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食物鏈?用一個黃石公園的故事,來說清楚食物鏈有多重要

2020-12-05 百家號

我們平時能看到的生物,主要是兩大類,一類是動物,另一類是植物。這兩類生物有很多很多的不同,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植物大體上能夠自己生產營養(比如,光合作用),來滿足自己生長的需要;而動物,就像我們人類一樣,沒辦法自己來生產營養,所以我們每天要吃大量的食物,來滿足自己生長的需要。

所以,我們就稱呼那些 能夠自己生產營養的植物,叫做生產者。它們是自然界裡搞生產的;而那些需要靠吃其他的東西來維生的動物,是在消費生產者生產出來的東西,它們就是消費者。

再看各種各樣的動物,它們的情況也是各不相同。比如像是牛、羊、馬這些動物,它們是直接吃草的,我們管它們叫食草動物。它們直接吃植物,跟生產者離得是最近的,所以,它們算是一級消費者,是消費者裡的第一層級。

有些動物,要吃肉,老虎、獅子、狼這些食肉動物,它們肯定就不是一級消費者了。不過,它們吃的動物,有些是食草動物,食草動物是一級消費者,食肉動物吃一級消費者,所以,它們就是二級消費者;但老虎要是吃了一頭狼,那它就不僅是二級消費者了,而是三級乃至更高級的消費者。

無論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它們都會死掉。死掉之後,就會有好多微生物,來把它們分解掉,變成環境中的營養物質。這些 分解大型動物的東西,就叫做分解者。

這樣我們就知道了,植物先產生營養,成為生產者,然後被各種動物吃掉,就像是開頭說的那句話,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些一級、二級、三級乃至更高級的消費者,最後都會被分解者分解掉,回到自然界當中。

所有的生物,就在這樣的食物鏈當中環環相扣。

你可千萬不要小看食物鏈。在食物鏈當中,物種和物種環環相扣,一起連接成了一張平衡的大網。不過,這種平衡在有些時候,顯得非常脆弱,只要稍微一觸碰就會完全崩塌掉。在這個世界的很多地方,都出現過這種情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態平衡被破壞了」。

在美國,就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生態平衡破壞案例。只要一說到這個話題,多半就會提到這件事,因為這個故事發生的地點太有名了——它發生在著名的黃石公園。黃石公園不但是美國第一個國家公園,更是全世界第一個國家公園。這裡有火山奇觀,有山脈和河流,還有湖泊和森林,各種各樣的植物生活在這裡。不用說,這裡的動物也很多,數一數,有好幾百種呢!

可就是在這個保護區裡,出了問題。其實,不只是這個保護區裡的問題,這實際上是整個美國西部普遍存在的問題,黃石公園的保護區只是恰好在這個出問題的範圍之內而已。說了半天,是什麼問題啊?

狼——沒——了。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兇狠的狼。狼,沒有了。

怎麼沒有的呢?被人打的。打沒了。為什麼要打狼呢?因為人們要保護自己養的牛和羊。當時,正好處在美國的「牛仔時代」,政府鼓勵大家去荒涼的西部,搞西部大開發。大家到了西部幹嘛呢?那個時候,西部還沒有工業,大家只能種地,還有就是養牛養羊。牛羊多了,把狼招來了,就要吃這裡的小牛小羊,給牧民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其實仔細想想,這也怪不得狼。人家本來在這裡活得好好的,人類自己趕了牛羊過來,把狼原來的生存空間給被擠掉了。狼沒有別的東西可以吃,那不是只能吃小牛小羊了嘛。可是,話雖然這樣說,可牧民的損失確實很慘重。於是大家開始使勁兒打狼,慢慢地就把美國西部的狼差不多都給消滅光了。這下牧民們終於高興了,不用擔心狼啦。

可是沒多久,人們發現,黃石公園出問題了。我們知道,狼在食物鏈裡,佔據著二級或者更高級消費者的地位,它們是要吃一級消費者的。在黃石公園,它們主要吃的是鹿。沒有狼了,鹿的數量就得不到控制了,鹿越來越多。鹿也要吃東西啊,它們要吃生產者。所以,就到處啃那些生產者,尤其是柳樹。

