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倭奴印」是偽造?1981年江蘇出土一座漢墓,日本終於不再狡辯

2021-01-09 老張談往事

日本在古代史上,一直是我國的附庸國,但日本國內卻對此一直不願承認,但到了1981年,我國婦女發現一枚金印,讓日本學者再也無法欺瞞下去。

漢倭奴印

江蘇的一位女士在修路時,挖出了一件金閃閃的物品,她頓時感覺此物不尋常,急忙將它裝入自己的口袋中,等到一天的工作完成後,她便來到城中將此物上交給博物館,日本是我國附庸的鐵證,就此展現在世人眼前。專家們在拿到婦女所交文物後,急忙展開鑑定,很快在這塊文物上所該的四個大字便被專家辨別出來,原來這是一枚金印。而金印的主人正是漢朝光武帝的兒子,廣陵王劉荊之後。專家也在發現金印的地方,發現了劉荊的墓地,那麼這又與日本有何關係呢?

漢倭奴印

其實,日本在之前,也發現過一枚金印,上邊寫的是漢倭奴國王五個大字,當初這枚印章在日本出土時,轟動了日本國內,因為這證明日本的天皇是被漢朝皇帝委任的。所以在金印出土後的兩百年間,日本對此一直忌諱莫深,不願承認。但是廣陵王的金印出土後,專家通過觀察認定,此印章與日本出土的印章,不論是從工藝還是外觀都十分相似,再加上史料的記載,這兩枚金印製作年限不超過1年,於是專家認定,這兩枚金印很可能出自一人之手。

漢倭奴印

日本的金印是真實的不是偽造的,日本學者在得知劉荊的金印出土後,也紛紛來到我國仔細觀察這枚金印,最後經過他們的觀察也認定這枚金印與日本國內的金印出自同一人之手。所以說日本在漢朝時是我國附庸的歷史記載,完全真實可信,

