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並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對變化作出快速反應的。」——《物種起源》
2017年8月17日,一隻叫做夏特克的雄性紅毛猩猩去世了,這隻紅毛猩猩去世的時候已經活了三十九年。消息傳出之後,引發了全球各地媒體的關注。人們之所以關注它,不僅因為它是全球唯一一隻上過大學的猩猩,還因為它一生的命運足夠「崎嶇坎坷」。
2011年,好萊塢有一部叫做《猩球崛起》的大片上映。如果看過這部電影的話,那麼電影當中會打手語的紅毛猩猩智者莫裡斯,想必大家的印象都特別深刻,因為這是一隻具有和人類智慧一樣的紅毛猩猩。也許很少有人知道,紅毛猩猩莫裡斯的原型,就是這隻叫做夏特克的雄性紅毛猩猩。而夏特克的一生經歷,讓人唏噓不已。
一、夏特克的前半生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美國大猿研究正處於一種「大躍進」時期。當時,心理學界和動物行為學界非常篤信行為主義。他們認為大腦是一個黑箱,思維則是單一維度的白板,如果往白板中填充知識,則大腦這個黑箱就會越來越充實。簡單來說,大腦所會的知識技能,其實都是後天學習而成的。
不巧的是,1977年出生的夏特克,就處在這麼一個社會環境當中。它降生的地方並不是鳥語花香的原始森林,而是美國亞特蘭大的耶基斯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因為,夏特克就是為了人類的研究而出生的。
在夏特克長到六個月大的時候,美國田納西大學的人類學家琳恩·邁爾斯來到動物研究中心,打算將夏特克領養走。因為琳恩當時正在研究一個課題,想要研究人類的行為究竟是先天遺傳還是後天學習形成的。因此,他打算將夏特克領養走當成一名人類來進行撫養。
就這樣,夏特克這位紅毛猩猩被琳恩收養了,從此,它進入人類社會開始了長達八年時間的人類生活。而琳恩,則成為它名義上的「母親」。餵牛奶,穿尿布等等,她甚至開始傳授它怎麼使用美式手語。
在夏特克八個月大的時候,它已經可以使用手語跟琳恩交流「如何吃飯」的問題了。很快,在琳恩的精心照料下,夏特克已經可以獨自記住去便利店的路,可以自己打掃自己的房間,甚至可以在琳恩開車的時候給她指路。
當夏特克長到四歲大的時候,琳恩將它帶到了田納西大學,讓它以一名「大學生」的身份開始在校園生活。為了讓它更好的生活,琳恩甚至還教會它金錢的概念。夏特克口渴的時候,會用小鐵環(金錢)去換飲料喝。而田納西大學的學生也經常和夏特克進行一些簡單的交流。
一轉眼,八年的時間過去了,夏特克也從一隻孱弱的嬰兒長成了威猛的青年。享受跟人類在一起生活的夏特克,幫助琳恩完成了自己的研究課題,那就是人類的行為是可以後天學習的。
但夏特克的後半生命運,卻因一件事情變得「曲折」起來。
二、被監禁的夏特克
當那些跟夏特克一同上學的學生都逐漸離開校園去社會上打拼的時候,夏特克仍然在田納西大學「深造」。但是,夏特克的校園生活並非一帆風順,一些麻煩事逐漸出現了。
夏特克終究不是人類,它強有力的手指可以使用工具拆開鐵絲網,砸壞門鎖,然後在校園中自由自在的遊蕩。同樣,因為它的個頭越長越大的緣故,那些偶爾還跟它交流的學生,也開始遠離它害怕它。
終於,糟糕的事情發生了。1986年2月5日,根據媒體的報導,當天下午在田納西大學圖書館的臺階上,夏特克襲擊了一名女大學生,它趁對方不注意,突然撲向了她。儘管這名女大學生沒有受到嚴重傷害,但她仍然向學校進行投訴。
關於夏特克為什麼撲向這名女大學生,其中的原因沒有人知道,但有人猜測可能是夏特克對那位女生產生了愛慕之情。儘管琳恩四處奔走為夏特克說好話,但它還是被送回了自己出生的耶基斯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而且,它還被當成一個具有攻擊性的大型動物被關在一個籠子裡。
後來,琳恩在經過多次爭取後,獲得了跟夏特克見一面的機會。當她再度看到夏特克時,它一動不動的蹲在籠子裡,好似患上了抑鬱症一般。九十年代初,琳恩再度探望夏特克,雙方進行了一個簡單的交流。
夏特克用手語笨拙表達了「琳恩媽媽,取車,回家」的意思,當琳恩問及它有沒有生病的時候。夏特克用手語表達自己的「感情很痛」。這個結果出乎人們的意料,難道當年它襲擊那名女大學生,真的是因為「愛慕之情」?
不過,為了讓夏特克不至於被抑鬱症影響它的生命健康,琳恩便想盡辦法幫它改善生活狀態。於是,在1997年這一年,已經被監禁在籠子中十一年的夏特克, 最終被同意轉移到亞特蘭大動物園繼續「監禁」。
三、「猩生」落幕
在亞特蘭大動物園生活的日子裡,一開始夏特克並不習慣。其實也難怪,它一直以來都被當作是人類撫養,並且跟人類生活在一起。就連它自己也認為自己是「猩猩人」。因此,在面對其他紅毛猩猩時,它並不覺得那是它的同類。
習慣使然,夏特克在動物園生活的日子裡,交流最頻繁的對象還是動物園的工作人員。有時候興致來了,它還會跟工作人員要一些紙和筆來進行作畫,然後用自己的畫去跟工作人員換去糖果。
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生活之後,夏特克在工作人員的悉心照料下,曾經被關在籠子裡而留下的後遺症逐漸消失了。當然,夏特克也逐漸融入到了紅毛猩猩的群體當中。不僅如此,它還和動物園的一隻蘇門答臘紅毛猩猩結為了「夫妻」,開始拉扯四個養子養女。
2017年的8月17日,被「監禁」三十多年的夏特克,走完了自己的一生。這一年,夏特克三十九歲。儘管對於人類來說,三十九歲短了一些,但站在紅毛猩猩的角度來看,三十九歲已經足夠高壽。
站在人類的角度而言,夏特克的一生足夠傳奇,它為人類的科研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它的一生經歷,無疑更是人類的驕傲。但是換個角度來看,如果站在夏特克自己的角度,那麼它這一生是否太過「悲慘」?如果有選擇的話,這一生是它想要的生活嗎?但遺憾的是,夏特克沒有選擇!
琳恩最後一次探望夏特克的時候,夏特克遞給她一個小時候攢下的小鐵片,想要換一個冰激凌吃。這似乎是在與自己的「琳恩媽媽」進行最後的告別。
結語:
縱觀夏特克的一生,幾乎可以用悽慘這個詞語來形容了。假如夏特克並沒有被人類收養,那麼它的一生是不是會更加無憂無慮一點?而被人類撫養的夏特克,雖然見識了更加廣闊的天地,過上了跟人類一樣的生活,但卻失去了自己的本性,以至於它最終失去了自由。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這種經歷豈不是太過殘酷?然而不管怎麼樣,夏特克終究還是離開了,它離開了自己的「家人」,也離開了塵世。或許對於追逐自由的它來說,這也是一種解脫。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