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垃圾清運車 環衛新能源垃圾清運車

2021-01-21 國脈電子政務網

電動垃圾清運車 環衛新能源垃圾清運車 

一、產品介紹

電動垃圾清運車又稱為電動垃圾清運車。整車採用電池為動力,經濟環保、外形美觀大氣,主要用於收集垃圾桶使用。該車為後裝垃圾形式,配備刮板,可進行簡單壓縮,增加了垃圾箱容積,標準240升的垃圾桶可裝20-25桶。

二、電動垃圾清運車BY-DT35A產品應用範圍

該車廣泛應用於環衛、城建、商業廣場、公園、學校、工廠、市政馬路、庫房、農貿市場、物業小區等部門進行散裝和桶裝垃圾的清運與轉運作業。

三、電動垃圾清運車BY-DT35A產品優勢

1.整車採用三維正向模塊化設計

車頭採用優質碳素結構鋼材質,主彎管截面和造型具有外觀專利,綜合運用鈑金、冷彎、模壓、焊接工藝製作,推拉式玻璃車門,外形美觀,堅固耐用,新穎時尚。

2.掛翻桶機構

鋼製四連杆掛桶翻桶機構,並帶滑塊提升及自鎖壓桶功能。120升、240升標準垃圾桶均可提升自翻,後裝式掛桶,使用更方便,動作更順暢,自動化程度更高。

3.無縫鋼管橫梁連結

採用大尺寸截面12號槽鋼為主縱梁,無縫鋼管橫梁連接具有良好的承載性能和可靠的強度及抗扭轉性能,結構模塊化設計,零配件通用互換。四輪液壓制動帶真空助力,安全可靠。

4.優良的整車控制系統

操作手柄設計簡單實用,指示標牌清晰,普通環衛工人即可操作。

5.全封閉式垃圾箱

採用201不鏽鋼鈑金工藝設計製作的U型箱體,美觀、防鏽,更便於垃圾的傾倒。不鏽鋼材質具有良好的防鏽力。運輸途中無垃圾外露、無散落、無汙水滲漏。

電動垃圾清運車 環衛新能源垃圾清運車

四、電動垃圾清運車BY-DT35A產品技術參數

型號 BY-DT35A

外形尺寸 4180*1450*2000mm

額定乘員 2人

輪距前輪距1220mm、後輪距1200mm

軸距2080mm

續航裡程≥100km

行駛速度≥25km/h

轉彎半徑5.5m

爬坡度15%

水箱容量 45升

箱體容積 3.5立方

離地間隙 200mm

制動距離 ≤5m

整備質量 1900kg

額定載荷 1600kg

垃圾傾倒口離地高度 1200mm

掛桶液壓升/降時間 10/8S

箱體翻轉升/降時間 22/30S

垃圾箱翻轉角度 85°

充電時間 6-8小時

能耗 21kwh電動垃圾清運車 環衛新能源垃圾清運車

相關焦點

  • 提升小區垃圾清運效率 「內循環」垃圾桶運輸車投入使用
    本報訊(見習記者 劉達 通訊員 董嵐)垃圾分類實施以來,不少人口眾多的小區都面臨垃圾桶不夠用、垃圾清運速度過慢等問題。前天,在姑蘇區雙塔街道城灣社區的冠南苑小區,一輛只在小區內運行的電動垃圾桶運輸車正式上線。該運輸車通過及時更換小區內滿溢的垃圾桶,解決了垃圾清運的難題。
  • 浦江一輛垃圾清運車擋板突然彈開,一對母子不幸中招
    8月31日上午9時30分許,人民西路發生驚險一幕,一輛電動車與一輛三輪垃圾清運車發生碰撞。
  • 媒體揭秘建築垃圾清運內幕:執法人員承包渣土車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鄭筱倩 實習生 李恆  曾經,老王是專職渣土車「中介」,最多時一夜能掙一萬元。隨著行業競爭越來越混亂,他在兩年前告別了渣土清運行業。  惡性低價競爭、利潤攤薄、處處打點等,讓行業選擇了非法傾倒途徑。
  • 垃圾桶「會說話」 清運更精準
    當一個「小桶」出現紅色閃爍信號時,工作人員劉金祥立刻發出一條指令:「編號3053號垃圾深埋桶滿溢,請最近的贛L58581號牌轉運車前往處理。」「收到,正趕往指定地點清運。」劉金祥介紹,這些綠色的「小桶」圖標代表一個個垃圾深埋桶,當垃圾快滿時,會發出紅色閃爍信號;移動的「車輛」圖標代表轉運車,駕駛員根據簡訊指令前往清運,處理完畢後,「小桶」圖標就變回綠色了。