本來,鹿不多的時候,柳樹說你啃就啃吧。可後來鹿多了,柳樹受不了了,都被啃死了。 柳樹一死,對土地的保護也就喪失了,所以這裡又出現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 。看起來只是狼消失了,但是因為狼對食物鏈的影響,黃石公園的整體環境被破壞了。

再後來,黃石公園把狼給請了回來。這下鹿得到了控制,植物恢復了,整體環境也好了起來。

上面這個故事,你可能在別的地方也聽到過。這個案例非常有名。它很好地闡釋了一件事,那就是食物鏈是非常重要的,動了其中的任意一環,就有可能帶動其他的部分,並最終導致整個環境的崩潰。

但這個故事還沒有講完。

確實,故事的前半部分是真實發生的事情。狼消失了,鹿增加了,柳樹死了,環境變差了。黃石公園,也確實把狼請了回來。但是,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情,跟前面故事裡的描述卻不太一樣。

科學家發現,狼確實是回來了,有些部分的環境也確實有了一定的恢復。但整體而言,情況並沒有變好。

科學家也覺得很疑惑,按照原先的理解,只要控制了鹿群,柳樹就會恢復生長,為什麼情況卻並沒有快速地變好呢?

他們發現,首先,科學家們高估了狼的作用。黃石公園現在有300多隻狼,但卻有三萬頭鹿。對這麼多鹿來說,狼的數量實在是太少了。實際上黃石公園還有600多頭熊,熊控制鹿的效果,可比狼明顯多了。

其次,科學家們一開始還遺漏掉了影響柳樹生長的最重要的動物:河狸。 河狸在黃石公園曾經大量存在。它們會在小河流裡用樹枝建造堤壩,提高水面 。這個行為也會讓水更多地蓄積在土壤裡,這對柳樹的生長非常有利。狼消失之後,因為柳樹被破壞,河狸找不到足夠的建造水壩的材料,就離開了黃石公園,這導致公園裡的水位明顯下降,柳樹也就變得難以存活了。換句話說,只讓狼回來,卻不讓河狸回來,還是不解決問題。

