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兜小人物,品味人間百態,網友:寫進香港人特色

2020-12-03 娛樂聚焦園

麥兜小人物,品味人間百態,網友:寫進香港人特色

小編今天想說一說麥兜:這個動畫片中獨具香港人特色的小人物。喜歡他的粉絲們不妨跟小編一起來領略一下。

影片的一開始,麥兜出現在香港城市,他的媽媽麥太帶著他租房子。他活得很累,他只能吃缽缽雞。他最愛吃的也是媽媽做的缽缽雞。他所在的花花幼兒園的校長,變著法讓他們幫忙掙錢。沒辦法,幼兒園效益不好,校長和幼兒園老師都開不了工資。即便是這個幼兒園不倒閉,也面臨著因交不起房租而即將被拆遷的可能。

這部動畫片在香港富麗堂皇的表象下,很寫實地反映了一般普通孩子的家庭生活,讓人們深刻認識到所處的環境是多麼得來不易。給人們呈現出的是一個飽滿的香港城市。

在沒有看過這部動畫片之前,我們所認識的香港可能是香鞠寶馬,美麗富饒的瑰麗之都,這裡的人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過著幾近窮奢極欲的生活。而動畫片則對比這座城市的富麗堂皇,以麥兜和麥兜麻麻麥太的對話為視角,通過抒發詼諧幽默的方式,從而投射出一個香港小人物的喜怒哀樂,這不正說明這部動畫片所透露的真實嗎。

由此可見,麥兜在沒錢的時候,只能接受忍耐過著每一頓都有吃,這樣就夠了,如此容易滿足的笑容屢見不鮮。雖然每一座城市,都有這樣的小人物笑容,或者不論你身處於哪座城市,或者也只能安於現狀。但是麥兜麻麻還是帶著麥兜保持樂觀地過著每一天。

人們喜愛麥兜不僅是因為他的可愛,還是因為主角造型多會兒都有」笑果」。他是成長環境不好,生在在粑粑麻麻離異的單親家庭,麥太為了讓他念好功課,不得不從一個地方遷徙到另一個地方。而且麥太還要一邊賣缽缽雞掙錢,一邊照顧麥兜。

所以,不管麥兜多麼不爭氣,他麻麻對他的愛和全天下麻麻對自己孩子的愛是一樣的。

最後麥兜花田幼兒園在小朋友的傾力表演下,順利籌到錢維持下來,花田幼兒園終於建成,大家都很開心的唱歌跳舞,完結撒花。

好了,今天關於「麥兜小人物,品味人間百態,網友:寫進香港人特色」的這個話題,小編就說到這裡。你覺得怎麼樣呢?如果有什麼好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哦。