相關焦點

  • 曹操家族墓磚出土,殘存的七字證明:曹家竟然和日本聯繫密切
    1976年,考古學家對部分曹氏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了一批珍貴的文物,其中在元寶坑一號墓的發現具有特殊的歷史價值。 帶有畫像的漢墓磚 在這個墓中,發現了145塊刻有銘文的墓磚,有些刻的是參加喪儀的曹氏要人的名字,有的則是隨筆語句,如「為將奈何,吾真愁懷」這樣感慨的話語
  • 打虎亭漢墓出土「豆腐製作圖」,比韓國早700年,韓專家:不可能
    漢墓應該算是我們考古隊發現的最多的古墓群體之一了,當然了還有清朝時期的墓葬,像唐朝時期的墓葬就非常的稀少了,如今發現的唐墓真的是屈指可數,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座古墓堪稱是東漢第一墓,有人能猜得出此墓叫什麼嗎?它就是位於河南省新密市的打虎亭漢墓。
  • 馬王堆漢墓沒有出土任何金銀器,可它出土一種東西比金銀器更珍貴
    古墓中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都是對後世有重要研究意義的。不可否認的是,一件珍貴的文物,可以改變人們對歷史的看法。在歷史上,出土了很多珍貴的文物,比如說清明上河圖、司母戊大方鼎、越王勾踐劍等等。總之這些珍貴的文物對後世有很重要的研究意義。馬王堆漢墓是後人發現的非常重要的古墓。早在1951年,考古學家就認為長沙東郊五裡牌有兩個土冢,考古學家根據經驗得知,這裡肯定是存在古墓的。
  • 一座漢墓補全一段歷史,江都王的絕地求生:大雲山漢墓的神秘往事
    神秘的死亡  2009初,江蘇警方突然接到報案,桐城地區的一輛私家車內有一個人很多天都躺在後座一動不動,十分奇怪,希望警察能過來看一看。接到報案後,警方立即出警,現場調查後發現情況並不簡單——車內一動不動的人早已死亡,但這輛可疑的車中不只有一具屍體,在車的後備箱內還有一具。
  • 漢墓出土一堆竹簡,翻譯過後西方學者懵了,直言:這不可能
    漢墓出土的文物  因為我國的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所以經常出土一些珍貴的文物不足為奇。而對漢墓進行考古發掘,就是了解史實的重要來源之一。在上個世紀,我國發現了規模非常巨大的張家山古漢墓,這是迄今為止發掘的最大漢墓。由於當時發掘技術還不成熟,專家們為保護古墓的完整度,所以沒有立即進行挖掘。在十幾年過後,專家們才採用先進的發掘技術進行勘探。
  • 一座漢墓的出土震驚了世界
    文明的力量是強大的,在這五千年的時間裡,中國古代的先賢創造出了許多不可能完成的宏偉巨製,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文化上的,都有著看似不可能的奇蹟發生。一直到現在,四大發明都佔據著巨大的作用,沒有四大發明,世界的發張就不會這麼的快速。長城的建造,憑藉者微薄人力,創造出這宏偉的建築物,不能得出合理的解釋。
  • 四川首次出土銀質子母印 成都樊噲村發現劉邦後代家族墓
    來源:成都日報四川首次出土銀質子母印成都樊噲村發現劉邦後代家族墓M9出土銀質麒麟鈕套印樊噲村漢墓群「皇墳」點M5畫像磚樓閣細部 樊噲村漢墓群「皇墳」點群航拍圖成都的一個村莊為何以出生在江蘇沛縣的西漢開國大將樊噲命名
  • 河間古郡:境內漢墓及歷代名人墓葬遺址
    曾暴露磚砌墓門並出土釉陶馬、陶器等。村南200米處1座,封土已平,早年曾暴露磚砌墓室和陶器。 17一B4 雙塔漢墓 [景和鎮雙塔村北2公裡·漢代] 有墓2座,相距約100米,東北一座存封土高約7、南北長約58、東西寬約62米,西南一座存封土高約6、南北長約60、東西寬約62米。1967年二墓被破壞,出土有繩紋磚、陶俑、陶罐等,遺物均被毀,現僅存封土,未清理。
  • 馬王堆漢墓發掘現場:圖5眼睜睜地看著藕片消失,圖9醫生解剖女屍
    【遠眺馬王堆漢墓】馬王堆漢墓位於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東郊四千米處的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家族墓地。1972年,解放軍366醫院所部在馬王堆修建防空洞時,意外發現這處家族墓地。當時洞眼中噴出一股氣體,有人嘗試用火柴去點,結果一點即燃,冒出藍色火苗。
  • 漢墓出土封泥印有各種官銜,「秘府」是什麼?專家:專門為楚王服務
