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研究發現 「中國娃娃魚」或由8個「兄弟姐妹」組成

2021-01-08 北晚新視覺網

本報訊 中國大鯢有一個我們更加熟悉的名字:娃娃魚。這種終生水棲的精靈曾經生活在大江南北甚至青藏高原的溪流中。但後來隨著人為過度捕捉,中國「娃娃魚」瀕臨滅絕,目前基本被囤積在商業養殖場中。過去我們一直認為中國大鯢只有一個物種,不過中科院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中國大鯢至少由陝西、貴州、安徽、四川和廣西5個物種組成,有可能至8個物種,這意味著對於中國大鯢原有的一系列保護措施面臨著重大調整。這一成果於北京時間今天零時在國際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上發表。專家呼籲,儘快對中國大鯢進行不同物種的區分保護,禁止無序放流,以保護中國「娃娃魚」多樣的生物基因。

車靜與中國大鯢

這一成果由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車靜、中科院院士張亞平、中科院高級訪問學者羅伯特·墨菲教授團隊領銜的多個國、內外研究人員合作完成。車靜介紹,中國大鯢起源可以追溯到1.6億多年前的侏羅紀時代,被稱為「活化石」,由於其珍稀瀕危,堪稱「水中大熊貓」。中國大鯢曾廣泛分布於我國長江、黃河及珠江流域的18個省份,後來由於棲息地連續破壞,以及人為過度捕捉,中國大鯢的野生資源迅速減少,目前野外難見其蹤影。車靜說,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中國大鯢的保護,至今全國已建立33個主要針對中國大鯢的自然保護區,佔地面積達17.10萬公頃。同時為了增加野生種群,政府組織了頻繁的放流活動。據不完全統計,放流數量達到105918尾。與此同時,在巨大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大量野外種群被非法捕撈並被買賣進入人工養殖市場。

自2007年起,車靜、張亞平和羅伯特·墨菲帶領的團隊便開始了對中國大鯢的研究項目。在10年的研究中,通過使用簡化基因組的手段,多項分析結果意外發現,中國大鯢並非單一物種,目前研究數據支持至少5個物種的劃分,包括陝西種,四川種,廣西種,貴州種,安徽種,分布地與水系分布緊密相關,大致對應黃河,長江,珠江,錢塘江等水系流域。另外研究人員在養殖場種群中還意外地發現了另外兩個獨特的支系,加上此前記錄分布於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種群,推測中國大鯢有可能包括高達8個物種。

車靜說,在中國大鯢這樣的大型動物中發現如此多的隱存物種是令人震驚的,目前我國實施的保護是基於「中國大鯢是一個物種」的保護措施和市場化的人工養殖、放流增殖,並未對不同地方的種群加以區別對待。但按照最新研究發現來看,若不及時調整,不僅有的物種不能得到保護,還很容易使小種群物種受到其它物種的基因侵蝕,甚至被取代,造成巨大遺傳資源損失甚至物種滅絕。車靜說,他們已經發現在被抽樣調查的養殖場中有78.82%的個體是「陝西種」,甚至在貴州、廣西等地野外捕獲的「娃娃魚」也是「陝西種」。換言之,不當的商業養殖、政府及民間放生可能造成物種入侵,加速當地物種的滅絕。

因此亟需對現有中國大鯢的保護策略和措施進行評估和改進,特別是對於小種群物種,急需優先保護。同時應加強遺傳技術的應用,建立不同物種的技術標準,規範養殖市場,「一些小種群『娃娃魚』就應該限定甚至禁止交易。」同時,應禁止未經遺傳核查的無序放流,在遺傳鑑定的基礎上,支持原產地放流,盡最大可能保護好已發現的各種「娃娃魚」。車靜說,中國「娃娃魚」應該是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他們自己「家鄉」的河流中,而不是住在圈養的池子裡。中科院院士、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魏輔文建議,應該對養殖場進行物種遺傳核查,明確物種歸屬,對純系中國大鯢建議在原產地建立國家公園,加大保護力度,「建多少,怎麼建,在哪些地方建,這需要總體設計、總體安排。」他說。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張航

