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劇進校園 娃娃好喜歡 學水袖秀身段 唱念做打有一套 「變臉...

2021-01-16 網易新聞

  水袖、邁步、一顰一笑間姿態萬千。圓潤細膩的傳統唱腔裡,又有一種童聲的稚氣……紅牌樓小學近日不時傳出娃娃們唱川劇的聲音。原來,學校將課本裡的寓言故事《狼來了》改編成川劇,十幾個孩子在為假期的活動進行排演。如今,在成都的學校裡,川劇這門傳統藝術火著呢。

  川劇版《狼來了》 娃娃們演得歡「扯個瞞天謊,兇狼到山前。開個大玩笑,將大爺大伯騙上山,看他們現瓜像,我才心情歡、心情歡……」紅牌樓小學改編的川劇版《狼來了》,在校園劇中融入川劇元素,用川劇的唱、念、做、打展開故事情節,孩子們在詼諧幽默的舞臺情境中,理解誠實、學會守信。作為「放羊娃」的表演者,六年級2班的張又文首次登臺時特別忐忑,「怕被觀眾扔雞蛋!」但他一開口,就收穫了大家的掌聲。川劇版《狼來了》是在川劇「梅花」王玉梅等川劇志願者指導下,於2014年改編完成,每次由8名學生參演。不到兩年,大小演出近10場,先後獲得成都市中小學藝術展演活動一等獎、四川省中小學藝術展演一等獎。

  除了川劇版《狼來了》,紅牌樓小學還建好了「川劇長廊」 「川劇角」,開設的「川劇身段」「川劇變臉」「川劇唱腔」社團也深得小朋友的喜愛。今年『川劇變臉』社團招收6名成員,全校竟有超過一半的學生來報名。

  成都11所學校成為川劇傳習普及基地

  李莉是紅牌樓小學負責川劇教學的老師。她說,自己有一些川劇底子,但並非科班出身,最初負責川劇教學還有點頭痛,但很快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副院長王玉梅親自到校當起志願者,來自專業藝術學校的川劇老師也分批前來教學。如今老師們把川劇融入音樂課,用川劇唱腔唱現代歌曲、唱三字經,校園處處充滿川劇文化。

  原來,從2014年6月開始,四川省藝術研究院建立了全省首批5所中小學川劇傳習普及基地,紅牌樓小學就是其中一員。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8所中小學建起這樣的基地,成都現有11個。四川省藝術研究院今後會根據現有情況,繼續建立和擴建系列中小學川劇傳習普及基地。

  成都晚報記者 易啟明

  四川省藝術研究院供圖

  掃描二維碼

  看娃娃們演川劇

  紅牌樓小學孩子們的川劇版《狼來了》從第18分鐘開始哦!