  • 居民:建築垃圾不知往哪兒倒環衛:生活垃圾箱不能倒建築垃圾裝修...
    「小區沒有物業,環衛工人更不會給清理。無奈之下,我只能化整為零,每天倒半袋子垃圾到小區門口的生活垃圾箱,但這個舉動很快遭到了環衛工人的反對。」    李先生後來與裝修工人再三協商,最終由裝修工人出面為李先生找了一個貨運三輪,拉了三趟才清理乾淨。
  • 隔壁小區垃圾清運車凌晨4點作業,科創小區住戶每天被吵醒
    近日,網友「光與暗的幻滅」在華商論壇發帖反映,稱西安市太白南路科創小區隔壁的崇立苑小區垃圾車每天凌晨4點進入小區清運作業,卡車噪音和垃圾傾倒噪音十分嚴重,清運地點就在科創小區樓下一牆之隔,每晚都把人吵醒。
  • 小區門口百餘垃圾桶撤走 小型垃圾車循環清運居民點讚
    9月19日,本報曾以《百餘垃圾桶小區門口「列隊」》為題,報導了保利嘉園3號院在小區東門搭建簡易棚,堆放百餘只垃圾桶,堵塞消防通道,垃圾惡臭與清運噪音擾民一事。  治理後報導中提到,常營鄉政府、物業公司已和業主代表就此事進行過多次溝通,物業承諾今年11月11日前完成垃圾暫存點拆除工作,圍擋全部拆掉,垃圾桶全部移走,並更改新的垃圾清運方案。
  • 錢塘新區有害垃圾可預約清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朱燕12月30日,由錢塘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主辦,杭州市環境衛生和生活固廢處置保障中心、錢塘生態環境分局、各街道參與的新區有害垃圾啟動儀式現場會在錢塘新區有害垃圾暫存點舉辦。實現垃圾分類「無害化、資源化和減量化」是做好垃圾分類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隨著有害垃圾暫存點建設完成,明確清運單位並啟動清運,新區有害垃圾體系建設宣告完成,為進一步推進全區垃圾分類工作打下基石,也為廣大市民提供綠色、健康、和諧的生活環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 2020夏令熱線·現場目擊|建築垃圾堆滿地 不滿一車無人理
    圖說:延鐵小區內,建築垃圾長時間堆放無人問津,影響居民日常生活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 攝昨天中午,新民晚報夏令熱線接到靜安區延長中路延鐵小區370弄一名住戶投訴,反映小區內存在建築垃圾臨時堆放點設置不合理、清運不及時的情況。
  • 因嫌落葉多清運麻煩 保潔工竟將成堆落葉一燒了之
    因嫌落葉多清運麻煩,武漢博生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保潔工,竟將成堆的落葉一燒了之。記者問一名操湖南口音的保潔工,為何不把樹葉通過垃圾轉運車運走,而要燒掉?她說:「樹葉太多,運走很麻煩啦。」     一名穿著同樣黃馬甲的男子騎著電動車路過,記者連忙叫住他。這名男子自稱姓熊,是博生物業的管理人員。他說,該公司負責這一帶的保潔已有好幾年,但環衛公司的垃圾清運車從來不來運垃圾。記者說當街燒落葉汙染環境,他說:「那我們以後不燒就是了。」
  • 讓垃圾「分開旅行」!2019年路橋的垃圾有了不一樣的旅程
    記者了解到,2019年,路橋區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按照「齊驅並進、秉軸持鈞、促進減量」的要求,立足路橋實際,既全面鋪開四個環節的工作開展,又搶抓示範創建項目、環衛保潔項目、省食品安全創建等機遇,建成了由95輛分類車、28條收運專線組成的垃圾分類運輸體系,目前,主城區範圍內已實現「分類投放一定分類收運」、「一種車輛收運一種垃圾」。
  • 老環衛司機 「變形」垃圾車
    老環衛司機「變形」垃圾車
