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左室射血分數≤35%的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目前指南建議植入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ICD)來預防心臟性猝死。
但是,對於惡性心律失常風險較低或非心律失常性死亡風險高(例如泵衰竭)的患者來說,植入ICD並沒有什麼益處。
12月21日,柳葉刀旗下子刊電子臨床醫學(eClinicalMedicine)發表的EU-CERT-ICD研究新分析表明,預防性植入ICD,僅有大約30%的總生存獲益。
研究者發現,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可以識別哪些患者可以從ICD植入中明顯獲益,那就是夜間平均呼吸頻率。
夜間平均呼吸頻率
多因素分析顯示,與接受保守治療的患者相比,植入ICD的患者死亡風險降低31.3%。夜間平均呼吸頻率與ICD組患者死亡有明顯相互作用。
中位隨訪2.5年期間,在夜間平均呼吸頻率
ICD組和對照組夜間平均呼吸頻率
ICD組和對照組夜間平均呼吸頻率≥18次/分者的死亡風險比較
研究者指出,需要開展進一步研究驗證夜間平均呼吸頻率是否可正確指導預防性ICD植入。基於該研究結果,未來開展一項將左心室射血分數≤35%、夜間平均呼吸頻率>18次/分的患者隨機分入ICD組和對照組的隨機對照結局研究是合乎倫理的。
EU-CERT-ICD研究從歐洲15個國家44個中心共納入2247例有ICD一級預防適應證的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該亞組分析納入其中1971例有完整記錄的患者。
1363例患者植入ICD(ICD組),其平均年齡為61.7歲,女士244例;608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療(對照組),其平均年齡為63.2歲,女士108例。
中位隨訪2.5年期間,ICD組和對照組分別有14.8%和15.6%的患者死亡。
來源:Nocturnal respiratory rate predicts ICD benefit: A prospective, controlled, multicentre cohort study. EClinicalMedicine, December 21, 2020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很多疑難複雜病例,一個醫生一生也只能見到一次【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