本文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青州17歲中職生苦學川劇變臉 月入上萬元
    臨近寒假,不少學生在籌劃寒假怎麼玩,而濰坊培真科技工程學校2020級計算機專業4班學生李俊廷則準備寒假期間利用所學的川劇變臉技藝參加商業演出,既能賺取生活費還能弘揚川劇變臉這個國粹。「我出場費是400元一場,平均一天能變3場,一周一般商演3天,一個月下來能賺一兩萬元。」李俊廷說。
  • 兩年內賣了40萬個 川劇變臉娃娃變出文創大名堂
    從去年開始,一款會變臉的玩偶在成都各大景點掀起了一股新奇浪潮,來成都旅遊的朋友也多半會把川劇變臉娃娃當作必買的紀念品之一。不過,讓人們沒想到的是,這款川劇變臉娃娃推出至今還不到兩年時間,銷售量已超過40萬個。川劇變臉娃娃為何如此受歡迎?研發川劇變臉娃娃的團隊下一步還有什麼計劃?昨日,「變臉娃娃之父」、西虎團隊創始人丁成虎為記者講述了川劇變臉娃娃的誕生過程。
  • 小學生堅持學川劇變臉 練千次回眸只為露次臉(圖)
    小學生堅持學川劇變臉 練千次回眸只為露次臉(圖) 2014-11-07 13:29:54來源:華龍網作者:責任編輯:王永吉 表演 給同學們表演川劇變臉  「一、二、變!」話音剛落,4名小學生各自變出一張川劇臉譜。每天下午,在九龍坡區驛都實驗學校排練室內都能看到這些學川劇、練變臉的孩子們在練功。
  • 武術展示、川劇變臉……
    站如松2018年12月27日,由市中區委宣傳部、區文廣體新局、區教育局聯合主辦的市中區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展演活動走進內江市第二幼兒園,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共迎元旦佳節,讓青少年通過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從小熱愛中華文化
  • 國粹川劇京劇變臉娃娃玩偶,讓你近距離接觸藝術的瑰寶,將變臉藝術把玩於手掌之間!
    以前啊,除了去茶館兒、劇場看變臉表演,也就只能在電視上看了,然而這次去成都,被街巷間售賣的「變臉娃娃」深深吸引,川劇變臉玩偶是巴蜀特有的旅遊紀念品,找了好久終於找到這三款貨源川劇變臉玩偶、京劇變臉玩偶、熊貓變臉玩偶!有了它,便可以將變臉藝術把玩於股掌之間啦。
  • 川劇「變臉玩偶」將走出川門
    【中外玩具網12月13日訊】川劇變臉是四川一絕,堪稱中華藝術之瑰寶,川劇變臉結合玩具,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呢?近期,一款川劇「變臉玩偶」(Face-Changing)在國內玩具市場迅速躥紅,成為不少廠商熱議的話題。
  • 內江5歲小女孩學川劇變臉 尋了10多家才定製到臉譜
    表演結束後,她也成為了彩排現場的紅人,不時有小朋友帶著學生家長前來找她合影。「表現還不錯,明天藝術節繼續努力。」表演結束後,袁靈清及鄧婷玉的父母都對她的表現比較滿意,並給予她鼓勵。那麼,鄧婷玉為何會學習川劇變臉呢?彩排現場,由於和記者還不太熟悉,她有些靦腆,只說是她自己想學的。
  • 10歲小學生10秒鐘3變臉
    28日上午,在白市驛的驛都實驗學校內,「中國夢·文明行」九龍坡區童演中國夢主題實踐活動在這啟動,孩子們的變臉絕技讓臺下的川劇院院長沈鐵梅也蹺起了大拇指。  在白市驛驛都實驗學校,川劇是孩子們的音樂課,這裡的孩子人人都會唱。校長王小龍說,全校2500餘名學生,近七成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留守兒童。  王小龍說,白市驛素有「川劇之鄉」的美譽。藉助這一優勢,學校將川劇引進課堂。
  • 戲曲 川劇臉譜變臉
    故川劇臉譜的個性化和多樣化特徵,是各類地方劇種中少見的。此外,川劇臉譜歷史上都是以"師帶徒"的方式傳承,師傅怎樣畫臉譜,口傳身教於徒弟。師傅對自己所繪臉譜爛熟於心,徒弟聽之學之繪之,也慢慢爛熟於心並可有改變。演出完畢後,臉上一擦一摸乾乾淨淨,臉譜全然成了演員吸引觀眾的一個法寶。既是口傳心授,又是制勝法寶,所以川劇臉譜歷史上就缺少紙面的圖像記錄。
  • 這款川劇變臉面膜 讓國寶「變」萌寶!
    川劇變臉「變」出時尚面膜。   「活脫脫一副面孔,熱辣辣一絲震顫,天府之國,四川變臉,疾如風快如電,腦袋一轉,眼睛一眨,精妙絕倫。」川劇變臉是川劇技法之一,它以多個臉譜重疊表演的形式,風靡全國乃至世界。當國粹川劇變臉變出面膜,當傳統臉譜遇上現代工藝,以日用品的形態走進年輕人的生活,你會為其打call嗎?
  • 「變臉」失誤「腐蝕」川劇?藝術應該包容而開放
    近日,一段「川劇變臉」的視頻在網上火熱傳開,這「火」的原因卻有些尷尬,表演者在「變臉」過程中接連失誤,最終捂臉離場。成都市川劇研究院著名青年演員康勇稱,川劇變臉是國粹,更是國家二級文化機密,該表演者的失誤從直觀形式上洩露了川劇變臉特殊道具的組合程序,嚴格講是對川劇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名片的「腐蝕」。
