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一直都是伴隨著災難和戰爭的,和平只不過是片刻的安寧。在二戰中,戰爭帶給全人類慘烈的傷痛,為此世界各國現在都是和平的時期,大量的發展經濟和科技,以快速的休養生息。但是在二戰中,軍工技術就已經非常強大,誕生出了許多新型的武器,其中一款更是強大到德軍都退避三舍,那是什麼呢?
它的名字叫喀秋莎,聽名字就知道是一個十分唯美的,其實它來源於俄羅斯,是一首軍歌的名字。喀秋莎之所以能夠如此厲害是有原因的。在蘇德戰爭開始前,蘇聯就已經大力發展軍事重工業了,其中就研究了幾款殺傷力驚人的武器,那就是喀秋莎火箭炮。
當時保密措施做得十分好,就連蘇聯許多軍官都不了解它,認為它是一個靶子,完全發揮不出實力來。當時的蘇聯國防部部長在看了相關的評測後,都驚嘆於它的威力,連忙叫住相關負責人說,這麼強大的武器,為什麼不早一點匯報給我。直到德軍兵臨城下之際,蘇聯才一路放綠燈,把該武器迅速進入量產。
這款喀秋莎火箭炮在戰場上極其容易暴露位置,於是蘇聯就想到了每一輛車上都裝有炸彈,用來迷惑敵人,用以保護喀秋莎火箭炮的炮車。喀秋莎火箭炮的火力是相當猛烈的,它的第一次亮相是在奧爾沙戰役,當時強大的德軍幾乎被壓著打,連引以為傲的閃電戰中炮兵的火力都遠遠不及喀秋莎的火力,可見喀秋莎是多麼的強大。在莫斯科保衛戰裡,直到德軍繳獲一輛喀秋莎才看到它的真正面目。
但是讓喀秋莎名聲大振卻是在志願軍手裡。在抗美援朝戰役中,美國作為軍事強國,在空中擁有絕對的制空權,而由於喀秋莎火箭炮每次發射子彈都有大量的煙霧產生,就會吸引美國空軍的強大火力招呼。於是聰明的志願軍也是制定了反擊措施,運用遊擊戰的精髓,發揮出喀秋莎火箭炮的優勢,成功的對美軍造成大量的威脅,重創美軍和聯合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