相關焦點

  • 背離失敗小人物的設定,麥兜不再是麥兜
    【今日看片】  《麥兜·飯寶奇兵》做成現在的奇形怪狀和兩邊不靠並不讓人意外。主打懷舊情調、關愛底層生活未必是麥兜系列的命門,卻是一條最便捷可靠的製作路線。一旦背離了麥兜和失敗小人物的生存基礎,很難相信,這個系列還能走到多遠。  始於新世紀的麥兜系列,主角總是那個長不大的豬頭小朋友:麥兜。
  • 電影「麥兜系列」和香港文化:粉色的小豬如此的可愛
    麥兜與媽媽在麥兜的童言童語中,能夠喚起每個人對曾經年少懵懂歲月的感同身受、無限追思。而麥兜的不成功,也讓每個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個人年少時都有很多夢想和希望,但在長大的過程中會逐漸學會接受自己的普通與平常,與生活達成和解,麥兜的形象,正是這樣一個從希望、失望再到希望、失望的過程,能讓觀眾從心底進行認可。
  • 大學生眼中的《麥兜響噹噹》 平凡小人物的奇蹟
    大學生眼中的《麥兜響噹噹》 平凡小人物的奇蹟 作為麥兜形象首次登陸內地大銀幕的作品,此次放映不僅吸引了眾多小觀眾,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仍然富有純真童心的大學生前來觀看。  《麥兜響噹噹》作為麥兜系列動畫電影第四部,依舊秉承著其一貫的溫情、無釐頭的搞笑風格,快樂嬉鬧的故事講述中帶著淡淡的憂傷。
  • 麥兜的背後,有多少個失意的香港草根?
    茶餐廳以其美食的多樣化、上菜速度的快捷、寬鬆的就餐環境以及適中的價錢,吸引了非常多的食客茶餐廳,這種起源於香港的快餐食肆,提供揉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飲,是香港平民化的飲食場所。我想,等我念完幼稚園、上小學、上中學、再進大學。等我大學畢業的時候,我知道我什麼都能明白了。
  • 《麥兜》:最雅的古典樂+最市井的歌詞 麥兜系列出到第七部
    我個名叫麥兜兜,我老師叫misschan chan,我最喜愛吃碟雞飯,一起吃雞一起在歌唱……」­  港味就滋滋地冒了出來。­  而《仲有最靚既豬腩肉》,改編自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還有傳唱特別廣的《春田花花幼稚園》,改編自國際曲,麥兜們搖頭晃腦地唱起來「我們系春天的花」,就完全被徵服。­  配樂的特色在第二部《麥兜與菠蘿油王子》中得到延續。
  • 麥兜是個好孩子,本命年也不出來撈錢
    要為麥兜說句公道話:雖然這隻小豬長得不帥又貪吃,但拍的並不是撈錢電影。只是當小人物麥兜變成了拯救世界的大英雄,「香港製造」也已然物是人非。寫著寫著,夫婦倆發現自己更喜歡這隻小豬,巧的是它在讀者那裡人氣也很旺,於是他們索性讓小豬當主角,開始了麥兜故事的連載。
  • 麥兜故事——關於母愛,關於人生
    歐美衝票房的大動漫,拼的就是完美特技與恢弘場面,當然也不乏挖掘人內心柔弱情感來懲惡揚善的作品,如迪斯尼、皮克斯出品的「總動員」系列。香港的動漫可以說是獨樹一幟,以漫畫家謝立文、麥家碧夫婦的《麥兜故事》為代表——深深地印著「香港製造」四個字的,是一支唱給香港草根階層的歌。
  • 憨厚小豬麥兜開心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組圖)
    1988年開始推出的「麥兜麥嘜系列」圖書在香港暢銷了十餘年,而2002年在內地推出的簡體版一上市就出現了讀者搶購的熱潮。而如今,只要你漫步香港街頭,隨處可見印有麥兜形象的文具、玩具,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麥兜已經成了香港標誌性的符號。
  • 《麥兜響噹噹》24日來襲 湖北特色齊上陣(圖)
    亮點:國粹國寶來造勢,湖北特色齊上陣  開場中國古風的弦樂充滿中國古典音樂的韻味,而在後面的比賽中,又有激情澎湃的鼓樂,  故事:麥太武漢做生意,麥兜武當學功夫  經濟危機及身體堪憂打擊著麥太,於是麥太毅然決定從香港到內地,在武漢做生意,而麥兜則被送到武當山上學太極
  • 催淚彈來襲,麥兜哲學暖心放送,為什麼這隻小豬這麼戳人淚點
    不過,有一部電影是小編不管怎麼計劃都繞不看的必看好片,那就是時隔五年在大陸重映的催淚動畫——《麥兜:我和媽媽》。當年在電影院裡看得小孩子心花怒放,大人卻鼻涕眼淚一大把,沒想到一晃已經過去五年了。每次想起電影裡的那些經典臺詞都還會感覺眼圈泛紅。不過《麥兜:我和媽媽》雖然讓人感動,不過小編最喜歡的麥兜電影卻另有一部,那就是2009年上映的《麥兜響噹噹》。