相關焦點

  • 河狸在美國黃石國家公園中起到的作用,厲害了小河狸
    我們都知道美國有個國家公園叫黃石公園,這裡的黃石公園可不像我們平時逛的城市公園,這是第一個國家公園,佔地面積比上海還要大,土地面積大了,生物的種類也就多起來了。其實黃石公園也可以稱為自然保護區,在1914年的時候美國政府要保護公園裡面的鹿,就開始對狼進行捕殺,殺狼任務一直持續到了1926年,狼是殺乾淨了卻引來了新的問題。
  • 黃石公園與狼的浪漫史(方舟子作品)
    提起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有的人會想起壯觀的「老忠實」間歇泉,其實那只是黃石公園大約500個間歇泉之一,有的間歇泉噴射時比「老忠實」還要壯觀得多,只不過不像「老忠實」那樣只要花一兩個小時的守候就能等到。還有人會想起如夢似幻的大稜鏡溫泉,那也只是黃石公園大約1萬個溫泉中最美麗的一個。還有人會想起黃石湖、瀑布、大峽谷、森林……還能巧遇各種野生動物。
  • 黃石超級火山有多恐怖?才會被人類稱為「地球最大的火藥桶」
    所以,火山動態活動備受科學家們關注,黃石超級火山就是目前最讓人擔憂的一座活火山。它位於美國的黃石公園,黃石公園獨一無二的神奇美景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觀賞。科學家之所以如此擔心,還是怕黃石這個超級火山會爆發,人類創造的文明也將毀於一旦。可見黃石火山爆發的力量有多強,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下。在提及別處火山時,我們都會拿黃石超級火山作比較。
  • ​我們的社會確實存在一個食物鏈
    我們的社會確實存在一個食物鏈,一個人掌握的資源越多,那麼它在食物鏈上的位置就越高,但是有時候時機運氣出生,甚至偶然因素對食物鏈的影響非常大,而這些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比如英國王子一出生,那就贏了全球60億人了。第二叫智識戀,一個人的見識,一個人的智慧等等。第三個叫幸福戀,說白了就是你的幸福程度,這個可能跟你沒有太多錢沒太大關係。
  • 老虎、獅子等大型猛獸處於食物鏈頂端,為何反而更容易滅絕?
    如果你有觀察過食物鏈上的動物,你就會驚奇的發現,那些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動物的現狀大都不太好。像老虎、獅子、獵豹這些動物的整體數量都在減少,可它們是動物界裡令其它動物聞風喪膽的霸主,本該不愁吃喝,為什麼這些大型猛獸反而更容易滅絕呢?
  • 鳥類在食物鏈中竟有這樣的作用!
    事實上,食物鏈的完整過程,應該從泥巴中腐爛的有機物開始。比如: 玉米—粘蟲—食蟲鳥,是只有3個環節組成的食物鏈。然而,小的食肉動物經常被大的食肉動物所捕食,這樣便會有4個環節組成的食物鏈,如小麥—蝗蟲—食蟲鳥鷹;水草一小魚>大魚—魚鷹等。有時甚至有包括5個環節的食物鏈,如棉花——蚜蟲——瓢蟲——麻雀——隼;細菌—原生動物——輪蟲——魚——鵜鶘等。
  • 蚊子滅絕會導致N條食物鏈崩塌?科學家給出答案,讓人害怕
    《侏羅紀公園》,於六年前第一次登陸電影院,電影裡魁梧的恐龍、貪婪的員工以及恢宏的場面讓人們記憶深刻。故事起源於一隻蚊子吸取恐龍的血後,被琥珀「包裹」沉默在地下。經歷6500年的時光後,人類利用蚊子中恐龍的血液提取DNA,讓上古時代的恐龍再次復活。
  • 食物鏈的幾個未解之謎
    一、食物鏈的平衡是動態平衡平衡不是數學的固定數據,也不是物理學的動態平衡,而是一方隨另一方的增加而增加,減少而減少,而且是平衡的減少。比如,蚊子多了,蜻蜓自然增加,蚊子少了,蜻蜓自然減少。所以說,這種餘地不是一點點,而是可以滿足來年食物鏈的完整。
  • 黑熊與灰熊共存,以及可愛的紅狐,看看黃石公園的有趣動物們
    我們住的營地,每個晚上都有工作人員辦的講座,熊是他們最喜歡談的話題之一,他們喜歡把熊和美洲野牛作生動的比較:在美洲野牛臉上,高興也好,不高興也罷,反正都是一個表情,但是熊則不同,你能夠看到它的憤怒,它的害怕,它的快樂和驚訝。黑熊是北美洲最常見且分布最廣的熊種,我們在加拿大生活的這些年已經學會如何在面對熊時怎麼辦的諸多知識,也常在森林裡看到熊,甚至家裡的後院也闖進熊過。
  • 它在食物鏈中處於什麼位置
    它在食物鏈中處於什麼位置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非洲草原象在食物鏈中的位置食物鏈就是在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因為食物而形成的一種聯繫,簡單的說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遊戲」。在食物鏈中,植物是最底層的,它們有著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的能力,而且為食草動物的生存提供了必須的營養物質,因此,植物在食物鏈中被稱為「初級生產者」,而以植物為食的動物是食物鏈中地位相對較高的存在,它們就是食草動物,在食物鏈中,它們被稱為「第一級消費者」,這一階層的動物除了都是食草動物外,相差甚遠,小到我們常見的蝗蟲,大到大象。
  • 非洲草原象在食物鏈處於什麼位置?公象真的是無敵的存在嗎?