    江蘇徐州周圍的大山上發掘出十五座漢墓;墓中出土大量官印,以及印有官職的封泥;通過研究這些官印封泥,專家了解到漢朝時期朝廷官職等級制度;其中出土一枚"楚秘府印";誰也不知道"秘府"是什麼官職;專家研究發現,它是專門為楚王服務的;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 河南省洛陽市紗廠西路發現一座漢代大墓,大墓出土大量玉器青銅器
    河南省洛陽市紗廠西路發現的古墓在2018年10月,河南省洛陽市紗廠西路有一個施工現場,意外發現了一座古墓,聽到這消息,起初考古隊員們並不覺得意外,因為在這片地方發現的古墓實在是太多了,因為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
  • 一座大墓竟挖掘出大量動物骨骼!這個神奇的地下動物園揭露了墓主人哪些秘密?
    2018年12月,山東濟陽的三官廟村發現一座大墓,光清出來的拱形磚頂就有八個,整個墓葬佔地將近300平米。那每一個磚頂下面就是一個墓室,包括兩個前廳、兩個中堂、三個後室和一個耳室。專家開玩笑說,這應該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四室四廳」。這裡插一句。別的古墓有發現,那叫出土,但是這座墓不一樣,不叫出土,而叫出水。為什麼?因為本來這地方,是個很大的水塘。
  • 一座佛塔的坍塌,創下中國出土文物10大紀錄
    1981年8月下旬,酷暑漸退,但關中平原上空卻籠罩大量黑雲,連續多天,烏雲密布不散,雷聲滾滾無雨,似有大事要發生。8月24日夜,寶雞扶風,人們早已沉入夢鄉,縣城北10公裡法門鎮,連續發出譁啦譁啦的巨響,一座歷史400年的高塔,轟隆一聲垮塌了一半,剩下另一半仍兀自挺立風中。
  • 揭秘馬王堆漢墓發掘始末
    ▍2014年是馬王堆漢墓完成考古發掘40周年。由於墓中出土了千年不腐的女屍辛追、載有先人智慧的帛書、保存完好的漆器、現代手工藝無法企及的絲織品……於「文革」特殊時期意外開挖的馬王堆三座漢墓,成為20世紀中國乃至世界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 鹹陽機場擴建發現古墓,出土銅鼎內發現2400年骨頭湯,專家:奇蹟
    鹹陽更是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在鹹陽北部的黃土高原和關中平原的交界地帶,埋葬著中國歷史上漢唐兩代的眾多帝王,形成了渭北帝王陵墓群。今天要跟大家講的是,古墓中出土銅鼎中發現保存完好的骨頭湯,而這是國內首次發現。
  • 雷臺漢墓實為前涼王陵
    甘肅武威雷臺墓因出土銅奔馬(中國旅遊標誌原型)而知名。然而,關於此墓的年代與主人,學術界歷來有不同看法。甘肅省博物館的《武威雷臺漢墓》(《考古學報》1974年第2期)通過考察出土文物的銘文內容、墓制規格、錢幣特點,認為雷臺1號墓為東漢「張某將軍」夫妻合葬墓。
  • 從馬王堆漢墓的考古發現探討西漢代時期的吃貨們吃什麼
    馬王堆漢墓是西漢的一個丞相利蒼及其家眷的墓葬,分別葬著利蒼、利蒼妻子辛追、利蒼的兒子。是由三座不同時期的墓葬組成。在1972年被考古人員發掘,這次考古出土了大量有研究價值的文物,涵蓋種類也很多,有漆器、陶器、絲織品、木俑、樂器等三千多件。特別是對漢朝的各個方面了解起了重大作用。
  • 東漢古墓出土種子神奇發芽 發芽植物為馬唐草
    中國園林網12月4日消息:河間東漢古墓出土的種子神奇發芽,引起學者的密切關注。9月22日,出土的種子被移入生物實驗室。12月3日,河北省滄州市師專生物系副教授、東漢古墓出土發芽植物生物學研究小組負責人孟德榮告訴記者,從實驗室內已經秀穗開花的植物形態來看,東漢古墓中的發芽植物是馬唐草。     前不久,河間清理髮掘一座東漢古墓,從古墓中出土一彩繪陶奩,封存在河間市文保所庫房內。9月9日上午,當一名工作人員打開庫房大門時,竟然發現陶奩表層生出密密的一層嫩芽。
  • 濟陽三官廟漢墓入選「考古新發現」 是濟南發現最大的漢畫像石墓
    山東省文物局7月9日公布2019年山東省五大考古成果,及2018-2019年全省優秀田野考古工地獎獲獎項目和2019年度山東省新發現獎獲獎項目並進行了頒獎。其中章丘區牛推官南遺址、濟陽三官廟漢墓兩個濟南市考古項目分別入選。
  • 安徽一座5000年古墓,出土一隻「玉龜」,專家:這是最早的八卦圖
    但由於經費有限,一直到1987年夏天,考古隊才進駐對遺址展開發掘工作。考古隊首先在被村民破壞的地方開始發掘,結果很快就發現了一座大型墓葬。當考古隊員清理完這座編號為M4墓葬上面的封土之後,一個巨大的石鉞出現在了墓室的正中央位置。現場的考古隊員從來沒見過如此大的石鉞,為了慎重起見,考古隊並沒有立刻移動這件石鉞,因為他們心裡清楚,在這件石鉞下面肯定還會有更多的珍貴文物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