  • 麥兜和他的香港_有戲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14國慶檔的《麥兜我和我媽媽》       從2001年《麥兜故事》到2014國慶檔的《麥兜我和我媽媽》,麥兜系列電影已經推出六部。來自香港的小豬麥兜發過夢、學過太極拳、與華仔同臺演出過。這一誕生於香港本土,後來北上的系列電影,兜兜轉轉後又回到故事的起點。
  • 香港有個「吃貨島」,麥兜去過
    本文經 深圳吃貨小分隊授權轉載作者: 賽德·烏漆嘛黑距深圳1.5小時的長洲島是香港262個離島中最熱鬧的小島這裡是麥兜眼裡的「馬爾地夫」也被很多人叫「吃貨島」長洲糯米餈、桌球魚蛋、紅豆車輪餅只去一天就夠了1· 麥兜的「馬爾地夫
  • 《麥兜》系列電影再獲金馬獎 出品方:平凡堅韌打動人
    《麥兜》系列電影再獲金馬獎 出品方:平凡堅韌打動人  【解說】香港動畫電影《麥兜?我和我媽媽》在剛剛揭曉的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中獲頒最佳動畫長片獎。由香港新華集團旗下公司出品的《麥兜?出品方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表示,此次和在內地拿下超過九億人民幣票房的《大聖歸來》同臺角逐,本來沒抱獲獎希望;最終能夠捧得金馬獎,他認為是影片中所體現的普通香港人平凡堅韌的性格和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的精神打動了評委和觀眾。   【同期】香港新華集團主席 蔡冠深   我們香港小市民每天生活的一種狀況,用一些嬉笑怒罵的方法體現出來了。
  • 麥兜大電影裡的故事,有些長大以後才看得懂,劇情平淡卻引人深思
    麥兜大電影裡的故事,有些長大以後才看得懂,劇情平淡卻引人深思香港人那種最本質的性情全部揉進了麥兜這部電影中,通過麥兜看到了整個香港一代人的奮鬥,失敗,努力和感傷。如果誰單純的只把這片當做喜劇來看那你就傻了。
  • 麥兜媽媽給奧委會主席的信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李麗珊為香港奪得首枚金牌。麥兜的媽媽希望麥兜也能成為李麗珊第二。麥兜找到了李麗珊的師傅黎根拜師學藝。然而,黎根教給麥兜的,不是帆板,而是搶包山。於是,麥兜的媽媽給奧委會主席寫了一封信:
  • 麥家碧:麥兜就是我兒子
    他在香港出生、長大,沒能長成周潤發、梁朝偉那樣的叻仔;也沒有成為奧運會冠軍,連日思夜想的珊珊(李立珊,1996年奧運會冠軍)也沒有見到;甚至他最夢想的旅行,「椰林樹影,水清沙幼」的馬爾地夫,最終也被媽媽騙了,變成了香港一日遊,但他玩得很開心,很滿足。普通人酸酸甜甜的成長經歷,就是麥兜的故事。但這隻粉粉的小豬一現身立即聚集了超強的人氣,不僅香港人,內地很多人也非常喜歡。
  • 資料:春田花花幼兒園小朋友麥兜的檔案
    「麥兜麥嘜系列」叢書敘述了兩隻快樂小豬的生活故事。最初在香港的兒童雜誌上刊載,後來卻逐漸在院校以及知識界流行起來,成為一種時尚。大人和小朋友都喜歡麥兜兒、麥嘜。他們都被麥兜兒、麥嘜那種既深奧又幼稚,既憂鬱又樂觀的故事所感染,也觸發了各自不同的想像。  在流行文化中,麥兜兒麥嘜漫畫已在香港暢銷了十幾年,並已陸陸續續出版了數十本。
  • 《麥兜響噹噹》看點解密 麥兜武當拜師學武(組圖)
    麥兜拜師太乙春花門麥兜系列《麥兜響噹噹》即將在7月24日登陸全國院線,全國「麥粉」終於可以去電影院一睹超級小豬的神採。《麥兜響噹噹》的十大看點率先揭開,看看麥兜離開香港的新生活,讓麥兜的粉絲們先睹為快。
  • 《麥兜菠蘿油王子》的幕後製作都有誰?
    《麥兜菠蘿油王子》的幕後製作都有誰?《麥兜菠蘿油王子》是由袁建滔執導,林海峰、吳君如、劉德華等人配音的香港動畫電影,是「麥兜」系列的第二部電影,電影《麥兜故事》的續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幕後吧!謝立文《麥兜麥嘜系列》作者謝立文,香港知名作家,《麥兜麥嘜系列》作者,兒童刊物《黃巴士》出版人。麥家碧《麥嘜》系列的共同作者之一麥家碧是香港著名兒童漫畫《麥嘜》系列的共同作者之一:麥家碧負責插圖,而謝立文負責故事創作。袁建滔香港著名動畫片導演袁建滔,中國香港著名動畫片導演,代表作《麥兜的故事》、《麥兜菠蘿油王子》。
  • 懷舊歌+古典樂:「麥兜」配樂竟這麼高大上!
    《麥兜我和我媽媽》音樂解碼:其實,這些歌都大有來頭!  麥兜是誰?他是一隻出生在香港的小豬,巨蟹座的,長得醜萌,反應總是慢半拍。即將於10月1日上映的《麥兜•我和我媽媽》,是麥兜系列的第6部電影。雖然是動畫電影,但它的成年人粉絲顯然要多於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