編輯:TF003

相關焦點

  • 中科院領銜學術團隊研究發現 中國娃娃魚或是「八兄妹」大家庭
    過去我們一直認為中國大鯢只有一個物種,不過中科院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中國大鯢至少由陝西、貴州、安徽、四川和廣西5個物種組成,有可能至8個物種,這意味著對於中國大鯢原有的一系列保護措施面臨著重大調整。這一成果於北京時間今天零時在國際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上發表。專家呼籲,儘快對中國大鯢進行不同物種的區分保護,禁止無序放流,以保護中國「娃娃魚」多樣的生物基因。
  • 科學家研究發現大鯢至少由5個物種組成
    本報北京5月2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俗稱為「娃娃魚」的中國大鯢,長期以來被學術界認為是「單一物種」,如今這種觀點被打破。5月21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最新研究揭示中國大鯢至少由5個物種組成,中國大鯢的保護面臨著重大調整,亟須進一步評估和改進。
  • 中科院:中國大鯢至少由5個物種組成 其保護亟需評估改進
    中科院:中國大鯢至少由5個物種組成 其保護亟需評估改進 2018-孫自法 攝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俗稱「娃娃魚」、在全球生物多樣性資源保護中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中國大鯢,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一個物種。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領銜的國際科研團隊歷時10年研究,最新完成的基於基因組水平數據揭示,中國大鯢至少由5個物種(推測有可能為8個)組成。科學家們因此呼籲,中國大鯢保護亟需進一步評估和改進。
  • 金華有個和諧大家庭 兄弟姐妹13個集齊十二生肖
    2010年春節合影以前,兄弟姐妹多是常態,但能多到十個以上的,也非常少見。並且,兄弟姐妹多到組成十二生肖,那就更加罕見。在金華永康就有這麼一個大家庭,他們兄弟姐妹達到13個(有一對雙胞胎),並且集齊了十二生肖。兄弟姐妹組成十二生肖這個大家庭在永康市舟山鎮銅山村。程振譜,是在這個大家庭中的第11個孩子,是永康市城西新區一家衡器廠的負責人。程振譜前面有3個哥哥、7個姐姐,下有一對雙胎胞弟弟。
  • 浙江麗水喜獲「中國娃娃魚之鄉」、「中國生態溪魚之鄉」、「中國...
    浙江麗水喜獲「中國娃娃魚之鄉」、「中國生態溪魚之鄉」、「中國休閒垂釣之都」稱號2018-10-23 09:3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麗水市水利局        瀏覽量: 18273 次 我要評論
  • 你是我的姐妹 你是我的兄弟
    2020年12月31日,中國公益網刊登《你是我的姐妹 你是我的兄弟 ——中國藥文化研究會芳香本草分會國際防疫捐贈公益紀實》公益報導,內容為中國藥文化研究會芳香本草分會攜北京杏林芳香醫學研究所、水木芳華(北京)商務顧問有限公司,代表中國芳香療法同仁向英國的國際芳香療法協會捐贈防疫物資,現將文章轉載如下:中國公益網刊登「你是我的姐妹 你是我的兄弟」芳香公益主題活動報導
  • 中國娃娃魚極危!研究者4年僅發現24隻野生大鯢,曾賣出萬元高價
    「中國娃娃魚」。危機中的野生中國娃娃魚「在2013年至2016年間,我們在中國進行了大範圍的實地調查和訪談,發現曾經廣泛存在的中國大鯢在調查範圍內變的比預期更少,同時存在很多非法偷獵。」研究人員在發表的其中一篇文章中如此寫道。
  • 安徽一地發現一米二長野生娃娃魚
    在安徽省桐城市黃甲鎮黃鋪村楊屋組,有村民在其當地的牯牛背水庫發現一條野生娃娃魚。其長度約1.2米,重約30-40斤左右。實屬罕見,村民立即報告相關部門,森林公安接到報告後,第一時間移交有關部門,目前正在等待鑑定。娃娃魚,又名大鯢。隸屬隱腮鯢科,大鯢屬,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它的叫聲像嬰兒的哭聲,因此人們又叫它「娃娃魚」。大鯢俗稱「大山椒魚」,源於其身有山椒味道。
  • 四川興文縣發現罕見的白色娃娃魚
    新華網成都5月26日電(李明汝、丁成傑)一群通體白色的娃娃魚前不久在四川省興文縣被發現,並被這個縣的大鯢保護馴繁研究中心收養。這一新發現改變了過去娃娃魚只有棕褐色的記錄。  娃娃魚學名大鯢,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因其四肢頗像小孩的手臂,其叫聲也似嬰兒啼哭,故俗稱「娃娃魚」。
  • 在四川省興文縣發現一群罕見的通體白色娃娃魚
    新華網成都5月26日電(記者 李明汝、丁成傑):一群通體白色的娃娃魚前不久在四川省興文縣被發現,並被這個縣的大鯢保護馴繁研究中心收養。這一新發現改變了過去娃娃魚只有棕褐色的記錄。  娃娃魚學名大鯢,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因其四肢頗像小孩的手臂,其叫聲也似嬰兒啼哭,故俗稱「娃娃魚」。
  • 新疆娃娃魚
