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福壽螺卵塊。荊門晚報記者 鄭波 攝
「早上散步的時候,發現荊門橋、瀏河島吊橋處有成片的福壽螺卵塊,很嚇人。」日前,市民孫先生給媒體熱線打來電話,希望相關部門能儘快將這些卵塊清理掉。
據孫先生介紹,他家住在北門路附近,平時喜歡在竹皮河邊散步。近段時間,孫先生沿竹皮河荊門橋到瀏河島間散步時,發現在荊門橋和瀏河島吊橋河道邊有成片的粉紅色卵塊,疑似是福壽螺的卵塊。
「福壽螺會破壞生態系統,如不及時處理會給竹皮河的生態帶來一定影響。」孫先生說,之前他在網上看到過關於福壽螺卵塊的圖片和相關介紹,與竹皮河河道出現的卵塊極其相似,所以這個卵塊得儘快處理。
記者來到孫先生所說的荊門橋和瀏河島吊橋,發現在橋下水面上的河道壁上確實有不少粉紅色橢圓形的卵塊,長8釐米左右,由一顆顆卵組成。記者上網搜索福壽螺卵的相關資料,發現福壽螺又名大瓶螺,原產於南美洲。1981年作為食用螺引入我國,因其適應性強,繁殖迅速,成為危害巨大的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最容易辨認的特徵是雌螺可以在水線以上的固體物表面產下「粉紅色的卵塊」。每隻雌螺年產卵萬粒左右,繁殖量驚人,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種滅絕,極易破壞當地的溼地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荊門晚報記者鄭波)
【來源:荊門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