣結成為甘露下降,就這樣升降不息,循環周轉,貫滿全身。久久煉之,好象蒸餾糖精一般,煉成結晶體的糖精。所以元精不得風火之妙,不能成丹。
(三)調藥法:
以上把人體比喻「丹房」,五臟比喻「器皿」,而氣功所煉的「元氣」比喻「煉丹」,以生機發動時所產生的「元精」比喻「藥物」,以元精產生的氣穴比喻「鼎」,以鼎的外形言之叫做「丹田」。所謂丹田,也就是產生「金丹」之地,丹田之名亦由此而來。
古代氣功家比喻練氣功的元氣叫做「金丹」,為什麼這樣比喻呢?因為練氣功的人是為了祛病延年,要使身體健康,就需要吃藥。藥有丸、散、膏、丹、湯,所以古代氣功家就給它起個名稱叫做「金丹」。
可是金丹的來源是用各種藥物來炮製的,究竟以什麼來比喻「藥」呢?就是氣功「入靜」的時候,恍恍惚惚的在丹田氣穴裡有「元精」發動,這就是自我身中一點真陰元氣,古人給它起個名稱叫做「先天祖氣」。
既然是祖氣,則必然在內裡是生氣之根源了。所以這個生氣之根,時動時長,但不是感覺它才動,也不是助長它才動,而是這生氣之根自動自長,自覺自動。它是循著身體內界環境的自然規律發展起來的,所以這味藥料是在自然中產生的。
比如天地之氣,經過冬至則陽氣發展,到春天的時候,萬物要從土中生長出來。如今它在我們人的身體之中,好比身體是土壤,元精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也要出土,順而去之,就要生人,逆而反之,就能祛病強身。
因而,張三丰著《無根樹》裡說:「順則凡,逆則仙,只在中間顛倒顛」。每當練功時,就是將「心火」降入丹田氣穴裡,即所謂「意守丹田」。
按祖國醫學所講,心屬火,腎屬水,火入水中謂之水火交媾,又叫做「水火既濟」。那麼在氣功裡怎樣運用水火呢?心屬火,這個火是後天火,也就是人們的精神。鍛鍊氣功者要將後天的精神達到收心「入靜」。
在這個基礎上元精開始發動了,心神有知,故叫做「陽火」,既然比方它是火,就需要「風」把它吹動而燃燒起來。這時後天呼吸之氣,用自然呼吸法尋其陽火發動處扇開爐焰,將這先天元精導之歸源而為藥。
當收入鼎內時,則陽火伏而不動,用呼吸綿綿之風時刻不離而吹之,久之漸漸凝聚一團。這味藥料就是煉丹之本。
古人說藥從外來的理論就在這,所以叫做「採藥」。將這藥物採回丹田氣穴裡,因為它沒有出土,所以古人給它起個名稱叫做「黃芽」。而「元神」也沒有跟它出土,也給它起個名稱叫做「白雲」。因藥物有老嫩的區別,就在這個程度上來辨證它。
當這些藥物都採到丹田氣穴時,則行「小周天」的火候來烹煉它。所謂「煉外丹」,也就是小周天的煉法。煉到外丹火候足藥方成的時候,才是至足純陽之精。我的已漏之身補之已滿,雖然它能保精強身,但藥力比較小,所以叫做「小藥」,又稱「小還丹」、「金丹」。
鍛鍊氣功者達到這功境,應當過渡到「大周天」的高級階段,這時需要採「大藥」,又稱「大還丹」。
所謂大藥的基礎是從小藥的低級階段發展而來的。以前那小藥每當春機發動時就採一次,直到最後補得身強力壯,火足藥滿,滿則必盈,所以有這「內景」發生,這說明自身中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與以前有了大不相同的變化。
因此,說明「外丹」已成,到了更換「大周天」的功夫。唐代呂洞賓著《敲爻歌》裡說:「再安爐,重立鼎」就是這個意思。
將這味純陽大藥採回丹田氣穴之後,古人又叫做「內藥」。為什麼叫內藥呢?因為它和小周天的「外藥」不同。外藥是往外把它採回來,所以叫做「外藥」。當它陽足精滿時,不往外走,而是在內裡生發,雖然它沒有出土,但在身體內界環境裡生長發展起來的,所以叫做「內藥」。
這是小周天與大周天的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從「質」上來說,小周天是「練精化氣」,從「量」上來說是補滿我的已漏之體。因此,它是初級階段。大周天是「練氣化神」,是由「量變」過渡「質變」。因此,它是高級階段。
只有大周天練氣化神的「火候」,才能把內藥練成一顆「紫金丹」。(劉化冬)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