    它在食物鏈中處於什麼位置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在食物鏈中,植物是最底層的,它們有著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的能力,而且為食草動物的生存提供了必須的營養物質,因此,植物在食物鏈中被稱為「初級生產者」,而以植物為食的動物是食物鏈中地位相對較高的存在,它們就是食草動物,在食物鏈中,它們被稱為「第一級消費者」,這一階層的動物除了都是食草動物外,相差甚遠,小到我們常見的蝗蟲,大到大象。
  • 水母是食物鏈的死結嗎?它們在海洋生態的重要性可能超乎我們想像
    但是對於一些生態學家們來說,水母是一種非常討厭的生物——它們體內僅有極少的營養物質可以在生態鏈中循環,且不斷繁衍、種群數量不斷增加,如今已被視作一種生態學崩潰的現象。有研究表明,人類活動或氣候變化使海洋生態系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全球許多海域發生了水母數量劇增的事件,給沿海工業、海洋漁業和濱海旅遊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 探尋秦嶺C位擔當:揭秘處在秦嶺食物鏈最頂端的野生動物金錢豹
    在秦嶺目前可以監測到的野生動物中,你知道處於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是什麼嗎?答案是金錢豹。野生金錢豹種群數量穩定增長2020年4月,陝西省動物研究所、陝西省龍草坪林業局在整理紅外相機監測資料時發現,連接佛坪、周至和寧陝的金錢豹種群重要走廊帶區域內(三縣交界處)拍攝到野生金錢豹畫面。
  • 食物鏈中誰是最高統治者?你認為人類算嗎?
    食物鏈是生態學上的一種概念,主要講解的就是「在大自然中誰吃誰,被誰吃的故事」,本質上來說是生態系統中能量的一種傳播路徑。如果硬要說食物鏈中的最高統治者,狹義上來講人類應該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存在,但如果嚴格意義上來講人類應該是跳出食物鏈之外的存在。
  • 作為地球的頂級生物人類,在食物鏈中位置其實並不是站在最頂端
    在地球上生活的眾多生物中,由於人類有著強大的能力,而且在各方面相對來說都優於其他一些生物,因此長此以往,就讓我們產生了這樣的一個意識,那就是我們人類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事實真的如此嗎?人類真的在食物鏈的頂端嗎?
  • 黃石火山有多可怕?科學家: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火藥桶
    答案是美國的黃石超級火山,我們都知道,在美國有一個著名的公園叫做黃石公園,在很多好萊塢大片中,都曾經在黃石公園取景,而它的裡面,就有著全球最大的一座超級火山,科學家們又將黃石超級火山稱作地球上最可怕的「火藥桶」,曾經有科學家預言,如果未來它爆發的話,人類的文明可能就會徹底消失,聽起來是不是非常的恐怖?可能一些朋友會好奇,為何火山會爆發呢?
  • 探尋秦嶺C位擔當:揭秘處在秦嶺食物鏈最頂端的野生動物金錢豹
    在世界動物分布版圖中,秦嶺佔有著極其重要的位置,作為南北氣候分界線的過渡地帶,秦嶺擁有驚人的物種多樣性和罕見的珍稀瀕危動物資源,是中國14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也是全球25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在秦嶺目前可以監測到的野生動物中,你知道處於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是什麼嗎?答案是金錢豹。
  • 長頸鹿、斑馬、海獅即將入住黃石新兒童公園
    改造一新的黃石新兒童公園將於2020年六一正式開園,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將設立一個萌寵動物園了。兒童公園舊照目前已知的是5月28日起將有長頸鹿無數黃石人童年記憶的青山湖公園已經離我們遠去十六年,如今黃石終於迎來了一家動物園,儘管規模不大,但長頸鹿、斑馬、海豹等都是以前黃石從未有過的動物,還是值得期待。
  • 日本為海洋生物食物鏈編排「數列號」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形成了海洋食物鏈,但是給各種生物在食物鏈中準確定位並非易事。日前,日本研究人員開發出利用數字使海洋生物食物鏈關係一目了然的新方法,從而給它們編排出「數列號」。在食物鏈中,通過光合作用獲得能量的植物位於底端,而肉食動物位於上層,呈金字塔狀。
  • 熊對野牛:戲劇性的鏡頭顯示黃石灰熊吞下一頭野牛
    由於屍體靠近停車場和小路,公園工作人員後來將其轉移。 據道斯說,襲擊持續了大約17分鐘。這的確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對《比林斯公報》說:「這是一種享受。」 黃石公園的灰熊是北美內陸棕熊中最食肉的一種,這部分反映了這個洛磯山脈高地上大型有蹄類動物的大量和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