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袖、邁步、一顰一笑間姿態萬千。圓潤細膩的傳統唱腔裡,又有一種童聲的稚氣……紅牌樓小學近日不時傳出娃娃們唱川劇的聲音。原來,學校將課本裡的寓言故事《狼來了》改編成川劇,十幾個孩子在為假期的活動進行排演。如今,在成都的學校裡,川劇這門傳統藝術火著呢。
川劇版《狼來了》 娃娃們演得歡「扯個瞞天謊,兇狼到山前。開個大玩笑,將大爺大伯騙上山,看他們現瓜像,我才心情歡、心情歡……」紅牌樓小學改編的川劇版《狼來了》,在校園劇中融入川劇元素,用川劇的唱、念、做、打展開故事情節,孩子們在詼諧幽默的舞臺情境中,理解誠實、學會守信。作為「放羊娃」的表演者,六年級2班的張又文首次登臺時特別忐忑,「怕被觀眾扔雞蛋!」但他一開口,就收穫了大家的掌聲。川劇版《狼來了》是在川劇「梅花」王玉梅等川劇志願者指導下,於2014年改編完成,每次由8名學生參演。不到兩年,大小演出近10場,先後獲得成都市中小學藝術展演活動一等獎、四川省中小學藝術展演一等獎。
除了川劇版《狼來了》,紅牌樓小學還建好了「川劇長廊」 「川劇角」,開設的「川劇身段」「川劇變臉」「川劇唱腔」社團也深得小朋友的喜愛。今年『川劇變臉』社團招收6名成員,全校竟有超過一半的學生來報名。
成都11所學校成為川劇傳習普及基地
李莉是紅牌樓小學負責川劇教學的老師。她說,自己有一些川劇底子,但並非科班出身,最初負責川劇教學還有點頭痛,但很快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副院長王玉梅親自到校當起志願者,來自專業藝術學校的川劇老師也分批前來教學。如今老師們把川劇融入音樂課,用川劇唱腔唱現代歌曲、唱三字經,校園處處充滿川劇文化。
原來,從2014年6月開始,四川省藝術研究院建立了全省首批5所中小學川劇傳習普及基地,紅牌樓小學就是其中一員。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8所中小學建起這樣的基地,成都現有11個。四川省藝術研究院今後會根據現有情況,繼續建立和擴建系列中小學川劇傳習普及基地。
成都晚報記者 易啟明
四川省藝術研究院供圖
掃描二維碼
看娃娃們演川劇
紅牌樓小學孩子們的川劇版《狼來了》從第18分鐘開始哦!
本文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