  • 《喜樂街》王迅"大廚"變"老闆" 大玩川劇變臉
    王迅開場大秀拿手絕活,表演川劇變臉,一秒變馬雲、孫悟空、葫蘆娃……令觀眾十分驚喜。不僅如此,「大廚」王迅還搖身一變成喜樂餐吧的「老闆」,過了一日「老闆癮」,「金句王」笑點頻現,引得全場爆笑。「才藝帝」王迅放絕招大秀川劇變臉最新一期的《喜樂街》中,「萌廚」王迅開場就大秀絕技,川劇變臉逗樂全場。
  • 看見|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首部兒童川劇《小蘿蔔頭》昨日首演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首部兒童川劇,整個劇集裡除了貫穿川劇的高腔,還加入了現代舞和川劇絕活——變臉,在一個小時的演出時間裡,給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的盛宴。選定角色後大家才發現,宋貴成並不會唱川劇,而川劇的高腔對於宋貴成來說,無異於「難於上青天」。從最初的不會唱,到後面的勉強會唱,到首演時的「真腔」上陣,宋貴成得到努力有了結果,「很好。」肖德美說。
  • 川劇變臉亮相水下 春節期間在重慶歡樂海底世界觀看
    位於渝中區化龍橋企業天地的重慶歡樂海底世界,在2月2日迎來了海底水下變臉的首秀。川劇是我國傳統戲劇曲種之一,而臉譜變臉藝術是川劇的重要組成部分。只見身穿戲服,佩戴道具的演職人員,隨著音樂與鯊魚翩翩起舞,轉身揮手的瞬間,嫻熟地遊動,先後變出紅、黃、藍、黑等5種顏色,令眾多遊客連聲稱奇。
  • 越劇文化進校園,這群小同學已經get到了不少知識啦!
    說話間,武老師給學生做起了示範,手把手地教練身段、臺步、表情、眼神的配合等基本功。,一遍遍地練習唱腔、練好發聲。據了解,該作品還獲得了2019雨山區戲曲進校園一等獎並被邀請參加2020年全市少兒春晚,2020年10月應邀參加江南之花社區文化節開幕式獲得一致好評。
  • 女子擺攤專賣這種「變臉娃娃」,200元一個,一晚上收入10000元!
    川劇是中國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民間藝術瑰寶。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這名女子就在當地的市中心擺了一個專門售賣這種「變臉娃娃」的小攤,攤子的面積不是很大,但生意卻非常的好,半夜12點了都還有生意,而且買的人還不少,非常的熱銷。據悉,這樣的變臉娃娃售價是200塊錢一個,雖然是一個玩具,但是擺放在家裡當作裝飾品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因為當地是有名的旅遊城市,來玩的人很多,因此一個晚上能賣掉五六十個這樣的變臉娃娃,算下來也有10000元的收入。
  • 走進神秘的川劇變臉
    文 | 田田活脫脫一副面孔,熱辣辣一絲震顫,天府之國,四川變臉,疾如風快如電,腦袋一磚,眼睛一眨,精妙絕倫。古有傳奇孫悟空七十二變,上天入地鬼神皆怕。今有川劇變臉千變萬化,神秘莫測。起初,表演也只是一種依託顏料來表現舞臺效果的化妝術,隨著時間的推移,民間藝人們研究出了藉助絲綢繪畫為材料的「臉譜」,這應該是變臉的雛形,也是走向輝煌的開始。如果京劇的精華是臉譜,那麼川劇的精華就是「變」,變得豐富多彩,吸人眼球。開始以簡單的臉譜為媒介,演變為多個臉譜重疊表演的形式,甚至到後來有八張臉譜的表演風靡全國。這就不得不說變臉的手法了。
  • 中國範兒|川劇變臉:喜怒哀樂一張臉
    中國範兒 | 川劇變臉:喜怒哀樂一張臉成都,自先秦(舊石器時期--公元前221年)以來就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文化重鎮。川劇,是四川成都文化的一大特色,而其中的一項絕技「變臉」,更是讓許多人為之讚嘆。在遍地的戲園裡、茶館裡,喝著蓋碗茶,聽川戲,看變臉,是成都人品味文化的獨特方式。
  • 武漢「非遺進校園」:文化課業趣味「變臉」潤澤童心
    讓我們跟隨武漢市「非遺進校園」的足跡,在孩子們的興趣與收穫中一同看看非遺文化課業的趣味「變臉」。日前武漢市黃陂區打造了《超級木蘭少年》研學大課堂,以具有本土特色的木蘭文化為切入點,帶領學生在為期一天的研學之旅中邊遊邊學,傳承木蘭精神,爭當智勇雙全的黃陂好少年。
  • 吉林一大學生宿舍上演川劇變臉,室友:同寢三年還藏這手
    川劇的悲劇極有特色,喜劇獨樹一幟,凡是情感波折、內心激變之處,變臉皆有用武之地,它以其怪誕猙獰的面相變化表現出人物內心不可名狀之律動,作為一種對人物內心非常獨特的表現手法,無疑大大增加了川劇本身的表現力,每及名角表演變臉,就常常釀成爆棚之患。可見,老百姓對這種極端好看的耍活兒是打心眼地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