  • 秦皇島新年伊始小區垃圾未清運 野狗野貓來找食
    今年元旦後,小區垃圾突然一下子沒人清運了,原本正常的生活也被打亂了。  海港區河澗裡北區:垃圾十多天未清運 野狗野貓來找食  1月12日上午,記者來到河澗裡小區北區,樓前樓後的垃圾桶內垃圾已經冒尖,周圍也堆滿了垃圾袋,一些剩飯菜從殘破的垃圾袋中溢出來,散發出很大的餿味。「還好是冬天,要是夏天指不定臭成啥樣呢!」
  • 村裡也有了廚餘垃圾運輸車 更新設備讓垃圾分類工作提檔升級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垃圾分類已經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在我市,豐富多彩的垃圾分類活動不僅在市區開展,也同時走進了周邊的城中村。垃圾分類投放點、廢舊衣物回收站、垃圾分類知識展示牆、廚餘垃圾運輸車……走進回民區攸攸板鎮小府村村民居住的府都花園小區,各種關於垃圾分類的元素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延城街頭的大垃圾桶「消失」,生活垃圾往哪丟?
    主要是指日間(早7:00—晚19:00)在街面上看不見專門搜集社區生活垃圾的大垃圾桶。延平區環境衛生管理處主任吳周榮解釋說,社區的垃圾在夜間收集好後,次日早晨立即由環衛工人直接用車將垃圾連桶運走,待晚上19:00重新將洗淨的垃圾桶運回。這樣做可防止垃圾長期露天堆放,減少了氨、硫化物等有害氣體的排放,減少汙染。
  • 男子將車停在小區過道,結果被扔了一袋垃圾,要求當事人當面道歉
    近日,浙江寧波的潘先生向媒體反映,自己的車停放在小區內,等第二天自己開車時,發現車上多了一袋散發惡臭的垃圾,希望這個人可以跟自己道歉。從潘先生提供的一段監控錄像中可以看到,12月20號上午8點多,一個垃圾清運工人,要把滿的垃圾桶拉到車上倒掉,再把空的垃圾桶放回去,而潘先生車輛停放的位置正好是完成清運垃圾的必經之路,大概是潘先生的車子停得有些影響拖垃圾桶,所以清運工人就直接把垃圾仍在了潘先生的車上。
  • 新北舉辦大型天燈晚會 清潔隊一天清運9噸垃圾
    平溪天燈活動24日結束後,清潔隊統計25日清運超過9噸垃圾,數量驚人。 圖/平溪區公所提供  中新網2月26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新北市平溪天燈節3場市府主辦的大型活動24日晚結束,24日單日吸引約15萬人前往,當地商家無不笑呵呵;但清潔隊統計25日一天共清運9.81噸垃圾,比平日多出8噸。
  • 中峰環衛周溪片區:增加集鎮大型垃圾桶 減少垃圾收集轉運環節
    中峰環衛周溪片區因地制宜、創新方法,通過增加集鎮大型垃圾桶數量,減少垃圾收集轉運環節,進一步美化鄉村人居環境。在周溪新集鎮,記者看到,環衛工人正圍繞大型垃圾桶向四周輻射清掃,清掃出來的垃圾直接放在大型垃圾桶等待轉運。
  • 小區垃圾分類,如何落到實處?
    河東區華康裡垃圾分類垃圾桶設置不全。市民趙先生 楊先生我們是紅橋區隆春裡小區、南開區頌禹裡小區的居民,小區內設置了分類垃圾桶,但混投問題仍比較普遍。市民李女士 王女士我向貴報和《政民零距離》欄目反映,我是西青區中北鎮楓橋園小區的居民,小區設置了廚餘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的分類垃圾桶,但清運垃圾車卻將三種垃圾混在一起清運走。
  • 深圳部九窩建築垃圾填埋場將變鮮花谷
    環衛電動車推廣實施有難度,城管稱儘快解決充電樁問題 同樣是城市建設,深圳市政協常委朱小萍則提到「環衛電動車推廣問題」,建議延緩環衛電動車車輛強制推行及柴油車車輛強制報廢,給企業一定的過渡時期,政府加快環衛充電設施建設,逐步推進環衛電動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