    >新疆娃娃魚又因為它在陸上行進時像嬰兒爬行,又多了個「娃娃魚」的名字。 新疆北鯢屬小鯢科,是準噶爾盆地水域中,2.5億年前廣泛分布的有尾兩棲類的一種,是天山、阿拉套山地面抬升時倖存下來的孑遺物種。新疆北鯢在脊椎動物的演化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研究小鯢科分類,系統演化方面,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因而,新疆北鯢是我國生物寶庫中珍貴的物種資源。
  • 罕見丨烏海湖發現娃娃魚
    中國大鯢,俗名娃娃魚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兩棲動物因其夜間的叫聲猶如嬰兒啼哭故稱為「娃娃魚」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你以為它長這樣? 6月15日晚6點多,烏海湖旅遊公司運行部經理馮志禮正準備下班,突然間,在烏海湖開元停船碼頭附近的魚籠裡發現一隻動物,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條娃娃魚。娃娃魚怎麼會落入魚籠呢?仔細觀察後,他發現因魚籠有蝦,娃娃魚覓食誤入被困。當天晚上,馮志禮與船員將娃娃魚暫且安置在一漁民池塘中。
  • 我國取得世界疑難疾病蜱蟲病治療研究重大成果 患者死亡率由30%...
    新華社鄭州12月12日電(陳輝)「十二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蜱蟲叮咬導致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SFTS)」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患者死亡率由30%以上降到8%,治療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蜱蟲俗稱草爬子,蟄伏在草叢、植物或牲畜皮毛間。
  • 宜賓首次發現紅色娃娃魚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消息本報訊9日,宜賓市江安縣漁政執法大隊向長江放歸了一尾長1.2米、重7.1公斤的深紅色巨型娃娃魚,這是該市首次發現紅色娃娃魚。  江安縣輪船公司下崗工人張源藝是個奇石愛好者。9日上午,他來到距縣城約5公裡的長江岸邊尋找奇石。
  • 科學家發現多個大鯢隱存種 破「中國大鯢單物種」論
    圖為研究揭示中國大鯢至少存在5個不同物種 中科院供圖新華網北京5月22日電(王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由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領銜的國際科研團隊在中國大鯢遺傳多樣性與保護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研究基於基因組水平數據揭示中國大鯢至少由5個物種(有可能為
  • 娃娃魚VS洞螈VS中國小鯢?四川朝天曾家山探洞驚現「神秘生物」
    記者獲悉,探險隊在疊洞河溶洞進行科探時,發現一種「神秘生物」。當曬出這種「神秘生物」的照片後,很快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娃娃魚啊!」「這不是熊出沒裡面的『洞螈』嗎?」……看到這組照片後,有人說是娃娃魚,也有人說是洞螈……大家眾說紛紜。
  • 八字論兄弟姐妹,生辰八字推算兄弟的3個技法,兄弟是否能助力你
    兄弟星若生得時得令,坐長生、庫旺、祿馬、貴人之地,則主兄弟富貴榮華成群;如坐刑克、煞刃、死絕、衰敗之地,兄弟不得力。如坐長生、旺庫而遇刑衝、破害者,雖有兄弟而仇敵,及不得力。【周易微學堂講解】在前面文章我們已經討論了關於父母親星的定位問題,都沒有講到兄弟星。
  • 進山挖洞 靠娃娃魚賺錢(2008.4.8)視頻
    城固縣處在秦嶺南坡,是我國娃娃魚優生區,從前,戴銘恆和夥伴們在小河裡玩耍常能撈到娃娃魚,全國很多科研院所也在搞娃娃魚繁殖研究,要能繁殖成功定能賺大錢。2000年春天,戴銘恆把家裡養的80多條娃娃魚放養在土垣村河道裡,並用矮牆圈起來。戴銘恆:「80條娃娃魚我一年真要是產了苗的話,我就能把我的投入全部能收回來。」
  • 江蘇徐州沛縣一重達6.8斤的娃娃魚昨贈水族館
    江蘇徐州沛縣一重達6.8斤的娃娃魚昨贈水族館2014-11-07 14:3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彭城晚報        瀏覽量: 2081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記者陳羿帆)&nbsp&nbsp&nbsp&nbsp幾天前,家住沛縣楊屯鎮的王觀雷
  • 丹東東港驚現野生「娃娃魚」!叫聲像嬰兒哭,四肢似人手腳~
    根據對娃娃魚的外形和膚色特點進行現場研究、分析,判斷這隻娃娃魚是我國野生大鯢。  據市漁政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大鯢幼年期用腮呼吸,長大以後用肺呼吸。這條大鯢前面是四個爪,後邊是五個爪,很明顯是一條成年大鯢,長成了應該在1米8左右,據工作人員辨析,這條大鯢體量8斤左右,體長68公分,年齡在6歲到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